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当时比他更别扭,可一贯不懂这孩子的心啊,索性就随他去吧,大不了服完兵役再回来读大学,结果更别扭,他居然又申请当志愿兵。
部队那时是真想要他,支队政委特意准备打电话和他家里沟通一下,让他的家人理解国防,结果一看这学霸家庭的名单,最后愣是没敢打过去。
宋彪的别扭之处特别多,他对日本三十步枪和莫辛纳甘步枪挺感兴趣,于是就将两个枪都拆成零件相互比较,一个人坐在火堆旁边琢磨着,找了一个标尺在那里量来量去,想要推算三十步枪的后坐力到底低在哪里。
莫辛纳甘步枪的后坐力算是比较低的,比李恩菲尔德还要低,口径差不多,唯一的解释是前端闭锁枪机,回程较长,较为复杂繁多的枪机零件产生的摩擦阻力系数和应力变化也缓冲了后坐力。
三十步枪呢?
显然是口径更小,他觉得三十步枪的枪机应力变化应该是很小的,基本就是全靠小口径在解决后坐力问题,因为应力变化小,枪械在整体应力转变的系数值也低,特别是shè击过程中的枪膛和枪管变化极低,由此保证了更高的shè击精准度和平直的弹道。
仅仅是从材料的抗应力变化系数上说,他个人感觉日本三十步枪的枪管材质可能还不如莫辛纳甘,三八大盖有没有改变还不好说,至少现阶段是不如的。
如果单纯是从提高shè击精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日本没有必要将步枪子弹口径缩小到6。5mm,唯一的解释就是在整个设计中,因为材料和加工精度的不足问题,降低口径减少后坐力和应力变化是达到设计要求的唯一办法。
换而言之,日本必须采取这样的口径设计,应该说是很聪明的设计,一个小小的口径变化就解决了日本工业生产中所需要面对的所有问题。
由此进一步推论,如果要将三十、三八步枪的口径增加到7。62mm,那就必须先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因为三十、三八步枪的枪机设计更为优秀,零件更少,结构更简单,相应的,随着反坐力产生的应力就越大,材料要求就越高,加工精度就必须随之提高。
就1904年的日本工业水平而言,真要将三十步枪的口径增加到7。62mm,那恐怕就悲催了,能否大规模生产都是一个问题,面临的难度恐怕比李恩菲尔德步枪更糟糕,如果采取降低性能参数的方式大规模生产出来,最终性能又未必比莫辛纳甘步枪更优秀,那才叫真正的别扭。
原来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别扭的破事儿,一点都经不起推敲,非要将对手想的那么高明做什么?
反过来想,难道日军就不想解决步枪威力小的问题吗?他们要是不想解决,小日本兵闲着的时候为什么都要将子弹拿出来挫一挫、蹭一蹭?
宋彪将两支步枪重新组装上,坐在火堆旁继续琢磨着这些别扭事儿,拉着枪栓折腾着,对比着,心里不停的犯嘀咕。
现代手动步枪在一战时期就已发展到了巅峰水平,此后的改进余度很低,在这一代经典步枪中,莫辛纳甘步枪的优点是易于大规模生产,成本低,shè速低,cāo作呆板,性能可靠,shè击精准,李恩菲尔德步枪是shè速最高,cāo作性能便捷,而造价和生产难度也是最高的,毛瑟步枪则是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平衡的一款。
日本三十、三八步枪就比较另类了,通过非常特别的设计降低了零件数量和加工难度,使之适合日本目前的工业水平,弹道平直,后坐力最低,shè击精度更高。
宋彪已经拆解过三十步枪的枪机,心里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毛瑟步枪的枪机是没有拆解过的,可他能够大致记得毛瑟枪机的结构图,就他个人的感觉,日本三十、三八式步枪的加工难度相比同期的毛瑟步枪要低一些,居然还少了两个零件,这些都是源于设计上的优势,而莫辛纳甘步枪的加工难度则是所有经典步枪中最低的一款。
加工难度和制造精度是两个概念。
莫辛纳甘步枪的加工精度并不比毛瑟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低,差别在于前者的枪机设计繁琐,零件更多,单个零件设计的更为简单,绝大多数的cāo作工和车床都可以生产,而李恩菲尔德步枪和毛瑟步枪的枪机零件较为复杂,需要更有经验的机床cāo作工,或者是更为昂贵的专用机床。
由此可见,日本和俄国现在的工业水平也就是这样而已,特别是日本,不要以为日本后来造出了航空母舰、大和级战列舰就意味着它的整体工业水平非常高,你想啊,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就常年将30%的政府财政开支用于军费,它能有多少资本投入到工业技术的开发?
由于日本在长达六十年的近代史中一直维持着非常高的军费开支,日本在二战前的军工业也异常发达,有一大批设计师和精良的cāo作工,还有规模庞大的生产设备,但在机床产业完全是世界三流水平,绝大多数的机床都是从美德法英等国进口,二战时的日本可以造一流的航母和战列舰,却只能制造三流机床也是事实,首先是在机床产业的理论和工业研究领域差之千里,其次是在电机、专用机床和组合机床三个领域被美国、苏联甩出万里之遥。
机床这种东西,哪怕是传统机床看起来都很简单,里面所存在的大量力学计算分析却基本都是学霸的范畴,此时的日本如果妄想用自己的机床去生产步枪,恐怕连毫米级的精度都无法保持,造出来的步枪口径在6mm和7mm之间乱飘是很正常的破事。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咱们从美国引进生产线也能生产英特尔芯片,可那套生产线是咱们能造的吗?拜托,咱们连造奔腾级芯片和单片机的生产线都是进口货,这些生产线就是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在20世纪后半叶的衍生产物,咱们基本无力折腾,里面很多理论连宋彪他爸那个老学霸也折腾不了,真要让宋学霸去研究,十年内别指望出个“重大成果”,除非是国朝集合所有相关学霸一起攻关。
用宋学霸的话说,只谈产业领域,咱们的机床产业整体水平相距美国差二十年,但在理论领域,咱们至少差五十年,前者还能追赶,后者基本追不上,三十年内无任何希望,因为国内就他妈的没人搞理论预研,都是照抄美国人和德国人十几年前的理论模型。
机床工业的发展方向一直是要逐渐减少对人的依赖,使得普通工人也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这才是工业化革命的特征和方向,包括数控机床的发展也是如此,并不是说传统机床的加工精度就不如数控机床,只是生产效率和难度上截然不同,甚至是天差地别。
二战时期的日本能用传统机床、专用机床和熟练技工制造出大和级战列舰,可那个速度简直是龟速,而美国则是下饺子一样的超快速制造,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美国对组合机床和专用机床的大规模应用,以及美国在机床理论领域的超凡成就。
美国可以自造机床,而日本无法从美国进口,从德国和英国、法国进口的道路同样被掐死,一个后起工业之秀的悲剧就在这里。
通过机床产业的调整和扩产,美国不仅可以大规模爆驱逐舰、航母、战列舰,还可以一个级别接着一个级别的提升,只要在理论和设计上有所提升,产品线就可以立刻更换,为了专门的新产品和新零件提供大规模的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大规模的爆炸式生产,而日本就只能在二战前的基础上修改,原有的设计和生产框架基本没有变,也不敢变,一变就无法大规模的加工,一变就成了龟速生产。
毫无疑问,机床产业的落后是日本落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战结束后的日本机床产业和电机产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利用冷战和美国的大力扶持、技术转让,另一方面也是日本审视二战落败原因后的奋起直追。
作为一个学霸之子,作为一个初中时代就琢磨UFO动力系统猜想的家伙,宋彪很清楚二战时期的日本工业水平也不高,只是看起来很吓人,当然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工业水平更挫的厉害。
日本在日俄战争时期的工业水平就摆在宋彪的眼前呢,通过他手里这支步枪就能看出来。
日俄战争中的主力31式野炮的所有炮身不都是从克虏伯公司进口的吗?连炮架也是从法国施耐德公司进口,东京炮兵工厂只负责组装。
日本工业一点不可怕。
就像朝鲜、缅甸之流一看中国可以造计算机芯片,可以造世界第一流的巨型计算机,就觉得中国好厉害,中国还可以造航母,造神舟,造北斗……。
站在学霸之子的角度看问题,两个字就能代表宋彪的所有心情——尼玛!
第十章驳壳枪C96
乘着中午要吃饭的时间,宋彪就将大家都召集起来坐在火堆旁边商量下面的对策。
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等大家坐下来便道:“诸位弟兄,我估摸咱们这段日子是一定要在二狼洞多住些日子,首先还是要先将弟兄们练起来,否则,咱们就算有人有枪也未必是别人的对手。前些天在浑江口跑了一队俄国人,我打算带一队人过去搜索,顺便在周边踩一踩情况。柱子,你带着一队跟我一起出去。另外呢,咱们既然要长住一些天,那就得出去多买些油米盐醋,还要买些酒驱寒,二狼洞周边也要设一些障碍,防止有人打咱们的注意。”
赵庭柱点着头。
杨铁生道:“大当家的,我以前当过猎户,会做陷坑,我就带些弟兄在周边挖些陷坑。还有一个事,咱们的马太多,四十匹马,如果不继续跑马帮,光是吃料子就能吃穷咱们,得去村里多买点豆料子和粗干草,盐巴也要买些,要不然,咱们这些马可就得饿趴了。”
宋彪微微点着头和老金头说道:“这样,您在这一带熟门熟路,您去附近找个地方置办买货,顺道给马也买好料子。”
老金头将烟锅子敲了敲,道:“行啊,就是不知道要准备多久的粮食,我估摸再过半个月又得再下一场大雪,往年就是这样,大雪节气下大雪,那这一年可够呛,雪下的就比往年都大,半月一场大雪封山啊。”
宋彪道:“那就多置办一些吧,有备无患。如果遇到其他道上的山爷,您还是打着马帮的旗号呗。”
老金头道:“就是有个事,如果道上的山爷问起我们前段时间的那批货,那怎么办?”
宋彪道:“你就说被日本人劫了,你们伤了不少弟兄马匹,只能就地养着。”
老金头道:“这倒是个说法。”
宋彪继续和杨铁生道:“那你就留下来看家,我等下给你画一个图,你就按照我的方法用雪和石块在洞口外面构建一圈工事用于防守。张亚虎在二队挑一些人,跟着老金头出去采购,剩下的一些人要出去多砍些干柴,最好多砍一些大树段子,咱们做几道门,把这洞口挡起来,晚上阴飕飕的刮大风,冷的冻死人。”
“行,都听大当家的安排!”
大家一口气的都答应下来。
等中午吃了饭,风雪都小了许多,宋彪就和赵庭柱从一队挑了六个人跟着,骑着马一起出去查看情况,更多的人手都留下来看家院子。
外面的雪有膝盖那么深,一般人已经走不动远路,对蒙古马来说倒是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初那一拨子俄国兵是向东跑,进了树林子才逃过一劫,当时的时间太紧迫,根本不够他们去浑江县城,何况他们连县城在哪里都不知道。
所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