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始终能够看准潮流,也就是所谓的“大势”。让自己跟着大势走,与最广大的利益集团站在一起,只是她希望站的位置不是他们的中间,而是踩在他们的头上。
如果一个女人学会了用男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个很厉害的女人。
而对于慈禧来说,她是踏着尸骨和沾满鲜血一路走来的,她的权力如此来之不易,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会倍加珍惜,像珍爱生命一样珍爱手中的权力。她今后的人生只剩下了一件头号大事——维护权力安全。大家千万别惹毛了她,为了权力安全,她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得出来的,什么脸面都能豁得出去的。她将本能地对威胁到自己权力安全的事情抱有警惕,本能地对自己一切可能的政治对手抱有极大的戒心,不管这个人是她的恩人还是仇人、老子还是儿子。
但在维护权力安全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安全需要得到保障,那就是人身安全。
慈禧一开始并不知道慈安手上还有一道可以置她于死地的密旨,但她终于听到了风声。从那时候起,她就开始想办法了,等待时机,这个时机就是慈安一次生病的时候。
当慈安生病时,慈禧一刀割开手腕,拿自己的人血给慈安做药引子。当身为女人的慈禧利用了女人的弱点——易动感情时,这一招果然奏效了。一向老实仁义的慈安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再回想起慈禧之前对自己的百般谦恭与关心,她终于主动取出了那道密旨,当着慈禧的面烧为灰烬。
1881年,慈安去世,享年44岁。她的死因又是一个不小的历史谜案,从种种迹象上看,慈安有可能是被慈禧毒死的,但这种说法在历史上找不到确切的证据。事实上当那道密旨变成灰之后,慈禧就用不着再顾忌慈安了,更用不着去杀她,与其说慈安是被慈禧杀死的,更不如说也是想不通被气死的。
慈安的手段跟慈禧并不在一个级别上,慈安简单地认为咸丰给她那道密旨只是为了制约野心勃勃的慈禧,却没有想到这也是丈夫给她的护身符。当她的手里失去了制约慈禧的杀着,慈禧便不再忌惮她了,很快露出了真面目,对慈安的态度180度大拐弯,飞扬跋扈,颐指气使,处处刁难,慈安又惊又怒,终于香消玉殒。
同治皇帝也没活多久,他在19岁时死去。此时他才结婚并亲政一年多,这孩子继承了他父亲好淫好色的优良传统,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喜好男风”,经常微服出宫逛八大胡同,终于染上重病。这个病是天花还是梅毒,或者是天花加梅毒,目前又是一个谜,大部分证据表明他得的是天花,反正他活得还没有他老爸长,皇权再一次需要转移。
这时候,慈禧真正的挑战到来了。
因为此时同治的皇后已经有身孕,很快就要临产。对于朝廷来说,新皇帝的人选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等同治皇后产下皇子,立为新皇帝。
但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存在风险,不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万一她生下来的是女儿,这就比较难办了。更重要的是,这种选择是慈禧最不愿意看到的,同治的儿子就是她的孙子,一旦孙子成为皇帝,她就成了奶奶,即使再实行垂帘听政的政策,也是由同治皇后也就是她的儿媳去挂帘子,不关“老奶奶”什么事。
在慈禧的压迫之下,刚烈加想不通的同治皇后带着腹中的胎儿,选择了自杀。
消除了成为“老奶奶”的威胁,慈禧仍然无法再继续垂帘听政。
因为按照祖制,同治皇帝没有后继之人,此时需要从他最亲的皇族近支中挑选一位男子来做皇帝。根据当时的情况,恭亲王奕䜣的儿子是最理想的,奕䜣是同治的亲叔叔,而奕䜣的儿子已经17岁了,比起那些还在学走路的其他孩子,真可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但是,这种情况又是慈禧不愿意看到的。
一旦奕䜣的儿子做了皇上,奕䜣就成了太上皇,他们父子联手,皇家大权就要旁落他家了。
慈禧最终选择了醇亲王奕譞(xuān)的儿子,奕譞也是同治的亲叔叔,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慈禧的妹夫——他的老婆是慈禧的亲妹妹,更重要的是,奕譞的儿子才四岁,这又方便慈禧继续控制。
为了保持可以继续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的名号,慈禧将这个四岁的孩子抱进皇宫,把他过继给死去的咸丰,做咸丰的第二个儿子。就这样,慈禧又一次成为了太后,安心地坐在帘子后面,处理朝政!
当孩子的父亲奕譞听到这个安排时,他当场吓得晕了过去。放着一位17岁的候选人不选,选一位四岁的小孩子,这可是光明正大地违反祖宗之法啊。
可是,现在已经无人能够制约慈禧。“议政王”奕䜣呢?他已经自身难保了。
在处理好新皇帝的问题后,慈禧将奕譞推向了前台,让他成为自己的政治盟友,然后一起去打压恭亲王。由于奕䜣权势太大,慈禧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先是找机会免去了他“议政王”的头衔,逐步瓦解他的势力,最后终于将奕䜣和他的全班人马逐出军机处和总理衙门,让奕譞的人马取而代之。
好吧,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慈禧终于可以暂时喘口气了。奕譞是个理想的政治盟友,他没什么才干,但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胆小软弱,在慈禧面前是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的。慈禧选择他,看中的不是他的实际行政才干,而是“安全”。国家在他们的手里搞成什么样子不管,只要我有我的权力安全感。
这就是慈禧,一个在权斗和平衡各利益派别上很有一套的女人,一个很会玩权谋但并没什么实际行政才能的女人,她对掌控权力和大臣们的心理游刃有余,对皇宫里的权力斗争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国门外的世界没什么兴趣。她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也不需要了解,专制的朝廷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封闭的专制制度从来都是政客的舞台,你只需要有那两把刷子。
而慈禧又将很快迎来对她权力安全的一个重大挑战。
因为那位四岁的小皇帝,爱新觉罗?载湉(tián),也开始慢慢地长大了。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长大后的他,需要做一件事情:将皇帝大权从慈禧手中夺过来,实现那激动人心的——亲政。
·苦命的天子·
这是一个从小就不快乐的人,一个可怜的人,四岁之前如此,四岁之后也是如此。
和聪慧机敏的姨妈慈禧不同,载湉的母亲算得上是个神经质的女人,她一生信佛,这并没有什么错。但信仰带来的仁慈只是在针对花花草草、虫鱼鸟兽上,比如夏天不许人进花园,说是怕踩死蚂蚁,而对于她周围的人,包括亲生儿子在内,是莫名其妙的虐待。
她总不给自己的孩子吃饱,似乎吃饭也是一种罪过,她一共生过五个孩子,但有三个都夭折了,而夭折的原因竟然是——营养不良,要知道这发生在锦衣玉食的王府之家。载湉是侥幸生还下来的孩子之一,经常受到母亲的毒打,打完之后就是关小黑屋。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幼小的载湉是个敏感、惊恐、忧郁的孩子,以至于一看见母亲的身影就精神紧张。而在平时,他很容易激动,一激动就说不出话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严重时还会陷入痉挛。
这些生理疾病一直保留到了成年以后。
入宫后,载湉成了太监宫女的玩具,每当他哭的时候,总管太监会把他锁进一间墙角摆个小夜壶的、阴暗潮闷的小黑屋,惊恐万分的载湉更加不要命地哭起来,踢打着紧闭的屋门,太监们笑嘻嘻地跪在门外,高喊:“万岁爷心里有火,唱一唱败火吧!”
太监们这样大胆,因为他们是“奉旨管教”。
在家里吃不饱,到了皇宫,仍然吃不饱,这是为了培养所谓的“俭德”。他被规定不能多吃。饿肚子的时候,他就跑到太监房中,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发现什么大饼馒头之类,拿起就跑,而太监就在后面追,被追上之后,他只有跪下,苦苦哀求,可是那些东西还是要被抢回去。在平时,一旦他某一顿吃得多了点,就会有两个太监过来抓住他的脚脖子,把他倒立过来拼命抖动,嘴里高喊:理顺万岁爷的胃!
而每天的学习任务却是十分繁重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帝师翁同龢的房里背诵古文圣训。每当他想多睡一会儿的时候,太监们就会装神弄鬼来吓唬他,一群太监在另外一间屋子里弄出刺耳的巨响,好像雷神已经显灵,直到把他吓得哇哇大哭,乖乖地去书房。
有时他会天真地问太监:“我真的是万岁爷吗?”
太监回答:“是的,皇上,您是万岁爷,您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他迷惑了。要什么有什么,而现实是他多要个馒头也不行啊,多睡一会儿也不行啊。
而这些并不是载湉感到最恐怖的,慈禧的出现才是他认为最恐怖的人。
在对待孩子上,慈禧跟她的妹妹并没有什么区别——古怪、暴戾、神经质。她也是一个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凡见到孩子快乐就不会快乐的人。只要见到载湉玩闹,慈禧就会像泼妇一样尖叫起来,早就等候在一旁的太监就立即开始动手。久而久之,载湉对慈禧有了一种天然的畏惧,看到她就像看到了自己严厉的母亲,甚至比母亲还恐怖。他害怕太监,而太监却害怕她,她似乎是这个深宫里所有恐怖东西的集中代表,每当她走过来时,他会禁不住浑身哆嗦。
慈禧很满意这样的状态,因为这一切正是她希望看到的。这个孩子是将来的皇帝,在她眼里,她并不需要带给他来自姨妈的关爱,而是最高权力场中上级对下级的掌控。为了达到目的,慈禧很注意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处处在载湉面前建立自己不容挑战的权威,不容许载湉对自己的意思有任何忤逆,她说的话不能有丁点反驳,如果载湉对自己有任何言语上的不敬,她就要大为光火,凶恶的太监又会恶狠狠地扑过来。
每天早晨,载湉必须前往慈禧的住处请安,不管她是住在紫禁城还是颐和园,也无论刮风下雨、雨雪冰雹,都得去。请安不是站着请,也不是跪着请,而是边磕头边请,没有慈禧的命令是不能起身的。如果碰上哪天慈禧心情不爽,或者想故意给他个下马威,那么就只有一直跪着了。
每当慈禧外出,载湉必须要放下手中一切事情,规规矩矩地跟在后面,慈禧看戏也要陪着,游个园子也要陪着,散个步也要陪着——不要问什么,这就是规矩。规矩是谁定的?慈禧定的。
·光绪与皇后的婚姻悲剧·
时间过得很快,到1889年,载湉18岁了,他必须要结婚了。说必须是因为他不能再拖下去,在历代皇帝的结婚年龄里头,这已经算绝对的晚婚。而之所以拖到这时候,只是因为这是慈禧的意思。
按照祖制,皇帝大婚之后就应该亲政。慈禧的一切权力要归还给载湉,因为这个原因,慈禧在载湉结婚的事情上拖了几年,现在实在拖不下去了,就为他指定一个老婆吧。
即将成为皇后的这个人是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这个女人大载湉三岁,脸很长(面长如驴),有两颗突出的大龅牙,还是平胸。
我估计载湉看她一眼就不会喜欢她。别说她不是美女,就算是美女也不会喜欢的,因为这个女人无疑就是慈禧派来监视自己的。
而载湉没有想到的是,静芬也极不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