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郭奉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生郭奉孝-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硐稚峡矗丛趺匆膊换嵴饷醇虻サ木腿梦沂镀瓢桑磕训浪橇礁龃虻亩檬俏揖圆换岢鱿衷诨笔飨拢炕故橇碛懈呷酥傅阄乙欢ɑ崛ィ康降兹ゲ蝗ツ兀�
  去就去,不过不是子时去。呵呵我提前上半个小时到那里打个转,如果没人在自然就没一点问题。如果有人我差上个三五分钟就撤退,就凭部队的时间观念,她们打的赌自然也是分秒不差的。
  奇怪了,我左三圈右三圈围着大槐树方圆几是米找遍了也不见有其他人的人影。这个时候值班室内的几个丫头片子正唧唧喳喳的吃着零食并围着老主任说,明天月大夫脸上几个包就该由谁请客……果然是有高人指点啊!原来他们打的赌是我脸上要被蚊子要几个疙瘩。
  找累了,确定根本没人在深更半夜里来这里喂蚊子的我靠着大槐树休息一下就准备回去。抬头看了看阴森森的月亮,不由得的打了个冷战。今天中元节;俗称鬼仔节;据道教宣称;此时阴间地府会打开鬼门关,让很多久经饥饿的无主孤魂散鬼到人间觅食。而槐树在老家又叫鬼树,老话讲前不栽槐、后不栽柳就是说的这种树。虽然我是半个无神论者(就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那种人)但还是觉得这里鬼气森森的。
  感到背后一空,失去支撑的我就倒退着掉进了槐树上突然出现的大洞里。大洞就在槐树粗大的树身上出现,上面还有磷光闪闪的三个大字——鬼门关!
  牛头马面刚打开大门准备放孤魂野鬼出去觅食,就见一个黑影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两个执法人员抬脚就踹,把不明飞行物踢出来了好远。这个被踢飞了的不明飞行物不用说就是我了。本来直线下坠的我被这两脚踢了个魂体两分离——挂了。还不知道已经光荣牺牲的我感觉自己迷迷糊糊轻飘飘的就向下落去,而我的肉身则充分体现了牛顿定律重重的砸了下去。
  奈何桥边喝过孟婆汤的魂魄正摇摇晃晃的排着对等候跳入转生池投胎,一个魂魄刚喝完汤正在那里美呢!再也不用在这里乌漆吗黑的地府里做鬼了,可一个东西从天而降正好把他砸进了忘川河。
  鬼差听到扑通一声就知道有人跳进了忘川河,摇头叹息道:“又一个心有牵挂,不愿意投胎的。”说完低头继续自己的事情,耽误了投胎可不得了。“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他每念到一个鬼的名字就有一个鬼跳进转生池,“郭嘉!”
  刚好飘落到等候投胎的队伍里的我听到有人叫自己立刻习惯性的答“到!”然后就又挨了一脚被踢入了转生池,接着我就感觉到象是被强行塞进了一个罐头盒大小的东西。在一阵剧烈的疼痛后刚轻松了一下,就发觉被人提溜着脚给倒挂了起来,然后屁股上挨了狠狠的巴掌。
  “我靠!这是谁啊!”话一出口却发觉从自己口里出来的竟然是哇哇的婴儿的哭声。
    正文 第 二 章 新  生  命
     更新时间:2009…2…12 21:42:50 本章字数:2202
  颖川阳翟城一幢宅院内,丫鬟老妈子正里里外外的忙个不停。主母刚于天亮之时生下一位男婴,这让家中一干人等欣喜若狂。男主人在两个月前得病去世,家中已无男丁。如若不是主母身怀六甲即将临盆,旁枝的叔伯、兄弟怕是早已设法分了家产逍遥快活去了。但这个男婴的降生彻底断了他们的念头。(因查找不到郭嘉之父的名字,所以他老人家就不必出场了。)
  确定自己不是做梦后,先做了一番自我心理调节使自己适应当前的变化。借着被放进温度刚好的水盆里洗澡的时候我观察了下周围的情况,屋子被封的严严实实的看不到外面。但从屋内的摆设来看,这里绝对不是二十一世界的产房。低矮的房间和明亮的手术室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屋子里面的东西在我看来实在是简陋不堪。这么倒霉啊,不会是个穷苦人家吧。但又不象啊,听着接生婆唠唠叨叨边洗边嘟囔着说:“少爷洗洗手,将来手握狼毫笔,少爷洗洗头,聪明伶俐数第一,少爷洗洗胸,将来胸藏百万兵,少爷洗洗小鸡鸡……”来看我怎么也是个少爷级别的啊!家里应该还是有些钱的!不管了,好困啊!先睡一觉再说。
  睡梦中到有个慈祥的声音在说:“嘉儿啊!嘉儿!你父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
  虽然还没搞清楚什么年代,但我还是确定了自己来到古代。从日月星辰的变化上看,起码是在地球上。对了!应该给自己制定上一个五年或十年的计划什么的,免的出乱子。一岁半开口说话,恩!应该合情合理。二岁半开是学走路不知道早不早?三岁吗?就玩上他一年好了,四岁吗?继续玩!呵呵,痛快!五岁?不好意思,我再玩!六岁吗?啊……好困,先睡觉了。到六岁再说吧。
  问我为什么不表现的象个神童,三岁能文、七岁能武。出口成章,语惊四座。靠!你有病啊!做为了一个活了三十多年,经历了噩梦般的高考。我才不要从小就被扔到书堆里,何况现在是古代……老大……古代……懂不懂?没有学校,只有私塾。男女六岁不同席的时代里自然没有女同学了,去那里混个什么劲啊!
  混混噩噩的到了七岁入学的年龄,寡母郭氏为我请了先生在家教授学业。通过先生了解到现在是东汉孝灵皇帝光和元年。倒霉透了,虽然历史学的不怎么样,可是三国演义还是读过几遍的,央视的电视连续局也是没少看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再过六年到了中平元年就是著名的黄巾起义了。
  等等……我叫前世叫郭佳……今世虽然也叫郭嘉但是字却换了一个。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那个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的郭嘉——郭奉孝!
  我靠!那不是说我活到三十八岁就又要挂了!这可不行!
  以前家里乌烟瘴气的请的那些练丹士给自己吃的那些糖豆,不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导致自己英年早逝的毒药吗!我晕……然后醒了再晕!而后接着晕!
  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二岁前不哭不闹的正日发呆让寡母以为自己有什么病,信奉炼丹术的老人家多方请来高人到家中为自己炼丹服用。自己还美滋滋的说味道还极了!以前不知道,以后可千万不能再吃了!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真的就是那个让曹操在赤壁战败,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郭奉孝吗?想我前生文不成、武不就,碌碌无为混吃等死,连个老婆都没混上。可到里这里竟然是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可以和孔明相媲美的重量级人物了。
  可能吗?我靠!为什么不可能?想我郭佳堂堂二十一世纪高等军事院校毕业生(可惜是医学院心理系毕业生),怎么也能指点江山一二吧!不读兵法,但好歹看过《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对于声东击西、围城打援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惯用的战术还是耳熟能详的。何况本人虽不读正史,但爱看野史,什么貂蝉戏温侯时穿的什么衣服,贵妃醉酒时喝的什么酒之类的密文还是很清楚地。《三国志》虽然一眼没看过但就凭央视版《三国演义》混到三十八岁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不过看来以后学习是必须加强的,不然以后大家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只怕就看不到郭嘉这个人了。
  对了!我是不是还要辅佐曹操呢?
  说实话,我顶不喜欢刘备的,整天哭哭啼啼不算,还见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我靠!到现在全国这个王那个王之后没百万怕也有十万了吧!至于孙坚、孙策、孙权就更不顺眼了,孙坚本来挺好的一个人,可是得了玉玺后立刻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难道自己还是和历史一样辅佐曹操?如果以后被人骂做汉贼的帮凶怎么办?自己干?那是不现实的,要兵没兵(如果能转生成何进就有了!郁闷!),要钱没钱(不过这个时代要钱多了会被抢的!不要也罢!),要家门没家门(要是转生成袁绍或袁术也不错!)。诶!袁绍!从历史上看,诸侯会盟之后最强大的应该是袁绍,如果我去帮他一下,让三国鼎立根本不会出现的话,那么以后的五胡乱华是不是也就没有了?
  想的有点太远了点吧!我现在才七岁,还是想办法为以后提前做些准备吧!设法先弄点人手,以后不管帮谁,自己都要先有点实力的好。太多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例子让我毛骨悚然。其实综观中国历史,所谓的昏君与明君,很大的程度上就区别于在杀狗的时机选择上的早晚。昏君没等兔子死就把狗先吃了,而明君则是等吃了兔子才吃狗的。
  可干点什么好呢?造玻璃……天哪!我除了知道玻璃的原材料是沙子外就只知道玻璃是同性恋的意思。造酒?省省吧!现在造酒还是国家垄断行业!造纸!晕死,直接送我个造纸厂也许我能弄两张出来!
  可是总要干点什么啊?
    正文 第 三 章 阶级问题
     更新时间:2009…2…12 21:42:51 本章字数:2393
  想来想去还决定不了该干什么?谁让当初自己物理化学一塌糊涂,真是书到用时方狠少啊。对了,既然什么都干不了,那么我去参加黄巾起义如何?可是我现在的阶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了。从一个光荣无产阶级变成了彻底的腐朽堕落的地主阶级,是比万恶的资产阶级还要可恶的剥削阶级。既然已经成为了地主阶级的一员,自然还是暂时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好了。而且从黄巾起义后期的发展看,彻底推翻东汉王朝的时机还不成熟。
  对了,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致使大批农民沦为奴婢或徒附(农奴),以前看三国的时候有糜夫人出嫁家中陪嫁有三千精壮家丁。这些人说的好听是家丁,其实说白了和奴隶差不多,是生是死全凭主人一句话,不然也不可能当嫁妆送人的。而我们家好歹也是地主阶级,想必田地和家丁也要有不少吧
  先跑到母亲那里问清楚了家里田地的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家里有上好的水浇地一百亩和普通的旱田三百亩。而意外的是只有家丁二百于人,其中轻壮年七十于人,其他都是些老人孩子和妇女。比起出手就是三千精壮家丁的糜家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还不错,这些家丁训练一下就可以成为私人武装。但目前还不是时候,一是我年纪还小做不了主,二是现在还没到天下大乱的时候,要是谁敢明目张胆的大规模锻造武器和训练家丁非被满门抄斩不可。不过以习武为名弄上些刀枪什么的,应该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再弄几个小孩子在身边教导一下也是不错选择的,而且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军事训练。别看本人以前只是个军医,但军训还是参加的不少。那些个立正、稍息、齐步走还是懂得一些的,你还别小看这些个基础训练,部队的战斗力和令行禁止的作风还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基础训练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
  算算黄巾起义那年我也才十四岁,想在那时侯想有所作为是没什么指望。不过诸侯会盟讨董卓的时候去看看三英战吕布还是有希望地。
  当然首先是要充实一下自己了,跟着先生从一个字一个字、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学起。不要告诉我说这些不用学了,这些个可是繁体字和古文啊。就这样读书习字,不时的将少年家丁聚集在一起进行一些训练。
  对于现在的母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