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的军心动摇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在进攻?谁在冲锋?为什么作为占领阵地的我们会恐惧面的两个人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不是人,而是嗜血夺命的恶鬼,死神!
“轰!轰!轰……”一股强大的气浪,将张沿海“吹”到了半空,重重的摔在了地上,他睁开眼,看到自己阵地的后边一面面红旗正在迎风招展。
“看来这次我是真的要死了,连长呢?我们一起去逛阎王殿。”说完,张江潼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昏迷中的张江潼突然感觉到大地的一阵颤抖,伴随而来的是“嗒嗒嗒嗒……”的轰鸣声。他艰难地挣开眼睛,忽然,他发现自己正躺在担架上。
张沿海心里“咯噔”一下。“坏了!我不会被老毛子俘虏了吧?不行,打死也不能当俘虏。”张沿海用手慢慢的向身上摸去,希望能找到一颗手榴弹,最起码也能在“上路”之前拉上几个老毛子垫背。
第二百零四章:谈判的条件
榴弹没有找到,张沿海却因为自己的大幅活动牵扯了再一次昏迷了过pm
张沿海再次醒来以后,已是第二天了。他得到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好消息是自己并没有被俘,而是被随后赶来的战友抢救下来的,现在自己正在野战医院里;而坏消息是,自己是整个连里唯一还活着的人。
现在的张沿海心里犹如海啸一般波涛翻涌,昨天还在一个战壕里战斗的战友现在已经全部牺牲了,他们一天前还跟张沿海一起修筑着工事,一闭上眼睛,他们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短短的一天时间一个连120多个战友就这么离他而去,想着想着,眼前的景象变得朦胧了起来。
赵晓峰坐在防弹吉普车里,正在急忙地赶往前线指挥部,此时,整个战役已经接近了尾声,中国同盟军的两个坦克旅已经穿插到了苏军的后方,现在要做的工作只是等着自己手下的将军们给自己送来战报了。
“谢珂,你认为一场战争胜负的决定权是在谁的手里呢?”赵晓峰半闭着眼睛,舒服的靠在了吉普车的靠座上。
“我觉得战争的负是决定在指挥战争的指挥员手里的,没有优秀的指挥员,是怎么也赢得不了战争的胜利的。”作为赵晓峰身边的参谋,谢珂并没有其他随从阿谀奉承的坏毛病,所以赵晓峰经常跟这个特殊的参谋讨论一些问题来提高他的能力。
“谢珂,你的回答代表了一分人的思想果你刚才的回答是自己的真实思想的话么你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战争的主力是什么?”赵晓峰慢慢的说着。
“战争的主力?只知道部队中有主力和非主力之分,却不知道战争还有主力。”谢珂疑惑地摇着头。
“那么我问你,什么是军;的基础?”赵晓峰睁开了眼睛,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誓死追随自己的参谋兄弟。
珂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晓峰看了看他。觉得他是真地无法自己想明白对他说道:“任何一只军队地组成都少不了士兵。士兵就像是人组成身体地细胞。也可以说成是一台机器上地零件。虽然单个地士兵地作用看上去很小是如果缺少了他们。军队这台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得战争地胜利也就无从说起了。”说着。赵晓峰看了看谢珂。然后继续说道:“同样地道理。一个指挥员再优秀。没有优秀地士兵来执行自己地命令。那也无济于事兵在战场上地作用是巨大地。没有他们再好地指挥员也无法取得胜利们总不能让指挥员冲锋吧?”
谢钦佩地点了点头。然后问道:“照司令地意思个士兵就能决定一场战争地胜利么?”
“并不是这个样子地!决定战争胜利地是士兵。但并不是一个普通地士兵而是一个英雄。只要士兵们心中有了一个英雄地形象。那么他们就会以他为榜样。挥出惊人地战斗力。这种力量才是决定战争胜负地关键。这就是信仰地力量。”赵晓峰说完。再次闭上了眼睛。靠在座椅上休息。过了好久又缓缓地说了一句。“要给内蒙军团地那个排长颁勋章。他是那个连里最后地一个战士了。他是一个英雄。是他地力量使我们赢得了战争最后地胜利”
“是啊!”谢珂点了点头道:“给那个连重新起个名字吧!”
“连?……”赵晓峰笑着问道。
“难道?……”谢珂好奇地看着赵晓峰。
“就叫勇士团吧!让那个张沿海担任团长。……”
8月5日,也就是苏军下达突围命令的第2天,苏军集中了强大的兵力和坦克,向中国同盟军第1装甲两个旅动了第一次突围。
苏联战士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高喊着“乌拉”,不计伤亡地冲向中国同盟军阵地。中国同盟军军很快陷入危急,而恰在此时,中国同盟军第二师团的增援部队赶到了,打退了苏军的冲锋,第一次突围失败了。
同一天,在中国同盟军第五师团的阵地,双方也展开了激烈的突围与反突围战斗,苏军出动了1个骑兵师、2个坦克旅的优势兵力向外突围,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包围圈,但中国同盟军第一装甲师得到支援的命令后又组成了新的包围圈。苏军凶猛顽强地冲锋,付出了惨重代价,最终还是没能够冲破包围。广阔的土地上堆满了苏军将士的尸体,局面惨不忍睹。
5日傍晚,苏军又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突围,曾一度将中国
的阵地打开一个缺口,但不久又被中队的反突至此,苏军再无力进行有效的突围攻击,包围圈内的苏军士兵劫数已定。同一天,西方面军第211集团军军长彼得洛夫斯基中将、参谋长巴甫洛夫中将在突围战斗中牺牲。
为了接应被围困的苏军突围,远东方面军司令布柳赫尔元帅先后出动了6个师的兵力,从包围圈外向内进攻,力图挽救远东方面军全军被歼的命运,但由于方向的偏差,又遇到了中国同盟军第5军团特别行动队的多次骚扰与误导,始终未能成功,使被围苏军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
包围圈里的苏军越来越混乱,又被切断了后勤供应,在既无燃料又无弹药的情况下,只得整营整营地端起刺刀向中国同盟军的坦克大炮和机枪起密集冲锋,扩音机把斯大林激励人心的讲话传遍整个战场,许多士兵阵亡时耳边仍索绕着他的声音。这种绝望的自杀式冲锋最后成了一场中国同盟军对苏军的大屠杀,成千上万的苏军士兵倒在中队的枪炮下成了斯大林夺取中国土地的陪葬品。
在遭受了重大伤亡而徒劳无功之后,苏军庞大的集群令人难以置信地迅速崩溃了。到8月6日傍晚,亚力克战役结束,除了十万多苏联将士阵亡外,还有三十多万人成了战俘。中国同盟军还俘获了苏军坦克6811辆,火炮2120门,车辆1600。
果然不出赵晓峰的所料满满的苏军战俘竟然挤满了整个亚力克城外围的“山谷收容站”。
令赵晓峰欣慰是,自己电子干扰小分队的三名美丽的女兵在莫雨涵的努力下终于成功地从苏联57特别军的军部解救了出来,而且,苏联方面已经从方面来紧急电报,要求与赵晓峰的中国同盟军谈判。
1936年8月6日傍晚。
赵晓峰紧急召集冯玉祥、珂、鲍尔、傅作义、马占山、徐宝珍等人,讨论同苏联的蒙古争端会谈底线问题,中国同盟军究竟通过谈判能收回多少利益联政府的最大限度可能是什么?本来赵晓峰要亲自出面同斯大林摊牌。
谢珂参谋长持会议,冯玉祥副总司令详细地拟定了谈判的具体步骤。主要是:要求苏联政府主动放弃在我国蒙古之内的所有利益,撤出全部俄籍人员,归还苏联曾经侵占过的所有中国土地,并要求苏军立即放下武器从蒙古境内撤出。
“呵呵!”赵晓峰听着有点;笑,“你说苏联人会同意吗?”
“同意?哼!”冯玉祥扯着大嗓子喊道:“如果他们不同意,我们就采取全面的军事行动!”
“光应该要他们归还土地,还应该要他们赔偿我们的战争损失!我们伤亡了那么多的好士兵!”徐宝珍也显得颇为激动。
“总令,以我军现在的实力,收回老毛子霸占我们的国土,我看不是什么问题。干脆,借着蒙古战争的余威,下手把苏联远东地区也收回来算了,他们刚刚经过大清洗,苏军的战斗力好像很弱,我军士气正旺,这是绝好的时机,也算是给我们中国同盟军立威!”冯玉祥愤愤地说道。
赵晓峰可不莽撞,他笑呵呵地朝着谢珂打趣道:“我们的副总司令还是个急性子啊,打仗我们不怕,但是,这个仗值不值得打还是个问题啊!”
“难道我们不打了?”一直没有开口的傅作义惑道。
赵晓峰清了清嗓子对傅作义说道:“打败苏联人、收回被他们占领的土地,这是大多数国人的意愿,也是我们中国同盟军的意愿。但是,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土地都收回来,这还不一定,如果要让北极熊彻底服输,那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啊!毕竟开疆拓土还得是军人打先锋嘛!我们先听听谢总参谋的意见如何?”
中国同盟军总参谋长谢珂欠了欠身,先环视众人一圈,才说道:“就我个人来讲,收复失地的愿望比任何人都迫切。但是,就目前我军的实力来讲,不适于同苏联为了领土之争,打一场国家之间的战争。因为,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四分五裂当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也就是所谓的“师出无名!”我们代表中国出战,蒋介石、会同意吗?即便是那些小一点的军阀政权也不会承认我们的行动目的!还有,我们的军队虽然强大,但是,跟那些达国家比起来,还很贫穷,也无力支持大规的长久战争。”
第二百零五章:尔虞我诈
珂停了一会,接着道:“现在,我们中国同盟军的官新的调配以后,政府各级行政官员都是刚刚上任,改编后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少,但还需训练磨合一段时间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这一点同苏军刚经历大清洗,战斗力大幅度下降有些类似。因此,目前我们作战主要依靠原十大军团的主力部队,打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还可以,全面战争的条件尚不具备。”
谢珂说完后,鲍尔又补充道:“中苏之间战争规模升级,既不符合中国利益也不符合苏联利益。先说我们自己,刚刚收复了华北,北平、山西大批的军队改编正在进行中,各地官员还尚未派齐,大大小小的事情已使我们感到吃力,如果再去承受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说说苏联,众所周知,德国的迅速崛起已经令他们焦头烂额,加上德国最近不断对苏联施加的压力,使苏联十分担心自身的安全,从长远的利益来讲,这场战争对中苏双方都没有任何益处。
马占山非常赞成赵晓峰和谢珂的意见,起身道:“我们经过这一仗,已经让苏联人吃了一个不小的亏,也展示了一下我们军队的整体实力,使苏联今后对我国有所顾忌也是好事嘛。我看我们已经取得了中苏战争的局部胜利,苏联人要是能全面放弃蒙古利益就好办了,下一步我们适当地挣回部分蒙古、东北地区的主权即可,想要全面地收回蒙古、东北的主权暂时还是不现实的,至少目前还不具备条件。我们现在只要同苏联达成两国都不在蒙古驻军的协议,蒙古作为两国的缓冲地带,如果一方违反协议,另一方便可派驻同等数量的部队。”马占山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苏联之所以对蒙古感兴趣,不就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