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伯朋克时代】
与“新浪潮”运动类似,“塞伯朋克”运动也是一群作家发起的。这群作家包括:威廉·吉伯森、布鲁斯·斯特灵、派特·卡迪根、格里·格别尔、卢迪·拉克、莱维丝·施恩纳、约翰·舍利以及杰特等等。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读者们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熟悉的高科技场景之中。但是,在文化价值方面,则融入了某些反文化的、既不属于上层人士又不属于社会底层的“第二世界”文化,这其中,甚至包含了对中产阶级美国价值观的戏谑。80年代中期,著名编辑伽德纳·多佐依斯创造出一个新词来标示这批作品。这个词是用英文“控制论”的前缀(Cyber)加上新兴的反文化生活方式(Punk)构成的。其意思指的是,某一类具有超越传统和极端未来主义观念的电脑技师。以他们为主角的作品称为“塞伯朋克”作品,其作家称为“塞伯朋克”作家。
“塞伯朋克”运动的两个中心人物是美国作家吉布森和斯特灵。威廉·吉布森出生于1948年,但进入科幻创作的时间较晚。他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某种颓废的环境之中,在那里,人类似一盘散沙,但却由电脑网络相联结。吉布森的小说故事情节复杂,常常造出一些生僻的词汇。他对信息科学和生物工程的描写细致入微,主人公共有某些愤世的“朋克”情感。
吉布森的首部轰动作品是《神经漫游者》出版于1984年。故事的主人公是位“信息世界的牛仔”;名字叫凯斯。他可以将自己的大脑与世界性的电子计算机网络相联通。这样,他当起了信息的窃贼,并为某一公司所利用。整部小说可以认为是一部高科技社会条件下的信息争夺战。
《神经漫游者》出版之前,吉布森曾顾虑地想到,也许读者无法接受自己的新型作品,因为小说的情节复杂跳跃,这是为了使人有那种进入计算机空间后的神奇感觉。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它一下子就赢得了从科幻界到文化界的交口称赞,小说获得了多项大奖。评论家们在总结《神经漫游者》的成功之处时认为,正是作品那种暗示性,才使其呈现出了复杂得使人眼花缭乱的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多种文化在最最细微之处交汇融合,已经找不到那种现实的美国样版,连美国产品商标都已极为少见。小说的人物与昌德勒和汤普森笔下的人物如出一辙,他们对一切慢速的或烦人的事物都没有同情心。当然,还有一个重要之处应当提及,那就是对网络中旅行的描写完全是信息化的、超现实主义的,与二十年前亚瑟·克拉克的《2001年太空漫游》中首次出现的通过超空间之门一样,网络旅行的幻想盛景使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1986年,《神经漫游者》的续集《康特杰罗》出版。小说的背景紧接前书,但时间已是前部作品的七年以后。这一回,上部作品中强大的人工智能,部分地进入了某些受控的实体;而且,它的全能已成为某个新型宗教的崇拜对象。康特杰罗是一名新的闯入者,特纳是一名信息控制卫兵,而马里则是艺术商人。三位主人公都发现,他们已被人工智能神秘地控制了。
对《康特杰罗》的反映远不如第一部作品强烈。评论家们一方面称赞作者能将众多散乱的元素捏合起来,显示了天才;另一方面,对其缺乏清晰的交点和推动力提出了批评。但是,这部小说仍然列入了当年的星云奖和雨果奖名单。
吉布森的其它作品还包括1986年出版的短集《燃烧颜料》,这是作者的第一部选集,其中包括了部分与他人合作的小说。在他独自创作的作品中,不少故事仍旧发生在《神经漫游者》那个阴冷的未来世界里。
“塞伯朋克”派的另一个作家是布鲁斯·斯特灵。斯特灵于1954年生于德克萨斯州的布朗威利,毕业于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他曾参加过克拉里森科幻写作学习班,并发表过一些短篇作品。他是“塞伯朋克”运动的主要理论家和发言人。
《心之海》(1977)是斯特灵的首部长篇,故事发生在努拉瓜星球上。这仍旧是一个阴暗的世界,其居民无休无止迷幻自己以致于无法逃脱药物成瘾的悲惨下场。
《人造孩子》发表于1980年。这是一个研究如何控制环境、拓展人类生活,结果却使人类自身发生了改变的故事。斯特灵的作品特别注重描述未来的人性,他有某种说服读者相信自己观点的天才,而他自己的观点的核心是:未来的人性不能简单地等于今天的人性,如何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以及技术将怎样发展,都是无法预知的。因为,人类本身会不断变化!在《人造孩子》中就戏剧性地表达了这种看法:老人们跟不上时代步伐,年轻人无法保持信仰,明天会出现与今天绝然不同的新的真理。你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吗?那你必须跳出变化的世界与固定的价值系统相冲突的陷阱。
《晶体点阵》开始看,似是一个传统的科幻小说,但其描述的世界则更加没有秩序。《晶体点阵》的故事场景,是斯特灵的一系列关于《蜂群人》的小说通用的。《蜂群人》(1982)讲述的是两类不同生物对文明发展的不同看法,“机械族人”相信,人类的进化将向外科手术的方向发展,移植器官、安装假肢,以延伸人类的适应力;而“变形族人”则相信,基因改变才是使人类继续进化的途径。结果证明,他们全错了,新的人类与两者都有差别,又都有联系。
斯特灵的作品常将科学技术的推测引向极端,但他缺乏某些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的才能。对他来讲,人物和情节只是思想的载体,但这个缺点,在他后期作品中有了不少改进,如1985年发表的《在布鲁涅的青春岁月》和1986年发表的《美丽与崇高》中,作者笔下的人物开始显露出一定的代表意义与独特性了。
卢迪·拉克是数理逻辑学博士,他的“塞伯朋克”小说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和反文化的活力。他不那么关心写意识拓展的预测或荒谬的粗俗喜剧,他的小说有些象卡夫卡或奇若克的作品。在科幻领域内,其师承贝斯特和范沃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有《软件》(1982)、《时间和空间》(1984)以及《生活的秘密》(1985),其中的这最后一部作品,描写了一位60年代的青年,发现自己是个来自外空的生物。
除了上面简介的三位作家的作品外,“塞伯朋克”的名著还包括施恩纳的《边疆》,舍利的《活人转移大会》、《蚀》,杰特的《莫洛克之夜》和《玻璃锤》等等。
“塞伯朋克”运动从出现至今,已经十几个年头。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呼唤科幻小说从“新浪潮”回归,二是其作品引入了现代高科技,三是文化价值观的反传统性,四是反对标签化和不结盟的文学立场。
事实上,如果将70年代中期以来的科幻小说完全归结于“塞伯朋克”则是非常不确切的。在这一阶段,传统的科幻小说仍然继续存在,“新浪潮”的后继者们也仍在继续努力。此外,人文主义科幻小说、女性作家的作品等多种流派,异彩纷呈。到了1987年夏季,塞伯朋克已明显地融入了主流科幻文学中去。由此可见,一个多流派并存且相互融合的时代即将来临。
但是,无论未来如何发展,科幻小说作为某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已经具备了本身的特点。在当代,一个人想要不下功夫地深钻科学或了解文学就能创作好的科幻作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现代科幻小说正是高科技与高超文学技巧的完美结合。
纵观西方科幻小说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启示:
1、科幻小说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2、科幻小说的发展依赖于文学与时代的变化。
3、科幻小说的发展依赖于不断更新的作家队伍。
4、科幻小说的发展仍依赖于读者兴趣。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有许多地方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可以使中国科幻作品的繁荣免走弯路。而作为一种包含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元素的科幻小说,在东西方同样受到热烈欢迎的事实说明,在人与科幻小说之间,必定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也许,正是那种对大自然、对整个宇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久恒的好奇心,才产生了这种特殊文学品种,而这种好奇心一天不消失,科幻小说就一天不会停止存在。
【赛博朋克中常见元素】
黑客
数字空间(Cyberspace)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控制论与电脑生化
都市扩张与贫民窟
牛仔—像反英雄
大型企业
基因工程
毒品和生化
恐怖主义(特别是计算机恐怖)
【塞伯朋克发展大记事】
1928
最早“朋客”这个词指犯罪的人
1948
神经机械学(“cybernetics”)这个词由NorbertWiener创造
1955
《赤裸的午餐》出版
1960
电脑生化(“cyborg”)这个词由ManfredClynes创造
1968
《机器人会梦见电绵羊吗?》出版
1972
K。W。Jeter完成Dr。Adder(春季)
1973
“TheGirlWhoWasPluggedIn”出版
《Gravity‘sRainbow》出版
1975
ShockwaveRider出版
1976
TheRamones第一张专辑发表;朋客的开始
1977
处女作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的碎片》在《UnEarth》上发表(夏季)
性手枪乐队的NeverMindtheBullocks专辑发行;朋客变得众人皆知
TheClash第一张专辑发行引发了朋客暴动
TheOphiuchiHotline出版
1978
伴随BillyIdol先锋的声音,GenerationX发表第一张专辑
1979
TheClash乐队发表LondonCalling专辑
1980
CityeA-Walkin‘出版
《人造孩子》出版
1981
在《Omni》上《约翰尼·耐莫尼克》出版(5月)
SpacetimeDonuts出版
在Universe11上《TheGernsbackContinuum》出版
《TrueNames》出版
斯特林正式向Austin的作家协会介绍吉布森的小说《燃烧的铬》(BurningChrome)
1982
软件出版(1月)
吉布森参加ArmadiloCon,并宣读了他的创作中的作品《神经漫游者》的序篇
“BehindtheMirrorshade:ALookatPunkSF”会议召开(10月)
BladeRunner(银翼杀手)发表
Tron发表
1983
《廉价的真相》刊物开始出版发行
在去了巴尔的摩之后,吉布森、斯特林和沙纳一起访问在林奇堡的鲁迪。拉克尔;
WarGames发行
Cyberpunk一词最早出现在布鲁斯。贝斯克发表于科幻杂志《Amazing》上的短篇小说《Cyberpunk》。(11月)
transreali**一词在鲁迪·拉克尔发表在SFWA上公告的“ATransrealManifesto”上首次出现(冬天)
1984
威廉·吉布森发表了长篇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
1985
日蚀出版
1986
《燃烧的铬》出版
1987
《机器战警》出版
1988
互连网蠕虫病毒攻击(11月)
1989
《神经漫游者》的漫画小说出版
《水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