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逐鹿记- 第44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借鉴了不少后世蒙古人的骑兵作战手段,现在,这样一只大规模的骑兵队伍正在管小楼和薛万钧地通力合作之下进行建设,它将是高畅明年征战天下的杀手锏,他这才不远千里地来到冰天雪地的边塞,就地观察。看这只军队似乎符合他心中的期待。
    另一个目的也很重要。高畅这次出巡将秘密出塞,在长城外和突厥王子阿史那什钵苾会面,在上次管小楼和阿史那什钵苾签订的合约展开更大范围的合作。
    现在。天下大乱,中原不靖,军阀混战,而草原上的情况,却也不曾好到哪里去,阿史那什钵苾和自己那个成为了新任突厥可汗地叔叔阿史那矣利弗之间地矛盾越来越大,双方已经开始了兵戎相见,起因是阿史那矣利弗召唤阿史那什钵苾前去见驾,阿史那什钵苾自然不愿自陷险地,因此以重病在身为理由,拒绝了征召,阿史那矣利弗立刻以此为理由,纠集一般支持他的突厥王公率领军队朝东方而来,希望能一举击败阿史那什钵苾,把东方的草原置于自己地统治下,平定内部的动乱之后,再大举南侵,反正定杨军刘武周已经在并州为突厥人打开了一条通道。
    在阿史那矣利弗看来,李唐的军队无法抵御刘武周的大军,为了刘武周尾大不掉,阿史那矣利弗决定削弱定杨军的实力,因此,以草原战事为借口,逐渐减轻了对定杨军的支持。
    同时,在给李渊的信上,他却是以赞赏的口气,说李渊将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达曼交给自己诛杀,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态度,深刻地体现了突厥人和大唐人民之间良好的友谊,因此,他决定断绝对定杨军的支持,希望大唐人民在唐皇李渊的英明领导下,早日赶跑入侵他们家园的强盗贼寇。
    阿史那矣利弗打的算盘非常简单,他希望定杨军和唐军打得旗鼓相当,不可开交,等两边打得精疲力竭,两败俱伤之际,他再率领统一了草原的突厥大军南下,占据中原这座花花江山。
    阿史那矣利弗原以为阿史那什钵苾实力薄弱,支持他的王公贵族不多,因此,能他够非常轻易地将其铲除,在大雪降下之际解决战事,然而,令他想象不到的是,阿史那什钵苾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多,战斗力却极其的强悍,他们装备的武器和铠甲都远比本方的军队要精良,甚至,还有一批中原人打造的弓弩,那玩意儿对骑兵的杀伤力太强大了,也不晓得阿史那什钵苾是从哪里弄来的,一不小心,阿史那矣利弗就吃了大亏,原本以为会势如破竹的攻势被打上了休止符号。
    大雪在草原上降临时,阿史那矣利弗还没能解决掉阿史那什钵苾,只好黯然退兵了。
    他不知道的是,阿史那什钵苾军中所用的武器大部分都是夏国的兵工厂出产,并且,夏国支持了阿史那什钵苾大量的粮食和物品,以此来换取草原上的良马,用来组建新型的骑兵。
    突厥人是强大的,只是现在犹如一盘散沙,阿史那矣利弗虽然是名义上的可汗,却也不可能像中原皇帝对臣下那样对突厥的王公贵族,但是,若是等他击败反抗他的阿史那什钵苾,就很有可能改变目前的局面,像日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一般,因此,高畅断不允许北方出现这样的强敌,所以,才暗中以相对性能较差的武器和甲冑来支援阿史那什钵苾,来换取他需要的良马。
    要想将北方组建的强大骑兵队伍调到南方参加中原征战,也要和东方草原的阿史那什钵苾搞好关系才行,所以,这一次高畅的北方之行是必须的,虽然,在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状况下赶路,并不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到良乡还有多远?”
    高畅站在山坡顶上,遥望着北方,对身边的薛仁贵说道。
    午时时分,他们一行将车队赶离驰道,来到了一个小土坡上,准备解决掉午膳之后再继续前进,郡地处边塞,人烟稀少,开发的力度不够,除了在河水流域的旁边,很少能够看见村落和坞堡,在旷野上,大多是放牧的族群,不过,在这样的天气下,他们也多半在避风的山谷内扎下了营帐,待来年开春雪化了之后再继续游牧。
    因此,一路行来,入目之处,尽是白茫茫的一片,远方的山脉,它们的脑袋上也戴上了白色的帽子,那遥远的一点青色,看上去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它们是雪原旅客眼中唯一的慰藉。
    不过,过了县,要到良乡之后,道路上偶尔还是可以瞧见行人了,甚至,在驰道旁边的某处,他们还会看到空中袅袅升起的青烟。
    “在天黑之前,车队能够赶到良乡!”
    薛仁贵躬身行了一个礼,简短地说道。
    一路上,高畅不停地在问他的问题,关于天文,关于地理,关于排兵布阵,关于……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层出不穷,一直以来,皆是如此,高畅对薛仁贵,不,不仅是薛仁贵,还包括他身边的其他僮仆,他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此,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一问一答,开动那些孩子的大脑思维能力。
    在十年之后,夏国政权的统治就要依赖于像薛仁贵他们这样的一批人了!
    “嗯!”
    高畅点了点头,他本来准备说些什么?不过,远方的某处场景吸引了他的视线,他把即将出口的话咽了下去,在他视野里,在距离营地一里远的前方,一骑正疯狂地往这边飞奔而来,在那人的身后,十来个骑士正急急地紧追而来。
    第四集 第九十二章 路遇
     更新时间:2008…9…22 21:00:35 本章字数:3708
    风迎面扑来,打在人脸上生疼,封三低着脑袋,紧贴马的脖颈上,脸颊和马鬃轻轻摩擦,微微有些发痒,让人感觉不舒服,两旁的风景箭一般地从他眼里划过,向他身后飞奔而去,战马疾驰时发出的呼吸声显得异常急促,一如他此时的心跳。
    封三是良乡人氏,乃土生土长的郡人,家中有父母双亲,妻子一名,儿女一双,当然,这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他已然是只身一人。
    当初,薛世雄尚在,受杨广之命率幽燕精兵三万南下讨贼,封三即被良乡当地的官府强征入伍,含泪告别了家人,随同薛世雄南下讨伐瓦岗军,沿途顺便征缴各地变民军,然而,踌躇满志的薛世雄尚未和瓦岗军交锋,就在河间七里井被窦建德击溃,三万人顿作鸟兽散,除了极少数人逃回河间,或是幽燕之地外,大部分都做了窦建德军的俘虏,随后,窦建德在乱军中被杀,高畅坐上了他的位置,这些人又成为了高畅的俘虏,最后,成为了夏军中的一员,经过一系列的洗脑教育之后,再加上军饷田地等物质财富的刺激,他们拿起了刀枪,心甘情愿为高畅的大业奋斗起来,封三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加入夏军之后,封三所在那队的军官曾经对这些幽燕籍贯的士兵们说,为神君大人效命,每一个士兵都能分到一定数量的良田,在河间。平原,清河等地有大量地良田在等候分配,他们可以随时获取,不过,要是他们不愿在异地安家,想要回到郡,那么,也可以暂时不领受这些田地。等大军北上。打下幽燕之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立战功的大小,得到分量不同的土地。
    除了少部分六亲俱无的士卒外,大部分和封三一样尚有亲人留在郡的士卒都选择了暂时不领受田地,想要分配到家乡的土地,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战斗意志分外强烈,在高畅和幽州罗艺对阵时。个个奋勇争先,希望能够立下战功,日后论功行赏,得到尽可能多的田地,封三同样也是这些人中间地一员,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地灵宝神教地信徒,成为了灵宝神教的教众。能够成为灵宝神教的教众。这表明他在政治上完全过硬,对高畅的崇拜已经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对其忠心耿耿。真的能做到为了高畅抛头颅,洒热血这般的程度,这样地人,自然是灵宝神教重点培养的对象,不久后,在经过一阵火线培训之后,封三成为了灵宝神教的低级神官,负责他那个小队的政治宣传。
    幽燕一战,高畅击败罗艺占据了蓟县,郡全境皆纳入夏国版图,思量再三,由于思念家乡的亲人,在加上上面做了一些工作,封三决定退伍,准备和其他一些幽燕籍贯的军人一般分散到郡的四野八乡,在当地驻军的支持下,收拢流民,建设农庄,在农庄内修建神庙,宣扬灵宝神教地教义,让那些和他当初一般懵懂愚昧地泥腿子们明白,夏王他老人家是神君转世,专为拯救世人而来,只有夏王他老人家才能救助贫穷的人们,才能让他们有衣穿,有屋住,有饭吃,他们只有听从夏王他老人家的命令,服从他老人家地领导,这样幸福的日子才能长长久久,若是信念不坚定,对夏王老人家不够尊敬,幸福的日子就会随时被天上的神灵夺回。
    封三选择宣传神教教义的地方是良乡,一是因为他是良乡本地人,更容易开展工作,不然,换一个冀州人前去宣传神教,当地人自然会心存疑虑,不会相信他的空口白话,毕竟,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宗族家乡的观点还是非常强大的。
    灵宝神教的宣传,包括夏国的文官制度皆是如此,高畅每攻下一个地方,就会从军中选出一批对他非常忠诚,政治上能够放心的当地人火线集训,然后,让他们负责自己家乡的政务和神教事务,让他们把当地的百姓发扬起来,成为灵宝神教的忠实信徒,然后,真心地接受官府颁布的法令和公文,自觉地缴纳钱粮,自觉地进行预备役军事训练。
    这样的做法自然算不得完美无缺的,其中,也会存在许多漏洞,只是,在当前的局势下,要想稳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威信,在高畅看来,这样做始终是利大于弊的。
    封三便是这个计划中微不足道的一环,一个最基本的组**员,他所负责的就是他的家乡,良乡县槐树屯的神教事务,他会在良乡当地驻军的帮助下,将当地的百姓组织起来,用农会来代替宗族族老的地位,用神庙来取代祠堂的功能,号召大家采用新型的耕种手段,大家一起努力奋斗,开辟衣食足的新时代。
    对未来的遐想让封三足够的兴奋,然而,他感到最高兴的还是,他即将见到他的家人和孩子。
    然而,现实的残酷性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天下大乱,庶民连猪狗都不如,能够在战乱中生存下来的只能是
    枪的豺狼,而不是孱弱无力的普通百姓。
    回到家后,封三见到的只是一片残垣断壁,槐树屯也不复往日的热闹,凄凉得紧,封三熟识的人仍然存在的已经没有几个了,从那些活下来的熟人那里,他得到了一个他不想听到的消息,他的亲人已经全部离开了人世。
    饥荒是天灾,战乱是人祸,天灾和人祸加在一起,庶民们是没有力量抵抗的。
    在封三当兵一去无消息后,他的双亲就因为饥饿和病痛相继过世了,整个槐树屯,除了一部分青年没有被征召入伍之后,有许多人都和封三一样当兵去了。田地缺少壮劳力耕种,渐渐荒芜起来,再加上发生了旱灾,田地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收成,为了活下去,槐树屯的人只好把良田低价卖给临近地郭家屯的郭大官人,来换取微薄的口粮,想要熬过饥荒。等待亲人归来。
    然而。坏事总是接二连三地来临。突然一天,一股马贼冲入了村里,将村里人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