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上南下- 第2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局长已经知道梁亮是南下三大队的人,他不敢轻易处理,一定要我当面请示你”
    乔向文长叹了口气,低头沉思了起来
    很明显,梁亮并非故意挑驯滋事,但是,刚从国外回来满怀热情的他哪里知道,社会的复杂,人情的变幻
    刘鹏实名举报,把信件寄到报社,全程陪同记者采访,但是,为何在事发之后突然全盘否定?
    王主编在接到梁亮的题材报告以后,欣然同意,并且剖费周折,终于推出了一篇够分量的曝光闻,但是,为何在姚秘书介入前后,态度猛地来了个大转弯
    从主动举报,到自认诬陷,刘鹏为何自泼污水?
    从大加赞扬,到横眉冷对,王主编为何不惜自损名节而对一名优秀记者下手?
    “一梅,梁亮的事,现在哪些人知道了?”
    听着局长的问话,许一梅稍一诧异,马上领悟了过来:
    “来不及了,郑经电话里说,不知谁泄露的消息,报社已经派人人去报出所了解情况,军管会办公厅还有人去了电话,甚至,就连那个吃拿卡要的张青山都去派出所里,故意在梁亮跟前耀武扬威了一圈”
    乔向文暗自叫苦不迭
    分管着军管会中最艰巨的两摊子,巨大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于工作之外,极少考虑外部不太搭界的事宜
    临江自解放开始,治安就不太平,各种明的暗的敌人伺机作案,企图破坏**的政权,从土匪到敌特,莫不如此经济上不例外,国民党怎么甘心把那么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拱手相让,一定程度上说,物资紧张,物价飞涨,工厂停工,工人失业,很大方面都与敌对势力的插手有关
    当他从一个案子到另一个案子,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走马灯似地不停听取汇报,帮助解决各类问题的时候,他并没想到,生的临江其实除了敌人的破坏,对他来说,还有一种大的隐患
    “那个什么,,,什么刘鹏的伤势究竟如何?”他问道
    许一梅告诉他,目前命是保住了,但神志有些不清,头晕耳鸣,记忆有些问题,医院估计是从楼梯摔下,后脑被撞击,脑震荡
    作为公安局长,他当然可以干涉其实,只要交代一下郑经,甚至都不用自己出面,让许一梅去暗示一下,梁亮自然可以得到最轻的处理
    可,目前的关键是,他还不能那么干
    一来外部知道的人太多了,他心里暗自有些纳闷,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关注此事,二来,目前看,梁亮的曝光很可能牵涉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举报者的反水,报社负责人的变脸,张青山的猖獗,他隐隐感觉到了这事绝没有那么简单
    究竟该怎么处置梁亮呢?
    严重点讲,可以说这是一起严重的故意伤害案件,不管你出发点啥,毕竟,后果摆在那里,身体好好的人,因为你的原因转眼成了脑震荡
    换个角度,其实这完全是纠纷当事一方的无心之举,充其量就是个民事纠纷
    如果按照前面的状况,梁亮很有可能马上就可能被逮捕,最后判上几年徒刑
    如果比照后者,又怎么操作,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把影响消除到最小呢?
    “一梅,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按照前者,他乔向文是断然不会接受的
    至于后者,操作起来难度极其巨大
    十分矛盾的心情里,让他难得以这样的方式,与战友们这样征求意见平日,行事沉稳的他,很少出现这样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秘书处长也明显感到了这一点,但她考虑的问题就简单多了
    “乔局,依我看,不管怎么说,先把梁亮放出来再说,这个小伙子的人品我们是最清楚的,他参加**的热情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他这次明显是遭人陷害,真相终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的”
    他听着,点点头,跟着又摇摇头
    “你说的都对,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当初也不会破格录取他进入咱们三大队,现在的关键是,人好放,但是怎么面对外界的质疑,怎么让我们真正帮助他,而不是给他,给我们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没有理由的放出来,弄不好不但帮不了他,反而被人当成营私舞弊,以权谋私啊”
    许一梅一听,火爆脾气上来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惊变()
第二百九十章医院一幕
第二百九十章医院一幕
    第二百九十章 医院一幕
    “增加麻烦?那意思就是说你不想帮了,对吗?你不帮,我去帮,出了责任不要你负责,行了?”
    屁股一扭,掉头朝向了窗外,柳眉倒竖
    他抬起手指,没好气地点点对方
    只好苦心婆心劝说了一通,帮是要帮的,怎么关键是怎么才能帮到点子上
    许一梅停了,也觉得自己过了一定,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做了个鬼脸
    蝉鸣一声跟着一声,响个不停,他心里异常烦躁,口袋一摸,一支烟就到了嘴巴里
    身经百战,历经血火考验,饶是他机智过人,但那是在战场,虽然眼前这不是战斗,情况却比战斗危急,让他焦虑
    烟雾袅袅,很快弥漫在房间里,外面天热,不敢开窗
    许一梅见状,忙走到了一边
    在敌工部时,每逢部门开会,就是香烟不停,烟雾腾腾,那会儿,她每次都躲到窗边坐着
    焦虑的他在烟雾里坐着,同样焦虑的秘书处长在远处看着
    他看着她,又看看眼前的烟雾
    此情此景,他忽然想起了许久许久以前,一次类似的经历
    那是在商量怎么对付国民党中统特务化装成中央日报记者,潜入采访团的时候,小百合吴琴给她的一个启发
    那次的行动后来被取名为拔刺行动,在吴琴、刘胜、白兵的配合下,中统高级特工张最终中招,乖乖配合,这才使得国民党181师张华云即将发起的军事进攻成功被叫停
    想到吴琴,乔向文心里一酸,多么英姿飒爽的好战友啊,身手了得,嫉恶如仇,性格乐观豁达,连走路都哼着小曲儿,所以北大伙称为小百灵可惜,就在那一次奉命潜入临水县城,在双面间谍朱正兴的配合下,开展反战反摩擦宣传,不幸被奸诈的国民党县长赵无垢抓获,几经营救,最终小百灵不幸遇害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难道自己能看着梁亮这个三大队的南下小战友身陷囹圄而不顾
    当然不行
    深深地呼出一口烟,烟雾再次把埋在椅子里的他埋了进去,而不远处,许一梅那里干干净净
    忽然,他有了主意
    启发,正是来自于眼前这一幕
    身在烟雾中,难见真面目
    换一个角度,跳出眼前的纷扰,是不是就能容易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呢?
    “许一梅,你去治安处把丁一喊过来,对了,再打个电话,看看范文芳在不?如果在,你派车去把她接过来这事我们几个再合计合计?”
    丁一,敌工部的行动高手,一直是白兵的左膀右臂,不久前刚刚担任了公安局治安处的副处长,与原临江警察局副督察长马文明共同主持治安处的工作
    许一梅看着他,直直地:
    “不喊白兵?”
    他摇摇头,“算了,投毒案已经让他忙不过来了,这点事就不要再让他操心了”
    许一梅听罢,匆匆走了出去
    案件取得了的进展
    根据白兵制定的的侦查方向,办案人员再次兵分两处,一组对剧毒砒霜的来源加以追踪,重点对全市30多家药店进行走访,从中发现李来喜及其同伙的活动轨迹
    另一组,主要扑在了医院这一头
    根据黄康城的讲述,他是7月25号当天上午带着生病的儿子,前往和平医院看病就在门诊大厅排队挂号的过程中,口袋的钱包遭人扒窃,之后得以与李来喜相识
    刑侦处长白兵,带着两名侦查员,亲自来到医院,找到了当天的挂号处值班医生
    “你好,我们是公安局刑侦处的,有件事情想请你配合调查一下”
    那个年代,公安的地位极高,周恩来都说,国家安全,公安系于一半,在老百姓心中,公安就是政府,公安就是**
    当天的挂号医生还快被找了过来,这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姓张,一见到公安人员,很有点紧张
    白兵安慰了他一下,心里不放松没办法沟通啊
    “别怕,我们只是来请你回忆一件事,你好好想想”
    年轻医生连连点头
    在听清了公安人员的问题后,白大褂想了一会,终于记了起来
    原来,那天九点半左右,正是每天挂号看病的人头最多的时候,因为只有一个窗口挂号,外面排起了很长的队伍,小张正有条不紊地挂号、收费
    忽然,队伍的末端有人喊抓小偷,紧跟着队伍一阵骚动
    小张当时还停下手里的活,站起来通过窗子看了一下,只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带着一个小男孩,束手无策在那嚷着求助,一个高个子人影一闪,飞快地向门诊大楼外面跑着
    就在这档口,从旁边突然出现一男青年,拼命地追向高个子
    短暂的骚动之后,小张又开始忙起工作,但他后来凑空看了外面一眼,刚才那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男子紧紧握住男青年的手,感激涕零的样子
    听窗口排队的人说,男青年路见不平,追了几百米,追得小偷走投无路,只好丢下钱包落荒而逃
    “小张同志,能不能请你回忆一下,当天那个男青年的长相,还有那个小偷的样子?”
    张医生盯着自己的脚,很认真地想了一会
    “公安同志,那个男青年我有一点印象,瘦瘦的,长脸,好像是一件蓝色的短袖衬衫,至于那个小偷嘛,,,我只看见了一眼,记不太清楚了”
    白兵启发式地问道:
    “刚才你不是介绍说是高个子吗?这就是很重要的特征,还记得其他吗?”
    张医生努力回忆着,最终摇了摇头,非常抱歉的样子
    “实在对不起,公安同志,因为我看见的时候,小偷已经快要跑出大厅,我只看见了他的背影,就只记得他个子很高,大概有一米七五的样子,我当时瞥了一眼,就觉得追他的人个子比他矮了不少,我但是还很担心能不能追上呢”
    高个子,一米七五?
    白兵他们能从医院这一头打开投毒案的缺口吗?
    第二百九十章 医院一幕()
第二百九十一章意外的转机
第二百九十一章意外的转机
    第二百九十一章 意外的转机
    小伙子医生说的没有错
    一米七五,在解放初,已经是很高的个子了
    别看眼下,中国人营养上去了,平均身高过了一米七,但是回头看看中国历史,就知道,身高除了与族群关系之外,最重要的原因素就是经济水平,食物结构与营养解放之初,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八左右,在江南地区,这一数字低,平均大约在一米六五
    小伙子毕竟是医学出身,对身高比较敏感,一米七五确实在当年属于出类拔萃的高个子了
    两名侦查员继续在值班室里围着小张医生问话,白兵信步走到了门诊大厅
    排队的人还是很多,一个接着一个,汗流浃背的
    和平医院是一家区级医院,条件设施比较差,但是因为地处市中心,所有门诊量很大
    高个子,高个子,白兵嘀咕着,回想着小张说的每一句话
    不觉中走到了大厅的出口
    一眼向外望去
    滚烫的大太阳底下,路上车辆行人熙熙攘攘的,沿着医院左边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