好歹是一个干部,又是一个长辈。而罗丛的身份,则是一个纨绔子弟兼一个红顶商人的角色。
这顿饭吃的有滋有味,陶金的手艺不错,几个小菜做的非常入味,从中午十二点喝酒喝到下午亮点,这才醉醺醺的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上,庄莘就来了。
因为庄莘要送自己上飞机,所以他就不让陶金父子掺和了,一到首都来就泡了一个女人,这种事情传出去影响可不好。
曾良君将这段时间采购的行李,礼品等东西都一一的打包弄好,随后就让服务员送到了楼下庄莘开来的车上。
去机场的路上,两人都没有什么话说,庄莘更是一副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蛋,上面仿佛罩着一层寒霜。
“这不是送我回去吗?怎么搞的像一副死人脸似地?”曾良君朝庄莘笑了笑,希望能够把庄莘逗开心。
可是庄莘压根都不买账,就噘着嘴巴,仗着方向盘。
“来,给哥哥笑一个。”
曾良君刚刚把脸转向庄莘,突然整个车身一扭,向心力就将曾良君甩到了作为上,汽车嘎吱一声在地上摩擦出黑色的刹车印。
这一来倒是把曾良君吓了一跳,还好这条高速上面的车并不是很多,前后左右都没刹车。
“大小姐,你别吓死我了!”
“吓死你了才好!”
庄莘就是故意的,要是能够选择,她宁愿这个时候出个车祸,把这个家伙撞断一个胳膊,一条腿的,然后在燕京的医院里面就要躺几个月了。
曾良君无奈,只有在旁边说好话,一直说一些不好笑的冷笑话,说了半天才将庄莘说笑了,继续开车。
到了机场,还两个小时飞机才会起飞,曾良君去办理了行李托运手续,将这些东西都弄好之后,曾良君就在候机厅里面同庄莘坐在了一起。
“什么时候还来燕京?”庄莘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也许过一段时间就来吧……”
“真的?”庄莘眼睛一亮。
“不确定!”
这一次曾良君调研,虽说没有什么事情干,但是这种调研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荣誉和奖项来的,若是这一次推荐的顺利,曾良君很有可能依靠那篇论文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虽说五百万对于曾良君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这种荣誉曾良君还是看的非常重要的,可遇不可求嘛。
广播里面响起了登机提示,不少人都开始向着安检那边走去,曾良君也笑道:“好了,我要上飞机了。”
庄莘点点头,突然说道:“让我去楚南找你吗?”
曾良君摸了摸庄莘的头:“又没说不让你来!”
听到曾良君的这话,庄莘快一步扑上去,一把就搂住了曾良君的腰部,沉默不语。
“再晚就赶不上飞机了,喂喂……”
庄莘这一抱就不松手了,最后他只有破坏这微妙的气氛,仓皇而逃。
她看着曾良君急冲冲的样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回到楚南市,曾良君第一个见到的人还是周敏,这家伙听说曾良君回来,就候在门口,非要掏曾良君的包包看看有什么礼物。
好在曾良君还是买了不少东西,其中也给周敏备了礼物。
随即曾良君又从包里面掏出真空包装的烤鸭等特产小吃,就在宿舍里面打开,两个人一人一瓶罐装啤酒,喝了起来。
去中科院调研,恩科真的是羡煞周敏他们了,不过羡慕也没办法,只能够多流两口口水了,这可不是谁都能去的。
就像上一次去茂山研究所实习,若是真的是家里有条件,在学校活动活动,去茂山研究所实习也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只是相对来说付出的代价肯定是不划算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谁会这么干的。
但是去中科院,就不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了,正所谓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大问题。中科院调研?那绝对不是一件钱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进去中科院的,就已经奠定了在国内学术界的绝对地位。
虽说曾良君现在的名声不响,或者说他的名头虽然响亮,但只是在特定的一部分人里面传播,但是到了适当的时候,曾良君的名气就会呈几何级数的暴涨,很有可能成为像华罗庚那样的大人物。
当然,这个东西只是一个设想,有没有可能达到那一步,这是谁都不知道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曾良君就去实验室给陈朴良做了一个报告,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陈朴良只是让曾良君在运营自己专利的时候,多注意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些东西操作起来,有些东西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从陈朴良那里出来之后,曾良君就直接奔着常春平教授那里去了,随身还带着从北京拿回来的那一套瓷器碎片。
常春平教授这段时间很闲,现在报考考古专业的人并不是很多,他除了给那群本科生上几节选修课之外,手上就带着三四个考古系的研究生,肯定不会像陈朴良那么忙了。
看到曾良君摆放,常春平也挺高兴了,连忙起身泡茶,显得十分亲热。
“这是上次你委托翻译的文字,”陈朴良将一叠纸放在了曾良君的跟前,他到现在为止都搞不懂曾良君为什么要一篇篇的翻译这些文字,其实翻译过来的东西,都是关于一些修身养心的玄学,虽说常春平对这些文字的价值还是看的很大的,但是这些文字记录的那些玄学,常春平确是不屑一顾的,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灵气这么玄乎的东西?
同时,常春平也对曾良君对这些玄学感兴趣觉得十分的困惑,一般搞科研的研究生,怎么都跟封建迷信搭不上边,这就是为什么常春平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在这里坐了一会儿之后,曾良君就拿出从燕京带回来的小礼物,送给常春平的就是一个雕花笔筒,这个雕花笔筒是清末时期的制品,清末的时候制作工艺已经是非常精美了,不过由于年限不长,且保有量比较大,所以卖不起价钱来,这个雕花笔筒的价格也就在两三千左右。
看到这个雕花笔筒,常春平就拿起来把玩了一阵,显得有些爱不释手。
“这多少钱啊?”常春平还是不习惯无端接受被人的礼物。
“没多少钱,常教授,你就别跟我谈钱了,膈应人呢!”
常春平就把脸虎了下来,沉声道:“这有什么膈应人的,要是不要钱,你这礼物我就不要了。”
“嘿嘿,常教授,要是你不要了,也行,本来我还有个好东西想让你帮帮忙的,你要是不手下这个笔筒,我掉头就走!”曾良君这话说的可有底气了,他知道考古出来的人,好奇心那可是特别旺盛了,早在曾良君提着这一袋子瓷片出来的时候,常春平的目光就不断的朝着曾良君的袋子里面打量。
听到曾良君这么说,常春平也急了,连连说道:“好好,那这个笔筒我收下还不行吗?你快点把你那东西拿出来给我看看。”
曾良君点点头说道:“常教授,这一次还得麻烦你了,你看看我这里就有一堆碎瓷片。”
“碎瓷片?”常春平是老行家,大概也知道碎瓷片的价钱,这年头古董热,连带着古董的周边产业都迅速发展,碎瓷片也是其中的一项,不过因为破碎的缘故,已经完全没有了品相,一般也卖不起价钱来,几百块一片都算是高的了。
第117章委托修补
曾良君就卖个关子,从自己的袋子之中掏出一块碎瓷片,放在常春平的面前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瓷片?”
常春平的眼力不是一般的厉害,曾良君把这瓷片一套出来,他就拿了起来,看看边缘,又看看瓷胎,随即说道:“这不是汝窑的瓷片吗?可惜可惜了……”随即他就连连摇头。
汝窑的价值,常春平可是比曾良君还清楚,而且站在常春平的角度,他说可惜的意思并不是觉得这汝窑瓷片卖不起价钱而可惜,而是因为汝瓷在世上的存世量太小了,在国内的汝窑瓷都是摔一件少一件,这汝窑瓷被摔了他自然连声叹可惜。
“若是完整的一块汝窑,能够卖上几千万,品相好的恐怕一个亿都不是问题,但是汝窑瓷残片……这一片能够卖一个七八千块钱就不错了。”常春平很快就下了定论,他以为曾良君就淘到了一片汝窑瓷,毕竟汝窑瓷的存世量实在是太稀少了,想要找到一片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良君却笑道:“若是一个完整的汝窑瓷碎片呢?”
听到曾良君这么说,常春平顿时就激动起来,“你说你弄到的是完整的汝窑瓷碎片?”
“否则我干嘛要麻烦常教授?这修复瓷器的活儿,我还是不大会干。”
“快拿给我看看!”常春平听说是一个完整的汝窑瓷碎片,整个人都激动起来,声音而已太高了八度。
曾良君就不慌不慌的将一层层包裹好的汝窑瓷碎片都掏了出来,为了防止汝窑瓷互相之间发生碰撞造成二次损坏,曾良君在燕京的时候就仔细的涌纸张将每一片汝窑瓷都包裹起来,这一会儿拿出来的都是一个个的纸团。
看到曾良君这个保存法,常春平也是心疼的不得了,须知道瓷片边缘锋利,这样保存可以防止它们互相之间碰撞,但是即便是纸片皮包裹还是会伤了瓷器口的。
曾良君自己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了,这瓷器碎片在曾良君没有采购到之前,估计原来瓷片的主人的动作比自己还要粗暴呢。
很快,桌子上面的瓷片就整整齐齐的排放着。
常春平是行家,不用将这些瓷片组合在一起就已经知道这个汝窑瓷是一个瓷碗,而且眼前的碎片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常教授,这瓷器的拼接工作,就麻烦你看好了,这个我是外行,到时候修复需要的费用,要多少您尽管就跟我说。”曾良君也是一般正经的说道。
“好了好了,小曾,修复瓷器的工作,你得交给我,但是钱的事情,你就别跟我提了,你要是再跟我这个老头子提钱,我就跟你急了。”
听到这话,曾良君却摇头说道:“这不行,若你不要钱,这瓷器咱们也别看了,修复的事情,我再请一个行家!”
谁知道常春平笑道:“好啊,小曾,你要是能够在楚南市找出一个比我厉害的行家,我就跟你姓。”
在古玩行当里面,也有许多修复古玩的专业师父,那些人的水平肯定也不差,可是在常春平的眼中,那就是班门弄斧不值一提了。要是对比一下,人家那就是业余路子,而常春平就是科班出生,在考古界混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人敢在常春平面前拍胸。所以常春平很有自信,这汝窑瓷修复的问题,肯定就得交到他手上。
看到常春平这么说,曾良君最后果然还是选择了妥协,老头子都是比较顽固的,曾良君还真没有把握说服他。
汝窑瓷太过于珍贵,平常人可以说是见都没有见过,国家博物馆里面是藏着十几件呢,可惜人家平常并不拿出来展示,不过常春平以前也是见过真的汝窑瓷,他毕竟是国家级别的考古学者,但是见过的机会显然也不是特别多,这个时候看到了汝窑瓷的瓷片之后自然是将这汝窑瓷大量一个一清二楚。
欣赏了大半个小时,常春平才带着手套,用一层丝织的毛经将这些瓷片层层包裹起来,整个过程都显得小心翼翼。
“好了,这下在上课的时候,我可是有东西可以跟那几个学生显摆一下了。”常春平笑道,考古系在许多课程的时候,往往缺乏现实的素材,毕竟现实的古玩,特别是珍贵的具备代表性的古玩基本上都是天价,学校里面不可能提供这些东西的真品的,只能去市场买一下差不多的仿货……
将这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