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就住在州学里。”
曾不疑就笑道:“那倒是不急着回去了,不如今晚就在我们府上住一上晚,明日同四郎五郎一同去学里就是。”
柴十九辞道:“就不麻烦伯父和两位兄台了,因我原本昨日就该回的,想着我的小厮应该急了,先回去报个平安,等哪日学里有假,再来看望伯父和府上的老夫人。此次去南丰,原本就计划着拜访伯父和子固先生的,只因有事耽搁了,又急着回临川,才未成行,却不想在路上遇上伯父,也是小侄幸运。行了一路,想来伯父也应该累了,小侄今晚就不叨扰伯父了。”
说着便要告辞。
四郎就去付车资,柴十九拦了:“子进兄这是打我的脸了,车资就由小弟代付吧,也不过区区一两百文钱。这两日跟着伯父和兄台蹭吃蹭喝,也好叫小弟还些情才是。”
五郎也就不再坚持,柴十九给曾不疑行了辞礼,上了马车,才似突然记起一般,对着八娘笑道:“八妹妹,这几日就把你要看的书差了人送来,学里的饭食实在难吃的很,回头烦你做些吃的叫我遣来的人给我捎带回去可好?”
八娘想着她在甲板上的样子,与现在人前谦谦君子形状可大不相同,再加上五郎说了他的身份,因此并不愿意与他多说,可这会儿父兄俱在,却不好不答话,因此浅笑着点了点头。
柴十九这才让车夫驱了车。
他这边刚走,曾家的大门也开了。
开门的老仆一见曾不疑,又惊又喜,忙道:“小人见过老爷,老爷怎么来了?这,小人这就让人去去通报老夫人。老夫人若是知道前来,不知多高兴呢。”
一边说,一边叫了他家的老婆子来,去了二进院里老夫人处回话。
这男仆姓黄,原是南丰曾府上黄伯的侄儿,与他家婆娘如今在临川跟着祖母黄老夫人身前服伺,负责看门护院,他老婆子负责洗桨,因这府宅不大,又只得一老一小祖孙两位主人,倒也能应付。
曾不疑就问:“老黄,老夫人身体可好?”
老黄一边帮着四郎五郎拿了行李引路,一边道:“回老爷的话,前段老夫人偶感风寒,现也大好了,老爷不用担心。”
一行人入了二进院的正房,老夫人听了报,已端坐在那里,六娘在身边陪着。
老黄自去安顿行李,曾不疑领着两子一女,先给老夫人行了礼:“听四郎和五郎说母亲您身体不适,很是担心,这才来看看母亲,母亲身体抱恙,怎也不使人去与儿子说一声?岂不是儿子不孝了?”
“年纪大了,生些小毛病也是正常,怎好次次劳师动众的?这不好好的了?这行了一路,也累了,快快坐下说话。”黄氏笑道,又看了八娘,“八妹儿,身体大好了?现在看着这小脸儿上倒有些肉了,快坐祖母身边来。”
八娘笑着上前行了礼,倚在黄氏身边坐下,朝着六娘调皮的眨了眨眼,看的六娘真想笑,这才又倚着老祖母脆声笑道:“祖母放心,八娘现在身体好着呢,保管再不生病叫祖母和爹娘还有哥哥姐姐们担心了,这回爹说要来看祖母,八娘也想念祖母和六娘娘,这才央了爹带我来的。祖母,我现在也能做饭菜了,爹爹和娘还有哥嫂们都夸我做的好,爹说兴许老祖母吃我做的饭菜觉着香,能多吃些,这才带了我来。”
“你们都有孝心。”黄氏见儿子和孙子孙女,又听了这翻贴心贴肺的孝顺话儿,哪有不高兴的,便把八娘揽到怀里,“我们小八妹,也长成懂事的大闺女了。”
一家人见面,自然是喜欢的很,黄氏又问了朱氏的身孕,并几个小的读书的情况,曾不疑陪着母亲说话,那边六娘见了八娘也是喜欢,小姐妹两人就坐在一边低声的叽叽喳喳。
六娘大概是因从小跟着祖母生活的原因,凡事都有主意的很,性格爽利,人也要强,和七娘的温婉柔贞不同。姐妹两人一阵说笑,听说八娘还给她带了七娘亲手做的礼物,六娘也很高兴,说是这些日子在家中,也给七娘和八娘各做了一双鞋,回头让八娘试试。
六娘的针线极好,八娘想着元旦新年时,六娘给她做的那双鞋子,以她前世的眼光看来,直如艺术品一般,一下放在那里竟没舍得穿,这回听说又有新的,高兴不已。
一翻叙话,那边黄婆子已过来回话:“老夫人,老爷,晚饭已经做好了?就摆在这里?”
老夫人就让摆在下主屋的正厅里,一家人团坐着用了晚饭,又说了会儿话,黄氏年纪大了,不能久坐,曾不疑亲自送她回房,六娘和八娘一起服侍她睡下,这才回厅里,又因事前并不知道父亲和两个哥哥回来,哥哥们的屋子是常住的,倒不用管,六娘就让八娘先去她屋里休息一会儿,她去给父亲收拾床铺。
八娘也求着一起去了,等收拾好,黄婆子送了一应洗漱的东西过来,姐妹二人这才回了六娘的闺房。
待收拾完了上了床,六娘这才捏着八娘略有些肉了的小脸:“鬼丫头,今儿就先将就着,明天把我房间隔间给你收拾出来好住,这回就在这里多住些日子,我平日一个人也闷的很,刚好你来了,我还有个伴,对了,娘身体还好吧?”
“好的很。”八娘笑道,“姐也不用收拾了,我就和姐睡一个床上就是。对了,”八娘一边说,一边下了床,拿了七娘做的玩遇,在六娘面前晃,“姐姐,这个可爱不?我特地画了,请七姐姐做了送给你的。”
女孩子哪个能拒绝可爱的布玩具的?六娘看了自是欢喜的不得了,仔细看了半天,爱不释手,又想起来自己做的绣鞋,拿了给八娘试了,却是一双翘头雪青底绣鲜绿荷叶水红芙蓉纹的,明丽娇艳,正适合她这样的少女搭色。
试了刚刚好一脚,且和她白日时身上那樱草色的裙衫也极相配,如春日嫩绿般清新。八娘欢喜的不得了。套在脚上不舍得脱下来。站在床上左右踱着步,看的六娘直笑:“小八,你消停点吧,从前也给你做了不少,也没见你这么喜欢的,当真喜欢,姐姐得空再给做两双就是了。”
八娘嘿嘿笑了,这才坐下。
两人拥着薄被,说了家中的情形,六娘听说家中情形好转,哥哥们入秋就能去京中赶考,明年有望进士,就觉得没有比这更叫她高兴的事情了,直到夜深,两人才睡了。
第二天天色刚亮,五郎与四郎便去了州学。八娘起床后发现六娘早不在屋里,待她洗漱好出门,才发现两位哥哥已回学里去了,六娘摆好了早饭,老祖母与父亲才刚坐下。
见八娘姗姗来迟,老夫人黄氏还道:“这丫头,也起这么早,怎不多睡会儿?祖母老了,这睡的浅,才早起,害六丫头每日也跟着我没有好觉睡,你可别比与你六姐姐比。”
八娘原昨夜睡的迟,起的也迟,还不好意思,听了祖母的话,便腻了上去,依着黄氏呵呵笑:“祖母非但不骂我偷懒,还哄着我躲懒儿迟起,孙女就知道祖母最疼我。”
黄氏昨晚就见这小孙女比从前活泼开郎了些,老人家都喜欢热闹,又见她腻上自己,心中就多了几份欢喜,只道:“看这丫头,倒惯会叫人疼的,快坐着好生吃饭吧。”
八娘这才站起身,帮着六郎摆碗布筷。
祖孙几人吃了饭,八娘陪着六娘去厨房里收拾,被黄婆子赶了出来:“厨房里有我就成,八娘刚来,怎好就叫做事,六娘,你陪八娘去屋里玩去。”又问六娘,“今儿老爷也在,中午准备些什么菜?说了我好去菜市上买去。”
第三十二章节狭路再遇
八娘一听来了精神,怂恿六娘:“六姐姐,黄婶这么忙,不如我与你出去买菜可好?”
因元旦时回南丰老宅,在家住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六姐是看着一家人如何呵护这位小妹的,哪里就敢带着她上街闲逛?只道:“这可不行,离菜市还有段路呢,可不敢叫你多走,再说你昨晚上又没睡好,行了两天路了,若是累出什么事,我如何向爹和娘交待?”
八娘就拍了拍自己的小平胸,嘻笑道:“六姐姐,你看我这生龙活虎的样子,象有事儿么?我身体早好啦,昨儿晚上祖母不是还夸我近来红润了?在南丰家里时,我还每天晨起锻炼身体呢。走些路怕什么?前些天我与四哥五哥一道去了乡下玩了一整天,可都是走的,也没事儿。我就是想出去看看临川州城,与咱们南丰有啥不同的。你就答应我嘛?”
她声音又清又脆,又带着软软的央求,一张小脸满是期盼,从前的八娘可不是这样的,话少的很,六娘听的心软,又因平常与姐妹们相处的少,就是八娘大病那会儿,也多是七娘照顾,她人在临川,有祖母在实在走不开,虽然心中十分惦念着,可甚至连回家看望一下都没有,原就对八娘有些歉疚,哪里还舍得再拒绝?只得笑道:“好了,也别粘着我,回屋里与祖母说声,便带你出去。”
就知道六姐的性子,是吃软不吃硬的,八娘偷笑,装罗莉果然好办事。上前便挽了六娘的手,甜腻腻的叫了声:“六姐姐。”
六娘又好气,又好气,捏了捏她秀气的小鼻子,这才去与祖母回了话,并去屋里取了二百文钱装好,携着八娘上了街。
屋里黄氏与曾不疑在说话:“既来来了临川,总当去王家拜会一下。王家的长子,咱们家七女婿的兄长,就是去年中了进士的介甫那孩子,如今正在淮南任节度判官厅公事,得了实差,也算是喜事,你顺道去道个喜,也见见亲家。七妹儿的婆婆,倒也孝顺,常来看我不说,也时常送些东西过来,你这回不是带了些东西来吗?就挑那好的,也送点过去。”
曾不疑应是,就打算先写了贴子叫人送到王府里。又想着四郎说是他和五郎州学里的教授想见他的事情,索性也写了贴子,欲登门拜会,再则,那州衙的刘知州,于自家也算有恩的,当年二郎子固没少人家照顾,更当去拜访一翻,就与老娘说了,自去写贴子不提。
黄氏也听了曾不疑说了家中最近的情形,老怀甚慰,她年纪大了,对一个老人而言,再没有比一家人平富安乐更重要的,如今吃活不再愁,便不再有什么忧心的。又想着明年春闱,该叫几个孩子去京里试试,便也转去了书房里,一边看曾不疑写贴,一边说着大郎二郎几人入京的事情。
曾不疑很快写好了拜贴,扶了老夫人去正屋里坐着说话:“……母亲放心,大郎和二郎已定了要去的,四郎和五郎,我还要去问问他们教授的意思,他们母亲也都在准备着四季衣裳并盘缠了,只是儿子又想着,明年开春四月,便是母亲的九十大寿,若是这几孩子赶不回来,岂不耽搁了?”
黄氏就打断了他的话:“瞧你这当爹的说的这话,是我的大寿重要,还是孩子们的前程重要?你祖父那辈,尚是乱世,也就不提了,你父亲那辈,咱们家一门七进士,你父亲更是官至尚书礼部与吏部郎中,到了你这一辈,几个兄弟里,除了已逝的三郎,也是一门六进士,可孙儿辈的,我还没等到他们出息,这几个孩子,我是知道的,大郎二郎就不说了,就是四郎五郎,出了我们曾家的大门,哪个不夸的?还有小九和觉儿两个孩子,我看着也不错。你是当爹的,就是再艰难,也别误了孩子们的学业。入京赴考的事,无论如何,也不能耽搁了。我还有几年能活?总要叫我有生之年,也能看看咱们家这几个孙子辈里,再出几个出息的吧?否则,将来到了地下,我如何向你爹交待?还有你三弟家的阜郎,我前儿也给你三弟去了信,让他把阜儿送回来,秋时与二郎他们一道进京去。”
曾不疑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