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天工- 第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彦想了想,后世的抽水机技术要求太高,弄个风车出来应该不是问题。
  天津近海,平日的风就比较大,如果能够做出风车,用处还是很大的。
  “风车?”孙老头抬头看了看李彦:“那东西可不好弄啊!”
  就李彦的了解,风车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使用,不过用得很少。
  天津的土地原本多数属于军屯,后来军屯荒废,土地被官宦豪强兼并,再租给佃农垦种,地主只管收租,佃农负担沉重,也没有那个能力去置办风车这样的大家伙。
  就连孙老头也没怎么接触过风车,朝李彦撇了撇嘴:“你这娃子,怕是连风车啥样都没看过吧,就能将风车做出来?”
  “没看过就不能做了?”李彦反问道,转身走上河堤,夏书吉拎着酒壶,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嘴里嘟囔道:“那些人实在太可怜了,他们做了那么多活,为什么连衣服都没得穿呢?”
  李彦看了一眼远处收割芦苇的农民,河滩上的芦苇都是有主的,他们不过是赚些辛苦钱罢了,在这个时代,像他们这样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有很多,几年以后,随着小冰河气候的加剧,连年灾荒,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事。
  除非生产力发生大的进步,不然,历史还会重演,这样的人还是会有很多。
  木作坊的木匠都没有做过风车,这对李彦和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好在人力水车还算常见,有几个木匠都做过这方面的活计。
  李彦希望包有才能给自己找到有经验的工匠,并试着依据人力水车,开发水车、风车结合在一起的风力水车。
  木匠们所接触过的一般是翻车,或筒车,其基本结构大体相似,关键部位是被称为“龙骨”的木链,这可能是较为原始的一种齿轮-链条传动结构。
  ————————
  PS:今个又耽误了,明个补上!
    正文 第八十五回 是男是女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3 本章字数:2536
  PS:要下强推了,还要吼一嗓子:没有收藏的赶紧收藏了!最后的时光了,大伙儿是不是砸两票支持支持?
  ——————
  风力水车的关键无疑还是轴承、齿轮、链条这三个关键零部件,只不过精作坊对于这三样东西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做出的产品型号都是小尺寸的,无法用到风车和水车这种大块头上。
  能承受高速、高压的滚动轴承对材料的要求相当高,需要在压力下不变形,在高速、持久的转动中不受损,此外在曲率精度方面,加工难度也很大。
  如何提高加工效率,李彦心中倒是有解决的方案,那就是真正的工业车床,包括冲压机、铣床等,但要在这个时代复制出来,难度不是一般大。
  李彦不是有着工科背景的专业人士,他能做的只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向着正确的方向探索、努力。
  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才是他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哪怕这样做在初期看不出好处,他也会坚持下去。
  三种实验型锯床中的两种被定型,锯床采用的是鲁班二号脚踏式带传动结构,床身结构做了优化,又具体分为使用滑动轴承的甲型,与使用滚柱轴承的乙型。
  乙型与甲型相比,更省力,容易获得更高的转速,圆锯旋转的稳定性也更高,相应的制造难度也更大。
  鲁班三号的踏板式结构暂时被放弃,一号手摇式结构则被使用在钻床上,差不多是将圆锯换成钻头,对力度的要求却比锯床小很多。
  李彦设想中的圆棒机却有些问题,钻床也好、锯床也好,只要实现刀具的高速旋转,圆棒机却有些复杂,只能暂时放下。
  钻床与锯床地使用。让一部分没有手艺地青壮成为效率不下熟练木匠地“坊工”。手艺好地木匠则被李彦召集起来。准备制造一台实验型地风力水车。李彦将其命名为“风神一号”。
  包有才找到一个从真定迁徙来地农夫。他曾经近距离接触过一台风力水车。根据他地描述。李彦大致可以描画出风力水车地结构。
  对第一台风力水车。李彦并不打算进行太多地创新。他也没有这样地能力。需要更多地资料积累。
  “今天你要陪俺喝酒。”夏书吉这些日子经常来李家。通常是留在后院。与二丫在一起。今日却不知为何。跑到工场要拉李彦去喝酒。
  李彦想着二丫与严家之间地事情也算尘埃落定。是要找机会和他谈谈。便欣然答应。吩咐厨娘做些菜食。与夏书吉坐到桌上。开始饮酒。
  如果说骆养性喜欢拿碗喝酒。那是在装腔作势。夏书吉从来都是直接拎着酒壶往嘴里倒酒。而且还是实打实地。不知道情况地还以为他是在喝水。
  “你尝尝,这个就是新酿出来的番薯酒,”夏书吉喝了酒便会脸红,俊俏的小脸荡漾着粉红的光晕,让人不敢逼视。
  李彦端起杯子饮了一口,与大直沽的高粱烧刀子相比,度数略低,醇香丝毫不让,更难得第一次酿造就有这样的表现,不禁一饮而尽,叫了声“好”。
  “等明年番薯在北方种开,就算是没有人吃了,也可以用来酿酒,若是好好宣传,未必比大直沽的高粱酒差了,”李彦高兴地笑道,心中想着要给徐光启送一坛去,这老头一定会乐坏了。
  “你就知道能种开?”夏书吉清亮的眼眸瞪着李彦,没好气地说道:“这世道啊,你想做什么都会有人阻挠的!”
  李彦伸出杯子要夏书吉给自己倒酒,看到他小脸粉红,通透的眸子似乎能滴出水来,不禁心头一颤:“怎么,碰上不开心的事情了?”
  夏书吉拎着酒壶给李彦倒酒,握着壶把的小手白嫩如玉,让人忍不住要握在手中把玩一番。
  李彦赶紧偏开目光,不禁怀疑起自己的判断,能喝酒的难道一定是男人?又想到二丫也说夏书吉是“公子”,不禁有些迷糊。
  夏书吉却不说话,只是叫着要和李彦饮酒,也不管他是不是喝了,自顾自拎着酒壶往口中倒酒,李彦拦都拦不住。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啊,不是你想什么就能做什么的,”夏书吉趴在桌上,小手拍打着桌面,迷迷糊糊地说道。
  从来没有醉过的夏书吉竟然醉了?李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前后也不过喝了两壶酒,还是度数低些的番薯酒。
  李彦顿时有些苦笑不得,看来这个嗜酒如命的家伙真的是有烦恼,会是什么呢?难道是他家里不同意他与二丫的交往?
  如果真是这样,无非是因为门第的关系,李彦想到华夏工场,不由自信地笑了笑:虽然比不上夏氏根深叶茂,但要说到发展前景,他有信心在几年以内超过夏家这样的大户豪族。
  看着夏书吉趴在桌上,压着手臂的那张足以颠倒众生的小脸,李彦心中一动,起身伸手去扶,一只手托着夏书吉的臂弯,另一只手从身后绕过去,想着是不是再向前探一探,又觉得这样做的话,偷偷摸了女人的胸固然龌龊,要是摸了男人更加糟糕,得恶心好几天才行。
  想了想还是作罢,双手托着夏书吉腋下,将他扶起来,感觉对方的身子轻飘飘的,似乎没有什么重量,却是柔软温热异常,脑袋突然往上一抬,在李彦胸口蹭了蹭,居然就靠了上去,侧着小脸,呼气如兰。
  李彦小心翼翼地让夏书吉靠着自己,向旁边的客房走去,进了房间,赶紧让他平躺到床上。
  离开了李彦的怀抱,夏书吉似乎感觉有些不太舒服,扭了扭身子,伸出手臂在床上摸了摸,扯过一床被子靠了上去,紧紧搂在怀里,口中不知道在呢喃着什么。
  李彦无奈地摇了摇头,蹲下身子,打算帮夏书吉脱掉鞋子。
  ————————
  PS:友情推荐济源张氏的《覆唐》,书号:1190112
  作为一名穿越者;张宏深知历史将会沿着怎样的轨迹前进。
  顺应历史;携阿娘享一世尊荣这本是张宏本意。
  但世事无常;不得已之下的张宏为求自保以及保护阿娘;不得不踏上这条逆天之路。
  而面对自己将要颠覆的乃是史上万古流芳的开元盛世。张宏深知前途渺茫。
    正文 第八十六回 水车有害?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3 本章字数:2598
  PS:又晚了几分钟,这是三十一日。
  ————————
  夏书吉穿着精致的小牛皮直筒靴,白绒线袜子下的脚掌线条纤美,但也只比李三娃的脚小上一号。李彦记得这时候大户人家的小姐多要裹脚,这双天足倒让他不必继续挣扎,觉得自己因为夏书吉太过俊美,就怀疑他的性别,有些不知所谓。
  不说模样,就夏书吉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来说,一天要喝两三斤高粱烧刀子,浑身都是酒气,哪一点都不像个女人。
  说到女人,李彦来到这个时代以后,所见不多,也就是徐二娘、二丫,还有当日在闻香楼见到的名妓王修微、杨宛如,听说早就回江南去了。
  眼前浮现出一个鹅黄色的身影,还有王修微那精致如画的面容,淡雅如兰的气质,曾经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符合李彦心中对于古典美女的认识,只可惜没有机会更多接触,也不知以后还能否相见。
  至于妩媚妖娆的杨宛如,美则美矣,却不符合李彦对于女人的价值判断,这样的女子,在后世充斥于荧屏媒体之上,不免令人作呕。
  李彦也有很多日子没有看到徐二娘这个容易害羞的小寡妇,说起来还真有些怀念,这个小寡妇在他刚刚穿越来的时候,曾经提供了很多帮助,后来因为一些流言,才渐渐疏远,不免有些遗憾,想着什么时候还要去小直沽看看,她一个女人家,独自守着门户也不容易。
  至于二丫,这个总是甜甜微笑的女孩,经历严家退婚之事以后,常常呆在院子里,很少抛头露面,直到最近夏书吉的出现,才又活泼了很多。
  希望你能好好的对待二丫,李彦看了一眼夏书吉那张要比大多数女人都要娇美的脸蛋,暗暗叹了口气。
  靠着优惠券与特色菜肴。彦熙楼地生意一直是非常火爆。彦熙楼地优惠券也成为很多商家模仿地对象。
  虽然优惠券地效果很明显。李彦还是让人对优惠券地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以作为今后地运营依据。同时反馈地还有当日与优惠券一起发放地《华夏商报》地情况。
  那张四版地“小报”粗陋不堪入目。影响却是不小。特别是那几则笑话。因为新颖。已经在市井中流传开来。
  单就识字率来说。这个时代确实有些低。但要说识字地人。却绝对不少。每年地科举。从会试、乡试、院试。到府试、县试。参加考试者众多。而认识字地人就更加地多了。
  如果是针对这些人办一份报纸。发行量不需要很大。甚至不考虑盈利。李彦想要地只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言论来影响这个时代地可能。
  明代对印书地管制很少。很多人家都是请几个刻工刻出书版。就能印出书来。并且正大光明地放到书铺里售卖。李彦印制地四版“华夏商报”。甚至连书都不是。只要内容没有特别反动。想来也不会有人在意。
  要印刷报纸,还是得考虑使用活字,毕竟每次都要雕刻全新的印版,成本大了些,而且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哪怕是现在的活字相比雕版优势并不大,李彦也会尝试使用活字,只有敢于尝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