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培养后代、创造未来的理想憧憬。
我们更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崇高境界。
我们自认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因为明天的花朵是我们亲手培育的。
年轻妈妈的角色特征
年轻女性当了妈妈,除了要继续扮演职业女性的角色,还要扮演好妻子、母亲的角色,走上一条充满责任与义务、压力与追求的新时代女性的艰难之路。
事业、丈夫、孩子,构成了现代女性生活中的三个重要支点,与感情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现代女性的三大精神:丈夫……情爱,孩子……母亲,职业……自爱。这三个方面,缺少一点,对现代女性来说,都不能说是完整的。
每一位身心正常的女子,都希望自己能有美满的爱情生活,能有温馨的母子之情,同时也希望有自己钟爱的工作,有为之奋斗、呕心沥血的事业,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受到社会的尊重。由于这三种幸福的感情都与责任、义务联系在一起,是用劳动的心血换来的,一些年轻妈妈往往无力兼顾,出现片面发展,造成个人生活的缺憾。
孩子的出生,对我们女子一生的发展,是一件大事。这不仅意味着女子做了“母亲”,更意味着女子的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成熟。孩子的出生,使我们的兴趣中心很自然地转移到孩子身上,这种转变,无形中打破了女子心理上极为顽固的封闭性,促成女子心理品质的成熟。但是,由于我们自身转变的力量强度不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是只重视孩子,忽视了自我,忽视了丈夫。自我的意识自然而然地消失在无我的“母爱”之中,生活上不修边幅,思想上不思进取,事业上不求成功。少数年轻妈妈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无视丈夫的存在,把全部的热情都给了孩子,以母爱代替情爱、代替自爱。
第二种是只顾自己的事业,不顾孩子和家庭,以致取得了自身事业的成功,却换来了家庭的不幸。
第三种是自我调整好心态,精心扮演好母亲、妻子和职业女性的三重角色,在母亲义务的制约中探索自我发展道路,为40岁左右女性第二智力高峰的到来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对每一位年轻妈妈来讲,这是一个新的考验,是一个新的课堂,一切要从头开始。
我们,就是这样一代一切要重新学习的女性。我们相信:“我能行!”既然我们做了母亲,我们就要做最好的;既然我们培育了孩子,我们的孩子就该是最强的;既然我们建立了家庭,我们的家庭就应是最幸福的。
对自己,我们充满信心!对家庭,我们充满信心!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2.走出心理误区……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年轻妈妈的心理误区剥夺了孩子宝贵的童年。
年轻的妈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从而残酷地扼杀和剥夺了孩子自己的兴趣要求,致使今天生活富足的孩子生活并不快乐。
有一次,“知心姐姐接待日”开展了营养咨询活动,请了首都各大医院20多位营养专家,专为儿童中的“小胖子”、“小瘦子”咨询。
一位年轻妈妈,领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来咨询,她问专家,她的女儿为什么这么瘦?专家一问才知道,这个小女孩一个星期天要上三个“兴趣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数学,晚上学美术。小女孩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目光呆滞。专家结论:孩子太累了。星期天要休息好,不能总是学习。
兴趣班变成了负担班,妈妈的兴趣变成了孩子的烦恼。
我们说,今天的孩子头上压着“六座大山”: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外公、外婆,一人一座山。每个人都把这唯一的孩子看成掌上明珠,每个人的期望值都很高,每个人都在加码。
孩子很累很累。家人的期望,变成了孩子头上沉重的负担。
为了圆爸爸妈妈“上大学”的梦,为了不叫父母在人前“没面子”,家里的书桌变成了课桌,温暖的家庭变成了严肃的课堂。
我曾在一所小学搞过调查:“小学生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无论是学习差的,还是学习好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作业太多,我们没有玩的时间!”
孩子们的作业堆积如山,有的孩子写到晚上10点,作业还没有写完。因为,除了老师留的作业,还有妈妈的A卷,爸爸的B卷。
许多孩子做作业爱磨蹭,为什么呢?有个男孩曾对我说:“我不能赶快写,写完了以后,还有妈妈爸爸的作业呢!我就得磨,一篇作文从早上写到晚上,他们就没办法啦!”
年轻的妈妈也很累很累。除了上班、做饭、洗衣服,还要天天晚上“陪读”,看着孩子写作业。
有份材料曾对“家庭课堂”做了极为生动的描述。
孩子看书看累了,想出去玩一玩,妈妈会说:“没出息,傻玩能考上大学?没有文凭,怎么找工作?”
孩子困了,眼皮直打架,妈妈马上递上一杯“雀巢”或一支“蜂王精”,鼓励孩子连续作战。
孩子想看看动画片,妈妈的脸拉得老长。“不行,全家人为你都不看电视了,你还好意思看?”
就这样,在妈妈的统一调度下,全家人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整天做事轻手轻脚,说话小声小气。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非要孩子爬上象牙塔尖不可。
一天两天,孩子认了;一个月两个月,孩子忍了;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压、压、压,终于悲剧在孩子身上发生了。
一个5岁的男孩,因母亲逼着他学弹琴而把自己的手指弄断;一名北京女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跳楼自杀;一名南京大学生,妈妈爸爸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夫妇俩一心想让这唯一的孩子出国深造,于是从小学到大学,天天看着儿子学,逼着儿子学,不给儿子一点自由,儿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终于忍无可忍,就在过22岁生日那天,用皮带勒死了自己的妈妈和爸爸!
失去的梦,是找不回来的。
我们不能用自己过多的欲望,去扼杀孩子的童年。
失去了童年,会给人的一生带来许多不幸。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呢?
我们当妈妈的,是不是应该认真想一想呢?
3.走出教育误区……不当“鸡妈妈”
“鸡妈妈”的溺爱使母爱变成了“母害”。
由于我们只拥有一个孩子,许多年轻妈妈产生了惧怕心理: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
年轻妈妈就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翅膀下,整天提心吊胆,不敢离开半步,生怕失去自己唯一的“宝贝”。不知不觉,步入了教育的误区。
于是,母爱变成了三点水加一个“弱”字的“溺”爱,母爱变成了“母害”。
溺爱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代替型
一所学校通知学生打扫卫生,只见妈妈们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成群结队来到学校,她们怕孩子累着,亲自出马上阵了。当有人问一位年轻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母亲毫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孩子去参加活动,家长陪伴的阵容十分吓人。某大报曾登出一张小学开运动会的照片,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照片题目是:是谁在比赛?
每天,孩子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孩子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孩子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老师告诉孩子的事,妈妈全替孩子想着。有一天,一位二年级班主任批评几个没带齐用具的学生,几个孩子都埋怨起来。这个说:“都怪妈妈没给我装上!”那个叫:“都怪爸爸没给我收拾好!”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妈妈爸爸的,他们什么责任也没有。
代替,究竟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孩子的懒惰与无能,也带来了父母的悲哀和失望。
满足型
孩子要什么,妈妈就给什么。有的家长,没工夫去教育孩子,于是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
一个北京的小男孩,妈妈爸爸在国外工作,把他寄养在朋友家里,每月给他寄两三千元零用钱。有一天,男孩子买了两瓶七八十元一瓶的香水,一瓶送给年轻的女班主任;一瓶由教学楼的一层洒到六层,又从六层洒到一层,说是为了“美化环境”。在他们班里,没有一个同学没喝过他花钱买的饮料;选中队干部时,没有一个人不投他的票。他平时不常写作业,谁帮他做一道数学题,他就给谁五毛钱;谁给他写一次语文作业,他给谁一块钱。远在国外的父母好像觉得,用钱可以弥补自己不能关心帮助孩子的歉意,却不知道,无度地给孩子钱,是在害孩子,不是爱孩子。
一个个体户的女儿说:“我家的枕头里、柜子里都是钱,但我们姐弟最不幸了。妈妈爸爸为了挣钱光做买卖,把我和弟弟关在家里,顿顿饭都要自己去买。有一天,我打开衣柜,发现里边的脏衣服堆成一团,都发霉了,等我把那些脏衣服洗干净时,发现衣服已经破成洞了。”
看管型
这是典型的“老母鸡”式的教育。
中国有个传统的称谓,称带小孩的保姆叫“看(kān)孩子的”。这个“看(kān)”字,一下子勾画出今天许多年轻妈妈的形象和作用。
孩子是需要照看和管教的,但不是要我们寸步不离地“看着”,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许多年轻的妈妈,自己劳累一天,还要看着孩子写作业,看着孩子洗脸洗脚,看着孩子穿衣吃饭……看孩子这不顺眼,那不顺眼,于是整天唠叨个没完。看得孩子很烦很烦,看得自己很累很累。
其结果呢?孩子觉得妈妈不信任自己,十分反感;母亲觉得孩子太不听话,十分生气,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深。
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提出了少年儿童要掌握“五自”能力,即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孩子们知道后,别提多高兴了,他们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
我们的孩子,面对21世纪的天空,他们多么想展翅高飞,我们当妈妈的为什么要抱住不放呢?为什么不给孩子一片蔚蓝色的天空呢?
第一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刘玉玲,12岁那年,独自去美国参加世界儿童和平大会。当时,联合国只邀请了3个中国孩子,没邀请大人。刘玉玲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代表中国在世界儿童和平条约上签了字,出色地完成了出访任务。
回国后,我问刘玉玲:“这次去美国,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说:“我们中国的妈妈爸爸管得太多了。在美国,妈妈爸爸是非常放手的。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跟爸爸妈妈出去。路边有一条小溪,爸爸妈妈在前面走,小孩在后面跑。结果,孩子不小心,过小溪时摔倒了。她的父母继续往前走。这个小孩哭都没哭,自己爬起来,像个小水鸭子一样,去追赶她的父母。”
刘玉玲感慨地说,这要是让我们的家长看见,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得跑上去,抱起孩子,训斥妈妈爸爸:“你们怎么能让孩子一个人过小溪呢?”妈妈就要心疼地抱着孩子“骂”小溪:“就是这可恨的溪水,把我们孩子吓着啦!”
这是一名12岁女孩所看到的问题。
是人家的妈妈心太“狠”,还是我们的教育步入了误区?
石家庄市一名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去参加市里组织的三好学生夏令营,姑姑非要跟着去。原来,这个女孩子自己不会梳头,不会倒开水。结果,五天的夏令营她只过了三天,因为“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