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各处执事僧都陆续起身,纷纷走进文室来议论这件事。有的说:“铁和尚初来时不过依着老方丈吃碗闲饭,谅他也没什么俗家,什么苦主。在我的愚见,不若将他移进丈室,将衣服换好,坐进丧龛,就说他暴病圆寂,做个三齐礼七,代他焚化掉了,岂不干干净净!”有的道:“不妥不妥,这句话假如铁和尚前日死,一定是这样办法。无如昨日交过了家,今日可算是一位咨部注册的方丈,怎能这样草率从事?”当下你这样说法,他那样说法,把个悟真越分弄得是不知怎样是好。正在议论的时候,只见那库房里执事的和尚又说道:“还有一事禀明老和尚,昨日铁和尚接家之后,陪金大人谈了一会,走进库房,将金大人家布施庙中一笔田产的契据统统查去。如今这些契据,铁和尚既死,还要请老和尚查点明白才好。还有一件事,也要就此申明,昨晚一黑的时候,铁和尚在库房,讨了两锭元宝,口称次日交帐,共计京平银一百零二两三钱五分。”
可怜悟真见庙中遭着人命,已经愁闷不了,此时又听见庙中损失了这许多庙产,真个吓得是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嘴里连连说道:“这便怎么好呢?”当下便埋怨那库房的和尚道:“你也太不谨慎了,怎能就听他作主?所支用一百多两银子,还算小事。但金府的这笔田产,已经咨过部的。这个罪过,恐怕你我都担承不起,如今这样看来,这件事一定是要经官的了。但有一句,你此时这样说法,到了老爷堂上,板子打断了,你还不能改口,不得拖累旁人。”可怜这库房的和尚,也是个忠厚老实,听悟真这样说法,只吓得双泪交流,往外就走。悟真此时也没心冉理料他,便叫过一个伶俐些的道人,着他去找地方乡保,以便打个报呈。
道人才到庙外,忽然飞奔走回丈室,大喊道:“老和尚预备一点,外面临安县老爷进庙来了!”话言才了,只见一个传事的,手上拿了一个手版高喊道:“接帖!”这大成庙的道人,究竟是敕建的庙宇,这些规矩都还懂得。就此走过一个道人接了手版,那传事道:“你家老和尚济公可在庙否?本县贾大老爷特为过来拜会,有要事面禀。”看官,你道一个堂堂的京县,怎样见一个和尚还要用手版,还要称禀见,因何尊敬到这种地步?列位有所不知,这济公和尚,一者是御封的圣僧,二者他同君王大臣没一个不得往来。从来这些做官的,个个都讲究拍马屁,所以来见济公委实就同下属见上司一样。闲话休提。那道人接了手版,见说来见济公,便回道:“老和尚昨日本在庙中,今日一早出外,不知何处去了。挡你老爷的驾罢。”
这时传事走进丈室,知县的轿子却然一杵,还打在庙门外面。及至传事回报,贾知县反转分付打轿进里。只听锣“咣咣”的,还带了值日头、命案头、刑房、钊房、件作子,一众差人,手上乌龙鞭、头号杖,铁镣夹棍,一切刑具统统齐备。到了二门,知县便下了轿,到了客堂,坐下。初时悟真听知县到来,心中有块鬼病,本来有些胆寒。及至听那传事的是来禀见济公,心中略放一点。那知传事去后,忽听锣咣咣,知县反转到里面下轿,情知有些不妥,不晓得还是去见他好,不去见他的好?便悄悄的走到丈室门外,瞧一瞧是什么蹊景。却才偷眼一看,但见那月台上面三班六房都站满了,晓得情形不好,转身就想再进丈室。才进屏门,忽觉后面一人匆匆赶来,在肩上拍了一下说道:“悟师父委屈一点,县大老爷带你去问话呢。”悟真掉头一看,见一人头戴毡帽,身穿紫袍,知道是一位公差。俗说犯法身无主,此时悟真真要想再进丈室,是不得能彀,只得跟着差公,一齐到了客堂。走到知县面前,打了一个问讯,说道:“老爷驾到,僧人失迎得很。”贾知县将他看了一眼,问道:“你可是这庙退居的悟真吗?”悟真道:“正是。”知县冷笑了一笑,便向差人道:“且将这凶手看住,然后冉来取供。先代我把乡保传来!”
这时乡、地保本早经在此伺候,一听传到他们,两人便走了上去。但那多保已经八十多岁了,其实是一个老公事,他因这件事不甚好办,故意装做倚老卖老,耳聋牵八的。知县也无法道他,只得拿地保出气,大喝道:“胆大的地保!坊上敕建的庙宇,把方丈害死了,盖在芦席里面,你们都不到本县面前打个报呈。要你们这班狗才还有什么用处!我且把你们这些没用的狗腿敲断了再说!”随手抓了几根刑签,向下面一掼。只见几个承刑的班头走上前来,将地保按倒,一五一十的打了三百大板。可怜把一个地保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打过之后,这才分付刑房件作,将铁珊的尸身抬到客堂前廊檐下,检验通身。验毕,只有胸前一处捎伤,脚下两道绳伤,都不在致命,但下身阳物不见,既不像阉割,好像被烂药烂去,陷下一个窟窿,流的是紫血,里面不时的还冒白烟。
知县也不深究,便着刑房依样胡芦的将伤格填好。然后便叫差人将悟真带上,故意和颜悦色的问道:“悟真,你在这庙里也做了两年敕封的方丈,也算有体面的了,大约一时糊涂,做下了这种饵事。本县劝你从实供来,免得受了苦刑还是要供。”悟真见问,眼泪滴滴的道:“老爷这话冤枉杀僧人了。昨日一天,金御史大人皆在庙中,他老人家要算是青天,到了晚间,金御史同僧人的师父酒散之后,僧人就同师父济公上了退居楼。僧人以为奉旨交过了家,庙中各事都有新方丈管理,那知他在库房,将金丞相府捐助庙产一笔田契统统拿去,又讨了两锭元宝。一晚就到了庙外,尽夜不回。僧人当时全不清楚,到今日大早,道人开山门,铁珊的尸身滚人,道人上楼报告,僧人方查出真实。细想案情,多分铁珊仗着做了方丈,挟资在外嫖赌,被人杀害,移尸到此。老爷步步高升,总要明察暗访,若把个罪定在僧人身上,那就冤枉死了!”
知县见说,沉吟一会,便哈哈大笑道:“悟真,你不要抵赖罢!你的细情,本县都明白了。大约你这两年方丈,亏空的是很大的。所以交家之后,深怕新方丈查出旧帐,向你追讨,你所以迫不待缓,连夜将他治死,轻轻巧巧把笔亏空向他身上一摊。悟真,想你也是一个出家人,这样行为,未免太狡猾一点了!”悟真大哭道:“老爷明见,僧人并非狡猾,实系受的冤枉。老爷不信,他怎样付田契银子出外,有库房里的和尚可证。今早怎样开山门,怎样尸身滚人,有天王殿司香火的道人可证。”知县听说,哈哈大笑:“悟真,你这说法,把本县当着一个三岁的娃娃了。你家的道人,你家的库师,自然是听你指挥,他们作证,就能相信的吗?本县因你还算是一个有模有样的和尚,不忍擅动大刑,我老实对你说,明白说罢,你如爽爽撇撇,照私空庙产,暗杀主僧供来,本县或者借你是他的上代,他是你的护法,就班辈上减一等问罪,总可保全你的性命;若再有半字支吾,咳,那就不怪本县不给体面把你的了!”说罢,将桌案一拍,分付差人抬大刑伺候。只见那些差人,如狼似虎,拿出了无数刑具,多少奇奇怪怪,连名目都不晓得他是叫什么。就此便“当啷啷”的向廊台上一掼,悟真看得亲切,可怜直吓得****索索的抖个不住。毕竟这知县怎样拷供,且听下回分解。
16K :http://wwW。。Cn
第二百十三回 上死路尚遇牵头
话说大成庙铁珊死在外面,移尸入庙,并未有人报呈,因何贾知县突然到庙,先来拜见济公,然后逼勒悟真,要照私空庙产,暗杀主僧,定他的罪,是一个什么原故呢?要说贾知县是个好官,验得铁珊这样奇伤致死,就派明察暗访,务代死者伸冤,不派硬定悟真之罪;要说贾知县是个坏官,这样命案,又未有报呈,他落得推聋装哑,何必苦苦的来寻出事做?列位有所不知,只因这贾知县名似德,就是宋朝亡国都元帅贾似道的堂兄。他的妻子,是讨的金家的,算来他同金仁鼎是个从堂的郎舅。本是捐纳出身,因金丞相的力量,就放了一个临安县。那日金仁鼎在大成庙将铁珊接家之事安排妥当,铁珊随即就将当先因倒坍屋顶,济公所罪金仁鼎一笔庙产的契据一并捡出,交了金仁鼎,以作谢仪。金仁鼎欢喜不过,又怕济公回庙查出原由,不甚妥善,因此谋将悟真害死,后来把这个空子,就做在死人身上。不料走进万寿行宫,就遇着济公,不得上计,心中固然是悬悬的了。但金仁鼎同济公在侍宴所吃酒的时候,铁珊听了这个消息,不觉大吃一吓。暗道:他怎样突然到来,谅情我们的串头,他一定是明明白白,将来翻动起来,我铁珊必不得讨好。俗云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好在家在我手里,我且到库房带他个丰衣足食的路费,另行开个马头。总之和尚到处有饭吃,免得破案之后,弄得不得了。
打算已定,便走进库房,拿了两锭元宝,又将自家所有的私蓄并戒帖暗中藏着。一黑的时候,就出了庙门,沿着湖堤,向北走了有半里多路,心中想道:哎呀,我倒糊涂了,如今千不管,万不管,先要寻他一个宿场。我铁珊今天做了大成庙的方丈,临安境内的庙宇,没一家不得信息,何能第一日就跑到外面去挂单,那可不要被人笑煞了吗?就此想着走着,又走了一箭路的光景,忽见东边巷口挂了一个方灯笼,一面写的是安乐窝、安寓客商,一面写得是仕宦行台、宾至如归。铁珊一见大喜,心中相道:我何不在此先过一宿,明日一早,就在这湖口叫只船走路,听我或东或西,再顺便是没有了。打算已定,一摇二摆的走到那客栈里面,深怕人识破,便撇了一嘴的北方话,才一进门,便问道:“你们掌柜儿的在家么?咱和尚要住店。只要地方清洁,那多几个钱是不关事的。”但这个客栈,是专做湖口鱼帮生意的,到了暖水市,客家连鬼都没一个,掌柜的倒不晓得那处玩耍去了,剩了一个打杂的在那里看栈房。见得铁珊好一个大模大样的排场,连忙起身,将他领到一个单房里面,看了一看,说道:“大和尚,可合式吗?小栈定规,连帐被席褥,每宿一百二十文,饮食小帐在外。”铁珊细细一看,见里面没甚住客,却然正中下怀。接口道:“那是好得很。咱们因同这大成庙方丈有点交情,特来会他谈谈,不过一两宿就要走了。你家谅没再好的铺设,就将就一些儿罢。”当下那打杂的拿了一把茶壶,一个面盆,走到门口,王老太、王奶奶的喊了一阵,招呼一个老年妇女代他看了门,然后便将茶水送到。
铁珊洗着脸,那打杂的就在旁边闲谈道:“请问大和尚,既是来见大成庙的方丈,请教还是见新方丈,还是老方丈,还是见老老方丈的呢?那老老方丈,就是济公和尚,道行是大得很的,可算就是一位活佛。老方文名叫悟真,也还忠厚老实。”说到此处,铁珊见他这个品较到那个的,深怕品较到自己身上,多分没得吉利话听。忙说道:“咱是来见悟和尚的,他家三代方丈的道行,咱是都晓得的,用不着你说了。”那打杂的见他这样说法,又辩别道:“你大和尚勿要嫌烦,你所晓得的,不过是他平时的道理,如今有许多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