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打没打完,都不能让他再打了,这样飞下去,太危险了。
“019明白。”声音有些颤抖,看来他也在为自己刚才的冒险动作而后怕。
出了这么一次危险动作,后面的地靶实弹就不能再飞了。必须回去认真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改天再飞。
从靶场报来的情况看,耳朵一发炮弹都没有打上,最后一炮虽然瞄上了靶,但由于射击距离太近,还是打在了靶标前面。至于打在二号靶上的一炮,经过射击胶卷判读,本身瞄的就是二号靶。瞄准不错,射击距离控制的也很好,就是看错了靶标,成绩不能算他的,帮了别人的忙。
张志宏统计了一下全天实弹射击的成绩,全团命中率在15%,平均环数16环,已经达到了良好。总体水平还是不错的,看来张志宏的新打法是成功的。
张志宏指导地靶训练已经处见成效,可是爱人李娟的工作调动却迟迟没有结果。政治处王干事到人事局跑了好多趟,人事局的工作人员答应的很好,说马上发调令,可就是没有结果。王干事跑的多了,他们也有些不好意思,飞行员家属的调动,是国家规定特批的对象,没有理由不给办。
在中国,一个人的工作调动是很麻烦的,先要进行商调,也就是调入单位先要接收,调出单位还要放人,这个过程是通过信函的形式来完成,叫商调函。商调结束后,调入单位要调本人档案过来,进行历史审查,这一步叫调档。没有什么问题,才给原来的工作发调令。原单位接到调令后,才办手续,放人。
通过了四、五个月的时间,经过了公文旅行,前两步才走完,就剩下发调令了。在王干事的多次督促之下,部队驻地人事局终于发出了调令,怕王干事不相信,调令是当着王干事的面邮走的。
在一个市区内的邮件,最长时间,一个星期也应该收到了,可是等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结果,李娟来信说,学校领导没有找她谈工作调动的事。
王干事也有些坐不住了,一个多月了,调令还没有收到,真是不可思仪。他决定到李娟的工作地去了解一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王干事到了县区人事局询问此事,县区人事局的工作人员一口咬定没有收到调令。王干事说,调令是他亲自发的,到邮局查,说早收到了,希望他们能给查一查。在王干事的再三请求下,工作人员不情愿的翻动办公桌的抽屉,结果在抽屉的最下面找到了李娟的调令。
为了给自己打圆场,人事局的工作人员只好解释说,前一段自己出差,调令是别人放进去的自己回来后没有翻抽屉,所以不知道。
鬼知道是什么原因。
既然找到了调令,也压了那么长的时间,人事局的同志也觉得不好意思,只好马上开好向李娟学校的调令。王干事怕再耽误事,自告奋勇的要求亲自把调令邮走。邮走了调令,王干事放心的回到了部队,心想一个星期之内肯定有消息。因为从县区到李娟所在学校的乡镇,距离不足50公里,再慢的邮件,一个星期也收到了。
王干事回来后又等了将近一个月,还是没有消息,不得不第二次到县区,直奔乡镇、学校,沿着调令经过的路线,再次查找。结果和前一次一样,调令又被在乡镇压了一个月,同样是被压在抽屉的最底下,同样有很多的理由。
这就是政府官员的办事效率。
经过王干事的多次努力,李娟的调令终于到了学校,但学校要求,最好把这一个学期的课上完再走,不然工作不好交接,中间换老师,也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王干事征求了李娟的意见,答应了学校的要求。
在这段时间里,火炮对地靶的实弹射击训练已经结束,全团的命中率达到16%,平均环数18环,这是S师地靶史上的最好成绩。
整个地靶训练,只剩下火箭对地靶的射击训练了。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一百二十八章:炮声隆隆(七)
火箭地靶比火炮地靶的难度更大。
火炮地靶由于炮弹在出炮口时已经经过了加速,炮弹在出炮口时,速度已经超过了音速,受风的影响比较小。而火箭在发射时,是由装在火箭弹里的火药燃烧所产生的推力逐渐使火箭增速的,初速度很小,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增速,到接地时速度才达到最大。在这个过程中,受低空风的影响比较大。
由于火箭弹在爆炸时威力比较大,为了不误伤飞机,要求射击距离要比火炮远。距离远了,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就比较长,这又加大了风对火箭弹的影响。
火箭的发射距离要求在1000米,要想打中靶标,对飞行员的瞄准动作要求很高。
由于火箭弹的造价比较高,据说每枚火箭弹值好几千元,相当于一个飞行员好几年的工资,所以每人只打四发火箭弹,也算是体会一下打火箭的滋味。
飞机上有两个火箭发射架,每个机翼上一个,就是平时挂副油箱的位置。在战时,每个火箭发射架可以带8枚火箭,两边可以带16枚火箭。火箭弹可以单发,也可以双发,全靠控制电门控制。在地靶训练中只能把控制电门放在单发位置,是火箭弹一发一发的打出去,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率。
为了配置好飞机的重心,四枚火箭弹每个火箭架上带两枚,发射是也是左一枚,右一枚,再左一枚,再右一枚,左右轮流发射。
由于火箭地靶的难度比较大,命中一发,成绩就是优秀,就是不命中靶标,只要有一发火箭弹的弹着点在离靶标5米的距离内,成绩也是优秀。因为根据其威力计算,在这个距离上,火箭弹仍有杀伤力。
因为弹着点在靶标外边,只要距离在规定范围内,仍然有成绩,所以检靶员对火箭地靶检靶时要带上皮尺,便于丈量弹着点到靶标边沿的距离。
有的飞行员考虑问题比较细,向张志宏提出,两个火箭架之间有三米多的距离,发射左边的火箭时会不会偏左,发射右边的火箭时会不会偏右?
从理论上讲,是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瞄准点是以飞机纵轴为基点计算的,两个火箭发射架都不在飞机纵轴上。但是你在空中瞄准是能保证中心光点一动不动的稳定在预计瞄准点上?张志宏答复他们,如果有能力,可以稍作修正,修正量是半个中心光点。
半个中心光点真是太微乎其微了,还考虑他干啥?
张志宏仍然没有捞上第一个去打火箭,不过这也不错,可以吸取前面同志的经验,使自己能打得更好一些。也可以验证一下自己计算的数据是否准确,新的打法在火箭地靶中是否适用。
火箭地靶在建立航线、瞄准动作上同火炮地靶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航线高度增加了200米,改成1400米,射击距离延长到1000米,飞行员的瞄准时间还是那么长。切忌射击距离近,退出俯冲高度低,那样,火箭弹爆炸的碎片就有可能伤到飞机。
四架带火箭弹的飞机在靶场航线上飞行,前后间隔一分钟的距离,第一架飞机对准靶标俯冲下来,机翼两侧悬挂的火箭架的正面像两个圆圆的蜂窝煤,在飞机前进所产生的气流吹动下,发出尖厉的哨音。飞机的高度在不断的降低,飞机与靶标的距离在不断的接近,到了该发射火箭的距离了,突然“嗖”的一声,一枚火箭弹离开火箭架向地面飞去。
在火箭弹离开火箭架的瞬间,尾部的旋转叶片迅速打开,高速旋转起来,来保证火箭弹的平衡,尾部冒出长长的火舌,那是推动火箭弹前进的动力。又尖又长的火箭弹沿着抛物线的轨迹前进,很快扎进了地面。
地面上顿时腾起一片白烟,“咣”的一声,似山蹦地裂,震得塔台上的窗户玻璃一阵“哗哗”作响。靶场上,火箭弹的碎片四散飞舞,发出“嗖,嗖”的呼啸声。检靶员将头埋在掩体了,不敢向外观看。只能根据烟尘的位置,向塔台报告弹着点的位置。
还没有等大家喘过气来,又一枚火箭弹炸了开来,又是一声巨响、又是一片硝烟。
火箭弹的威力真是太大了,这是D团第一次火箭弹的实弹射击,也是第一次感受火箭弹的威力。虽然塔台离靶场有1000多米的距离,塔台周围的人仍然感受到了它惊天动地的巨大威力。
“一号靶打中!”
“二号靶偏后10米。”
“三号靶偏后5米。”
“四号靶打中!”
塔台的电话里不断传来检靶员的报靶声。
四人一组的火箭实弹射击,虽然命中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但作为一个课目的训练,飞行员讲究的是成绩,只要达到良好以上的成绩,就很不错了,及格也算完成任务。
张志宏开始了自己唯一一次的火箭实弹射击,他按照理论要求建立航线,瞄准射击,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甚至连火箭是不是发射出去都不知道。火箭弹离开火箭架时,没有像炮弹出堂时的飞机的震动,也没有给发动机带来任何不良的反应。根本不像实弹,就像得地靶进行了一次照相。
虽然没有感觉,但按一下射击按扭后,他还是要迅速拉杆退出俯冲,因为按下了射击按扭,就说明火箭已经反射,就要尽快的避开。
第一次射击后,塔台报出了偏后5米的结果,虽然已经取得了5分的优秀成绩,后面三发火箭弹就是打出十万八千里,也无所谓了。但张志宏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他要求的不是5分的成绩,而是命中率。他知道在实战中只有真正命中靶标,才能消灭敌人,擦边只能打伤敌人。
张志宏不亏是理论教员,当他知道第一发火箭弹弹着点的结果后,就迅速寻找原因,瞄准点的选择,瞄准的准确性,射击距离的控制,这是影响命中率的三个主要原因。前两点自己感觉还可以,就是射击距离可能远了一点,所以造成弹着点偏后。
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要求火箭地靶的射击距离要比火炮地靶远一些,第一次大多数的飞行员都会矫枉过正,控制过远的情况会多一些,张志宏也不例外。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一百二十九章:炮声隆隆(八)
张志宏是一个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人,他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在第二圈以后,就主动进行了修正,连续两发火箭弹都打在了靶上。
就剩一发火箭弹了,张志宏想把最后一发火箭弹也打进靶标,当他把中心光点对正靶标后,就努力想把中心光点对在预计瞄准点上,可是中心光点总在靶标上晃来晃去,就是不能稳定在预计瞄准点上。要是前几次,这样的情况,他就早按下发射按扭了,可是这一次,他却没有作,想准一点,再准一点,结果射击距离比前几次近了很多,火箭弹发射出去后,落在了靶标的前面。
当指挥员告诉他打前5米时,他真是有点后悔,他知道打前的原因,就是距离有点近,也知道造成距离近的原因,就是瞄准时间过长,真是不应该。要不然就是四发三中了。不过50%的命中率也不错了。
着陆后,打完的同志都向张志宏祝贺:
“老甘,真不错,你又创造了一项记录,祝贺你!”陈大壮真心实意的向张志宏祝贺。
林超、大鸡,骡子等也都向张志宏祝贺。
张志宏在地靶训练中拿了两项冠军,尽管不是很理想,离张志宏的期望值还差的很远,但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其他没有打完火箭实弹的同志也纷纷向张志宏取经,讨教瞄准点的位置和瞄准的要领,都想打出和张志宏一样的成绩或者超过张志宏。张志宏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感受全盘告诉他们,也希望他们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