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终究会得到他们的承认。公司的飞速发展,我财富的集聚积累,让香港商界渐渐注意到了我这个一直比较低调的外来商人。当从各种渠道得知我财富的数字后,邀请我出席各种商会的请柬居然也渐渐多了起来,而我也顺势其意,慢慢开始学着融入香港的商界之中。
在香港这些日子,我的粤语说得依旧比较勉强,不过听还算听得懂,出席这些商会只不过是从侧面先熟悉一下而已,让我去加入其中还需要不少时间。何况,对于直接面对李嘉城、郭炳湘、李兆基、吴光正等等这些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富豪们,年轻的我虽然不怵,但心中难免也有一些负担,也就造成了我出席商会的时候经常一言不发,只在一旁聆听着他们的谈话,从前辈身上学习一些自己欠缺的东西。
香港的富豪们,大多都喜欢投资地产业,尤其是作为长江实业,被誉为李超人的李嘉城,更是以地产起家,而郭炳湘、李兆基等人也各拥有自己的地产公司,虽然眼下临近九气,地产业处于萧条期,但由于他们同内地良好的关系依旧有大量资金投在地产方面,就连在商会的见面中,也经常提到关于地产的问题。
一会儿是九龙,一会儿又是新界,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生意,在他们嘴里说起来是那么的轻飘,犹如老朋友聊天一般,随意的几句话之间就或妥协,或暗争,或联合,让我在一旁听得是感叹不已。
“李生,新界的地就这么定了,边上那块地就给老郭了。”李兆基笑着同李嘉城道。
刚和李兆基谈妥合作的李嘉城含笑点点头,边上的郭炳湘同时一脸兴奋,至于施雅迪正和吴光正在一旁交头接耳,两个人轻声地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我离得同他们不远,但中间也有一段距离。大家这些日子见过几面,却相互之间并不熟悉,而且由于我的低调,平时并没直接接触过,很多时间就是和今天一样,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谈话。
“李少,怎么不上去聊几句?”我正拿着一杯酒,回味着刚才他们谈话的内容,心中有所悟时,一个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转身一看,问话的人居然是荣太子,因为是同为从内地来香港发展的商人,我们之间算是有些共同点,在几次商会见面的时候,曾经聊过几句,算是认识。
“荣先生。”我礼貌地先向他打了个招呼,随后笑道:“前辈们谈的都是大生意,我是后辈小子,实力又远远比不上你们,所以还是不参与的好。在这,听听前辈的教诲,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
“呵呵,李少还真是会说话,香港谁不知道李少从大陆过来白手起家,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建起大生意呢?”荣大子爽朗地笑着。
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坦然道:“荣先生过奖了,我的生意怎么能和你们相比?我只不过是运气好些而已。”
“话可不能这么说,就算好运也不是人人能有的,要不在香港这么多商人之中,怎么就你李少能独占鳌头,脱颖而出呢?李少今年连三十岁都不到,就开创这么一片新局面来,可比我当年可强太多了。”
“荣先生实在是过奖了,惭愧……惭愧……。”听着如此前辈的赞誉,我不由得脸上一烫,连忙谦虚了几句。
“李少,我们去边上坐坐怎么样?”荣太子见我的确没过去同李嘉城等人聊天的想法,笑着提议道。
我笑着点头:“好!”
跟着荣太子到了一边,坐下后他主动拿出一盒雪茄递给我。从王钦这边我学了几手,再加上在香港这些年,我抽雪茄也成了习惯,当下谢过后取出一支,熟练地剪切后,转着用火柴慢慢点燃。
“好东西!”抽了一口,我忍不住赞道。
“当然是好东西,不是熟人我还不舍得拿出来呢。”荣太子笑道。
上海大雪;外面零下五度;屋里零下三度;冻死我了!本想写完两章再发的;可手指实在是吃不消了。可怜可怜兄弟吧;让我躲被窝里去暖和暖和;等明天看看;尽量码三章出来!大家别忘记投票啊!
第一百五十七章 误有误着
荣太子虽然已经四十多岁,可保养得很好,红光满面,瞧上去只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wWW!当年他在大陆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也曾经是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一员,这点同我的父母相似,何况我们家乡又离得近,这么算起来也是半个老乡了,年龄上的差异并不算什么,大家一起聊着感兴趣的话题,气氛非常融洽。
“李少,现在的生意怎么样?”荣太子笑容可掬地问道。
“还算过得去。”我笑道:“不过我是小打小闹,可比了荣先生的大生意。”
“哈哈哈!我算什么大生意,当初我来香港的时候还不如你呢,拼了这么些年才做到现在地步。李少你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真是商界俊杰!”
“荣先生过誉了……。”我惭愧地摇头道:“我的生意怎么能和您比?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个机会,钻了个空子罢了。说实在的,我一直羡慕荣先生能创出这么大的一片天地,那里像我,直到现在还是搞转手买卖,公司下面的实体少得可怜,别看我现在赚的多,但经不起风浪啊!”
“这倒是实情。”荣太子点点头,抿了口酒,看着我若有所思地问道:“怎么?李少现在打算转行搞实体了?是准备做加工业呢?还是房产业?”
我笑着摇头道:“暂时有这想法,可至于怎么干还没半点眉目。您也清楚,我入商界后先是做工程。接着就是在搞废品回收,至于其它行业从未涉及,可以说是没有半点经验。荣先生是前辈,经验丰富,如果荣先生有什么好提议的话,还请提协一下晚辈。”
“李少可真会说话,几句话就把我绕了进去。哈哈哈!”荣太子哈哈笑了几声,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听说李少和北京地王家有点关系。怎么不借用王家的网络在国内搞点大生意呢?”
“王家?”我被他这话说的先是一愣,接着就明白过来。别说,这荣太子人在香港,内地的情况还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往日我同他只不过接触过几面,相互之间最多也算是点头之交,没想到他早就把我的底细给摸清楚了。就连我同王钦的关系也瞒不过他。
“您说的是王钦吧?”我问道,见他点点头,我摇了摇头:“荣先生,其实您误会了,我同王家之间地关系并不和外面相传的那样,我只不过和王钦认识而已,大家投缘,在内地地时候我有次在生意上遭遇了点小麻烦。他出手帮了我一把。至于王家,不瞒您说,我到现在连北京都没去过,王家上上下下也就认识他一个,至于他家大门往那边开,我是两眼一抹黑啊!”
荣太子没想到我会说出这番话来。眼神中隐约地闪过一丝疑惑,可很快就藏在笑容之后,会意地笑了起来:“没想到,李少还真是会为朋友着想……。”
听他的话,似乎对我的真话根本就不信,而且好像吃准我和王家关系密切,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不便说真话而已。瞧着他如此误会,我不由得暗暗哭笑不得,这个世界也真是奇怪,当你说大话能骗得人相信。可是当你说真话时。别人却不信了。
不仅如此,而且荣太子似乎话里有拉拢我的意思。听他刚才提到王家,眼神中还露出了一丝期盼。荣太子的身世全香港都清楚的很,他父亲正在内地担任高位,也算得上半个官商了。不过,他家族毕竟是资本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能有现在的政治地位,大部分还是出于某些政治因素,尤其是改革开放地需要。
也就是说,荣家的政治基础并不牢靠,何况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荣家在中国商界虽然是赫赫有名,但早也没有往日的辉煌。荣太子现在在香港,钱虽然赚得不少,可同李嘉城等人比较起来,他和我一样只是个外来的北佬,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财力看,同他们相比远远不及。
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荣太子半吊尴尬的地位。在香港他的影响力比不上那些富豪,再内地他家族的政治地位又比不上苗红根正地那些人。所以,荣太子把自己的处境也看得很清楚,在商界上同那些富豪门紧密合作,利用他们为自己创造影响,从而提高自己在香港商界的地位。同时,靠着内地家族的关系,他的公司虽然在香港,可大部分生意依旧在内地,也就是说他不仅要依靠内地荣家的势力,还不忘记寻找在政治上比他们荣家更可靠,更强有力地盟军,以保证他在这两方面的优势。
这些分析,也是我事后才慢慢明白过来的,这也是荣太子为什么会这么在意我同王家的关系,并主动开口询问的原因。而且可笑的是,当我否认我和王家之间有他认为的那种关系时,荣太子不仅没有失望,反而有所“领会”,更把我看成了争取的对象。
“李少,如果你手上资金多的话,我们可以合作搞搞房地产。”荣太子说完那几句话后,主动提议道。
“房地产?在香港?”
“对!”荣太子笑着点点头,指了指远处的人群,压低声音道:“马上就要九七了,现在香港地房价可是一天比一天低,搞房产地人大多都在撤离,除了那几位之外,已经没人再敢买地了。”
“荣先生的意思是……?”
荣太子点点头,接着说道:“不过,有消息传出,他们买地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内地政府地支持,而且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出手实力看,远远比不上以前的强势。现在香港,虽然有他们在托盘,但地价底迷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何况如今大量资金外逃,英资公司也大批撤出香港,更给现在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极大影响……。”
我点点头,荣太子说的全是事实,我在香港这些日子是深有感触,就连平日的报纸上也在宣扬香港即将“死亡”的论调,如今除了一些在香港根深蒂固的富豪和无力离开的市民之外,但凡有些能力的人无不在移民的移民,转移资金的转移,听说就连李嘉城这些人,别看着表面上信誓旦旦要留守香港,为香港繁华尽力的样子,其实暗中也把不少资金抽了出去,转到中东、东南亚,或者欧美等地。
当然,作为一个商人,这么做也是正常的。不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就算将来有所损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如果真的听信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些话,那也太幼稚了,商人同政客是同一类人,除了履行合同之外,在平日中说一套,做一套是常有的事,这在政治中是策略,在商界中是迷惑对手,自我保护,就连我现在也是这样,吃一堑长一智,要是老老实实地话,早就被历史给淘汰了。
“荣先生有什么高见?”我淡淡地一笑,接着又跟了一句:“难道荣先生对现在的情况,有不同见解么?”
荣太子听我这么问,眼神中露出了得意的表情,凑近问道:“李少,这些日子的商会中,我一直都留意着你。你虽然不和外人打交道,但经常在入神听他们的谈话,这点我没看错吧?”
“呵呵,我是后辈末进,前辈们谈论商事,我一个后辈在旁边多听听,多学学,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嘛。”说着说着,我不经意地把以前在单位的那种官话给露了出来,这倒不是我存心的,而是以前说得多了,造成的一个习惯。
没想到,荣太子听后,反而又是一笑:“呵呵,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