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山崎则是匆匆的赶回日本。开始运作将试验设备等运来琼岛。合同签署之后,夏振东他们也开始动了起来。稻田鳖的养殖模式基本已经成型了,现在需要做的是拓展开来。
稻田鳖养殖可是一个技术活儿,仅仅是修建稻田边上的墙就不是简单能完成的。矮了鳖得逃了,可高了这又浪费钱。得按照固定的规格来建造。
其次便是养殖中的问题。一亩水田投入鳖苗多少、什么时候补充昆虫类的饲料。平时应该如何打理、病害应该如何处置……等等,这都需要专职的技术人员来教授。
而这些统筹和安排,都是夏振东来进行。刘二愣子和彭老三也被抓回来帮忙,梁三平则是组织了技术人员到各个村里去,一方面进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也是监督养殖,梁三平知道。虽然大部分人是好的,但总免不了有些投机取巧的人想着不劳而获,或者是占便宜。怀着这种小心思的人,必须要严肃处理。
和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不一样,这些技术人员很清楚一旦某些环节上偷工减料会造成什么后果。所以。他们绝对会小心谨慎的进行监督。
否则的话,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头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现在安天民公司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可是不错,他们不想丢了这份别人挤破头都想得到的工作。
“县里的七个村已经开始组织修养殖田了,技术员也已经入驻。如果根据养殖要求,我们还得准备人手和水泥、砖块,修建另外十个村子的养殖田……”
梁三平在江海农场的更新地里看着凤梨。葛泰则是来到这里找到了他跟他说起来现在的情况:“槟榔那边也开始推广了,不过槟榔得好几年才能采摘……”
说到这里,葛泰不由得顿了顿道:“三平啊!咱们琼岛的槟榔已经不少了,还要种么?!虽然我知道现在正在研究南药,槟榔将来有销路。可你种这么多……”
梁三平嘿嘿的笑开了,葛泰不知道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性。但梁三平却很知道这点,因为后来江海农场也开始大面积出现果园。但由于没有产业化、规模化导致价格不如人家。
当时宝亭地区,尤其是江海农场已经大面积的开始种植荔枝、龙眼、槟榔……等等经济作物。但由于一部分人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技术不愿意共享。
这导致的是种植户的技术参差不齐。没有规模。那么便没有大户来收。而那些二手老板,也就是收果转手的二老板们给予的价格肯定是相对要低的。
而在这点上,凌水的种植户们就很团结。一方面大家会互相的交流技术,另一方面也会联合起来以规模化、产业化来吸引大型收购企业。
所以,哪怕他们的产出时间比之宝亭地区要晚、他们的技术方面或许劣于宝亭地区。但人家的价格就是比宝亭地区要高出一截,这让人很是无奈。
梁三平在这个问题上隔岸观火,从前他没有办法插手。因为他到底只是农场的干部,也没有办法、没有资格去跟人家种植户说什么、命令他们去做什么。
但现在。梁三平既然已经回到了这个一切归零的时代。他自然是要先行把这一切都规划好的,只要现在确立了规矩。那么以后便好执行。
这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否则的话要等到将来再确立就未必来得及了。而梁三平也已经想好了,将来的在产业化这条路子上进行完全的规模化。
宝亭、凌水甚至整个琼岛地区的种植户,哪怕是到了后世都面临着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靠天吃饭。一旦发生了台风、干旱、暴雨……等等天灾的时候,他们的抵抗力几乎等于零。
梁三平不止一次的见过,因为一场台风吹落了正在开放的花而让种植户们欲哭无泪。一场暴雨,把果树上那些正在扬的花打落。一年努力。最终却付诸东流。
不少人负债累累,甚至很多人因此被迫将自己的果地卖出。但卖出后,他们却又没有其他的技艺营生,最终过的很苦。那些人中不少,曾是梁三平手下的职工。
对于这个情况。梁三平很是痛心但却又很无奈。他只能是尽量的把这些失去了果地的职工们,介绍到各个大果园内帮忙。凭借着他们的技术让他们挣口饭吃。
又或是寻找那些正在租赁的果园,自己去担保并帮他们垫付一些资金。让他们可以有机会凭着自己的手艺翻身。是以,梁三平在农场里的威望不是靠着职务来的。
更多的是靠着他的为人、靠着他的善良和守信来的。所以哪怕是他退休后,儿子成婚依然有无数人愿意来给他捧场,愿意出席他儿子的婚礼。
而现在梁三平便想要将后世曾经自己无奈的隐患,彻底的解除。最简单的便是,土地将由安天民公司统一出资来收购,而种植户们则是以工资+分成的模式和公司进行合作。
在销售方面,安天民公司将会直接将自己的销售团队派往外地。和那些大型的企业提前签订收购合同。然后在购买农业保险,保证自己和种植户的安全。
每月的工资,会让种植户至少保证了自己的生活。而种植所需的资金、农药、肥料、技术……等等将会安天民公司统一安排,减轻了种植户的压力。
同时,安天民还会在收益上给予种植户分成。每年的销售利润。安天民公司将会以50%的模式,和种植户进行分配。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种植户们富裕起来。
当然,这只是梁三平考虑的众多模式中的一种。第二种模式是由种植户提供果地,和安天民公司进行合作。安天民公司则是以资金、农药、肥料和技术等入股。
在收获并销售之后,双方将会按照剩余利润进行分配。当然。如果你亲自进行管理的话那么安天民公司也会照样给你提供工资,最后才进行分成结算。
“过几天,我就先去一趟湘西。”却见梁三平笑着对葛泰道:“葛叔,关于槟榔的事情您不用担心。这件事情我会解决的。我现在只怕到时候咱们种的槟榔还不够呢……”
“凤梨这边的事情,倒是要盯紧了。很快就到了采摘期了。还有香蕉,湾宏株式会社那边我也联系了。山崎在回来之后,就会进入收购期。这方面您倒是要盯紧了……”
其他的项目,都是要几个月后才有收益。唯独香蕉,快要到收获期了。安天民和湾宏株式会社已经签署了收购协议。现在湾宏正在日本进行营销推广。
其实山崎现在也觉得湾宏有些古怪,和安天民的这些合作导致的是湾宏株式会社现在都像是个在做农业的株式会社了。可老山崎觉得无所谓。
“湾宏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湾宏能够盈利。”老山崎笑着对回到了东京的儿子道:“湾宏,是企业。企业最为重要的是什么?!盈利!”
“商人,或者说企业家最为重要的是要做到盈利。这不仅仅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他的职工、为了信任他的股东。一个不盈利的商人,其罪行等同于杀人放火!”
“因为他辜负了他的家人、辜负了他的职工、他的股东,这样的事情怎么能不严重?!”老山崎对于儿子最近的表现很满意。因为他成功的拉到了好几个单子。
梁三平在香江、帝都忙碌的时候,山崎也没有闲着。中方第一次和湾宏株式会社合作尝到了甜头之后。百年毫不犹豫的展开了第二次合作。
一些更为敏感的技术交易被提出来,湾宏的高层商讨了一段时间后也就通过了。毕竟什么都没有钞票来的亲切,扯淡的巴统如果阻碍了生意。
那么不太会有人把这件事儿当成一回事儿。现在既然中方给的价格合适,为何不出售?!于是,一套设备被以“报废处理”的名义拆卸下来。
然后通过特殊的渠道,辗转了几手之后流落到了中方的手里。中方显然也对湾宏株式会社的这种合作很满意。表示了要进一步进行合作。
而这一块,才是湾宏株式会社的大头。当然,安天民公司这边的肉也不能放弃。和中方的生意毕竟一年就那么多,而和安天民公司的合作却是长久的。
甚至随着安天民公司的壮大,合作的项目、种类也将会逐渐的增多起来。而现在。湾宏甚至开始考虑从琼岛这边进口一部分的大米,用于日本销售。
其实,日本进口大米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大米一直就是日本的主食,而至2014年时候日本进口的大米便高达65万吨。
但现实情况是,日本的耕地正在不断的减少。从事农业的人群,也在不断的降低。而偏偏人口却在不断的增加,无奈之下进口大米成为他们的选择。
而国内的东北大米,成为了日本进口的首选。后世我们可以看到出口日本的大葱、香菇和蔺草席产生贸易纠纷,但这种纠纷从没有针对中国的大米。
反而是日本本土出现了“毒大米事件”,这个事件也是在“毒奶粉”事件之后发生的。
这件事情在当时造成的危害极大,据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三立食品公司“问题大米”流入的单位,已从此前公布的375家扩大到390家,覆盖东京、大阪、京都等共26个都府县,危害波及整个日本。
前净公司倒卖的“问题大米”则涉及14家业者。导田化学工业公司利用工业用米加工的淀粉被广泛利用于制成各类食品,其中一些被东京、岩手、福岛、山梨等11个都县的学校、保育园作为配餐提供给学生和幼儿食用,总计超过100万份。
“问题大米”的流通渠道覆盖面极广,有烧酒、冷冻食品、点心等食品饮料制造公司,还有保育园、学校、养老院以及医院的配餐等。
不过梁三平可没心思去替日本人操心,他现在考虑的更多的是把槟榔卖到湘西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 湘南一行
槟榔,对于许多人特别是湖湘子弟来说,不只是“零食”,更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别样情结。其实除了湘潭,无论是往昔还是当下,走在湘南各个城市,到处可见嘴里嚼着槟榔的人,不分男女,不论老少,他们口含槟榔,咀嚼起来沉醉其中,那微醺畅快的神韵,一度成为三湘四水大街小巷屡见不鲜的场景。
更是有文人墨客将槟榔视为湖湘精神符号,“信手拈来一枚,咀嚼间唇齿生津。少时便由香入醉,热气蒸腾汗湿重衣。末了,清风拂面,一股襟怀山岳的豪气顿生。”
正是湘南有着这样的文化习惯,梁三平才敢有信心在湘南地区推广槟榔。继而通过人口大省的湘南,逐步的向国内的其他地区推广去。
和琼岛原生的新鲜槟榔吃法不一样,湘南地区的人们制作的槟榔现在更符合其他地区人民的口味。由于槟榔保鲜期不长,所以为了销售湘南的人们把槟榔制作成了干货保存。
但干嚼的槟榔,是没有什么太多味道的。吃起来也不好吃,于是“卤汁”卤制的槟榔便被人们制造了出来。这种湘南特有的槟榔,在当地流行了三百年之久。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湘南地区的槟榔产品也开始复兴。只不过现在还没有看到苗头,但梁三平知道这小小的槟榔产业最终会膨胀到产值三百亿!
每年9月至次年2月,行走在琼岛乡村,都能听到湘南口音的普通话与琼岛口音的普通话,讨论着槟榔品质和价格。
每年两百多亿颗槟榔,运到湖南进一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