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天道-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姑娘冷冷一笑:“哦?我答应你什么事了?”
    这话一说,屠福渊面色一白,结结巴巴的说:“是您…您说的,只要我帮您试出靡有顺的功夫,您…您就帮我治好我儿子的残废呀,您忘了?”
    “别做梦了,”那姑娘鄙夷的看了一眼屠福渊,“你儿子是先天残废,怎么救啊?你当我是神仙那?要是能救你儿子的话,那我们天尊的大军每天都有死伤我怎么不去救?哎呀,算了,看在你尽力给我办事的份上,你们家今年田税和渔税都免了。”
    “啊?”屠福渊没想到忙活一场,连几个家丁的命都赔上了,结果却是这样。但是他知道面前的这位左大小姐大权在手,自己是根本惹不起的,没办法只好连连摇头,却又不敢说些什么。
    那姑娘却再也不看屠福渊一眼,直走了几步,向靡有顺轻施一礼:“晚辈左如兰暂代家父左回天,向余北目余寨主请安。家父没有说错,余寨主果然在这里安度晚年那。”
    小威看了看左如兰,又看了看靡有顺,根本不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时候老爹改姓余了?又会是什么寨主。
    靡有顺阴沉着脸,口中答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左大人的千金光临寒舍。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原来这一切都是左大小姐的安排的。”
    左如兰微笑道:“余寨主过奖了。”
    靡有顺一摆手:“哪里过奖?老夫虽然隐居于此,但近年也听说天尊座下的大太保司马将军有两位最得力的助手,人称‘文有左回天,武有徐卧虎’。”
    “呵呵,如果家父在此的话,能听余寨主夸奖,一定喜出往外。晚辈在这里先行谢过。”说着,左如兰又深施一礼。
    靡有顺――不如我们从此就叫他余北目吧――远远的抱拳还礼,问道:“老夫隐居于此二十年,行将就木,不知道左大小姐费了这么大的周章,找老夫何事啊?”
    左如兰知道余北目终于问到了正题,也不再多说,直接道:“余寨主何必明知故问呢?现在天尊的大军正在北盐山与火神王木神王的太子军对战。而当年余寨主叱诧风云的时候,罗荡山、北盐山、空冥山尽在掌握,要是想找一个熟知此处地理的人,除了余寨主,家父实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人了。并且家父知道,余寨主写火神王仇深似海,现今司马将军与火神决战在际,难道余寨主就不想报仇雪恨吗?”
    提起沉年旧事,余北目眉头紧锁,沉思良久:“想不到,想不到啊…”
    左如兰细细的看着余北目,不知他想不到什么,却不过问,只等他接着说下去。但余北目还未说话,在一旁的靡俊先忍不住了,大场说道:“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你怎么姓余了?我们不是姓靡吗?”
    左如兰呵呵笑道:“原来余公子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那不如姐姐多句嘴告诉你好了。你爹本名叫做余北目,二十年前原本是罗荡山风水寨的一名头目。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突然学会了密宗血魂寺的一套天狼拳法,再加了自己的研究,改名为北目天狼拳。以这一套拳法,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最终坐上风水寨寨主之位。而且他还有一位叫做陆南冥的结义兄弟,善长一路名为南冥嗜血鞭的鞭法。兄弟二人统领罗荡山、北盐山与空冥山,逍遥快活。”说着左如兰似乎是不经意的看了小威一眼,果然发现在小威的腰间缠着一条软鞭,“余公子拳露银光,想必自小修练的就是北目天良拳了。而这位小威公子,腰缠软鞭,肯定修练的是南冥嗜血鞭了。我听村里人说,小威公子不是余寨主的亲生儿子,那想必一定姓陆,是陆南冥前辈的儿子了?”
    小威只听得如入迷雾:“我…我…。”他又转眼看着余北目,“爹,她说得是真的?”
    左如兰接着说道:“可惜呀,可惜。就在余、陆两位前辈最为风光的时候,神皇却派了火神王大军来绞。这一仗足足打了有半年之久,最后风水寨中了神皇军的诡计,全军尽没,余寨主被火神王生擒活捉了,而陆前辈则是下落不明。火神王大军回朝的第二天,神皇下旨,腰斩余寨主。”
    另一边的猫儿听得“啊”了一声,虽然明知道爹就在眼前,可也不由得担心起来。
    左如兰继续回忆:“当时天下间所有的人都以为余寨主死了,可是只有家父知道,那天被腰斩的,不是余寨主,而是余寨主的结义兄弟陆南冥。”
    “什么?”小威听得心中一颤,此时他已有七八分相信左如兰的话了。可若真的如她所讲,那自己的亲生父亲难道已经死了?
    “今天在这里能再次见到余寨主,那么家父心中所想的,果然是真的了。”左如兰说完,定定的看着余北目。
    不单是左如兰,余北目知道靡俊、小威、猫儿,都在看着他,他知道这一场沉年旧事,终于被翻出来了。于是,余北目轻轻点了点头:“不错,左大小姐说的都是真的。猫儿,狗儿,你们以后不用姓靡了,这个姓是爹杜撰出来的,从今天起我们恢复我们的真姓,我们姓余,你爹我就是神皇国的罪人,当年杀人如麻,人人恨之入骨的罗荡山叛军头子余北目。”然后他又看向小威,“小威你本姓陆,是我兄弟陆南冥的儿子。”
    此言过后,三个孩子只觉大脑一片空白。就算是再强的想象力,也无法把一个老实的渔民与叛军头子联系在一起。三个孩子知道爹爹武艺高强,并且精通法术,在私底下也曾谈论爹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为人儿女无论怎么猜,也是把自己的爹猜成旷世大侠一类的人物,何曾会往叛军头子的方向去想?
    靡俊――我们还是叫他余俊吧――连连跺脚:“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爹,你怎么会是什么叛军头子?怎么会是杀人魔王呢?”
    左如兰连忙接口说道:“余公子怎么可以这样说自己的父亲?当年神皇在位,不施仁政,怨声四起,民不聊生。余寨主所率的,乃是义军啊。”
    余北目一听此言,干笑了一下:“什么义军?杀人魔王就是杀人魔王!当年我空有一身武艺,却没有什么济世救国的想法,凡事任意而为,杀人无算。这二十年里,我时时在想,我为什么没有死去?我杀了这么多人为什么还活在这个世上?可怜我的好兄弟陆南冥替我去死。我这一生对不起过很多人,但唯一让我愧疚的就是我的陆兄弟。”
    左如兰眉头一皱,心想不好,只怕余北目要说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话。果然余北目接着说道:“左大小姐的心意思,老夫领了。不过出世的事,再也休提。老夫这就带着三个孩子离开这里。不过你放心,老夫虽然没有投抱天尊,也绝对不起帮助神皇,就只当老夫当年已经死了吧。”
    左如兰没想到自己说了半天,居然换来余北目这一番话,不由怒由心升,但脸色却一丝不变:“余寨主,何必把话说得这么绝对呢?难道当年的仇就真的不想报了?”
    “报仇?”余北目摇了摇头,“若说报仇,那当年被我杀死的那些人的仇,又找谁去报?我现在仍苟活于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左大小姐,请回吧。”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好谈的了。左如兰越怒越笑:“呵呵,也罢也罢。我本来有两件任务在身,一件是请余寨主出山,另一件就是来找这个人的下落。”说着她一指猫儿身边的伤者,“他叫张焰,是神皇国的探子,被严堂主打伤之后跑来这里。我现在把他带走,也算是不白来一趟吧。”然后挥手向她的两名手下,“把他带走。”
    “等等,”猫儿却护在张焰的身前,“这个人就要死了,你们把他抬走,到不了城里他就断气了,还是先医治他吧。”
    左如兰此时哪还有心情管张焰的死活:“余小姐,你还是别多管闲事了,他是死是活从此都和你们没有关系。”
    左如兰此时只是关心,马上把张焰带走,然后再想办法让余北目出山,她却乎略了在院子中的余北目。
    自从她说出张焰的名字后,余北目突然变得激动不已。
    猫儿无助的看向小威那一边,但小威这里也就早愣在那里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事了。今天发生的事,足以让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无法理解与消化,又哪顾得上张焰呢?
    左如兰的两名手下上前来要抓起张焰,但就在此时,余北目出手了。余北目一出手,攻击的目标,不是左如兰的手下,而是左如兰本人!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三 初遇严冬
    三江口,是整个神皇国,除了神皇卫之外最繁华城市之一。
    所谓三江口,是指由西、南、北三个方向奔流而来的白澜江、怒水江和衡江到了此地而交汇之后共同流入寒江,再向东流入大海。也正因如此,三江口的漕运居全国之首,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这里的繁华可想一斑了。大江堂的总堂也位于此地,自寒江以东,直至入海口所有的漕运基本受到大江堂的控制,大江堂能位居江湖第一大帮,其财力多出于此。在天尊起兵叛国之时,大江堂堂主严冬第一个起兵呼应,宣布三江口从此归顺天尊,并帮助天尊除掉了三江口的神皇太守。故此,虽然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三江口依然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样子,而大江堂堂主严冬俨然成了三江口的无冕之王,就连天尊任命的三江口太守石英凡事也要看严冬的脸色。
    所以当张焰踏入三江口的时候,凡事都谨慎万分,生怕露出什么马脚。现在对于张焰来说,能够成功的混入三江口,只是任务的一个起点,接下来怎么办?找谁去打听关于司马准的消息?如何能够打入大江堂的内部?虽然只能见机行事,可是战势吃紧,留给他的时间似乎是不多了。
    张焰坐在一家名为“临江酒楼”的二楼内要了一点酒菜,心中在暗暗盘算下一步的事情,他真觉得自己可以用食不甘味来形容了,整个任务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毫无头绪。张焰看着楼下不时走过的一队队天尊军队,眉头紧锁,以至于有人走过来,并坐在他的对面,他仍一无所知,直至对面的人轻轻的说了一声:“这位兄台。”张焰才猛然的反应过来,并下意识的将体内的真气提升,护住周身。自从火神王为他贯顶之后,他的法术提升了一倍不止。
    对面坐的是一位年轻人,年岁应该不超过25岁,但衣着和本地人极不相同。三江口地处偏南,此时又是仲夏之际,人人穿得极为凉爽。但这个年轻人,却身穿着狐裘,好象是刚刚从北方苦寒之地赶来这里。并且在他的背后斜背着一把长剑。
    在背后斜背长剑的人,在这个年代已经不多见了。现在的人们习惯于将长剑悬在腰间,更有许多法力高超的人可以融剑于身,而不必形于外。此时的世人在修行的时候,往往有两种,一种人修练武艺,比如大江堂堂主严冬便是以武艺而称雄于世;还有一种人修练法术,而法术也正是人们所谓的“正途”,朝廷只会接纳法术高深的人为官。故而,修练武艺的往往被称为“草莽”。对面这个年轻人,身背长剑,似乎是草莽之流,因为张焰在他的身上丝毫感觉不到有法力散发气息。但又因为张焰对武艺的修练很平常,所以他也无法根据对方外在的表现而探出对方武艺的高下。
    武艺修练者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