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逐鹿记- 第4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杨军的悍卒,他也险些被敌军杀死,幸好亲卫们冲了上来,不然,夏军就会损失一员主将了。
    顾子文虽然骁勇善战,他的亲卫们也不惧生死,然而,光凭他们这些救火队员是无法抵御对方的疯狂进攻的,随着战事的推移,他身边亲卫的人数越来越少,城楼上的敌军越来越多,夏军被敌军们分割包围开来,陷入了各自为战地境地,渐渐地,战局似乎已经无法挽回了!
    而就在这时,城楼下地定杨军主阵却吹响了鸣金收兵的号角。
    敌军像潮水一般退了下去,就像他们的进攻一样凶猛而迅速,顾子文常常地叹了口气,不顾身下地尸山血海,一屁股坐了下来,坐在一具敌军的尸体上,在这一刻,他只想躺倒在地,长睡不醒。
    敌人占尽优势,眼看就要攻下苇泽关了,为什么要收兵呢?
    这个念头只在顾子文脑袋里转了转,就不知去向了,他背靠着一面被鲜血染红的墙垛,闭上了眼睛,城楼上剩下的那些仍然活着的士卒,他们也大多和顾子文一样,只顾着休息,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不管不顾。
    不过,顾子文毕竟是主将,士兵们因为身心疲累可以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不管不顾,他却不能,所以,他只是靠着墙垛闭目养了一会神,然后,就站了起来,喝令身边的亲卫和他一起观察关城下定杨军的动向。
    撤下城楼的定杨军士卒或坐,或躺,在关城下的平地上休息,那些没有攻城的士卒则排着战斗队形,如临大敌地面向一侧的方向。
    就在刚才,定杨军在那个方向的斥候被一只突然出现的部队赶了回来,那只部队打着李唐的旗号,张万岁以为李唐和河北高畅结盟,想前后夹击,将自己这只军队歼灭在苇泽关下,所以,他吹响了退兵的号角,准备先应付李唐军队的进攻。
    反正城头的夏军基本上已经被打残了,他不惧对方会出城来攻击,只要对方打开关城,他准备在一侧的亲卫骑兵队可不是摆在那里好看,当作摆设的。
    然而,苦等了一阵,先前出现的那只唐军却不见了踪迹,就像从来没有出现一般,这让张万岁甚是纳闷,再加上天色已晚,他只好派出斥候前去搜寻,自己则集结部队,就地扎营。
    他不知道的是,那股唐军的首领李秀宁现在正在数十里外的大山内神情复杂地朝着苇泽关方向眺望,她之所以在定杨军即将攻下苇泽关的时候派出疑兵,迫使张万岁收兵,为的是顾全大局,她对夏军的仇恨远在定杨军之上,只是,定杨军现在才是李唐的头号大敌,她宁愿苇泽关落在夏军手中,也不愿意它被定杨军所占,只要苇泽关还在夏军手中,定杨军就要和夏军开战,对李唐来说,这最好不过了。
    而这一点,张万岁就是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他以为自己掉入了唐军和夏军的圈套中,因此,接下来的几天,他都没有攻城,而是紧守营垒,大量修建攻城和防御器械,而这个时候,夏军的援军也开进了苇泽关,定杨军要想再像第一天那样轻易攻上苇泽关的城楼,殊为不易了!
    第四集 第八十七章 李世民出山
     更新时间:2008…9…17 20:08:37 本章字数:3525
    凤元年(公元618),十月上。
    赵郡,白沟河南岸的某个渡口。
    高畅站在渡口旁的一个小山坡上,向着白沟河对岸望去,那里,渡船刚刚把探路的小队运送过去,正在往河的南岸返回。
    这个渡口是白沟河仅有的两个渡口之一,其中一个在下游的柏乡城,另一个就在这里,在白沟河的北岸,有着一座小城,名为高邑,算得上是赵郡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时已深秋,西北风刮得极其的猛烈,河岸旁的树木,每一棵都被风吹得向东弯下了腰,树枝发出吱吱的尖叫,与之相比,树木下的杂草丛到要安分得多,只是沉默地低着头,河面上恶浪迭起,偶尔,甚至有水柱升起,使得雾气在河面上升腾,那是小旋风的功劳,河滩的芦苇丛翻起了白浪,河水激烈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
    高畅站在山坡上,穿着一件常服,迎风而立,没有戴冠的头发在风中飘拂,一缕缕黑丝如同舞蹈一般在他的脑后飞舞,他神情漠然,无忧无喜。
    在山坡下,有着几辆马车,其中有一辆是他的车驾,另外两辆分属苏雪宜和岚姑娘,这一次他出巡那些新近占领的土地,那两人将一直跟随。
    在马车旁,数十个骑士懒洋洋地分成几个小队站立着,隐隐将马车包围在了中间,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只穿着简易的皮甲,不像是正规军。倒像是某个世家子弟出游时地护卫,世家子弟出游,这就是高畅给自己的伪装,他不想打着自己的旗号巡视自己的领地,那样,他将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除了极少数的人,夏国大多数的大臣都不晓得高畅的巡视路线,这样。也就避免了上下勾结。欺瞒他地可能。至于那些紧急事物,他已经分派了几个臣下负责,徐胜治将负责军务,政务则由政事堂地几个大员商量着负责,要是他们都无法决断地事情,就会由坐镇蓟县的金球得,留在河间的莲花。平原的崔安澜,济阴的白斯文通过敌情司和监察司的秘密渠道传递到高畅这里,由高畅写上自己的处理意见之后再返回去。
    这一次出巡,高畅地安排是这样的。
    先是从黎阳北上,沿途经过魏郡,武安郡,襄国郡,赵郡。博凌郡。上谷郡,然后到达蓟县,往长城变去转一转。随后,沿着永济渠南下,过黄河,进入山东渤海郡,北海郡,琅琊郡,齐郡,鲁郡最后到达济阴郡,而那个时候,应该已经是明春时节了,政策的话已经过了春耕了,正是用兵的好时节。
    关于下一阶段的战略,高畅已然胸有成竹,不过,这计划还只是他和徐胜治等少数几个人知道,夏国的物资调动,百工坊的器械生产,全都是在为明年的战争做准备,这一次,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地话,高畅决定不再止住身下战马地奔腾。
    这一路,高畅伪装成某个世家大族的子弟出巡,沿途所见,基本上都是当地的真实情况,说实话,对这一路地所见所闻,高畅并不是很满意。
    高畅途经的这几个郡都是才归于夏国的版图,其中,有两个郡是苏定方在一个月之内打下来的,他只是打下了郡城的所在,当地的官员投降之后,其他那些小县城才相继投降,夏国的文官系统现在奇缺官员,所以,只有郡城才有夏国派来的直属官员,而那些小县城的官僚系统却仍然是原有的班子。
    像其他两个主动投降夏国的郡,他们的郡守仍然留在了原来的位置上,官员也大多如此,因为,这是他们投降的条件,高畅答应过他们的,虽然,高畅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在他们必须进入学习班学习,只是,学习班的教师人手不够,有相当一部分投降的官员并未能进入学习班,现在,他们都留在了从前的位置上处置政务,像这些对夏国的制度和法令一无所知的官员,你又怎么能期待他能很好地执行来自冀县的命令呢?
    所以,占据这些地方之后,夏国的政令并未能很好地在这些地方执行,官员们遵循的仍然是旧隋的制度,他们的政令也只是在城池中施行,城池三十里之外,就不再是他们的地盘,决定外面那些庶民生死的仍然是当地的豪强世族,以及流寇匪盗。
    打上夏国的旗号后,这几个郡的地盘内,仍然到处都是流民和盗匪,他们只是换了一个旗号而已,换汤不换药,高畅一行从黎阳到赵郡,这短短的旅程,就遭受过几次盗匪的袭击,虽然,在高畅等人强悍的武力下,他们占不到丝毫的便宜,甚至
    都没有突破,就全军覆没了,到目前为止,造成的损中一个亲卫崴了脚脖子,然而,这却让高畅的心情好不起来。
    好吧,在驰道附近都有这么多的盗匪,那么,在那些深山大泽里,又会是怎样一番模样呢?
    高畅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很快,苏定方就收到了他的密令,于是,夏军开始行动了,苏定方将部队分成好几个分队,驻进了各个大小城池,对那些城池进行了军管,剥夺了当地豪族出身的官员政务管理的权利,在军队的监督和压迫下,从河间来的政令这才得到了认真的执行。
    收拢流民,剿灭盗匪,兴修水利,建筑道路,修建神庙,宣传灵宝神教,开通商业,一件一件的事情在高畅离开后开始在魏郡,襄国郡,武安郡等地实行。
    军政不分家,这是一种大忌。
    只是,在目前夏国的这种情况下,在新占领的地方,只能实行军管,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高畅的意志执行到位,毕竟,夏国的文官系统欠缺人才,相比之下,由于高畅在军中一直进行文化和普通事务的教育,夏军中的人才却还不少,他们虽然不会灵活应变,只知道不择不扣地执行高畅的命令,有时候在处理事情上不知道变通,可是,高畅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夺取天下,治理天下,就算高畅是转生N次的怪物,却也不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的啊!
    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玩这样高难度的争霸游戏啊!
    争霸天下的游戏,不止是对高畅,对李渊来说,同样是一个高难度的事情,就在高畅望着白沟河水摆造型,感叹逝者如斯夫的时候,在遥远的关中长安太极殿内,李渊的烦恼更胜一筹。
    丢弃河东!
    固守关中!
    这样的议题已经摆上了朝堂,然而,从骨子里来说,李渊绝不愿意走到这一步,他提出这个议题,只是想看看朝堂上有多少人对目前的战局有信心,有多少人还对他建立的唐王朝有信心,然而,从臣下的反应来看,殊为不妙,有许多大臣都赞同他的建议,那就是放弃河东,凭借黄河天险固守关中。
    当初,为了巩固太子的威信,任命裴寂为行军总管,还真是走了一步臭棋啊!
    望着面前摆放着的一本奏折,李渊嘴角泛起了一缕苦笑,他站起来,走出太极殿,站在殿门前,望着面前的那一片大大的广场出神。
    对于裴寂这个亲密战友,他自认还是了解的,当初,派遣他去担任大军统帅,李渊也是心存疑惑的,然而,最后他还是同意了对方的毛遂自荐,所以,现在的这个局面,主要还是由他李渊造成的。
    放弃河东!
    根本不可能,只是,要想击败定杨军,继续让裴寂担任主帅已经不合时宜了。
    现在的他,根本没有胆子和定杨军交战,只是一味地坚壁清野,命令河东的百姓进入城池,为此,不惜烧毁他们的家园,焚烧田野,搞得民不聊生,大家都想反抗,幸好定杨军一路攻来,也是烧杀劫掠,不然,民心就要转移到定杨军手中了,如果是那样,河东就真的保不住了!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李渊转身进入了太极殿,来到了几案前,拿起了那本奏折。
    奏折是秦王李世民从长春宫派人快马送来的,他听说朝堂上在讨论放弃河东,固守关中,立刻向李渊上疏,力陈绝不能这样做。
    在奏折中他说道。
    太原是帝王大业发祥之地,国家的根本所在,河东物产丰富,人民殷实,是京师长安繁荣的支援,如果一举将它抛弃,将会尽失民心,相当于将子民拱手让给贼寇,对此,我甚为愤慨,我希望能拨付给我精锐士兵三万,我一定会消灭刘武周,收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