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典妾- 第18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玉娘看了看可儿,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可儿,虽说前年便嫁了蒲安,又帮着她管理家中诸多事务,可一旦出了家门,到底还是有些脱不开小家子气。
    可儿抬起头来看着李玉娘,先是一笑,又皱起眉来。因着人多,不好相问,她便用眼神相询。李玉娘垂下眼帘,颇有受委屈的孩子见到亲人时的感觉。可儿顺着她的目光往对面一看,脸色微变,虽没人说也隐约明白李玉娘为的什么眼圈泛红了。
    转过头去,她低唤了一声:“小红,”原本一直立在李玉娘身后的婢女便立刻俯过身来,在她耳边悄悄把事情说了。越听,可儿脸色便越不好看,扭头看向对面时,便特意狠狠瞪了朱煦两眼。
    似乎是察觉出可儿的怒视,朱煦转过目光,却是挑起眉冷冷一笑。清秀的面庞透出的却是张扬的轻蔑。
    可儿大怒,先是恨恨地嘀咕了一句“死丫头”,但立刻又觉自己似乎是有些失了身份。她一个已经嫁为人妇的女人和一个黄毛丫头质的什么气呢!咬着牙,她把目光转到朱熙身上,便现出怜爱之色。心里只道:“这便是姐姐的儿子了,果然生得可爱,瞧这眼睛,最是象姐姐……”
    忽地挑起眉来,她扭头招了小红,附耳过去低语数句,虽是刻意压着,可脸上却仍忍不住现出几分得意之色。只是这会亭中众人的目光大多都已转向外面,又有好奇地看着白薇的,竟是没几个留意到这头的动静。
    虽是被众人这么盯着,白薇脸上却仍是平静淡然,先是施了一礼,又说了些吉祥话,便举手拍了拍手掌,便有两个男子抬了一只大木箱过来。她取了钥匙开了木箱,拿出一本厚厚的帐本,便平直铺述这一年里善堂所做种种事务。口齿伶俐,叙事清楚,竟是简简单单的一番话就将善堂中一整年的事情都说了个遍。又道:“这木箱中便是帐簿。已经经由慧心师太、王娘子又并几位监事查阅过,如在场诸位仍有疑问亦可当场审阅。”
    话说得通透,却没有哪个愿意费那个事去。就算有谁在心底暗暗觉得白薇管着善堂的帐目,不可能不贪,却也不会做这出头鸟显出自己的小家子气来。
    坐在上首的陶夫人便笑起来,赞许地对孟孺人道:“这位白娘子却也是个能人,最难得就是这么有善心。我听说城中不少百姓都叫她菩萨的,可是?”
    孟孺人挑起眉,只是一笑,却没有答。陶夫人来得不久,知道得不清不楚,可她却是知道这位白娘子的底细的。虽这几年白薇也是为善乡里,做了不少事情。却在很多人眼里,到底还是个底子不干净的娼妇。听玉娘说过,大前年竟是嫁了衙门里的一个什么都头,也真难为那都头竟不嫌弃。
    心里暗笑,可面上却只是笑着点头,又道:“何止是这位白娘子,在座诸位娘子哪个不是菩萨心肠?尤其是夫人您,百姓们哪个不知知府夫人是个大善人呢!还有慧心师太,这样大的功德便是相国寺时原高僧也比不过的……”
    花花轿子人人会抬,这所谓的上流社会不就是人捧人,互相给个面子的地儿嘛!
    看着陶夫人难掩的得意,孟孺人也笑了起来。又探身过去问坐在陶夫人身旁的慧心师太:“师太,不是说有表演吗?”
    慧心师太笑着应声,虽是出家人,却也有几分得意之色。就象孟孺人说的,这样大的功德,足以让她成为杭州、不,整个大宋出了名的得道大德。更何况,还有那些俗世人都喜欢的……
    收敛心神,慧心师太淡然一笑,冲着白薇招了招手。站在亭中的白薇便意会过来,吩咐人先抬了木箱出去,便走出亭中,不消片刻,花亭外便传来丝竹之声……
    PS:祝亲们除夕快乐!财运滚滚来,多多看正版……
第三章 因你而痛
    第三章因你而痛
    从花亭望出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台上的表演。如果说精彩。对于早已经看惯各类表演的贵妇们来说,并不算得上特别精彩。可是对非专业的表演者来说,也算是能入眼了。
    “这善堂的孩子们在那个什么培训中心都学的什么啊?”在一片丝竹声里,吴氏撇了撇嘴,毫不掩饰她的轻蔑的语气:“学这些个弹琴唱曲有什么用呢?难不成还要靠这个去讨好日后的主子?果然是什么人就教出什么样的弟子来……”
    她这样一说,坐得近听得清的人立刻都扭头看她。眼里都带了几丝说不清的怪异之色,却到底没有立刻出声应和。
    独坐在她身后的女儿向晓雪轻笑道:“琴棋书画虽不是生活必需,可会这些技艺却是种情趣,女儿倒是没有想到这些孤儿竟也有这般高雅的志向……”她的目光一直关注着台上的表演并未留意自家娘亲是怎样的表情,虽是听到娘亲在说话却没听清,故而这一句纯是感慨。却不想她这一句话竟是同自己的母亲唱了个反调。
    吴氏又气又恨,又不好当面喝斥,只能冷笑道:“又不是什么世家千金,学什么高雅呢!我看最要紧的,还是学好了绣艺或是厨艺,将来不论是做绣娘还是做厨娘,总有个营生饿不死的……”声音稍顿,她又掩面笑道:“当然,若是人家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靠自己在这世道活命,只想着学些个魅惑之艺好俱佳以后的官人,那我就不说这些了……”
    “娘。你这么说……”向晓雪看了娘亲的眼色,嘟起唇不敢再大声下去,却还是忍不住小声嘀咕:“那还要我学什么古琴做什么?我也能象李娘子一样靠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
    她这最后一句,声音却是过大了,吴氏听得怒火中烧,忍不住厉声喝了一声。只一声便似突然惊醒般抬头看了看四周,在众人各异的眼神中讪讪地笑道:“咱们这些大户人家的好女儿自然又是不同的……”
    没人应声,只是淡淡笑着别过脸去,偏是这种淡漠的神情却让吴氏更觉受到污辱一般,一张脸都涨得通红。
    留意到那边的情形,李玉娘淡淡地扫了一眼后收回目光,虽然沉默不语却也在心里暗自好笑虽然平时觉得这吴氏是个又庸俗又刻薄的妇人,可此时却觉她说的也未必是没有道理。这里不是现代,讲究什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这些孤儿来说,一项可以赚钱的技艺远比这些能娱人娱己的艺术更实际。毕竟,现在大宋的演艺行业都被人看成是下九流,哪怕是成了瓦市中的大腕明星也不过是贵人眼里的玩物罢了。
    其实,自前年她加入善堂成了监事的一员之后,就同白薇说过这个事情。倒不是说白薇让这些孩子们放松的教学不好,只是到底不该占那么多的时间、精力。若人人都象那几个围在白薇身边已经完全迷醉于艺术表演的女孩子一样,这培训中心可就成了艺校了。
    摇了摇头,她的目光转向舞台上端坐一角,伏于面前绣棚之上,就连听到歌声也未抬头瞄上一眼的五六个少女,嘴角露出笑意。还好,总还是有头脑清楚的。
    听到身边陶夫人低声问:“这善堂中,所收养的多是孤女吗?”虽声音平淡。却多少有一丝异样。她忙转头过去笑道:“禀夫人,善堂中,男女比例大概是二比三,相差并不太大,只是现在表演时女孩子多些罢了。”想想,又道:“一会还有其他技艺的表演,比如让那些随神算子学习的弟子比赛,绣艺班的显示绣品,精木匠组合家具等等……夫人不知,这神算子最得意的弟子却是一个孤女,去年的比赛便是她得了第一。”
    听到她说话,王香萃便也扭过头来笑盈盈地道:“可是那姓曲的小娘子?等她出师了你可莫要同我抢。”
    李玉娘莞尔一笑,只道:“我不同你抢,只是那曲小娘子早已说过出师后要入我三杭做事了。”说罢,也不理王香萃故作羞恼之态,微笑起来,自然而然地现出自傲的神态。
    虽然她早与培训中心再无任何关系,可对中心的几位老师的影响力却还在,何况不说别的,对于女子来说,还是她这个女老板更能给她们提供发挥能力的空间。
    王香萃笑吟吟地看着她。忽然压低声音道:“若我是个男子,定要爱煞你这既骄傲又明媚的笑脸了……”
    闻言一怔,李玉娘垂下眼帘,忽又扬眉而笑。
    有时候,她说不清王香萃和自己的关系。就象王香萃曾经说过的,会看着她到底能走多远。这相识的近五年里,王香萃可算是看着她一步步走了过来的。从最初的萍水相逢到今日成为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之一,她们都已不是当年初遇的那人。
    抬起头,她看着对面正抱着朱熙在膝上,亲自喂食的云氏。不禁在心底低叹了一声。刚才把全部心神放在可乐和云氏身上时,她一定表现得很差吧!竟似乎对着她们连笑都不会笑了。那样周身弥漫着沮丧气息的,不是她,至少不是真正的她。
    偏了下头,李玉娘缓缓笑了起来。浑身上下那种浸到骨里的伤痛在刹那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强大的自信。
    坐在对面,不时抬头用得意的眼神瞥着李玉娘的云氏为之一愕,旋即大怒。抱着朱熙的手臂不自觉地捏紧。朱熙“啊”地一声,委屈地抱怨道:“娘,你捏痛我了。”一声低呼,让云氏回复心神,看看怀里仰着脸看她的男童,却没了故意晒幸福的心情。
    拍了拍朱熙的背,她放开手,“自己去玩吧!”原本就已经有些厌烦的朱熙立刻欢呼一声,跳下身来。在云氏身后立着的下人立刻过来要牵着他的手,却被他猛地推开。
    “不用你们管,我要自己……”突然间,他的声音一顿,歪着脑袋看向前方。因着他的目光。李玉娘等人也便抬起头看了过去。却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摇晃着身体慢慢走了进来。
    乍见花亭里所有的人都抬头看向她,小女孩便露出三分怯意,不自觉地往她身后跟着的两个少女身前缩了缩。一双大眼睛叽哩咕噜地乱转着,眼里既有好奇也有畏怯。
    陶夫人见了,便笑起来,笑着招手唤那女孩过来。小女孩咬着手指,却不敢近前。李玉娘一笑,轻唤一声“嫣儿”,又冲那女孩招手,那女孩抬眼看着李玉娘,脸上绽出大大的笑脸,挥舞着胖乎乎的小手,迈动萝卜一样的小短腿,直奔李玉娘扑了过来。
    李玉娘伸出手臂把女孩抱进怀里,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怎么样?有没有想玉姨?”
    嫣儿用力地点着头,用手臂搂着李玉娘的脖子,奶声奶气地道:“我好想玉姨,连做梦都想着玉姨呢!”
    “嫣儿真是会说话。”李玉娘笑着,偏头睨着怀中孩子粉嫩的小脸,只觉得这孩子的笑容异样的熟悉。嫣儿,和她的亲娘很象呢!小小年纪,也生了一张巧嘴。往往几句话就能打动人的心,让人不自觉地想要怜惜她。这样天生的伶俐也是一种天赋,只望这孩子不会象她娘一样……
    心中一凛,李玉娘收敛心神。暗自告诫自己不要每次见到嫣儿都想起小英。虽然那是她的生身之母,可她并不打算把嫣儿的身世实言相告。虽然这样决断未免霸道,可她总觉得那样的身世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笑着又与嫣儿笑语几句,她便牵着她的手来到陶夫人身边。果然不出几句,这小小女童已经哄得陶夫人开怀,略带稚气的童言童语,凡是听到的都不由禁地微笑。就连朱熙也似控制不住兴奋劲一样往前凑了过来。
    咬着手指,目不转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