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宗籍,今年刚过不惑之年,虽然没有多少奇才,但也爱民如子,汉中在他的治理下愈加繁华,我带着荣儿、昌儿找上门时,他正在埋头案首,处理小山一般的一摞案卷。
“宗太守,你可是真辛苦啊!”
宗籍从案头上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他小时候,曾跟随雷鸣去军中,跟我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几十年过去,也不知他还能不能记得起来我。
“您是……汉中王?下官有失远迎,请王上恕失礼之罪!”
宗籍只是细细看了一下,便将我认了出来,当即起身跪拜相迎。
“宗太守快快请起!”我急忙上前把他搀扶起来。
……
“宗太守,汉中地一共有多少军马?”
宗籍答道:“回禀王上,汉中地界共有马军三万、步军十二万,一共十五万军马。”
“十五万?嗯,不错,已经够了!”
宗籍道:“王上,下官斗胆问上一句——您询问汉中地军马事务所为何事?”
我笑道:“回长安,清君侧、除佞臣!”
这句话可把宗籍吓了一大跳:“王上,您……”
我沉下声音:“我为了大汉出生入死、血染征袍,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如今先帝及诸葛丞相尽皆仙逝,朝中竖牧小人接踵而起,杨仪竖子,身无寸功,只知饶舌,竟欲害我!我迫于无奈,只能携家眷返回南郑避祸。可是杨仪却勾连司马懿,在子午谷道上于路拦截,害死我数百兄弟!你说,这个仇我能不报吗?这刚刚统一的大汉天下,我能眼睁睁看着它再一次毁于佞臣之手吗?!”
宗籍道:“自然不能!”
我又道:“所以我要借你的兵马一用,前往长安清理朝廷!我绝不能让我们用十数万兄弟的血换回来的江山被小人所统治!”
宗籍沉思良久,道:“好!王上,我就把这十五万军马都借给您!”
我拍拍他肩膀:“多谢了!”
……
南郑校场,这个曾经留下许许多多难忘回忆的地方。
人马大众整齐地排在校场中,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他们中的多数人的父辈都曾跟随我厮杀疆场,如今我这个在他们中间拥有至高无上形象的将军就站在他们面前……
第422回 杀回长安
“诸位,请安静下来,听我说!”
我站在校场中央的高台上,高声问道。
台下寂静,我扬手指向长安的方向。
“那里,就是长安,我们大汉历经百年的国都!那里百姓富庶、昌盛繁荣!那里是每一个大汉子民心目中的圣地!”
“可是现在,有那么几个宵小之徒,为了自己的权欲,要把这个圣地变成自己生杀予夺的地狱!他们害死天子、诬陷忠良,想要谋图一番剧变,好让自己得以控制天下,掌握百姓之生死!其心之险恶,其意之无耻,昭然若揭!”
“今日,我魏延在此立誓,打回长安,清除邪奸,重塑朗朗乾坤!复我大汉河山!”
校场中的所有士兵们齐声随我高呼:“复我大汉河山!复我大汉河山!”
“现在听令!魏荣为左路,魏昌为右路,各带三万兵马,其余将士随我于中军,带足三个月的粮草!三日后出发,出兵斜谷,直至长安!”
……
“鸢儿,你说我这样做对吗?”
回到宗籍安排的住处,我忧心忡忡地问身边的鸢儿。
鸢儿冷静地擦拭着手中的佩剑,说道:“夫君,难道您后悔了吗?”
我呆呆地望着头顶的月空,喃喃道:“我也不清楚……”
鸢儿抬头望着我,眼神坚定:“夫君,既然决定了,就要走下去,不要管什么对和错!再说,你本来就没有错!有错的是杨仪他们!”
我点点头:“是啊!如果任由杨仪这伙人发展下去,只怕我们辛辛苦苦统一起来的大汉又要陷入一场大灾难了!”
鸢儿又道:“所以说夫君,这一仗我们必须打,哪怕是落下所谓谋反的罪名!”
“嗯!你说得对!我们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
……
三日后,浩浩大军踏上征途。十天之后,十五万大军尽数穿越斜谷,来到黄河平原之上。
前方便是郿城!
扎下营寨之后,我便差人前去郿城捎口信——“要么助纣为虐、负隅顽抗;要么按兵不动,让我的大军顺利通过。”
过了半日,信使回来,道:“回王上,郿城县令同意让我们的大军通过,只是他不会提供任何帮助,也请我们不要搅扰郿城的百姓。”
我嘿嘿一笑:“这小子,是为自己留后路啊!也罢,就这样吧!传令三军,克日启程,向长安进发!”
……
又过了数日,到达了盩厔(话说这两个字还真少见,现在改成“周至”了,可能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吧!)。
盩厔的守官和郿城守官态度完全不同,他非常蛮横地拒绝了我要通过的要求。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打吧!
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盩厔城破!
……
长安,大殿。
刚刚登基不满半月的刘璿此刻已经急得如同烧掉了尾巴的公鸡一般,在大殿上来回转悠。
阶下,文武群臣侍立左右,却少了尚书令的位子。
“诸位爱卿,你们倒是说话啊!”刘璿见文武百官都不开口,只好自己先说了。
丞相费祎出班:“事已至此,请陛下早日下旨,收回当年擒拿汉中王的旨意,澄清事实,安抚军民,罢黜杨仪之官职,平反皇后之冤罪!”
刘璿急忙摆手道:“丞相此言差矣!魏延大逆不道,起兵造反,若是朕下这等旨意,岂不是说魏延造反有理了吗?日后天下再有人谋反篡逆,朕该如何自处?”
费祎道:“既然如此,臣无话说了!”
刘璿又把期盼的目光放到姜维身上,姜维道:“丞相之言有理!依臣之见,陛下不光要按照丞相的话来办,还应该彻查先帝被人下毒杀害一案,这肯定不是魏皇后所为!相反,杨仪及其女杨蕊却有极大嫌疑!”
第423回 三个条件
刘璿怒道:“姜维,朕让你出主意对付魏延,不是让你在搬弄是非!”
姜维皱了皱眉,道:“陛下恕罪!不如既然如此,臣也无法了!”
刘璿张着嘴,愣愣地呆了一会儿,也不再说什么了。
现在他的心里那个难受啊!姜维、关兴、赵统那几个武将对他这个新登基的皇帝可是爱搭不理,这跟刘谌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费祎等文臣虽然态度不像武将那样明显,但明显也对自己有所保留;而唯一完全支持自己的杨仪却受了重伤,躺在家里休养,这让刘璿直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乱转。
“陛下!”阶下终于有一个人发话了,刘璿急忙看去,只见一六十岁年纪,却依旧魁梧高壮之人从武将列中站出,乃是大将王平。
刘璿大喜道:“爱卿,你有计策战退魏延么?”
王平沉声道:“回避下,除非诸葛丞相在世,否则天下无人能敌魏延!不过臣虽不才,却愿亲往魏延大营,劝说他退军!”
刘璿笑道:“爱卿忠勇可嘉!朕定当封赏!”
王平苦笑道:“陛下先莫高兴,想要劝服魏延,怕是很难!事不宜迟,陛下,臣这就前往,免得迟则生变!”
……
“子均,你来这儿是为了劝我退军吗?”
王平坐在我的对面,我和他把酒言欢。席间,借着几分酒劲,我笑着问他。
“退军?我劝你你会听么?”王平亦笑。
我哈哈大笑道:“知我者王子均也!”
王平道:“文长啊!虽然我知道你起兵之事错在陛下,而非在你,可是我还是要劝你一句——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的好!长安百姓好不容易生息四十年,刚得平安宁静,实在不能再落入战火了!”
我说道:“这一点我又岂能不知,我也不想打仗,只是……”
沉思良久,我对王平说道:“子均,我不为难当今圣上,你回去告诉他,只要他答应我三个条件,我便自动退军,返回汉中养老,决不为难朝廷!若是不答应,我便打进长安,废了他,另立刘谌幼子为帝!”
王平叹口气道:“既然如此,我便应承了你,是哪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彻查刘谌遇害之事,查出幕后真凶,为小女魏铃平反昭雪!”
王平点头道:“好,这一点不难!”
我又说道:“第二个条件——罢黜杨仪的官位,有此人在,大汉绝不会安宁!”
王平思考一会儿,道:“此时有些难度,陛下对杨仪极为信任……不过,我会尽力劝说陛下的!”
“第三个条件——刘璿必须做一个不输于刘谌的好皇帝,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必须拿得出手!须知大汉虽然统一,海内却依旧存在隐藏的敌人,他要是做不成好皇帝,十年之内,必有叛乱四起!”
王平苦笑道:“这件事说起来倒也简单,只是陛下未必能听得进去!”
我端起酒杯,啜了一口,道:“他听不进去就听不进去吧!但是他必须做到!否则,我绝不退兵,无非是拼个鱼死网破而已!”
……
“魏延!区区一个武夫,竟敢对朕指手画脚起来了!”刘璿重重地拍着龙椅,口中大声斥骂着,“回去告诉他,朕不会答应他前两个条件,至于第三个,也用不着他来教我!”
费祎不说话、姜维不说话、关兴不说话、王平也不说话……
一时间,皇宫中冷场了……
“姜维、王平!”盛怒之中的刘璿还没有意识到冷场,大声叫起来。
姜维、王平二人对视一眼,出班道:“臣在!”
“朕令汝二人统率禁卫军十万,出长安城,迎战魏延!”
……
第424回 兵逼长安
“陛下,您真的决定要与魏延交战?”
刘璿一瞪眼珠子:“废话!不消灭魏延,教朕的位子如何坐得稳?!”
王平沉默良久,道:“回避下,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做臣子的自然不会违逆,只是魏延骁勇有谋,十万军马未必战得过他……”
刘璿一拍桌子:“王平,亏你也是四世老臣,竟敢说这等丧气话,要是没胆量的,就不需你去了!”
纵是老实人也有犟脾气,听刘璿这么说,王平的火也蹿上来了:“既然陛下这么说,老臣不去便是!请陛下另寻他人吧!”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转身下殿去了,把个刘璿气得不轻。?!
“王平!你也要造反吗?”
王平却并没有搭理他,很快消失在宫门之外。
“姜爱卿,现在就只能靠你了!”刘璿勉强压下了怒火,转向姜维。
姜维不冷不热地回道:“陛下请放心,臣会尽力而为……”
……
长安城下,我令左右士卒打出“清君侧、除佞臣”的旗号,手握金刀,策马傲立于城门之下,高声叫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讲!请屈尊见上一见!”
刘璿立在城楼上,虽说面部表情显得大义凛然,可是我看得出来——他的全身都在战栗,我不禁轻轻摇了摇头——这个家伙,压根就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
“陛下!老臣身披铠甲,不能施礼,请先恕罪!陛下,老臣此来,只为清理朝中奸臣,不是要谋逆造反,请陛下打开城门,放我进城!”
刘璿指着我,手指不停地打着哆嗦:“魏延!你休要花言巧语!若你真对我大汉忠诚不贰,就放下兵器,单人徒步进城!”
我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