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然而德国人是不会领情的,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会接踵而来。
同样的军事会议在中国首都北京同样召开,首先由外长绉豪介绍了奥地利以及德国出兵的情况。卢一鸣笑道:“轻松拿下奥地利,德国人是不会善干罢休的。它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继而图谋整个保加利亚,哪里的大油田是德国人的首选。哈哈。好戏在后面那,我可以告诉各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已经点燃了。”
这时,国防部副部长朱的站起来道:“总统阁下,根据情报部提供的准确军事情报,美军、法军和土耳其大军,正在黑海东岸、伊朗境内集结。这次美国出动50万部队,法军出动30万军队,土耳其出动80万军队。第二战场的格局已经形成,估计9月中旬,美法土组成的160联军,会发动第一轮攻势。”
卢一鸣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添油战术是兵家大忌。美国人已经另立致昏了,战略眼光如此短视。大家想想看,到九月中旬,秋明战役就会结束。我强大的攻击兵团就会转身,全力对付他们。美国人以为苏联人抵挡不住了,要知道苏联人在伏尔加河以西、以北地区,正在加紧构建大纵深防御体系。我可以告诉大家,对苏战略进攻在伏尔加河一线就会止步,今后对苏作战主要以空中打击为主。我准备明年发动高加索战役,彻底切断苏联南部的出海口,断绝苏联南部由海上来源的物资通道,这个仗苏联人很难再打下去了……。”
另一场战斗的硝烟,又将拉开帷幕。
第五部走向辉煌 288章预备兵团
8月下旬,夏季温暖、湿润的阳光,照耀着广袤的俄罗斯大平原。在这片土地上,碧草连连,牛羊成群。众多的弯弯曲曲的河流,缓慢的、静静的流淌,构成一幅极美的画卷。如此美妙的田园风光,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一条几十米宽的小河,如一条白色的飘带,偶尔舒展、偶尔曲折,不断挥洒自身的魅力。放眼望去,河两岸长满了成熟的小麦和绿油油的青草。这个季节正是开镰之时,田间地头活跃着我军官兵的身影,正在挥汗如雨的抢收小麦,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丰收景象。
小河畔,一群官兵喊着号子正在卖力的拉网。随着渔网被拉上岸,一条条硕大的、叫不出名字的鱼儿被网上来。官兵们很快的围上去。“团长,这条鱼大,哈哈,看你往哪儿跑。”一名年轻人兴高采烈的扑上去。“团长,这条更大,瞧,我怎么逮住它……。”
团长陈赓站在岸边,黑红的脸膛露出笑容。他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道:“弟兄们,把这网拉上来就收工。我粗算了一下,有两千多斤鱼了。今天晚上我们打牙祭吃红烧鱼。”顿时周围爆发出一片欢呼声。收割小麦已进尾声,陈赓特意带着团部人员和警卫排来到小河边捕鱼,改善生活。
这时,远处扬起一片尘土,随着隆隆的马达声,一辆军用吉普车呼啸而至,停在陈赓面前。车停稳后,光着头敞着胸怀的杜聿明、敏捷的从车上跳下来。望着一脸喜色的杜聿明,陈赓问道:“收割小麦以到关键时刻,你不在团里坐镇,跑我这里干什么?”
“我说你小子真行呀,居然有闲心打渔。哇,这鱼个头真大,怪不得老远就能闻到鱼腥味。正好弄两条回去下酒。”陈赓调侃道:“你不会为吃鱼而来吧,这可不是你的德性。瞧你一脸喜气的样子,有屁快放。”“我说你说话损不损呀,我是专门来给你送好消息的,不想听拉到,拜拜。”说完拎起两条大鱼转身欲走。
“别、别、别解呀,我向你道歉还不行,快说是什么好消息?”陈赓赶忙上前拽住他。杜聿明瞪了他一眼,然后把他拉到一边小声道:“方才我经过旅部,听某参谋说,咱们要开拔了。”“要开拔,上哪儿去?”陈赓急问。“上哪儿去,我也不知道,总之要打仗吧。妈的,蒋先云和陈明仁这两个家伙,算是过足瘾了。你知道吗,我的心脏快急出毛病来了。”杜聿明回答。陈赓又问道:“是整个方面军都行动吗?”杜聿明点点头。
次日,陈赓、杜聿明等被传唤到旅部召开军事会议。会议上旅长也是一脸喜色道:“命令已经下来了,命令我们马上准备,24小时以后出发。你们的营地和所有的设施,要移交给边防部队。时间紧、任务重,有什么困难吗?”“没有困难。”大家异口同声。
接着杜聿明问道:“旅长,能透露一下吗,我们去哪里?”旅长变脸道:“你不知道这是军事秘密吗?是你这个级别该知道的吗?怎么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不懂,乱弹琴。”碰了一鼻子灰的杜聿明并没沮丧,仍然面露喜色道:“我猜测肯定要打大仗,妈的,总算熬到头了。”陈赓笑道:“别胡思乱想了,很多善后工作等着我们那,快走吧。”不一会儿,几辆军用吉普车,便跑得没影了。
几天以后,夜幕笼罩着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车站,昏暗的灯光下,站台上军警林立,透着一股紧张的氛围。此时,满载坦克的列车正在隆隆的驶过,幽暗铮亮的坦克轮廓,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森人的亮光。1列、2列、3列,一支坦克装甲师通过了。
在车站侧线停着3列客货混编列车,明显看出这3列列车是在给拉坦克的列车让路。此时,在一节客车车厢内,一名参谋说道:“坦克部队南下进入土库曼斯坦,肯定是对伊朗用兵,难道我们要和土耳其作战?”团长陈赓回答:“你分析的有道理,我们极有可能和土耳其作战。但是我猜想,仅靠土耳其自身的力量,恐怕他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尤其是中苏战场已经明朗化,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这次美军的地面部队有可能参战……。”
在另一列车厢里,团参谋长分析道:“情况已经明朗化了,坦克部队南下对伊朗用兵,就是和土耳其作战。但是我想不明白,土耳其不可能发动举国之战,而我们却动用整个方面军的力量,不会是向土耳其发动进攻吧。”杜聿明道:“对土耳其发动进攻,考虑到战线如此漫长,后勤补给根本无法满足大兵团作战。国防部绝不会昏厥到这种地步。我猜想法国人一定出兵了。他们在越柬遭到重创,恐怕有些狗急跳墙了。”“你是说法国、土耳其联合出兵?”团参谋长急问。杜聿明回答:“有这个可能……。”
哥俩及手下的猜测,既有相同之处,又相去甚远。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又不知道真正的对手是谁。一路上他们难免心中焦虑,混乱猜疑了。
列车从布哈拉车站从新启程后,转入西北方向。早晨醒来,列车依然在奔驰。陈赓举目向车窗外面张望,发现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黄沙,显然是进入沙漠地带。他又把眼光瞄向另一面,一条宽阔的大河引入眼帘。他立即拿出军用地图查看,不久得出结论。这条河流是一条东西北走向的河流,根据列车和河流并列平行,拿嘛这条河流应该叫阿姆河,是注入咸海的一条河流。陈赓顿时困惑了。
列车为什么向西北方向的里海沿岸前进?他知道里海西部沿岸有两个最大的城市。一个是屡属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克套,一个是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克拉斯诺沃茨克。哪嘛列车显然是开往阿克套。到里海岸边是担任警戒任务呢,还是防止敌人登陆作战?
如果防止敌人登陆作战,恐怕结论只有一个,我们的对手一定是美军。因为美军具备海陆空立体作战能力,才有登陆作战的可能。而土耳其根本做不到。陈赓为自己猜对了作战的对象,不免有些沾沾自喜。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杜聿明身上,却产生不同的情形。杜聿明认为,法军和土耳其不具备登陆作战的能力。显然部队到阿克套是担任警戒任务,也许战役打下来,有可能一发子弹都打不出去。判断的失误,让他陷入沮丧之中,一路上的精神气顿时泄了。
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塔什干,是该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昔日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上个世纪中晚期,塔什干等周边地区并入俄罗斯帝国,城内有大量欧式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内人工修建的大小水渠,形成靓丽的景观。
此刻,在前苏市政厅大楼,一场紧张的军事会议正在召开。从阿斯塔纳专程赶来的陆军总长张作霖,亲自主持第四方面军司令部的军事会议。张作霖首先道:“国防部拟定的针对美法土联军的作战计划开始正式实施。下面请我的副官介绍详细的情况。”
随行的副官站起来走到军用地图前道:“目前的情况很危急,美英法组成的联军已经列装完毕。他们分别是50万美军布防在苏联境内的巴库一带,美军的作战飞机两千架,坦克2500辆,各种火炮4000门。美军由苏军的黑海舰队协助,将在里海西岸的阿克套至克拉斯诺沃茨克,实施登陆作战。”
“法土联军,法军30万人,土耳其80万人,共110万人。作战飞机1200架,各种火炮5000门。并且土耳其的骑兵部队将达到30万人,他们将在伊朗一侧发动进攻。而我方的兵力是第一重型坦克师,被紧急抽调下来,包括第1、8、10、15坦克师。第8、9、10重炮旅。第2、4、21、29野战炮兵师组成。另外从国内紧急增调的、新组建的第1、2、3高射炮师即将加入战团。我们的总兵力是75万人马,情况通报完毕。”
会场气氛显得很肃穆。张作霖从新站起来道:“秋明战役目前正在关键时刻,为了保证战役的提前结束,目前我们的空军部队不能支援你们作战。因此你们将面临极大的困难。我们的作战计划是,第一阶段,在北路里海沿岸,节节阻击美军。在南路争取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我想说的是北路针对美军的立体作战,你们将经受难以想象的考验。刘司令员,谈谈你的兵力部署。”
司令员刘云龙站起来道:“我准备在北路部署4个兵团,20万兵力,实施有效阻击。他们大部分都有登陆作战经验,对于反登陆作战能很好的起到鉴戒作用。在南路我准备集中全部装甲部队和优势兵力,首先对土耳其军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双方殊死的搏杀即将开始,连续征战的中国军队是否还能创造奇迹,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五部走向辉煌 289章最后攻坚
震雷般的炮群在怒吼,无数炮弹飞向城区,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前方出现巨大的烟雾。与此同时,天上出现了大批飞机,发出的刺耳啸音,迅速被连续的爆炸声所掩盖。突破了外围防线,对秋明城区总攻正式开始。
前方是一片焦土,战壕纵横交错伸向远方,被炮火炸毁的房屋,残墙断壁、一片狼藉,显露着不忍目睹的怪摸样。由枕木搭建的掩体拉着一层伪装网,旅长蒋先云,一身尘土,拿着望远镜向前方查看。“报告旅长,47团遇到苏军的堡垒群,请求炮火支援。”“报告旅长,48团遭遇苏军炮火的反击,他们请求轰炸机摧毁敌人的炮兵阵地。”“报告旅长,49团遭遇苏军的顽强反击,他们请求火速增援。”
“命令炮兵部队,迅速覆盖12号地区。”“命令空军部队,对5好目标进行空中打击。”“命令旅预备队,迅速向10号地区紧急增援。”蒋先云简要的发布了新的命令,从新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无数个战火硝烟战场上的锤炼,使他的指挥作战更加成熟和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