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皇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上皇途- 第3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仅仅只是登上皇位而已。
    然而,十四皇子这个仅领百万兵力便占据了苍漠国两州之地的后起之秀,不仅仅拥有成为皇帝的野心,更有着征讨各国,一统天下的壮志。
    而且,这决然不是说说而已。
    吕建康深吸了一口气,领着吕家长辈纷纷从席间站起,恭恭敬敬一拜,大声说道:“吕家子弟,奉先辈之命,出山必是伺奉明君霸主,殿下一身雄心壮志,巍峨撼天,我吕家必定誓死效忠,为殿下开疆拓土,一统天下!”
    沈辰哈哈大笑着,走了下来,将吕建康扶起,感慨的说道:“能得吕家辅助,乃是本殿之幸。本殿更向大将军承诺,日后大将军的大局之策,本殿皆会悉心接受,认真考虑。”
    见少年如此虚心之态,众吕家人更感觉明君非他莫属,而吕家人在等待数百年之后,终于有了再次出山征战的机会。
    沈辰又道:“在本殿攻下苍漠国皇城之前,还请吕家能够不露风声,为本殿拉拢武将势力,一旦本殿占据主动,而成为足以和二位皇子竞争的继承人时,本殿自会让吕家征讨他国!而且,也不是说讨伐苍漠国就完全不借助吕家的力量,我会向父皇提议,让吕家子弟也领兵马到前线助阵,也不会有人怀疑到我们之间的关系。”
    “一切听殿下之命。”吕建康恭敬答道。
    
    
    416章 吕家归顺(完)

第417章 天正教宝山

    接着,在吕建康的领路下,沈辰在这谷地中转了一圈,也听着吕家人讲起吕家人特有的练兵之法,直道吕家确实有非常能耐。
    待到仔细商量了蓄势之事后,沈辰便立刻了恶鬼谷,返回皇城,如此一来,文武两边的势力便已经开始聚集。
    第二日一大早,朱天兆在早朝时传下诏令,将在几日后前往正阳山祭祖。
    一年一度的祭祖之事本就是皇城内的大事,本来一般都是秋季再举行,此次提前数月,显然和沈辰脱离不了关系,但说起来却又符合常理,毕竟皇室多增一员,自然理应告祭祖先,更何况沈辰一身才干,名震天下,更是得了朱天兆的宠爱。
    这皇城祖庙府的官员们也甚是了得,早在祭祖前几日便已经推算出了近日的天气变化,自诏令传下之日起,便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连续几日之后,在出发当日,白天的温度已经降低了许多,也算清凉。
    皇帝祭祖,自然皇子们皆要跟随,而朝中重臣自也要跟着一路,往年一大清早的时候,先是皇子们前往寝宫给朱天兆请安,尔后在其带领下来到中城东大门处,自然一干朝臣早就在那里等待多时了。
    而今年,自也是沈辰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内城履行做皇子的义务。
    待来到寝宫外的侧殿时,诸位皇子都早早的来了,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自然,其中以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最多,朱天兆有子十三人,沈辰自然并非最小,只是说现在才证明身份,因此排位排在最后。
    自然,这也是皇子们的第一次正式会面,见到沈辰来了,所有皇子的目光全都聚集在少年身上,各有所想。
    任何一个皇子都具备有继承皇位的权力,虽说如今大皇子和四皇子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历史上很多继承皇位的皇子,最初都并非是皇子中的大权者,因此,虽然皇子们无力和两个皇子争锋,但是都争相讨好父皇,希望有朝一日,父皇心血来朝,立己为皇。
    而沈辰的出现,自然让众人心理上多了几分威胁,毕竟比起众皇子而言,沈辰有赫赫军功在身。
    大皇子朱颢傲然一笑,说道:“十四弟第一次进宫,可还习惯?”
    “劳大皇兄关心,一切皆好。”沈辰笑了笑,暗道这朱颢倒也有几分大哥风范,虽然心里戒备着自己,但仍是不失风范的打了个招呼,但自然谁都看得出二人是貌和神离。
    但比起在一边冷着脸的四皇子朱晃而言,朱颢自然显得心胸要广阔不少。
    众人自不知道朱晃此时心头的懊恼,若非他想着给沈辰颜色看看,又怎么会揭穿他的真实身份,结果反倒弄巧成拙。
    朱颢和沈辰随意聊了几句,至少在表面上还显得和睦,其实沈辰对朱颢而言,也是又痛又爱,他即想拉拢沈辰,但又怕沈辰借自己的势力扩张,但少年又加入阵营,那绝对可以把四皇子给力压下去。
    因此至少表面的亲和还是必须的,待到朱天兆出了寝宫,皇子们便都纷纷赶来拜见。
    本来朱天兆是想在沈家过夜的,还是沈秋月劝说不和礼仪,他才回到宫中,但纵然如此,当晚也未召其他妃子侍寝,一门心思都早在沈秋月身上。
    而见到众皇子请安,他的目光自也在沈辰身上停留得最久。
    待一行人来到中城东大门的时候,百官拜见,而这也是沈辰第一次以皇子身份正式出现在众官员面前。
    待到官员们起身,大都偷偷瞟瞟这位十四皇子,同时感叹这人生际遇,不同的人便有着不同的命运,就在众人前阵子都在想着这位忠勇义武将将会蒙遭大祸时,却不想人家是堂堂的皇子身份。
    如此大清早,一行数百人,浩浩荡荡离开皇城,朝着正阳山而去。
    正阳山距离皇城不过十几里地,其山挺拔而多险峰,周边乃是纵横开阔的山脉之地,其间隐有诸多深山道观,自然,正阳山便是霸州国国教天正教的主山。
    其主山本是在重山环绕之中,但自成为国教之后,便开辟出了一条宽广的山路,足以让车马行进,但是行进的尽头也仅仅只是山脚。
    在抵达山脚下之后,车马无法前进,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石梯一直朝山上延伸着,被淡淡的雾色所笼罩。
    仪仗队伍便都留在了这里,包括朱天兆在内的皇子以及重臣们,全都是步行上山,以示虔诚。
    中土尚武之风甚浓,朱家皇族自也都是以习武为上,就算象四皇子这样由丞相教导者,亦习有一身武功,自然,在境界上是无法和大皇子朱颢相比。
    不过,正因为有武功底子在,因此沿着这石梯而上,上山之路并不算多艰难,对一个个修为高深的武将而言,那自也如此。唯有一干文臣,走了一小段路,便已是背脊生汗,但是谁也不敢在此停留,而自也有侍从随着,不时扶上一把,但和武将们的距离也是渐渐拉远。
    待抵达石梯尽头之时,却并非抵达了主山之颠,其实也仅仅是到达了主山山腰之地,而这里也正是天正教的山门所在之地。
    高大的牌坊足有十丈之高,雕龙刻凤,布满云纹,其雕工之高超,将这本来笨重的石材之物却平添了几分轻灵飞舞的意境,另一段石梯沿着牌坊而上,比起山腰以下的石梯,分明要险峻不少,遥望过去,有好几段还非常狭窄,旁边还拉有锁链。
    而在山门一侧,自也有亭台阁楼,山泉缓缓,供来人休息,亦有守门的小道过来拜见,同时,上山传递消息。
    虽然石阶足有万级,但是走上却也不算太累,而光是站在山腰之处,绝壁之前,便可以看到周边大山被云层环绕着的异景,这里的空气更是充满灵性,吸上一口,顿感疲惫尽去。
    而待到朱天兆下令继续上行的时候,文官们这才刚刚走到这牌坊前,一个个来不及休息,又跟着队伍继续上行。
    从山腰到山颠的距离不仅长,而且险,很多地方仅供两人同行,而大量石梯皆是沿悬崖而建,有的坡度极抖,十分考验胆识。
    但众人自都不是第一次来,而且有资格来到这里,那绝对是身份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这天正教主山之上,那可是住着无数高人,若得其点化,或有机会成仙得道。
    自然,在众官员心里,比起成仙而言,这享受人间富贵才是更要紧的事情,但人皆有寿命之限,而来到这里,都可以得到天正教的丹药,延年益寿,世间难求。
    因此,无多辛苦,众文官也都是咬紧牙关,一步步朝着山顶行去。
    如此足足走了一上午路,待到接近正午之时,众人才抵达了山颠。
    一到山颠,视野顿时大不一样,本来山路极险又窄,让人自然认为这山顶也不过是个小地方,然而抵达其上的时候,便发现山顶上重重殿堂耸立,座座奇峰环绕,以铁索桥相连,构造成一个不同于俗世的道家世界。
    充满灵性的空气一吸入肺腑之中,顿时让人感觉身体轻灵几分,虽然众人到这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每次来都能够感受到那种心灵深处的震撼感。
    在山颠山门之前,乃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此时,数千道宗弟子林立,而自大殿方向,一行道长慢步而来,其中走在最前者,乃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蓝衣老道,其面容慈祥,眉白修长,手持拂尘,行走如云,而此老便是天正教现任宗主师千古。
    据说师千古已有百岁高龄,但看起来却不过六七十岁的样子,而其一身修为境界更是深不可测,传闻乃是堂堂的王级境界。
    武道九等,帝者最上,皇级其次,王者居三,能够抵达王者境界,便拥有着成为一方霸主的资格,而身为道宗者,要达到此境界,更是需要付出比普通武将百倍千倍的艰辛。
    而且,这也仅仅是世人的估计,身为国教一教之主,其实修为再朝上推算,也未尝不可。
    而在师千古身边,皆是天正教的老一辈人物,一个个皆是道骨仙风,大不同于世俗之人。
    师千古脸上带着慈笑,目光深邃却又淡然,似扫过每一个来者,又好似只关注着朱天兆,而来到近处,未有什么客套之话,仅是微微一笑,道了句:“陛下,请。”
    朱天兆和师千古认识也不是一两年了,点点头,随着师千古朝前走去,沈辰人在皇子之间,细细打量着这周围的一切,同时,将曾经在万邪城藏书库中所读到的天正教的事情和这里慢慢结合起来。
    沈辰扫了一眼,暗暗松了口气,他自然不想在这里遇上那余冬声等人,免得生出些事非,毕竟,这道宗之事若和俗尘之事牵扯到一切,难免麻烦。
    同时,又不由得感慨这天正教确实不愧是一国之国教,这广场宽阔,弟子数千,人人资质非常,犹胜于清微宗呀。
    
    
    417章 天正教宝山(完)

第418章 飞天斗室

    待入殿中,朱天兆和师千古同座于上位,这也是整个霸州国,唯一一个能够和朱天兆平起平坐的人物。
    诸道长坐于左侧,诸皇子则坐于右侧,臣子们自是都分站在殿外两端。
    “岁月无痕,但仙师就仍象四十多年前,朕第一次到宝山上来时所见一般,可见这道家驻容之术当真神奇。”朱天兆啧啧惊叹道。
    师千古微微一笑道:“驻颜术并非多么玄妙的道法,陛下若是喜欢,本宗可传你无妨。”
    “当真么?”朱天兆大喜。
    师千古拂须一笑道:“自是当真,但此术贵在持之以恒,十年磨一剑,方有小成。”
    “要花十年时间?”朱天兆皱了皱眉头。
    师千古淡淡说道:“这驻颜术自有口诀,初时,每日运功足半个时辰,而后待有所领悟,可酌情减少,待到悟其精髓之后,每日一柱香时间即可,十年之后,容貌便可逆生,但是,此功法绝不能停,一日停,便毁十年之功。”
    众臣子听得也甚为认真,这驻颜之术自然是人人向往,毕竟,此术显然并非仅仅是让容貌恢复青春那么简单,更会让身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