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疯狂- 第15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大骂了一通以后,吴世恭一指赫飞,说道:“你!免职,其他去的武官,都降一级,扣发两个月的军饷。你们全部回来,回到亲兵队,看我怎么操练你们这帮兔崽子。”

“三河,你立刻到亲兵队挑十几个人到归德卫去。抓紧时间,让那些军户把缺的课都补回来。再警告俞继他们一下,他们刚过来,不懂这里的规矩,本官也就原谅第一次。还有下次的话,本官要加倍处罚。勇子,你也不要一天到晚待在千户所堡垒里,要多盯紧归德府里其他的那两支军队。”

吴世恭怒气冲冲地抛下了那群脸色惨白的武官,他今天已经约好了要到杨狗蛋那个搬迁来的铁匠工坊看看呢。

一旁的书墨打着小心,规劝道:“少爷,您也别动气。其实赫把总练出来的兵,在明军中也算是精兵了。”

“胡闹!”吴世恭立刻开口叱喝道:“你怎么不把那些兵丁和圣灵会乱民去比呢?我们的军队,是要面对鞑子的。还有你自己,练的东西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你除了会造一个乌龟壳以外,在其他地方也给少爷我争点面子好吗?”

书墨立刻闭了嘴,有种躺着也中枪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邓启帆也规劝道:“大人,学生虽然不懂练兵,但也知道练兵时,要松弛有度。依学生看来,近期内归德府和汝宁府内也无大忧患,大人的兵还是得以养为主啊。”

说实话,吴世恭所有的手下,对吴世恭回到河南以后,发疯般的抓紧兵丁的训练,都有些疑惑不解。他们都认为,近期内应该不会打这么仗,再加上都有了官身,所以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尤其是赫飞他们,因为没有了吴世恭的监督,他们简直就是放羊了。

吴世恭对邓启帆的态度可不能够和书墨一样了,他叹了一口气,解释道:“邓先生前些日子也看过了邸报了。我们河南虽然境内平静,可一河之隔的山西,那里可是翻天覆地啊。”

“那陕匪在山西都已经结成了三十六营了,推举了什么闯王、闯将、八大王什么的。拧成了一股大势力了。万一他们流窜到河南来,如果我们的兵没有练好的话,到时候可能连哭都来不及。”

“大人有些过虑了吧。那黄河天险是那么好过的吗?再说在黄河两岸都有朝廷大军驻扎守御,那些陕匪就是长着翅膀也飞不过来啊。还有,我们归德府和汝宁府在河南最南面,就算是那些陕匪过了黄河,到我们这儿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吴世恭摇摇头,接着解释道:“这陕匪也是越过黄河天险从陕西到山西的。有了第一次,就保不住有第二次。虽然我们归德府和汝宁府在河南最南面。但本官勤了一次王,也算是看明白了,除了本官干妈的白杆兵,其他的那些明军可靠大不住啊!”

说话间,吴世恭就来到了铁匠作坊。杨狗蛋早就带着那些工匠,在门口等着吴世恭呢。吴世恭一行人到了以后,在杨狗蛋的陪同下,简单地看来一下铁匠作坊,又听了杨狗蛋介绍了一下生产的情况。

吴世恭就问杨狗蛋道:“现在作坊里有什么困难没有?”

“其他的倒没有,就是现在忙着打兵器和打农具呢。缺少人手,也缺少铁料。”

“人手好办,你就到那些修造大营的民夫里挑选一下,挑个三、四百人总没有问题的。还有,不要总想着藏私,这几年的功夫,除了你那这几个徒弟,就没有几个学徒成为工匠的。本官知道你的想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不过本官告诉你,本官要在工匠中,提拔一些技术好,传授徒弟多的人升为大工匠,大工匠将会拿高额薪水,而且本官还会给他们一个官身,你可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啊!”

“唉!”杨狗蛋立刻是眉开眼笑,对于杨狗蛋那些工匠来说,有官身那已经不是梦想,而是最终幻想了。现在得了吴世恭的承诺,杨狗蛋立刻感到了热血沸腾。

“至于铁料的事,本官会安排商栈里的人到南阳府去跑一次。那里的李守备是本官的亲戚,他总有办法搞到大量的便宜铁料吧。”

在视察了铁匠作坊以后,吴世恭对杨狗蛋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把铁匠作坊搬迁到汝宁府了以后,在杨狗蛋的管理之下,铁匠作坊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产能。

更尤为可贵的是,在繁忙地打造兵器和农具之余,铁匠作坊还能够每月生产出一百多把火铳和近十副铁甲。因此,吴世恭给了铁匠作坊所有的工匠和学徒一笔赏银。

在离开之前,吴世恭和杨狗蛋单独地交谈了一下,吴世恭要求杨狗蛋,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前,再制造出四门三磅的火炮,并且研制出一门六磅的火炮。除此之外,对于十二磅火炮的研制工作也要加强。

吴世恭把亲兵首领杨如松给留了下来,放了他三天假。吴世恭从内宅里得知,杨狗蛋的老婆已经给杨如松找了一门亲事了,就等着杨如松放假的时候相亲呢。

这些天,吴世恭也把民政部门给理了一下。邓启帆作为吴世恭的首席幕僚,掌管了吴世恭的书房。在书房下,还挂靠着一个独立的账房。

吴世恭还成立了一个民政司,负责人的就是郑真,他主要就是管理着和屯田有关的事务。

至于工坊,吴世恭还是让工坊各自独立经营,具体有什么事务,都有书房来统一解决。本来吴世恭是想建立一个工坊司的,但是吴世恭却并不能够寻找到一个工坊司的负责人。最适合这个位置的杨狗蛋,也因为他在最重要的铁匠作坊内事务繁忙,在一时三刻内也肯定脱不了身。

商栈将会扩充成为一家商行。那名字就起了一个很俗的四海商行。等到袁行山从扬州回来以后,将成为商行的大掌柜。

而张学斌作为吴世恭的师爷,他主要负责一些官场上的事。不过吴世恭想把这个部门独立出来,以后也会做一些结交官绅和外交方面的事。但是现在因为也只有张学斌一人,所以这个部门的成立还要慢慢来。

吴世恭还从最早到吴世恭这里教书的童生中,挑选了一名叫何太允的,让他负责教化司,主要就是教授兵丁和孩童读书识字。

比较自由的是智能,他带着一些吴世恭搜罗来的大夫和郎中,以及智能自己教授医学的一些徒弟和吴世恭送过去的兵丁,成立了一个医药司。

不过,智能并没有成为医药司的负责人。他竟然在大营边上的山上,修了一座小庙在里面修行。而吴世恭那几位信佛的夫人也竟然为这小庙的建造捐了不少银子。对于这种情况,吴世恭也只能够苦笑摇头。

而在吴世恭和扬州盐商祈家的僵持过程中,祈家的掌柜王密不好受,可其实吴世恭这里也很不好受。作为他最大的收入来源,吴世恭这里已经几个月没有得到盐货的供应了。而到了现在,吴世恭的存活也都快要用完了。吴世恭就盼望着袁行山从扬州给他带来好消息了。

盼星星盼月亮,袁行山终于回来了。可当吴世恭问了袁行山情况以后,他的神色十分古怪,说出了一个让吴世恭感到匪夷所思的结果来。

袁行山告诉吴世恭:这次他到了扬州以后,见到了陆间辰和陆家家主陆间寅。他们告诉袁行山,陆家已经被收去了手中的盐引,被挤出了盐商的圈子,不能够再向吴世恭提供盐货了。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陆家被挤出盐商圈子的,陆间寅和陆间辰也没有说,出于忌讳,袁行山也没有问。

不过,现在的陆家手里,还有一个小盐场和几十条运盐的船,陆家向袁行山提出,要把那个盐场和船送给吴世恭。当然,吴世恭也要满足陆家的几个条件。而到底是什么条件,陆间寅和陆间辰也没有说。

不过,因为事关重大,陆家要求吴世恭亲自到扬州去跑一趟,和陆间寅和陆间辰详细面谈。

这种天上掉下的大好事,反而让吴世恭他们都犹豫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那陆家既然肯花那么大的代价,所提出的条件肯定是很不好办的。

到了最后,还是吴世恭毅然拍板,就去一次扬州。这胜负险中求,有了便宜,那是不占白不占。最多到时候发现自己做不到,拒绝了陆家的条件而已。这次去扬州,吴世恭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带些盐货回来。

第204章 历史名词

紫禁城内一片肃然,崇祯皇帝仔细地看着面前的两份奏章 。一份是三法司对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判决书。另一份就是杨鹤的儿子杨嗣昌的替父代罪的奏章 。

当崇祯二年,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上任以后,发现陕西全境农民造反风起云涌。因此,杨鹤就提出了要朝廷提供钱粮,对陕西的受灾老百姓赈灾的请求。

杨鹤的理由就是,杨鹤把农民起义看作了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他是从比较长远的观点,为朝廷出谋划策的。杨鹤主张要把钱花到招抚赈济上面去,帮助农民复业。这样做不仅可以弭患消萌,而且农民安排既定之后,政府还可以继续征收赋税,所以说“利莫大焉”。

如果一味主剿,把钱用于军费,不仅无法恢复社会生产,花掉的钱也不能通过赋税形式收回来,而且他自己的经验也证明,不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参加起义的人势必越来越多,剿局既不易结,后患也更加严重。这就是杨鹤建议以抚为主的主要原因。

应该说,杨鹤的主张很有道理,崇祯皇帝也拨发出帑金十万两赈灾以支持杨鹤的主张。

但是,杨鹤的招抚赈济的主张很快就破产了。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条就是因为没有后续的赈灾钱粮支持,很多已经招抚的造反农民旋抚旋叛;

另一条就是因为鞑子入关,陕西派出了到京城的勤王军队,导致陕西的官府手中,只有很少的朝廷军队对农民造反军队进行围剿。再加上那些勤王的兵丁的逃亡后,投入到农民造反军队中去,使得陕西农民造反军队的势力更加庞大了。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例如主剿派官员的杀降行为等。但是不管怎么样,杨鹤的主张是彻底破产了。而接任杨鹤陕西三边总督的是,在剿灭农民造反大军时,屡立功劳的洪承畴。

另外提一句,洪承畴上任为陕西三边总督以后,通过血腥的手段镇压和不让粮食流入到农民造反军队活动区域的方法,有效地把陕西的局面平定了下来。

而那些走投无路的农民造反军队,却渡过了黄河,基本上都进入了山西境内,把山西搞得是一塌糊涂。并且在山西,他们还组成了三十六营,使农民造反军队的行动可以呼应了起来。

杨鹤和主剿派官员的谁是谁非这里不谈。因为只要是个现代人,都知道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道理。他们的做法其实都是有缺陷的。

但无论如何,杨鹤作为一个失败者,总是要受到惩罚的。因此,崇祯皇帝就派出缇骑把杨鹤抓到京城来治罪了。三法司为杨鹤的罪行定下了绞刑的刑罚。

而得知了父亲杨鹤的刑罚,杨嗣昌立刻上了一份奏章 ,要以儿代父,接受绞刑的刑罚。崇祯皇帝现在就是在看着这两份奏章 。

通过了袁崇焕事件,崇祯皇帝对文官那种当面君子背后小人的做法是深恶痛绝,因此他对文官也有深深地不信任感。可是由于崇祯皇帝对文官的不信任和对宦官的提防,现在的崇祯皇帝又深深地感到身边没有得力的助手辅佐。

我们都知道,在明朝,儒家道德准则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而受到儒家教育的崇祯皇帝,也完全把儒家的准则作为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当他看到杨嗣昌肯替父代罪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