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施主的机缘,也是老衲的机缘,看来这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哪!”老喇嘛感慨地说道。
“这个……”唐睿明听了老喇嘛的话,不由闹了个大红脸,他觉得老喇嘛对他的评价太高了,他现在总共才搞了六个女人,能算是至淫之人吗?
“唐施主不必不好意思,天生万物,皆有其用,象唐施主这种天赋良材,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你应该为自己的福缘高兴才是。”老喇嘛笑道。
“这个……”唐睿明想了想问道,“外面那么多香客,你怎么就知道我是天赋异禀?难道老禅师把每个人都用天眼神通看了一遍不成?”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老喇嘛双手合什宣了一声佛号道,“老衲岂是如此无聊之人?老衲之所以请你们二人前来,一是因为你那个女伴礼佛之心甚诚,她的执念被我感应到了,二是因为唐施主修有法术,所以你一进宫门,老衲便感应到了你的气机。”
“噢,原来如此,”唐睿明怅然说道,“看来我对这些了解得确实太少了,我怎么就一点都感应不到老禅师的气机呢?”
“这有两个原因,”老喇嘛解释道,“一是因为你对灵力的运用不熟练,不知道如何用灵力去感应周围的气场,二是因为老衲的修为比你略高,所以即使你用灵力搜索,也无法感应到我的存在。”
“原来灵力还有这种妙用,可惜我一点都不懂。”唐睿明叹息道。
“俗话说,相逢即是缘份,如果唐施主能帮老衲了此一桩心愿,老衲愿意传授你一些运用灵力的法门,不知唐施主意下如何?”老喇嘛笑道,“不是老衲挟技自珍,乃是因为佛门讲究因果,若无施主帮老衲了愿之前因,老衲便无法大开方便之门。”
“晚辈当然愿意帮助老衲师了愿,”唐睿明大喜道。
“虽然老衲并非唐施主的师门前辈,但此事既然因老衲而起,善恶自然息息相关,所以我有几句逆耳之言想先对你说说,不知唐施主肯听否?”老喇嘛望着他说道。
“老禅师只管说,晚辈一定认真听。”唐睿明应道。
“这欢喜禅虽是佛门一支,但老衲以为终非正道,希望唐施主以后不要沉迷此道,以致误了自己的前途,”老喇嘛叹了一口气道,“而且以唐施主的禀赋,肯定经常有欲求不满地情况,所以希望唐施主遵守人伦之德,切莫强迫女人与你苟合,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晚辈岂能做出这种下做之事?”唐睿明连连摇头,他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地问道,“但如果不止一个女人愿意与我在一起,这应该不算伤天害理吧?”
“只要你不强迫别人就好,至于有多少女人愿意跟你,那是由世俗中的法律来约束的,老衲在此就不便置啄了。”老喇嘛笑道。
“噢,那就好。”唐睿松了一口气道,如果学这个东西要他把现在的女人丢掉,那他是万万不干的。
“既然唐施主同意了,我就先把欢乐宗的秘典传给你。”老喇嘛一边说一边从僧床的棉被之下掏出一本暗黄色的旧书,递给唐睿明。
唐睿明接在手中,刚想翻开来看看,老喇嘛拦住他说道:“此处乃佛门尊严之地,唐施主还是回家以后,再慢慢阅读这本书吧,老衲心愿已了,现在传你运转灵力之法。”
“是。”唐睿明赶紧把那本书揣在自己怀里,然后正襟危坐,听老喇嘛给他传法。
“其实灵力的运用就是一个气场,”老喇嘛娓娓而谈道,“你体内积聚的灵力大小,也就决定了这个气场的大小,我刚才在你身上感应了一下,你体内积聚的灵力居然有老衲的七成左右,和六十岁时积聚的灵力不相上下,这让我颇为吃惊,我想你修炼法术的过程中,一定曾经有过什么奇遇。”
唐睿明点了点头,老喇嘛也不细问,继续说道:“其实如果单从灵力的多少而论,你应该早就有神通出现了,之所以你现在还没有任何神通,那是因为你的炉鼎不够结实,无法让这些灵力全部在体内运转,所以如果你以后想要让自己的修炼进境更快,最好是内外双修。”
“炉鼎?内外双修?”唐睿明都让他给弄糊涂了。
“所谓的炉鼎,通俗点说,就是指你的身体,”老喇嘛解释道,“内外双修嘛,内修就是指积聚灵力,外修可以理解为俗世中的练武功。”
“老禅师是让我去学武?”唐睿明吃惊地问道。
“是这个意思,”老喇嘛点了点头,“但学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非传说中的打沙袋,踢木桩就叫练武。”
“那要怎么练?”唐睿明急忙问道。
“我看唐施主的性子比较急躁,这对你以后的修炼是大为不利的,所以老衲认为,你以后最好学一门内家拳法,这样养气与练体并重,对你大有好处。”老喇嘛正色道。
第一百六十四章 传道…
“什么叫内家拳?”唐睿明一头雾水的问道。
“内家拳的种类很多,但比较常见,而且效果也比较显著的主要有三种,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唐施主只要随便找一种学学,并坚持每天练习,对你一定大有益处。”老喇嘛笑道。
“这……”唐睿明张大了嘴,这些拳法岂是想学就能学到的?国内练习太极拳的人虽多,但那都是花拳绣腿,真正在拳法中含有气劲的练习者,只怕一百个里面还找不出一个,让他去哪里学习内家拳?
“看唐施主的样子,似乎有些为难,莫非嫌这些功夫学起来太麻烦?”老喇嘛问道。
“我倒是想学,可是这个想要无师自通,恐怕不那么容易吧?”唐睿明苦笑道。
“嗯,这倒确实是个问题,”老喇嘛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老衲当年在活佛座下随侍时,曾识得一个形意门的传人,如果你不嫌麻烦的话,以后可以找他习练一段时间,此人当年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形意拳已经练得有六七分火候,想来是有名师传授的。”
“那就多谢老禅师了,”唐睿明大喜道,然后望着他眼巴巴地问道:“请问那位师父叫什么名字,我又该去哪里找他呢?”
“等等,让我想想,”老喇嘛皱着眉头沉思了半响,然后拍了拍额头道,“噢,想起来,他叫姬君望,应该是SX太谷县的人,唉,时间太久,若不是他这姓比较特殊,老衲几乎已经想不起来。”
“老禅师与认识有多久了?最近还有联系吗?”唐睿明小心翼翼地问道。
“唉,那已经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老喇嘛叹了口气道,“当年他入藏办事,遇到一点小小的麻烦,是老衲代为开解的,所以他当时对老衲颇怀感激之心,这才相互认识,但此后老衲再也没有见过他。”
“唉,”唐睿明叹了口气道,“隔了这么久,当年的那点事,他恐怕也忘得差不多了吧,现在即使老禅师亲自前去,他都可能不认识了,更何况我这个不相干的人?”
“佛家行事讲究一个缘字,”老喇嘛笑道,“这件事有没有希望,一半是靠别人引荐,一半也要看唐施主有没有这份机缘。”
“唉……”唐睿明又叹了口气,他对这事是不抱什么希望了。
“这样吧,”老喇嘛想了想道,“他当年离藏之时,曾送给老衲一个信物,说以后如果有人拿着这个信物去找他,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老衲岂是那种挟恩图报之人?所以一直没把这东西当一回事,想不到今日还是要拿出来成全唐施主,看来凡事皆由天定,半点不由人意啊!”
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块黑黝黝的牌子,递给唐睿明道:“这是他当年送给我的信物,你拿着去碰碰机缘吧!”
唐睿明把牌子接过来一看,只见这块牌子大概有鸡蛋大小,成椭圆形状,上面刻着一个篆体的“姬”字,握在手中有一种透体的凉意,他有些失望地问道:“就这东西?”
“你可不要小看了它,”老喇嘛笑道,“这块牌子乃是千年寒铁铸成,结实得很,一般的刀剑是砍不坏的,而且这种寒铁采自极北苦寒之地,练功的人戴在身上,可以清心静神,减少走火入魔的机会,老衲当年正是因为它有这点功用,才勉强收下这个信物。”
“真的吗?”唐睿明好奇地说道,“这东西看起来可不怎么起眼噢!”
“这种寒铁融化起来极为不易,但从这块牌子的做工来看,算得上是相当精细了,这个易君望能把这种东西当作信物,应该有些来历,这也是我推荐你去找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喇嘛提点他道。
“对呀,”唐睿明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经过老喇嘛的提点,他顿时觉得这件事大有可为,于是满怀感激地对老喇嘛说道,“老禅师对晚辈恩同再造,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报。”
“方外之人只有因果,没有恩怨,所以唐施主大可不必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再说老衲现在也只是给你指条路而已,至于能不能成,那就全看你的造化了,”老喇嘛笑道,“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再谈谈运用灵力的方法吧!”
“噢,晚辈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唐睿明搔了搔头皮说道。
“老衲刚才说过,灵力的运用其实是一个气场,这个气场是由近及远慢慢扩大的,你想了解的各种信息,正是通过这个气场感应而来,”老喇嘛用手在身体周围比划了一下,“在扩大气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气机不能断,一旦气机断了,外圈的气场就成了无源之水,不能再感应任何事物。”
“什么是气机?”唐睿明傻乎乎地问道。
“这样吧,我一边说,你一边体验,”老喇嘛想让他通过实践来体会灵力的运用,“你闭上眼睛,将灵力在全身运转,然后用自己的意念去感应周围的事物,再把结果告诉我。”
唐睿明依言闭上眼睛,然后慢慢地运转灵力,过了约有半柱香的功夫,他忽然高兴地叫起来:“哈哈,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我看见面前有一团淡黄色的薄雾,正在围绕一颗金黄色的珠子急速旋转。”
刚说到这里,他忽然咦了一声道:“咦,怎么看不见了呢?”
“唐施主请睁开眼来吧,现在我再给你解释气场和气机的问题,你可能理解得清楚一点,”老喇嘛对他笑道,“你刚才感应到的就是老衲体内的灵力运转状况,气场的产生和扩大都是靠意念来驱动的,所谓的气机,你也可以理解为意念。”
“那我后来看不见你的灵力运转了,是不是就叫气机断了?”唐睿明问道。
“对,”老喇嘛点点头,“你刚才因为高兴而分神,导致意念中断,所以气场随之中断。”
“噢,我明白了。”唐睿明恍然大悟道。
“以后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念驱使气场不断扩大,你刚才是因为熟练程度不够,所以气场的产生过程很长,当你把这种方法练习纯熟之后,在你念动之际,气场即可随之产生,那时你就不会这么废劲了。”老喇嘛笑道。
“每个人修炼出来的灵力有什么不一样吗?”唐睿明想了想问道。
“凡是修炼者,体内的灵力大概分为黄青黑绿四色,一般正派功法修炼出来的灵力为黄色,邪派功法修炼出来的灵力为青色,黑色乃是鬼妖之流,绿色则为精怪之类,”老喇嘛解释道,“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你们萨满教的巫术,就属于邪派功法,但你的灵力却是黄色的。”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忆旧…
唐睿明听后一怔,但他微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道理,他的灵力主要是从蟠龙佩里吸收来的,而并非通过功法修炼得来,这样看来,在蟠龙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