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寒了心。
李若心中早认定太子已死,以她对席撒的了解,当初自己意外被太子看中,被迫加入王家。席撒只道太子离宫必定追而杀之,那太子对外面的世界无知,绝不可能逃脱席撒追踪侥幸活命。
此时此刻,李若一面盼着席撒来接自己走,一面又需谨慎小心,不被卷入灾祸。对于每日前来的那些朝臣,只是装作难过绝望,众人说什么,她便毫无主义模样听从,待去办时,用心上却大打折扣。几位意图争夺王位的王爷派人来见时,便装作孤苦伶仃楚楚可怜模样,只说由他们继承大统也好。
便如此回避危险,绞尽脑汁的避免被他方势力视作眼中钉,徒送了性命。
让她意外的确是,落王世子竟迟迟不曾求见。正在她独坐庭院思索时,有人来报,落王世子府外求见。‘终于还是来了。’李若心中早以为落王最有可能继承王君之位,虽觉席撒料想到她处境该会来救,又怕席撒那绝情脾气,就应了当初誓言绝不来找。故而早考虑妥当措辞应付落王世子。
彼此见面,也无甚生分,各自见礼,分主宾坐下。一众府邸里的文武官员见他来到,平生敌意,本想凑近探听,不料却被挡在园亭之外,徒自着急。
距离上一次见面已有年许,李若见到落王世子,只觉他不似过去意气风发,或许因兵败的挫折受打击不轻。李若过去对他尚且暗中推崇,觉得比之其他王子而言,确实年轻优秀,博学多才,但是如今,已颇觉不以为然了。
或许博学多才只能作为言谈甚欢的资本,于实际使用中,并无多少用途。过去李若觉得白莫歌更像武夫,总爱谈论武功战事,全无博学。是以更喜与黑岳谈天来往,至今也还是认为,黑岳比之更优秀,只是生来命不好罢了。
如今发觉,这落王世子实际本事,根本不能与白莫歌相提并论。败给席撒,败的如此悲惨,如此荒唐可笑。当初李若得知兵败原因详细时,只有一个念头,荒唐。旁人说落王世子也是败于轻敌,她却以为,轻敌本是领兵能力不足的体现之一,也就是无能。
落王世子坐下后,一直拿眼盯李若看。目光渐渐放肆,李若早料到他会说些什么。女人的感觉总是敏锐,落王世子对他有何心思,从开始她便心知肚明。但是她更自信能够轻易掌控,让事情如理想般发展。
她当然不能让落王世子这么看下去,久而不可得的东西,忽然变的有望获得时,人很容易丧失耐性,迫不及待。她不像面对一个疯子,更不想让事情闹僵。“世子?”一声轻喊,讲面前的人唤回了神,丝毫不显做作虚伪的亲近微笑,让人观之隔膜尽去。
“一别年许,太子妃更显娇艳美丽了。”李若一声轻叹,幽幽感叹。“世子说笑了,此时此刻,只觉心力交瘁,哪里还能如世子所说。”落王世子闻言一喜,掩饰不住脸上激动,凑近些许,压低声音道“太子妃倘若愿意,小王必保它日能荣登王后之位,也绝无人敢伤害分毫!”
李若微微一笑。“世子倘若果真有心,日后也无改变,到时再说不迟。如今王城一片混乱,群臣每日上门议事,逼的人心烦意乱,又束手无策。世子倘若真能成事,那时谁又敢违背世子意愿?”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让人灭亡(八)
落王世子听罢,不由恢复几分昔日身材,意气风发的连声道好。“好,好,好!有太子妃此言,本王别无所求矣!”旋又左右一番打量,低声探问道“太子殿下当真不曾回来?”
李若轻轻点头。落王世子十分欢喜,静了片刻,又问。“倘若他日后归来,太子妃会如何?”李若微微笑道。“李若虽无过人聪慧,但也分得好坏。太子如此待我,世子如何待我,李若心中明白。当然是更期盼还恩世子多些的。”
落王世子甚感满意,点头微笑。
便这时,外头忽然喧哗吵闹,乱成一团。城中街巷隐隐更有大军奔走响动,落王世子吃惊起身,与李若面面相窥。两人双双出外看发生何事时,便见大群魏军闯入,将府邸围的水泄不通,一种文武官员全被禁足。
“到底发生何事?”许多官员询问,都不得答,李若忍不住出声喝问,唯恐是作乱王爷领兵杀到王城。那些魏军仍不回答,直到李若第三次问,才有一员将官自门外走近。李若一看那将领甲胄,心头不禁大喜,再一听他说话,又不禁坠入冰窖,楞呆半响,说不出话。
那将领所着铠甲分明是北撒族所有,但却并非妖族,而是凤泪骑军。“太子妃不必惊慌,太子殿下已领兵抵达王城,不日即将登基。在此之前,还请太子妃留在府中,勿要擅自外出的好,以免遭受城中叛逆乱党伤害。”
府中官员闻言无不欢喜异常,个个神情激动流泪,哭喊着要求拜见太子,却被那将领冷漠的态度压下。李若只觉不可思议,太子未死,且领导北撒族的人马神不知鬼不觉的杀入王城。
她再顾不得其它,也不理会那将领冷漠的神情,喝似的追问究竟。不料那将领对旁人冷漠,对她问话却尚还加以颜色,认真回答。
“太子殿下自离宫后便结识北撒,彼此惺惺相惜,结义金兰,一直并肩作战至今。北撒族有今日,少不得太子一份出力。此番北撒替太子殿下识破中魏假王,未免中魏因此陷入混乱,太子殿下接得北撒族王之门与凤泪龙骑,以及精锐兽骑军数万星夜赶返。”
便有人失声惊叫。“易之女王的凤泪龙骑竟会借予太子殿下?”
便听那将领怒哼冷声道“哼!女王从无窥视王位之心,从得知太子行踪起便一直暗中相助,岂有不全力相助之理!”群臣看出他心随易之女王,而非中魏太子,便都不敢再因此多言。
李若只觉倍受打击,险些不能直立,一时觉得还有希望,席撒不会放弃她;一时又绝望,怀疑席撒与太子早已合谋,为此决心对她不做理睬。强忍着打击创伤,独自退回庭院,还未及平息情绪,只见落王世子闯进,扑通跪伏地上。
“太子妃!小王性命如今全系你一念之间,你要小王死,小王必入地狱。你若顾念多年同窗之情,昔日相交之情,一言可救小王身家性命,可面小王免遭世人唾骂,可免遗臭万年。”
李若这时本没有心情理他,转念一想明白小王爷所做为何,连忙请他起身说话。“小王爷说哪里话?我李若岂是知恩不报之辈?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便是。”落王世子又要拜倒,被李若阻住,她虽心知如何,就是要等小王爷说出。
落王世子按耐不住,不知太子何时会来,终于直言相求。“如今中魏有太子殿下继承大统再好不过,也可免却朝政动荡,四分五裂。小王受命于父王来此,本也是希望替太子出一份力,为太子妃效犬马之力……”
李若微笑打断道“小王爷这番话早前已经说过,迟些见到太子,必然转达。”落王世子大喜过望,连忙拜谢。太子妃虽然挽留,此时他如何敢,拜辞退了出去,与外间朝臣说话等侯,众朝臣听说小王爷所来是为相助太子,无不欢喜。
小王爷放心告辞,李若却心神不宁,只听外头人声噪杂,兵马来往奔走络绎不绝,也不知太子殿下何时会来,又会带来怎样一番话。
……
烈阳照耀,中魏王宫婢女太监三五成群聚集,交头接耳,每每有官员结伴走过时,又纷纷垂头地面,沉默不言。这些日子,朝中文武官员各自结党,拼拼出入宫廷内院,找这个娘娘的,那个娘娘的,全是替支持的背后势力求支持。
宫中宠妃都没有替战死的魏王留下血脉,哪里在乎谁继承王位?只看那位王爷跟自己关系亲近些,可以依仗些。那些文武官员大派用场,今日送这,明日送那,只让后宫嫔妃们每日笑合不拢嘴。
王后因那日归来的护卫传达的意外秘闻,从太后处得经证实,念及这些年来一直陪伴的早非昔日所嫁君王,悲伤惭愧之余,更决意等太子归来。不料每日被人游说,渐渐也疑心太子早已横遭不测,甚至以为是被那假扮的魏王暗中谋害,假说离走。
态度因此渐渐松动,这几日已肯听人说些王爷世子的长短,暗中一番比较,只是难分出个好坏,心中踌躇。朝中文武每日催促,总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王后也觉实情如此,见她态度松动,一干朝臣加强说辞,一时间,吵闹的,彼此揭短的声音充斥大殿。
就在众文武官员争执不休,王后头疼欲裂时,外头忽然传来喧哗吵闹声,紧随着天摇地动的,仿佛大地欲崩。
朝堂金镶的大门,忽然被人退开,一个男人抱把大剑胸前,嘴角微扬,挂抹自信而又夹杂嘲讽的笑容,扫视众人。殿外的光映在他那身战甲上,尤其金光灿烂。王后惊喜交加,不自觉的起身立起,殿内文武官员,认识他的纷纷低头,不认识的,见状也都明白几分。
“堂堂中魏君王继承之事,何时变成尔等议论可决?”艳阳天那张脸上这时显得尤其阴沉,不自觉引动的煞气让人观之隐隐透出黑红之光,殿中官员大多不曾见过这等杀气腾腾的场面,一时噤若寒蝉。
北撒族军自殿外分左右奔入,控制殿堂内外。艳阳天对那些朝臣再不看一眼,昂首阔步至王后面前,跪拜问安。王后心情激荡,只觉看到太子,才能让一颗愧对先王的心得到些许安慰。
“太子终于会来了。哀家……”“母后节哀。待儿臣理毕朝中混乱,再向母后请安。”“有太子主持,哀家放心矣!”王后见他神容与过去浑然不同,行止威风凛凛,一言一行无不透着几分先王年轻时的神采,不觉更是宽慰,放心的在太监陪同下离开大殿。
阳天把剑胸前一摆,冷笑环视众朝臣一圈。未及开口,下头已有朝臣跪拜高呼。“太子殿下您终于回来了,中魏有望了,先王瞑目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让人灭亡(九)
有人带头,众朝臣纷纷跟随效仿,便是有些心中不情愿的此刻也不敢言语,唯恐惹来杀身之祸。一片拥戴欢呼声,响彻大殿内外。
与此同时,后宫众嫔妃乱成一团,前些是日遭人冷落的妃子此时暗中幸灾乐祸,只等看那些替人说好的先王宠妃如何下场。便有许多妃嫔不约而同往西宫求助绝色成双两妃,也就是当初李若献上,被先王大喜之下金口御赐的荣称。
不料到达西宫外一看,此地已被禁军围封,不许出入。这群嫔妃料想西宫两位先王年轻宠妃下场,更恐遭牵连,便又全转往求助王后。只见东宫大门紧闭,看门的太监传达王后旨意,谢绝拜见。这群六神无主的嫔妃只得转往求助王太后,好不容易见到太后,跪拜成群,哭喊抽泣,哀声一片。
太后申请悲悯,听她们哭诉许久,最后只得一声叹息。“中魏虽有些女中豪杰,然而后宫不涉政事素来未曾改变。哀家有心相救,也需看新王意下如何。你们都先回去吧……”
一群妃嫔又自哭喊哀求阵,最后才无可奈何的退去,出得殿门外时,正碰上前来问安的太子罂粟烈;化名艳阳天也是依本名所改。无助的嫔妃中有人想起太后的话;带头扑倒跪拜恳求恕罪;其它的全都效仿。
太子神色冷淡的拿眼讲她们好一阵打量;半响;才淡淡然吐出句话。
“每每念及父王;总恐他于九泉之下孤独寂寞。思之哀哉;痛哉。”言罢自顾径走;拜见太后。身后一群嫔妃嚎啕哭喊;被禁军全部带走。
太子见过太后;叫退左右;斟酌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