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
夏侯惇想毕,凝声而道:“程军师不必多言,若彼军当真袭杀,你可引步军拒敌,看我引马军破之!”
夏侯惇主意已定,程昱多劝无用,只是无奈地叹息一声,随后夏侯惇令兵士搭起浮桥,渡河杀往泰山郡城,而在夏侯惇引军渡过长河后,程昱不放心夏侯惇单独行动,于是亦渡河扎营。
曹军的一举一动早有斥侯报知张颌,张颌听报,速聚诸将谋士商议,沮授听得曹军如此布置,冷然一笑,向张颌献计如此如此。
张颌依计行事,与高览各领一部兵马去迎夏侯惇,行军途中,张颌与高览说道:“依军师所言,今夏侯惇恃勇而来,我等先不与其交战,待日暮兵疲,你我分兵两路击之可也!”
高览然其言,各引一军据守营寨,夏侯惇引兵前来邀战,吕军任凭其喝骂,就是不出寨应战,曹军从辰时一直骂阵到申时,夏侯惇察觉兵士疲惫,于是有意先撤回营寨。
不过却怕吕军趁机掩杀,故而尽教弓弩手向前,往吕军营寨射出好几波箭雨,张颌在寨内看得真切,向高览说道。
“夏侯惇令弓弩手射箭,其军必退也,此时不趁势击之,更待何时!!!”
张颌话音刚落,忽报曹军后队果然退动,于是吕军营寨鼓声大震,张颌领兵从营寨左路火速杀出,高览领兵从右路骤然杀出,两部大军左右夹攻,张颌、高览一马当先,手中兵器舞的密不透风,攻势猛烈无比,如同狮虎扑食,各杀出一条血路。
夏侯惇抵挡不住,大败而逃,其下军士一直遭张颌、高览部属猛攻追杀,逼入长河,曹军兵马被杀的毫无还手之力,落河淹死者不计其数。
张、高二将杀得浑身血红,见曹军已经逃远,亦不再多做纠缠,收兵回寨,另一边,夏侯惇死战逃脱,回营呵斥程昱,厉声咆哮道。
“程仲德,你见我军战势将危,为何不救?”
程昱脸色一沉,凝声喝道:“我若来救,此寨亦不能保,我曾劝将军休去,将军不听,以致此败!”
夏侯惇听言心下恼怒,正欲发作,忽有兵士来报,果然在营寨不远处,有斥侯发现一支吕军正退,夏侯惇这才知道,果然如程昱所料,若是程昱当中来救,营寨必失,夏侯惇脸色一红,向程昱作揖赔礼,程昱嘘声一叹,亦不再追究。
次日,李典、曹洪引军赶到,程昱建议趁彼军势弱,攻夺其寨,夏侯惇依计行事,再统大军欲夺吕军寨栅。
张颌一面派人加紧甲固营寨,一面陪沮授来观形势,张颌望见曹军人多势众,营寨林立,眉头紧锁,对沮授说道:“可惜先前又被那程昱识破计策,未有夺得彼军营寨,今曹军大部人马赶至,而我军援兵未能抵达,泰山郡城已是危在旦夕,若泰山郡城一失,我军在青州将再无屏障,那时曹军便可分兵攻略,青州危矣!”
张颌心情沉重,虽然前番占有数次小胜,但曹军兵马实在太多,一旦己军有些闪失,必遭灭顶之祸,此时张颌只觉如履薄冰,危机重重!
沮授却是平静,他心知作为谋士,必不能失去分寸,只见其目光如炬,仔细的观察着四周地势,待看到河水上游,有一处土山可伏兵千余,沮授倏地嘴角微微翘起一丝笑容,与身旁的张颌说道。
“张将军不必慌张,我有一计,或许将可奏得奇效!”
张颌一听,顿时脸色一喜,问道:“军师有计,快快说来!”
沮授灿然笑道:“张将军可先派高将军于我军营寨外不远处,多带马匹,于山高处尽起风尘,让彼军误以为我军援兵赶至,同时,张将军可引兵士千人,携带战鼓、号角,伏于土山之上,或半夜,或黄昏,只听我营中炮响,便擂鼓、吹号一番,切记,注意隐蔽,莫要出战!”
“程昱、夏侯惇先见风尘大作,以为我军援兵赶至,再听擂鼓声响,必以为我军要挥兵来攻,其必然有所忌惮,然后再如此如此,彼军便可一鼓可破也!”
张颌听计大喜,眼中连起惊异之色,狂喜大笑道:“哈哈哈…军师此计大妙,那程昱老谋深算,乃多疑之人,虽懂兵法,却难免受计所惑!”
沮授再施奇谋,张颌依计行事,各做安排,沮授却在高山上暗自窥探,次日,夏侯惇又引兵前来吕军寨前邀战,这次,吕军依旧只是严加防备,不出寨迎敌。
夏侯惇正欲强攻,忽然间见远方风尘漫天,无数马蹄声呼啸而来,不知有多少兵马,夏侯惇大惊,以为吕军援军杀至,不敢贸然轻举妄动,即令各军撤回营寨,寻机再动。
当晚夜深,沮授见曹军营寨灯火方熄,兵士歇定,遂放号炮,土山处的张颌听得,命兵士鼓角齐鸣,擂鼓声距离曹军营寨甚近,震得整个曹军营寨动荡不已,曹军慌乱,误以为敌军劫寨,纷纷冲出营帐应敌,谁知却不见敌军踪迹。
夏侯惇心疑,问之程昱,程昱思索一阵,觉得这大有可能是彼军的扰敌之策,夏侯惇亦觉如此,于是便令兵士回营歇息。
不知过了多久,号炮又响,鼓角齐鸣,喊杀声震天动地,曹军彻夜不安,一连三日夜,都见得远方风尘滚滚,战鼓不断,敌军援兵不知来了多少,一时间,夏侯惇心神凝重,不知该如何是好。
第一百三十一章 计退曹军
为了以防万一,程昱下令拔寨、渡河退兵三十里,于空阔处扎营,同时派遣大量斥候打探,待查得吕军虚实,再做行动。
同时间就在前日,何靖带着二万援军赶到泰山郡城,张颌大喜,聚众于帐前商议。
沮授出席作礼道:“如今援军已至,大事可济也!授以为我军当渡河背水结营!”
“不可!若我军背水结营,曹军若倾巢来攻,我军必大祸临头!”
何靖一听,顿时大惊,说明利害,连忙相阻,不过张颌却笑而不言,何靖脸色一凝,不知前事,遂带着疑虑望向沮授,沮授随即说道如此如此,尽告其策,何靖喜色狂涌,亦大笑不止。
何靖援军赶到,张颌兵力遂上涨到四万人,按照沮授先前的计策,各做安排。
却说程昱闻之张颌背水下寨,心中疑惑,使人来邀战,沮授早有准备,回应其来日决战,次日两军会于山下平原,列成阵势。
程昱领着诸将出马,立于门旗之下,擂鼓三通,唤沮授答话,沮授亦引着张颌、高览、何靖等将校立于阵前,只听程昱扬鞭喝骂道。
“沮公与,你少有大志,欲要拯救万民,平定天下乱世,之前你投靠志大才疏、野心勃勃的袁绍,已经错了一次,如今你又助恶为虐,投靠吕布,做反叛朝廷之贼,实在是可惜、可悲、可耻!!!”
沮授听着程昱的指责,却无丝毫动容,他双目凌然,面容平静,凝声答道:“我主吕布,心存天下万民,所辖之地,百姓皆能安居乐业,天下何处百姓,无不望受我主所统,今汉室没落,社稷受你主这个当世大奸贼把持,天子如同其手中傀儡,此乃天下皆知也!”
“你程仲德胸怀韬略,智计过人,却不分黑白,不辨忠奸,甘做曹贼爪牙,才真是可惜、可悲、可耻!!!”
沮授话音虽然不大,却令程昱心中激荡,怒火上涌,程昱怒喝一声,即令夏侯惇出马去擒张颌,张颌厉声一喝,奔马杀出,迎向夏侯惇。
程昱又叫李典、曹洪齐齐杀出,前去夹攻张颌,高览、何靖见状,立马各提兵器,纵马杀出,分别将李典、曹洪二人截住。
张颌与夏侯惇厮杀,高览、何靖分别又与李典、曹洪交战,将将对战,各有战况,张颌与夏侯惇不相伯仲,一时难分胜负,而高览、何靖的武艺皆强于李典、曹洪一筹,李典、曹洪二人渐渐抵挡不住。
程昱见状,连忙下令全军出击,曹军齐齐呐喊、冲杀过来,吕军兵马仓促而逃,尽弃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曹军兵马纷纷争相来拾。
程昱经验老道,心中忽起一股不祥预感,而一旁的刘晔亦是在旁谏道:“吕军素来勇猛善战,此番不战而逃,只怕有诈!”
程昱听言觉得有理,于是急急下令鸣金收兵,夏侯惇、李典、曹洪等将校皆是不忿,来见程昱而道:“某等正欲擒杀吕军将士,取下大胜,程军师何故收军?放弃此等大好时机!?”
程昱眉头深锁,凝声而道:“我见吕军兵马背水安营,其可疑一也,多弃马匹军器,以作诱饵,引我军去拾,其可疑二也,这当中疑虑重重,不可不谨慎之,可急退军,休取衣物!”
程昱说毕,遂下令通报全军,言道:“无论大小将校,妄取一物者,立斩!火速退兵!”
程昱此令一下,曹军各部,慌忙停下追击步伐,猝然间,吕军号旗举起,沮授立于一土坡处指挥兵马,张颌中军先出,高览左边杀出,何靖右边杀来,曹军退得正急,未有提防,被三部兵马杀得大溃而逃。
张颌、高览、何靖各舞兵器纵马杀入曹军乱兵之内,掀起血雨无数,特别是张颌,杀得最快,勇不可挡,曹军皆知其厉害,遥远处见到张颌杀至,立即慌乱退走,因此自相践踏而亡者,不计其数。
程昱大败急回营寨,一众曹军将士被吕军杀得胆战心惊,刚奔入营寨,惊魂未定,方欲歇息,骤然间,两声炮响齐鸣,只见两路伏军猝然杀出,径来冲寨。
曹军兵马轰然大乱,争先而逃,程昱制止不住,在两部吕军蛮横冲击下,曹军兵马被杀得兵败如山倒,周遭尽是腥风血雨。
随后,张颌、高览、何靖三将又是追至,何靖一路飞杀,正见着李典,立即拈弓上箭,望其后背射去,只听咻的一声爆响,李典反应不及,被何靖射落马下。
何靖正欲追杀,李典部属拼死阻挡,才让其被救走逃脱,另一边,高览双目赤红,手中大刀正在疯狂劈砍,正遇着曹洪,立即拍马杀去。
曹洪忽觉一阵恐怖的危机感骤起,猛然翻身持刀一砍,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火花迸射,还好曹洪及时出刀,否则他此时已被高览一刀拦腰砍成两半。
高览大吼一声,手中大刀化作赤红狂风,席卷在曹洪面前,曹洪见高览攻势猛烈,不得不一味死守,高览奋力而杀,与曹洪激战了数十个回合,曹洪渐渐抵挡不住,刀式正显凌乱。
忽然间,高览一刀砍落,刀式猛烈,曹洪仿佛见到一头赤红的野豹,在向他张牙舞爪飞冲而来,曹洪吃了一惊,提刀仓促一挡。
随后,曹洪只觉手中兵刃如遭到巨山撞击,曹洪整个人如化作断线风筝,失势飞落马下,高览纵马前冲,数十个曹军兵士来挡,高览挥刀猛扫,刀风狂烈,一冲即破,迅速杀到曹洪面前,手起刀落,眼见曹洪的头颅即将一分为二。
此时一杆长枪倏然飞来,正点在了高览大砍刀的刀刃上,高览脸色剧变,手中大砍刀顿时失去控制,曹洪趁机逃开。
电光火石之间,那杆铁枪又动,高览立马回身抽刀抵住,定眼一望,果能见到心中所猜之人,只见夏侯惇满脸怒恨,如同见到生死仇人一般。
对于夏侯惇来说,曹洪不仅是他的宗族兄弟,同时曹洪也是整个曹氏将领的大恩人,说来,这个曹洪虽然武艺一般,将略平凡,但却极为悍勇,其经常跟随曹操征战,多次救过曹操性命。
曹洪最出彩的一次救曹功绩是在诸侯讨董,当时曹操独自追击逃往长安的董卓,遭到董卓手下智将徐荣的埋伏,被杀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