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碌碌,到了中午时分,山谷清凉的山风也吹不散燥热。
于是,大家便停下,在山间树林,准备中午吃喝,蓄积力气,下午再赶路。
只听另外一辆车上女子们悄悄聊着。
“姐姐,你昨天晚上发现半夜三更那个小淫贼的不轨举止了吗?”女下属小琴道。
另外一名女下属小菊咬牙切齿:“这小淫贼总是在晚上把人身上摸个遍。而且他的堂主;还不好点破;只能装睡,否则,天知道他会用什么更可怕的手段折磨咱们。”
小琴突然轻声对小菊耳朵眼说:“姐姐,你有没有发现他那小手摸的人身上滚烫呢。又是感觉难受,又是感觉舒服。”
两女均感觉脸色羞红。
这时候,王云东掀开车帘子对后面马车道:“嘀嘀咕咕些什么呢?快快快;生火;做午饭,你想把本堂主给饿死啊!”
两名可怜的女下属回答:“是,金凤堂主!”“是,银凤堂主!”
王云东吐血,脸色不好看,警告道:“下次记得了,统一称呼我为堂主。如果叫错了,摸咪咪一百次!”
女下属们吓的连连点头。
——————
一路无事。几天之后,顺利的回到了农场。
“少爷我回来拉!”王云东激动的大喊大叫着。
几名仆人早就先一步通知了。王云东母亲郑秀兰,妹妹王大丫、王小丫等等一干人等都觉得很激动。
王大丫高兴的说:“哥。我可想死你了!”
王小丫则嘟着嘴,奶声奶气:“哥,你不回家,我都当你不回家了!我跟妈说了,再过几天你不回来,我就到城里找你去了!”
两个丫头拉着王云东胳膊,一蹦一跳,显得开心。小孩子开心总是那么容易。
母亲郑秀兰看了他半天,突然眼泪都流出来了,说:“儿啊!你在城里受苦了!看你瘦成这样子,皮肤也晒黑了。。。。。。。不过,个子道是长高了点。。。。。。”说着,她还在自己脸庞捏来捏去;又用手比画王云东的身高;还找来镜子给王云东自己看看。
王云东对着镜子一看,分析了半天;说道:“不知不觉中竟然变的这么帅了。难怪我总觉得自己有点不一样。原来竟然是变帅了。。。。。。”
这话把妈妈、妹妹们全逗的忍俊不禁。
郑秀兰对王云东脑袋上敲了下:“少臭美了。以后再这么说,那我可要告诉所有人,我儿子整天吹嘘自己长的帅。”
几名女下属看的也扑哧一笑,却引起了郑秀兰注意。瞅了半天,也没认出这几姑娘是农场那家的,便问:“这几位姑娘是?”
女下属们犹豫了下,王云东得意的说道:“这是我妈妈呢!我妈问你们,你们就爽快说啊。”
女下属声音清脆的回答:“启禀老夫人!云东少爷此时身份非比寻常,是我们洪门致公堂金凤、银凤两堂的堂主。我等是他的护卫!”
王云东补充:“脸蛋更漂亮的叫小琴,身材更好的叫小菊。脸蛋没小琴好看,身材没小菊苗条的叫小草。小草身手好,能瞬间爬上几丈高的树上掏鸟窝。”
小琴、小菊还觉得这样的说明可以接受,小草咬着嘴唇;快气的要暴走了。
跟着郑秀兰一句话打破了王云东的得意:“天啊;真希奇!我儿子不但当上了金凤四姐;还当上了银凤七姐!”
接下来,大丫猛的冒出一句:“四姐好!七姐你好!”马上就躲的远远的了。
王小丫咯咯笑着喊:“姐。。。。。。。”
王云东无语问苍天了;天啊;自己哪一天长的像姐。明明自己是下面带把的爷们啊!黄三德龙头、司徒美堂副龙头你们害惨我了!
郑秀兰越发觉得有趣;喜笑颜开的说:“儿子!你检到大便宜了呢!金凤、银凤两堂全是一些姐妹。俊俏的也是有大把的,以后,你不愁找的不到漂亮媳妇咯。”
王云东又羞又怒,说道:“不和您说了!”
说着,就跑到后面卧室,自己的空间里面,研究那个笔记本电脑去了。
——————
离开农场几个月,虽然体验了一番别样的人生,更有许多收获。但是,王云东时事无刻不在关心自己那个笔记本电脑。
通过一些新闻、正在发展的时事的旁敲侧击,他已经肯定这里面的信息简直是一本本的预言书,一本本的一字值千金的超级秘籍。
有了这些强大的信息,这个地球上所有机构都将处于和自己信息不对称得尴尬状态。往往,他们刚拟定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马上就会被自己轻易得知晓。只要该计划影响力足够大到在历史长河上留下痕迹。
就算人要拿一个几十万公里的土地和自己换这个神器,王云东也是不肯的。他的见识随着那个笔记本上的信息而变得广阔,王云东早就开始萌发自己开创未来的想法。
去谋取无尽的财富?去为华人争取利益?去获得无上的地位?让人崇拜自己;仰望自己!对;就是这样!各种笔记本电脑里面的YY小说情节突然全面侵袭王云东的脑海,无数妄想一波又一波的袭击。
十岁少年,再聪慧也难以如成*人一般心思成熟。很容易被外界的思想感染,价值观念改变可以是瞬间万变。世界就如同是大海,少年人就是一艘小舟。大海风浪一起,小舟的方向自然动摇不定。
乡下的农场主少爷;致公堂两个无关紧要的堂口堂主职位;美国畅销作家。等等身份根本就不能匹配自己!王云东想,我就是人中之王,整个世界必须匍匐在我脚下。
越到后来,王云东越发得意,甚至陶醉到猖狂的大笑。
——————
——————
第一更,求票票和收藏。
恩,剧透一下。貌似过几章之后,主角出农场就逐渐进入真正的主题。将走商业、科技、金融等发展路线。
第一第36章 可怜的张鱼先生、答辩
回到家中,一个最不好的消息,就是家塾里面的先生张鱼回国探亲之后,已经回到农场。
这位张先生,年纪已过五十,虽然悬梁苦读经书,不过,在科举考试中,仅仅止足于秀才。不能高中,并不代表没有才华,相反,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大儒学者才子们往往都是难于考取功名。至于考取更高的功名,往往不在于读书人对于经书本身的熟悉掌握和理解了,而在于审题、赌命题者的意图等等主观因素。
张鱼先生诗词歌赋、四书五经等才艺均显得有深厚造诣,每每性质大发,往往吟诗抚琴,展现才艺。并且,身在美国教书多年,也读过一些西方科普读物。对于现代科学倒并非一无所知。这样一个先生,才接触只会觉得其君子风度,接触长久会发觉其还是风流潇洒本性。对于王云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启蒙老师。
不过,今天,当王云东来到书房,却见到和往常不一般的情形。
在书房中,张鱼来回踏步,显得焦躁。
张鱼神色如丧考妣一般的沮丧。
王云东笑了,心道;难道他因为没有书本教书而烦恼。两个月前的那把火,已经把万恶的四书五经烧成灰烬,有点微糊的红薯味道似乎还能回味。
张鱼说道:“云东。近来在旧金山流传一部反书,叫什么《徐一帆传》?你可知道!”
王云东点了点头,说:“恩。知道的。”
这就是自己根据笔记本电脑里面的故事改编而成,并在唐人街现场边编边说的故事。难道,老师觉得这故事好?要自己说后文?要催促更新?
泪流满面啊,那个笔记本上的鸟人奥特曼的原型版本《篡清》也是没写完的。如果要继续说,就没有借鉴的了,只能自己去扯,那多浪费脑细胞啊。
不过,很快王云东就知道自己领会错了意思。
只听见竭斯底里的怒声:“这个糟糕透顶的反书!姑且不说该故事荒诞,西元21世纪的人还没有生下来怎么到了甲午年扭转乾坤?光是评书里面个故事字字都是明目张胆的辱骂朝廷,简直是无君无父到了极点。。。。。。”
说着,张夫子胸口剧烈喘息,眼神中射出恐惧、愤怒等等传统文人面对反书最正常的表现。中国的封建时代,除了优秀的考生最终通过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官僚选拔更公平的科举考试成为官员之外。政府往往还会给地方有功名的读书人少量补贴,虽然这些补贴养家糊口都很困难,但是,这也算是一点“恩惠”了。由于终生难以在科举考试中再进一步的读书人在人口中的基数也是相当大,就是这点微末的补贴,却是轻易收买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由于,屁股决定脑袋这一颠扑不破的道理!所以,每每天下底层百姓造反,读书人却是最维护统治阶级的势力。因为,推翻腐朽的政权可能也会剥夺了他们那一份不多的既得利益。当然,等过几年,清廷借着所谓的变革,把科举等制度一下子给搞没了,全面任用满族官员,抢夺更多的官位,这就剥夺了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考试权。到时候,维护清廷统治的基石就会给它倒戈一击。
过了片刻,张鱼又沉吟问:“据说。说评书的那人也叫王云东,和你同名同姓。这两个月;你道也在旧金山。你说下,你可认识说书人?”
王云东满不在乎的说:“老师,不用乱猜了!那人就是我!”
张鱼夫子几乎要昏厥了:“你可知道,这要传回大清朝。今后你若是回去,根本就谈不上去考功名了,估计一下船,就会被朝廷密探缉拿。。。。。。。你你你;枉读了几年圣贤书。。。。。。。。我我我。。。。。”
王云东笑道:“是我又怎么样?难道清廷还真有本事到美国来抓捕我,并把我送到火刑架上烧死我不成?他们可是看着洋人就发抖的呀,在清廷灭亡之前,我会暂时保持美国国籍,你想,他们敢动我这名一个‘洋人’?还有,我可没有打算考什么功名,见到洋人骨头都硬不起来的朝廷,它的功名不值钱!”
张夫子更是牙齿都吓的发抖起来。
过了会,他如同火上的蚂蚁一般来回踱步,冷汗之流:“不!你不但害了自己!连为师我也被害惨了!本来为师只不过是在你家教书,混些钱财。今年大考虽然落榜了,但是三年后我还有机会!天啊。。。。。。。今后回去赶考别说高中了,多半会被当成反贼同党。。。。。。。你,你这个孽徒弟。你无君无父,胆大包天,竟然连累到为师我了。。。。。。。。”
王云东想,以清廷这等喜欢连坐、牵连,一人犯罪祸及亲友的氛围,这张夫子今后功名无指望了,也算自己害了他。还是下重药把他从害人的科举名利场中解脱出来吧。
科举规则确实是先进无比,但是,变成了考八股文了,就让考试选拔赛人才的作用进入死胡同了?不说一般人考一辈子也难靠到什么功名;就算是考到最逆天的状元;那又有什么用呢。清廷早就腐朽了,在清初期不久科举这个规则已经被朝廷公然买官卖官的自掘坟墓行为变得岌岌可危。到了后期,做官的有几个是考的呢,十有八九都是花钱买的!买官除了增加官场贪污腐朽之外,破坏了科举制度。
从中世纪以来,中国作为世界经济文化最强大的实体,人口、经济、科技文化水平占据世界50%~35%之间,当中国综合实力占据35%那是指乱世,盛世期间,中国一个仆役享受到的待遇,甚至比的上欧洲一个小贵族。而且,中国是官僚制度的故乡,当西方还是以贵族来管理国家的时候,中国已经领先1000年就诞生了公平的不分地位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一百多年前,法国人、英国人就掀起中国热,先后卑躬屈膝,依然按照几千年来固有的“小欧洲大中国”心态,怀着朝圣一般的谦虚姿态,派人到中国考察,学习先进文化。这一波文化交流中,西方获益相当大,产生了各种近代的制度,比如他们主要是学习中国的先进官僚选拔制度,从而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