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军魂- 第1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酒菜上来后,几个一块喝着酒聊天。
    “对了,妹夫,你那位妾室小月听说快生了”。郑仁泰喝了杯酒问李业诩道。
    “快了吧,我也没空回府”李业诩狼吞虎咽地吃着,含混不清地说道。肚子还真饿了。
    “业诩兄,你的功夫不错啊,这么几年,就给你弄出两个儿子来了,若再生一个,那就更热闹了”李恪淫笑着道,“业诩兄,是不是有秘诀的?教教我如何?”
    李业诩白了一眼李恪,这方面的州人”何能教,不理李恪泣种酸葡萄心理,迈是大吃川…
    听到边上几人议论自己的家事,也想着苏定芳和郑仁泰也都是有家室的人。自己从来没有问询过他们什么。郑仁泰的事儿听郑燕讲过,家中有一子,现在也才六岁,还有一女,才两岁,苏定芳家事倒从来不知。
    “定芳,你家中一切可好?。李业诩敬了苏定芳一杯酒问道。
    “一切都好,犬子庆节已经十五了,过了年,我想让其入伍从军了,还有一子庆英年方十岁”苏定芳喝干了杯中酒说道。
    “哦,那大唐军中又将会多两位将军”。李业诩呵呵笑道。
    “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可能都在马背上征战,我们的后代,也将和我们一样苏定芳也笑笑。
    “为了我们的了孙后代都成为大唐的将军,为了大唐雄师无敌于天下,我们干杯郑仁泰也有些兴奋地说道,“蜀王和定芳兄、还有妹夫都是李大帅的嫡传弟子,他日定是可威各远播,我这等无师承的,只能如此混混了”
    “唉,仁泰兄哪些说就见外了,业诩兄不是把李相的兵法都让你习了吗?还不是与我一样”李恪有些愤愤,李靖一直不愿亲自都他兵法和枪法,都要李业诩转教,让他心里很是不甘。
    “我说各位,我们今日还是不要发牢骚了,讨论一下选拔哪些人的事儿吧”。李业诩忙打哈哈,怕这几人趁李蜻致仕空闲了,还想打拜师的主意。
    几人听了,也忙转移了话题,讨论起这个皇帝亲自吩咐的问题来。
    讨论了大半天。也终于有了大致的意见。
    第二天,李业诩抽了空,和李恪一道进宫去看李宇。
    他们进去时,李宇却是睡着了。
    李宇已经瘦的不成样子了,躺在床上,只剩下一点儿,缩在被窝里,一头乱发露出来,脸上没有一丝儿血色。
    孙思邈也在一旁,外面还有一些宫内的其他公主和皇子,长乐公主李丽质。还有高阳都在,但没看到太子李承乾和越王李泰。
    看到李业诩,孙思邈也只是淡淡地打了个招呼,接着微微地摇摇头。
    李业诩明白孙思邈的这个意思,没有太多希望了。
    李丽质看到李业诩和李恪进来,眼中明显的一亮,拉着又是黯淡,只有小高阳,还挺有兴致跑过来问李业诩一些事儿。
    李业诩和李恪站了大半天,李宇还是沉睡着,因还有大把的事要处理,只得出来。
    孙思邈也跟着走了出来。李业诩这才和孙思邈打招呼,并问李宇是什么病,孙思邈告诉李业诩,李宇是心不好,自小就有,若生如此疾病的人。大多都是早夭的,能活到现在已经算是不错了,人自有天命,不能强求,只能尽些人事了。
    自小心不好,是先天性心脏病?李业诩脑中蹦出这个词来,若是这病,按现在的条件,还真没法医治。
    孙思邈说罢,即向李业诩和李恪告了辞,先出宫而去。随后李业诩和李恪也都回到了军营,快过年了,军中事儿安排好,也可以各自回家过年了。哪知过了两天,朝廷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已经回到长安,正等着流放边疆的前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和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联名上奏,弹骇李靖,奏折中还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密报李靖造反。
    奏折中说李靖在征战吐谷浑时,在布置诸将任务中为了私情,置大义与不顾,为了其孙儿李业诩立功,把诸多的战事都交付给他。因兵力布署不当,指挥不力。导致赤海薛万彻和薛万均部被吐谷浑人伏击,遭受重大损失。战事结束后,在皇帝要其班师时,却行程缓慢。迟迟未归。并与慕容顺暗中勾结,最后却布置其他吐谷浑族人,将慕容顺杀害,欲在青海自立,最后迫于无奈,才率军回朝。
    奏折中还罗列了许多罪状,并有证人证词。
    出征吐谷浑时,李靖令哦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利史高甑生兵发大非川赤海、盐泽一带,以堵住吐谷浑部南逃,但两部并未按期抵达,两人都受到李靖的严厉警告,并将其集告知到李世民那里。
    李世民将将其两人及一些部将坐减死徙边,哪知几人还未踏上流放的路,却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
    造反的事非同小可。李世民收到奏折后勃然大怒,立即召李靖进宫询问。李靖并无任何解释,只是一个劲地叩头人罪,但死活不承认谋反的罪名。
    李世民同时使人将高甑生和唐奉义拘拿审问,又令房玄龄去调查奏折中所列之事。
    并令李靖在府中配合调查,同时暂停李业诩特卫将军职及其他一切职务,也一同在府里待命。
    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第六十九章 可能的理由
    儿忙着布冒事务的李业诩,在接到宫中所传的旨令时”下飓不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李业诩是自己带着亲卫回府的,宫中的人只是传了弃意后,让李业诩暂停一切军务活动,回府待命,并没有说什么事儿,也没有人跟伴着他。
    在府门口,李业诩看到了不少宫中的禁卫,但府里的人还是可以出入,只不过要被盘问。
    李业诩抵达府门口时,管事的那名禁卫头上上来,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李将军,末将只是奉命行事,请将军莫见怪”
    李业诩瞧着这名禁卫头目有些面熟,好像是李世民的一名侍卫,以前和他交过手的。
    看到这名禁卫又上如此客气,李业诩也忙回了礼,也没什么客套话。就急步走进了府中。
    让李业诩松口气的是,府里并没有什么惊慌的场面,府里的下人们还是与往日没有太多的不同,都在干着各自的事儿,只是每个人脸上稍稍的有些惊慌的样子。
    正吩咐下人们做事的管家李安看到李业诩进府,忙上前来迎接,悄声地对李业诩道:“少爷,老爷在书房等着你呢”
    李业诩和李安点点头,即往李靖书房里去了。
    李靖房中,聚着府里的主要人儿,有祖母张氏、父母亲,还有李业嗣,及郑燕等人,众人脸上都是一副悲愤的神情。
    估计是李靖在,丁嘱他们什么事儿,吩咐的事情已经讲完,正准备叫各人散去。
    李业诩和众人都行了礼,却听李靖弹是让他们都出去,说有事儿要和李业诩单独说。
    几人都出去了,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唯有郑燕脸上并没什么异样,走过李业诩身边时,轻轻地唤了声,并让李业诩不要担心。
    待众人走后,李靖示意李业诩把书房门关上。
    “祖父”李业诩向李靖施礼道,想问李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
    李靖脸色并有太多的变化,只是李业诩从李靖的眼底看出了一些愤愤和伤心样。
    “翼儿,利州刺史高甑生和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联名上奏。诬告老夫谋反”李靖说着长叹了口气,刚刚在众家人面前平静的脸色也变得异常愤怒。
    与刚刚前些日子凯旋归来时那个脸色红润,气色不错的李靖相比,眼前的祖父这抹脸色看起来很是难看,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祖父,他们这是为何?何事能证明你想谋反?皇上他也相信?”李业诩闻言大吃一惊。
    在无论那个朝代,作为大臣,被按上谋反的罪名,那都是最可怕的事儿,作为在朝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臣,谋反、造反这也是皇帝清除他们的手段。
    许多人,特别是武将,那些立下许多战功的武将,都是被皇帝按上这个罪名,然后就咯嚓斩杀的。
    如今这样可怕的事儿落到了自己的祖父集上,让心境一向沉稳的李业诩也是异常吃惊,有些手足无措。
    “他们这是诬告”李靖脸上涌上愤怒的神情,粗着嗓门说道,“出征吐谷浑时,作为盐池道行军总管的高甑生未依老夫军令行事,被老夫责罚,并报告皇上,被判流放边疆,定是心生怨恨,所以用到如此卑鄙的手段,试图到打老夫一靶旧且此次把你也一并说进去,说我们祖孙俩,试图在青海自立”遇事早已经波澜不惊的李靖也有些失态了。
    “祖父,那皇上准备如何处置,您可知晓?”李业诩也有些疑惑,若被人告造反,至少要逮住下狱什么的,在狱中再接受皇帝派人的审问。如今却只是让他们祖孙俩在府中待命,甚至只是停了他的特卫将军等军务,并未免去,他回府来的途中,也没有人跟随,这是为何,是李世民相信他们根本不会造反?
    以前李靖也曾受到过几次朝臣们的弹骇。弹骇李靖的理由,大不了是一些治军不严,御军无方,或者是纵容士兵抢掠财物的事儿,就像上次出征东突厥归来,萧璃就上奏弹骇李靖在破突厥牙帐时,把珍物掳掠俱尽。那次李世民还是按下不让其骇,只是这次,有人告李靖造反,那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事情。
    李业诩只恨自己对唐史没有过多的研究,也没有对李靖的生平仔细了解过,不知道历史上李靖是否有过这次被人诬告造反的事,还是因为他这个穿越者来了后,才闹出这件事儿。早知道能穿越过来当李靖的孙子,那就把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及其他唐史中关于李靖的记载,还有大小事的记载都记个烂熟于心,啥事都能事前诸葛一样知晓,遇到什么事儿也可以及早应对。
    不过又想到一点,若是他们这对刚刚凯旋归来,接受皇帝及众臣还有大唐百姓赞赏和膜拜的英雄人物,转眼间就变成了阶下囚,若调查后的结论是子虚乌有,不说大唐的百姓会如何想,即使那些军中的武将也会异常愤怒,如心“立将,为大唐力下赫赫战功的尖军牵帅和前锋都被几口四狱。还有谁愿意为皇帝卖命?
    难道李世民也是怕这么一点,才没把他们祖孙俩下狱?只是让他们在府里呆着,外面派兵把国公府围起来?
    想着李世民前两天与自己说事的嘴脸。再想到今天这样的情况,李业诩心里真不是滋味。
    他们祖孙俩在青海时一心想如何尽快结束战事,根本没去想,也不会去想什么自立造反的事钱,李靖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哪还有心思去玩这种危险的游戏?
    “翼儿,老夫相信皇上会调查清楚的,皇上已经使左仆射玄龄查此事,很快就会水落石出的,只是老夫想不到,他们会一并将你告进去。”李靖看着李业诩,脸上竟是有些疚意。
    此次出征,库山一战后,李靖对李业诩已经是完全放心了,李业诩能完全领会他的意图,并作出应变。他相信。以李业诩的才智,完全可以指挥更多的军队作战,因此后面异常重要的任务都是交给李业诩。李业诩也没让他失望,多次创造奇迹。
    哪知连这一点,也都被那些人当作李靖为了私心,为李业诩创造更多立功的机会,使其在诸将和士兵中更有威望,以能号令诸部,达到在青海自立的目的。
    “祖父,那我们就在府里等,等他们调查清楚吗?高甑生是主谋?他又是什么样的人?还有唐奉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