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才有和朱震谈条件的资本。
左良玉现在更加头疼吧,他骄横了这么多年,朱震肯定容不下他,据说他现在都考虑找个借口攻打南京,同朱震南北对峙了。可是朱震技高一筹,早在南京城屯有重兵,他若攻不下来,就是把自己最后一条退路给断了。
杨茗想到了盘踞武昌的左良玉,或许,联合左良玉,攻打襄阳、承天等地,是个办法。
就在杨茗考虑着和左良玉结盟时,左良玉却正在大骂郑芝龙的信使。
第284章 问鼎(五)下
左良玉原本和郑芝龙约好,一起用‘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攻占南京,然后控制长江以南,同朱震南北对峙,可是半道中郑芝龙突然改变主意了。
左良玉怎能不生气?他大声对着郑芝龙派来的信使骂道:“你还真当山东兵是铁大的,一个能打十几个,看到朱震新派了三万人镇守南京,就吓怕了,要真是朱震打去了福建,难道你真跪地求饶?”
郑芝龙的信使道:“侯爷息怒,兵力自然是考虑的重点问题,可是我家大人忌惮的却是另一个问题。我家公子正在南京求学,马士英这厮让钱益谦把我家公子收为门生,其实是他监禁在南京城里,因此不能不有所忌惮。何况我家大人也并非说不起兵,只是吧时间稍稍延后一些,等想办法把我家公子救出南京城,便可举兵了。”
左良玉怒道:“郑芝龙真是个娘们,不知道他怎么混到今天这地位的,连一个儿子都舍不得。延迟些时日?难道要等剿灭李自成后在举兵!到那时候玩啦!”
那信使也不动怒,微笑道:“我家大人不比侯爷,可就这么一个独子。您说若是没了后嗣,即便权势再大,又有什么用?朱震兵马不过二三十万,而且都是北方人,不善水战,侯爷和我家大人联手,兵力在四十万以上,又善于水战,到了南方这江湖之上,还不是仍我们宰割!”
左良玉冷笑道:“北方兵又怎么了,不善水战又怎么了?历史上这么多次南北对峙,最后哪一次不是由北方统一南方!你回去告诉郑芝龙,要么现在趁早起兵,要么,等着朱震南下时,屈膝相迎!”
气呼呼的赶走了郑芝龙的信使,左良玉焦急不已。和郑芝龙联手有四十万大军?哼,这四十万大军吃饭比朱震麾下士兵强,打仗么,能打得过十万山东军就很不错了。战场上不是谁人多谁就能赢的!
就在他焦急不安之时,亲兵进来禀报,征西将军、开封总兵杨茗派人来访。左良玉眉头一皱,杨茗的名字是他近来听得最多的了,一个很热衷权势的女人!
左良玉有时都很佩服她,历史上权势很大的女人不是没有过,能带兵打仗的女人也不是没有过,但像杨茗这般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干的有声有色的却绝无仅有。
杨茗征西将军、开封总兵官的名号是朱震册封的,但看她受了官位后,立刻把军队拉出开封,远远的同朱震大军分开,可见这女子其心不在小处,不甘愿被朱震吞掉,若是和她合作,倒也是个办法。
想通这些,左良玉立刻说道:“快请他进来!”
杨茗派来和左良玉结盟的是当初开封城里地位仅次于杨时芳的士族‘韩兄’的儿子,名叫韩甲第,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多么想做官的人。
韩甲第虽然未中过‘甲第’,但那些正班科举出身的进士老爷的脾气却学得十足,打心底瞧不起左良玉这种投机取巧的军阀头子。见到左良玉后,也不行礼,直截了当的说道:“我家将军听说左将军屡次进攻承天不克,怕将来对左将军的前途有很大影响,念在同是大明之臣,决定帮助左将军一把,把承天攻下来。”
左良玉听道韩甲第说话的口气,心中很是不悦,若非眼下急需找一个盟友,就凭他说话的口气就把他砍了。他也是个能忍耐之人,不悦之色一闪而过,立刻笑眯眯的说道:“哦,杨将军要帮助我攻打承天?怎么个帮法!不会是让我带兵进攻承天,她出兵袭击襄阳扰乱贼军后路吧!呵呵,到时候只怕我承天还没攻下来,杨将军就得了襄阳了!”
韩甲第听了,方知左良玉也不是好糊弄之人,马上露出笑意说道:“各取所需嘛!左将军在兵力上可以算得上一方诸侯了,唯独缺少的就是‘势’,势从何来?若是屡战屡败,自然不会有势了,若是能一举攻克承天,左将军必定声势大振,到时后顺势而为,将军就算没有郑芝龙帮忙,也能实现自己的计划了。”
左良玉听到他提及自己准备攻打南京之事,老脸一红,看来这事都被他们当成笑柄了。不过韩甲第这话却分析得有理,自己兵力不如朱震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自己屡战屡败,麾下士卒士气低落,各地官绅士族、军民百姓都不畏惧自己,朱震却屡战屡胜,别人畏之如虎,未战先降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想了一下,最后一次问道:“杨将军是奉了济王殿下命令进攻襄阳的?”
韩甲第道:“我家将军是在为谁打江山,这还是未知之数,左将军若是有信心,将来南阳、襄阳等地归属到将军麾下也说不定!”
左良玉一听,知道杨茗的意思是他只是在壮大实力,将来能有左右天下大局的能力,心中略微放心了些。若是杨茗帮助朱震打江山,自己打下承天,却白白把襄阳送给了朱震,还帮着朱震铲除了李自成一支精锐大军,实在划不来!
问清了杨茗的意图,左良玉很爽快的答应同她结盟,攻打襄阳、承天二府。送走韩甲第回南阳后,左良玉立刻调动大军,沿着长江,水陆并进,直逼承天。
而就在左良玉出兵不就,杨茗也带着部下精锐离了南阳,兵锋直指襄阳。镇守襄阳、承天几府的贼军主将白旺见杨茗居然和左良玉达成联盟,心中大惊,一边派人向李自成请求援兵,一边命令襄阳各级官员,发动各州县城军民死守城池。而自己却带着七万主力大军前往承天迎战左良玉。
他认为杨茗兴起不久,部下士卒多是乌合之众,左良玉镇守武昌十数年,和自己交手也有数次,力量雄厚,所以便把防御重心放在承天。
李自成在襄阳、承天的苦心经营这时候终于起到了作用,这里的官员们果然按照白旺的命令发动全城军民死守城池,不论杨茗还是左良玉进入二府地接后,每下一城,都需苦战数场,杨茗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才能打到襄阳城下。而左良玉大军却连承天都未到,就被白旺率大军堵在汉水中游的潜江一带。
如同朱亮在山西一般,湖广也陷入一片苦战之中!
第285章 问鼎(六)上
李自成主力大军自出太原后,一路南下,王明只在永宁等地稍作抵抗,就把所有军力全部龟缩到平阳府城。即使平阳府不是战略要地,但是府城都有府城的规模,王明有信心凭借平阳城城墙守住李自成三个月以内的任何进攻,至于三个月后,城中的粮食会用完,李自成才会有机会破城。
但是李自成有三个月的时间围攻平阳城么?绝对没有!王明相信,至多一个月,李自成就会四面受敌,焦头烂额了。这也是王明鼓励平阳官绅士族、军民百姓有勇气守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王明告诉他们,济王殿下西征的第一路大军,由大将李超涂带领的八万人马已经到了彰德府,这更让平阳城的官绅士族们振奋。
与此相反,李自成大军尚未到平阳城下,就传来太原城被明军包围,果毅将军马重僖出城迎敌被杀得大败而归的消息,这给原本就士气低落的贼军又浇了一头冷水,对于‘大顺军’或者说自己的前途开始担忧起来。
人就是这样,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又要失去了。贼军在一无所有时拥有敢拼敢打,不畏死的勇气,可是现在他们没有了,他们想着家里如花似玉的老婆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想着要是失去了这些东西下半辈子该如何过,更深一层,想着如何才能保住这些东西,这就让原本团结一致的贼军内部开始出现缝隙,甚至许多贼军高层都开始筹备起自己的前程来。
李自成在攻下永宁后,大军数昼夜急行,实在挺不住了,决定休息一日,就在这晚上,李自成突然一口气杀了十余名随军出征伪大顺政权的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刑政府尚书耿使然、户政府尚书李天笃两位六部首宪。
能做到李自成的六部尚书的人自然是很早就跟随他的老弟兄,李自成这一杀,使得整个贼军内部更加疑心重重了,尤其是那些在李自成建国大顺后才投靠的官员、武将们,更加坐立不安,连跟随他有些年头的老弟兄都说杀就杀,那杀自己时岂不是连说都不用说?
李自成杀完人后,还不解气,暴怒着在中军大帐哩来回走动着,他手中还捏着一张写满文字的白纸。那狰狞的模样让在一旁的李双喜都有些畏惧。
过了许久,李双喜终于看不下去了,小声问道:“父皇,到底是什么事让您如此生气,不如说出来让孩儿为您分担一下。”
李自成看了李双喜一眼,心中又略感欣慰,刘宗敏、田见秀等一连窜名字从心头闪过,这十几个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十几年的好兄弟还都是好样的,没有被朱震打怕。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这些年我对牛金星怎么样?”
李双喜道:“父皇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他从一个连进士都没考中的落榜举人几年之间做到大顺宰相,这全是父皇的恩赐。”
李自成道:“可是这群文人有奶便是娘啊!即使我对牛金星如此,到了现在这危急关头,他最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
李双喜惊倒:“牛相暗中和朱震勾结?”
李自成道:“现在倒还没有,只不过不远了,你瞧瞧,这就是牛金星写给儿子的书信!”说着,他把手中的书信递给李双喜,李双喜接过来一瞧,那信上大致内容是:人生在世,贵贱何足道,孽报耳!我本一介书生,忽然福星临门,自以为能相天下,可转眼之间,又前途渺茫。乱世之中,保命最难,我现在处于祸网之中,要保住这条性命是很难了,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砍下头颅悬于市曹之间,用来警告后人,也会让我落个逆臣贼子的名声。但是你还在祸网的边缘,保住性命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所以接到信后,尽量远离祸网,最好能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一旦天下有变,也方便逃命,留住性命,供养祖宗!”
李双喜看完后,心中寻思,乱世之中保住性命的确千难万难,牛相这一封书信只是劝自己儿子要见机行事,保住性命,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言语。看来是父皇疑心了。不过这番话他是万万不敢和李自成说道,只能装作气愤的样子骂道:“牛金星这个贪生怕死之徒,枉费了父皇这么信任他,这么说来,父皇处死耿使然、李天笃等人,也是因为他们暗中勾结朱震了?”
李自成道:“不错,我安排在他们身边的探子禀报,他们近期和朱震有书信来往,也秘密接见过朱震派来的探子。”
李双喜道:“那父皇何不把他们与朱震勾结的证据公布于众,好安定人心。不然许多官员们都认为父皇是无缘无故杀害他们,更加心存惧意,士气低落了。”
李自成叹气道:“这厮做得太隐秘,勾结朱震的书信看过就烧了,而我安排的密探总不可能出来指证吧,否则让他们知道我在他们身边安排了密探,会更加疑神疑鬼,士气大乱!”
李双喜默默无语,父皇做事老是那么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