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己,二则要保全守备爷,将知情纵盗罪名,向小的一人身上安放,可是么?”知县道:“快打嘴!”不换道:“不必打!事关重大,老爷这里审了,少不得还要解上司审问,不如与小的商量妥好。”知县向两旁吏役道:“你们听!真正光棍!了不得!了不得!”郭祟学在下面跪禀道:“若不是光棍,如何敢容留劫杀官兵的大盗哩!”不换道:“你不必多说。你是知我粜卖了粟粮,今年五月合我借一百五十两银子,托你女儿道达,我始终不肯;今见你女儿死了,便想报仇害我,不能,不能!”知县冷笑道:“你再说有什么和本县相商处?”不换向东西两下指说道:“老爷的书班衙役,合城中百姓俱在此。小的酒后泄露真言,妻父替小的写禀帖出首,这话有无真假,且不必分辨。只就纵盗脱逃论,老爷同守爷今晚到小的家,若连城璧已去,这是小的走露风声,放他逃走,罪无可辞;老爷同守爷领着千军万马,被一个强盗打得落花流水,败阵回来,满城绅缙士庶,那个不知,那个不晓?不但守爷兵受伤,就是老爷班内捕快,带伤者也不少,怎反说是小的纵盗脱逃?这话奇到那里去了?”只这两句话,把两旁看的人都说笑了。知县气坏,待了好一会,咬牙大恨道:“金不换!你口太锋利了!你这没王法的光棍,若不动大刑,何难将本县也说成个强盗!”吩咐左右,拿极短的夹棍来。众役呐喊,将夹棍举起,向不换背后一丢。不换道:“老爷不用动刑,小的情愿画供,招个知情容留,纵贼脱逃就是了。”知县咬牙说道:“你就画供,我也要夹你一夹棍。”不换道:“凡官府用刑,为的是犯人不吐实供;若肯吐实供,再行夹打,便是法外用刑。老爷此刻与小的留点地步,小的日后到上司前,少胡说许多。”知县摇着头,闭着眼,说道:“快夹!快夹!”刑房在旁禀道:“老爷何必定要夹他!此事关系重大,各上宪必有访问,金不换不动刑自招,最好不过。”知县想了想,道:“你说的是,就着他画供来。”须臾,不换画了供。知县吩咐牢头收监,用心看守。退堂和幕客相商,气不过不换当堂对众挺犯,欲要将不换制死监中。幕客大笑道:“此人口供,千人共见;况本府太爷最是聪察,制死他大有不便,倒不如亲去府内,口详此事,看太尊举动,再行备文,妥商详报;就费几两银子,也说不得。”知县听了,连夜上府,知府通以极好言语回答着。不换、郭崇学、邻里人等,一并解府,面讯定案。
原来这知府是江苏吴县人,姓王名琬,虽是个两榜出身,却没一点书气;办事最是明敏,兼好访查。只是性情偏些,每遇一事,他心上若动了疑,便是上宪也搬他不转;广平一府属员,没一个不怕他,金不换和连城璧事前后情节,并本县那晚审得口供,俱都打听在肚内,深疑知县同守备回护失查大盗处分,故冤金不换纵贼脱逃。又闻知守备军兵带伤者甚多,还有三四十个着重的,性命不保,越发看得金不换出首是实,文武官合同欺隐,要冤枉他定案。过了几日,知县将不换等同详文解送府城,知府立即坐堂亲审。不换正要哭诉冤情,知府摇手道:“你那晚在县中口供,本府句句皆知,不用你再说。倒还有一节要问你:连城璧原系大盗,既说你不知情,为何改姓张,在赵家涧许久,邻里俱如此称呼,其中不能无弊。你说!”不换连连叩头道:“太老爷和天大的一圆明镜一般,甚么还照不见?本县老爷和守爷那晚带五六百人,被一个贼打伤一二百众,大败回城,这样惊天动地、远近皆知事,两位老爷尚敢隐匿不报,将知情私纵罪名,硬派在小的身上塞责,太老爷只看详文便知。赵家涧止有七八家人家,安敢违两位老爷嘱托,不但连城璧改姓为张,就把连城璧颠倒呼唤,那一个敢说个不字?太老爷不信,将邻里传问,谁敢说他不姓张?只求太老爷详情。”知府点了点头儿,连邻里并郭氏死的原故,一概都不问了。随发放金不换道:“你容留大盗,难说不知情,然在你家住二年之久,你也该时时留神盘问;只到他酒后自行说出,方能觉察禀报,疏忽之罪,实无可辞。”说着,将一筒签丢将下来。两行皂役喊一声,将不换搬翻,打了四十大板,立即吩咐讨保释放。又叫上郭崇学骂道:“你这丧尽天良的奴才!你本是该县刑房,已革书办,素行原是不端之人;有你女儿活着,金不换容留大盗,便是不知情;你女儿死后,金不换便是知情,这知情不知情五个字,关系金不换生死性命,岂是你这奴才口中反覆定案的么?且将金不换禀帖说是你替写的,真是好狠之至!”说着将一筒签尽数丢下,那里还容他分辨一句,顷刻打了四十板,连邻里一总赶下去。
金不换血淋淋一场官司,只四十板完账;虽是肉皮疼痛,心上甚是快乐。回家将郭氏葬埋。那鸡泽县城里城外都说他是好汉子,有担当的人,赶着和他交往。又过了数天,本县知县、守备,俱有官来摘印署理,都纷纷议论是知府揭参的。内中就有人向不换道:“因你一人,坏了本县一文一武,前官便是后官的眼,你还要诸事留心些。”不换听了几句话,心上有些疑惧起来;左思右想,没个保全久住之策。又听得郭崇学要到大宪衙门去告,越发着急起来,也想不出个安身立命之所。打算着连城璧住在范村,没人知道,不如到那边寻着两个表侄,就在那地方住罢。主意拿定,先将当铺讨利银两收回;次卖田地,连所种青苗都合算于人;再次卖住房。有人问他,他便以因他坏了地方文武两官话回复,人都称扬他是知机的人。除官司盘搅外,还剩有五百二十多两银子,买了个极肥的骡儿,直走山西道路。止走了五六天后,按察司行文提他复审,只苦了几家邻里并乡地人等,赴省听候。不换一路行来,到山西怀仁县地界,这晚便住在东关张二店中。连日便下起雨来,不换忧闷之至。每到雨住时,便在店门前板凳上坐着,与同寓人说闲话。目中早留心看下个穿白的妇人,见他年纪不过二十四五岁,五短身材,白净面皮,骨格儿生的有些俊俏。只因这妇人时常同一年老妇人到门外买东西,不换眼里见熟了,由不得口内鬼念道:“这穿白的妇人,不是他公婆病,就是他父母死亡。”店东张二道:“你都没有说着:他穿的是他丈夫的孝。”不换惊讶道:“亏他年青青儿守得住。”张二道:“他倒要嫁人,只是对不上个凑巧的人。”不换道:“怎么是个凑巧的人?”张二道:“他是城内方裁缝的女儿,嫁与这对门许寡妇的儿子,叫做许连升。连升在本城缎局中做生意,今年二月,在江南过洋(扬)子江,船覆身死。许寡妇六十余岁,止有此子,无人奉养,定要招赘个养老儿子配他,还要二百两身价。”不换道:“这事也还容易,只用与他二百两银子。这许寡是六十多岁的人,就与人做个尊长,也还做得起;将来许寡妇亡后,少不得银子还归己手。”张二道:“你把这许寡妇当甚么人?见钱最真不过。或者到他死后,有点归着。”不换道:“这方裁缝就依他讨此重价么?”张二道:“他两口子做鬼已五六年了,那妇人又别无亲丁,谁去管他这闲事?”不换道:“他肯招赘外乡人否?”旁边一个开鞋铺的尹鹅头也在坐,听了大笑道:“这样说你就是凑巧的人了?”又问道:“客人是那地方人?到我门这里有甚营干?家中可有妻室没有?”不换道:“我是直隶鸡泽县人,要往代州亲戚家去,妻室是早亡过了。”鹅头道:“你能够拿得出二百两银子来?”不换道:“银子我身边倒还有几两。”鹅头笑向张二道:“这件事,咱两个与客人作成了罢!”张二道:“只怕许寡妇不要外路人。”鹅头道:“要你我媒人做甚么!”又笑向不换道:“客人可是实在愿意么?”不换道:“只怕那老妇人不依。”鹅头道:“张二哥与其闲坐着,我且和你去说一火。”同寓的几个人帮说道:“这是最好的事。说成了,我们还要吃喜酒哩!”鹅头拉了张二,人对门去了。好半晌,两人笑嘻嘻的走来,向不换举手道:“已到九分了,只差一分。请你此刻过去,要看看你的人物年纪,还要亲问你的根底。”不换道:“如此说,我不去罢。要看人物,便是十二分不妥。”众人笑道:“你这人物还少什么?就是《云笺记》追舟的李玉郎,也不过是你这样的面孔儿。去来!去来!”大家撺掇着,不换穿带了新衣帽鞋袜,跟二人到许寡妇家来。许寡早在正房堂屋内等候,看见不换,问鹅头道:“就是这个人么?”张二笑说道:“你老人家真是有福!这个客人,人才、年纪也不在你老去世儿子下。”不换先去深深一揖,随即磕下头去。许寡满面笑容,说道:“若做这件事,你就是我的儿子了,便受你十来个头也不为过;但是你远来,只磕两个头罢。”不换叩拜毕,扒起,大家一同坐下。许寡将不换来踪去迹,细细盘问了一番,笑向鹅头道:“你看他身材,比我亡过的儿子瘦小些,人倒还有点伶俐,就依二位成就了罢。”张二又着不换叩拜,不换又与许寡磕了两个头,复行坐下。许寡道:“我看了你了,你也看看你的人。”一边说,一边叫道:“媳妇儿出来!”叫了七八声,那方氏才从西房走出,欲前又退,羞达达低了头,站在一边。众人都站起来,不换留神一看,见那妇人穿了新白布夹袄,白布裙子,脸上些须傅了点粉,换了双新白梭鞋,头发梳得光油油的;虽不是上好人物,比他先日娶的两个老婆强五六倍,心上着实欢喜,满口里道“好!”那妇人偷看了不换一眼,便回房去了。许寡道:“他两个都见过面,合同也该写一张,老身方算终身育靠。二百两银子交割在那一日?”不换道:“合同此刻就立,银子我回店就交来,做亲定在后日罢,不知使得使不得?”许募道:“你真象我的儿子,做事一刀两段;有什么使不得!”鹅头取来纸笔,张二替他两家各写了凭据;不换立即回店,取了二百银子,当面同尹、张二人兑交。又问明许寡远近亲戚并相好邻里,就烦鹅头下帖;又谢了两个媒人六两银子。许寡便叫不换将行李搬来,暂住在西下房中,好办理亲事。到二鼓时分,方氏欲心如炽,无法忍耐,也顾不得羞耻,悄悄从西正房下来,到不换房内,不换喜出望外。一个是断弦孤男,一个是久旷嫠妇,两人连命也不要,竭力狠干了五六度,只到天明方肯罢休。方氏见不换本领高似前夫数倍,深喜后嫁得人,相订晚间再来,才暗暗别去。许寡也听得有些声气,只索随他们罢了。次日,许寡倒也知趣,梳洗罢,便教方氏到儿子灵前烧纸,改换孝服,方氏只得假哭了几声,反勾引得许寡呢呢喃喃数念了好一会方止。不换雇人做酒席,借桌椅并盘碗等类,忙个不了。吃午饭时,许寡叫方氏来同吃,方氏又装害羞,不肯动身;叫得许寡恼了,才肯遮遮掩掩的走来,放出无限的眉眼,偷送不换。不换见方氏脚上穿了极新的红鞋,身上换了极细的布衣,脸上抹了极厚的浓粉,嘴上抹了极艳的胭脂,头上戴了极好的纸花,三人同坐一桌。不换一边吃饭,一边偷瞧,又想起昨晚风情,今朝态度,心眼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