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疯狂- 第58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李柱顿时被薛濂的坚持给为难住了,“那么侯爷把人都悄悄地带到南城,先让小的去安排一下,等到机会合适,就立即动身。别到时候拖延了时间。”

“知晓了。”薛濂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了大声传报:“英国公来访!”薛濂立刻向李柱使了给眼色,让其向着后门而走,先躲避起来,接着薛濂就站起身,出门迎接英国公张世泽去了。

英国公张世泽不是一个人来拜访的,他带来了几位亲厚的勋贵。等到薛濂刚把他们迎进了书房,那张世泽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姑父!今天侄儿也把兰儿带来了,她正在后宅拜见姑母呢。小侄也有些事想要向姑父讨教。”

在京城内,感觉到大明朝前景不妙的也不仅仅是薛濂一个,很多勋贵已经开始寻找后路,想要离开京城这块死地。而张世泽一开口就把薛呈麟的未婚妻给抬了出来,就是要向薛濂暗示:咱们两家可是骨肉相连的亲戚,如果你有什么办法,可千万不要忘记我啊!

可薛濂并未接口,他开口问道:“今日诸位来找本侯,所为何事?”

几位勋贵对视了几眼,有一位侯爷就先开口,迂回地试探起来:“薛侯!您看,捐输的银子,咱们该不该出?”

薛濂在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都这个时候了,还试探个什么劲啊?薛濂也没心情与他们云里雾里,于是就一针见血地问道:“你们说京城就这副模样,就算是咱们把粮饷都捐输齐备了,还有用吗?”

这问话让那些勋贵们都是浑身一震,他们根本没想到薛濂会说出这样坦白的话。稍稍冷场了一会儿,张世泽就是说道:“那姑父您的意思呢?”

“想办法南下吧!到长敬那里,怎么样也能护卫着咱们个周全。”

“可是咱们该怎么出城?”

“先收拾细软,集合族人吧!这些天都聚到南城去。不管怎么样,想要出城,还是要往南城跑。”

“姑父!您是不是有了出城的法子?”

“人多嘴杂,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过咱们可以先合计一下该如何行动。……”

……

自从崇祯皇帝传下了让王公贵族和大臣们捐输的圣旨以后,京城里立刻出现了诸多怪象。

因为没有饷,坚守京师也只是一句空话。所以诸臣一听说要众人捐输,立刻就向崇祯皇帝展开了反击。于是大臣们的眼睛就盯住了属于皇帝私人财产的内帑。

可是崇祯皇帝也万般无奈,他大臣们坦白道:“内帑业已用尽”。这倒也不是崇祯皇帝在哭穷,他甚至已经把宫中朝鲜上贡的人参都拿出来发卖了,堪堪才凑出了七万两,崇祯皇帝自己也没有钱了。

可是大臣们根本不信,只是反复恳请,左都御史李邦华甚至明确地指出:“社稷已经危倾,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这样的逼迫,却使得内外朝的关系是更为紧张。

外帑、内帑都没有钱,崇祯皇帝只好再次拿出了强迫勋戚、宦官和朝臣捐金助饷的老办法。而勋贵和内外官员们以为皇帝自己一文钱都不想往外拿,自然也没有捐钱的积极性,相互推诿,死磨硬抗。

在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就密谕自己的国丈——嘉定伯周奎,要他捐银十万两,在勋戚中带个头。可周奎却说:“老臣哪里有那么多钱?咬紧牙关只能认捐一万两。”

而崇祯皇帝以为一万太少,就把数额提到两万。周奎不能再还价,就派人进宫向女儿求援。于是周皇后暗中给家里送去了五千两私房钱,没想到周奎从中扣下了二千两,以三千两交差,以后就拖着不再拿钱。周皇后得知此消息以后,只能躲过崇祯皇帝,暗自嚎啕大哭。

此外,虽然宫中的大宦官们个个富可敌国,此时也纷纷装穷,有的在院门外贴上“此房急卖”的招贴,有的把珍宝古玩送到市场出售,一时鸡飞狗跳,乱七八糟。

而相对于勋戚和宦官来讲比较“穷困”的在京官僚们更舍不得出钱,所捐不过几十两,百把两而已,崇祯皇帝嫌少,开始按衙门,后来按官员籍贯,分省硬行摊派,最终还是所得无几。一番混乱之后,捐出的饷银才不过二十多万两,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可是在暗中,大批勋贵以及相厚的官员都在暗中开始窜连,他们纷纷收拾起家财,并且把族人都集中到了南城。并且在英国公张世泽、阳武侯薛濂和恭顺侯吴惟忠等人的暗中调度之下,把各个人家都编组在了一起。

甚至这些勋贵们还拿出了府中所藏的盔甲兵器,集结了府中的家丁和豪奴,连同南城兵马司的兵丁在一起,集合起了一支近八千人的护卫部队。而这支护卫部队则由勋贵们一致推举的“名将”李禄率领,准备等到情形一旦不妙,就通过南城,把众人送出城外。

而这一番举动,也使得逃离京城的行动也从地下变成了半公开状态了。

第863章 无他法,只有《封城令》

薛濂一开始的做法倒也没存有什么其他的念头,毕竟中国是人情社会,总是硬不下心肠丢弃亲朋好友,想要给他们指出一条后路。

可是薛濂讲人情,别人也会讲人情,虽然所有人都只是给三、五个亲朋好友偷偷传讯,而且反复交待,绝不能泄密。可这种指数级的传播根本无法控制,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这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勋贵圈子和勋贵相关人家。

而薛濂和李柱一看有失控的危险,他们也索性反其道而行,也动用了大批人手在京城里暗暗传播,一下子就把这个消息变成了京城里公开的秘密。

薛濂和李柱之所以这么做,有着隐蔽自己幕后策划的原因。但这也利用了京城人心,形成了一种法不责众的态势,使得崇祯皇帝不敢用激烈的手段来处理这种人心思变。毕竟那逃亡的人群已经抱成团,在京城里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而且还拥有了武力,万一弹压,可能造成京城内的混战,使得崇祯皇帝都有些投鼠忌器了。

而在事实上,比薛濂和李柱估计的都要乐观。没人敢把这个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给崇祯皇帝,毕竟打探消息的厂卫特务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想着要为自己和家人留有一条后路,所以他们非但不用心打探,就是打探到消息,也会寻找关系加入到这个逃亡团体中。就是崇祯皇帝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以后,他们也要百般遮掩,就是不让崇祯皇帝知道真相。

而文官们和太监们就更不用说了。在这时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必费心去管坐龙椅的那一位呢?再说,这个逃亡团体毕竟只是聚集在南城,又没有弃城而逃,谁规定京城里的人不可以自由流动的呢?至于李禄率领的护卫部队,那就更好解释了,京城内壮勇自发组织守卫京城,那又怎么不符合道理呢?所以知道了勋贵们的行动,他们大多都是眼开眼闭,甚至也寻找关系把自己的家人都送至南城。

但是崇祯皇帝倒也不是两眼一抹黑,总有些忠心的大臣和太监会提上几句。再加上宫中嫔妃的家人也会通过嫔妃间接地传写消息,所以崇祯皇帝也风闻了京城内的异动。可是在这时候,他也不敢激起众怒了,只能严令紧闭北京城门,不放一人出京。

而在此时,在京城以次辅陈演为首的这个内阁也完全束手无策了。他们本来就是崇祯朝历届内阁班子中最不中用的,又赶上这种最危险最紧急的局势,既拿不出任何可行的办法,又不敢担当责任。

直到眼看京城就要不保,次辅陈演为了怕日后要担罪责,主动提出退休养病。而崇祯皇帝曾经很信任陈演,但开年以来陈演遇事退缩,处处都不能体量圣心,让他大为失望,所以立即就批准了陈演的辞呈。

在向皇帝辞行的时候,陈演自己承认没有佐理皇帝办好事情,致使国难当头。崇祯皇帝也很气恼,说:“你就是死了也抵不了误国之罪!”于是陈演唯唯而退。

但是陈演想跑,可他也跑不掉了。他也被崇祯皇帝的《封城令》给堵在北京城内,千般算计也变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而京城内的大小官员也个个变成了惊弓之鸟,但大祸临头的时候却又不敢各自投林,因为皇帝明令不许在职官员和他们的家眷逃离京师。于是头脑灵活的就想办法争取出外公干,以便因“公”逃亡。

但想要因公出逃也不容易。大学士魏藻德就自请出京去督催粮饷,崇祯皇帝却批旨说:“警报正急,已有旨留卿佐理机务,兵饷且不必催。”还是不放他走。

不能跑又想不出回天的办法,大家就在一片恐怖中煎熬。京城里还在不断出现凶恶的征兆,朝臣们议论起来就会胆战心惊。

就在此时,朝廷学宫祭孔,大学士魏藻德主祭。典礼前本来天气晴和,但正要行礼的时候却突然刮起了狂风,学宫中松桧怒号,殿堂里的灯烛全被吹灭,连行礼的仪仗队伍都被大风吹散了。等了半天,狂风不歇,典礼只好暂停。

于是官员们就传说:这是孔夫子在天之灵不愿接受明朝的祭享了!圣人的垂眷都已经转移,帝国的命运还有什么希望呢?有人已经在暗自盘算,怎样顺应天命,去作新朝的开国元勋了。

其实就是到了此时,大明朝在山西、京南的兵力也并不算太少,甚至京城附近的兵力也接近了二十万。但因为一直采取分散株守孤城的战略,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再加上士气低落,将领们都感到大势已去,因而多数明朝守军要么望风归降,要么不堪一击,与大顺军稍一接触即作鸟兽散。

对于这种状况,朝臣们根本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崇祯皇帝在军事上相当低能,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战略上做出什么改进。唯一有意义的一个建议来自被夺职的前陕西总督余应桂,他上言说:贼号称百万,非天下全力剿之不可。请调余子琏、左良玉、吴世恭、吴三桂及高杰、唐通、周遇吉、黄得功等众将,齐赴军前,会师真定、保定之间,以为决战之计。但这个建议却没有被理睬。

既然想不出什么战略上的安排,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对各部的监视了。于是崇祯皇帝再次任命了一批太监到各处监军,高起潜总监(山海)关、蓟(州)、宁远,卢惟宁总监通(州)、德(州)、临(清)、(天)津,方正化总监真定、保定,杜勋总监宣府,杨茂林监视大同……受命之前,他对这些大太监们淳淳嘱咐,一副把身家性命都托付出去的样子。

受到崇祯皇帝重托的太监们也颇为激昂慷慨,似乎抱定了捐躯报国的决心。但文臣武臣们对于情势危急中又大用太监,分散事权,却是极为不满。

兵部抗议说:如此政出多门,必定会使各处长官和将领无所措手足,请求收回成命。崇祯皇帝却照例坚持自己的决定。但靠几个太监监军当然不可能真正增加部队的战斗力,后来这些太监绝大多数都带头投降了大顺军。

第864章 宁武血战

六月初二日,宁武关城。

山西总兵周遇吉看着堂下的原副将熊通,轻蔑地“哼”了一声,接着他就拍着大案,大声呵斥道:“我受朝廷的厚恩,怎么可能跟着你们这帮卑鄙无耻之徒一样叛逆!你统领两千兵马,不去阻击流寇,反而为流寇来做说客?”

接着周遇吉就向亲兵大声地下令道:“来人啊!把这反贼斩首示众。”

在熊通的一阵惨叫求饶声中,一群如狼似虎的亲兵立刻上前,把熊通给拖了下去……

当大顺军东渡黄河入山西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