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第1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阴县位于潼关望长安而行的要道之上,张绣这三万大军到达此处后,开始面临第一个选择,到底是配合吕布大军攻取潼关,还是直接奔袭长安。
    张绣一时间拿不定主意,遂打开了贾诩给的锦囊,锦囊之言只有数十语,张绣看毕,心神一松,嘴角不觉翘起一丝诡笑。
    其后数日,张绣大军皆藏于华阴山中,静待贾诩所言之良机出现,一日傍晚,一支五千人的曹军运粮队,自长安开至华阴。
    张绣见得,脸上笑容更甚,就在曹军运粮队运粮至华阴城三十外一处山道处时,三万吕军仿若从天而降,打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数个时辰后,除二千余曹军投降外,其余曹军无一漏网。
    当夜,张绣于军中选数千精锐着曹军军服,会同数百投诚曹军,合五千‘曹军’运粮兵马,继续望潼关而去,张绣则引剩余兵马,随后接应。
    次日二更时分,何靖引运粮兵赶至潼关西城十里外,此时潼关西城的两位正副守将,分别是杨定和王蒙,杨定武艺不俗,王蒙才智不低,两人能力各有所长,又可互补。
    而如今的潼关至关重要,不容有失,钟繇于众将校中反复考校,方才敢把潼关西城交予这二人手上。
    潼关西城城头上,杨定打了个哈欠,不解地问道:“王将军,你说这吕布明知攻不下潼关,为何还傻乎乎地与这座险塞较劲?潼关好端端地在我等手中,为何钟大人却让长安守军随时准备撤退?还有,已经时近两月,为何不见丞相派军来援,莫非我等已被丞相舍弃?!”
    “噤声!!!”王蒙听得杨定之言,顿时就是一惊,然后甚是紧张地望了周围,见无人听到后,才向杨定说道。
    “杨将军,你口没遮拦,莫不知祸从口出,患从口入么?丞相大人到底如何安排,轮不到我等这些小人物去议论,我等只需做好钟大人交代的事情便可,钟大人虽是文人,但治军极其严明,稍有不慎,就会脑袋搬家的!”
    王蒙向杨定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吓得杨定不由脑袋一缩,甚是惊慌地瓮声瓮气地说道:“兄长言之有理!我等小人物管这么多干嘛?!只要潼关不破,我等便无生死之忧,这钟大人铁面无私,一旦动怒便免不了要死人!!!”
    “知道就好!杨将军,潼关战事正紧,我等定要凡事小心,只要稳守这潼关,他日丞相与我等的赏赐绝对不会少!”
    杨定眼中骤露精光,脑海里已是在想着他日曹操论功行赏,他们这些有功之臣的一片大好前景。
    之后,杨定和王蒙又是商议了一阵,决定继续加强守备,以确保万无一失。
    夜色越来越暗,又是过了半个时辰,已快到了夜里三更,潼关周边山岭一片廓然寂静,而潼关内却仍有不少的脚步声。
    一队队装备精良的曹军兵士,正于潼关西城城头上巡逻,观察周围的一举一动。
    须臾,在潼关西城不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厚重地兵马行军声,随着时间推移,脚步声越来越大,后来那些巡逻的曹军兵士,模糊地看见一支兵马正缓缓望城池而来。
    这些巡逻的曹军兵士先是一惊,连忙去通知杨定、王蒙两位守将,杨定、王蒙正在城头少歇,忽闻有一支兵马正往潼关而来,顿时倦意尽失,甚是慌张地赶至潼关关头。
    “站住!来者何人?!快报上名来!!!”
    天色暗黑,就在何靖一行人距离潼关只有不到两百步时,杨定掣出腰间利剑,厉声大喝,同时周边的曹军纷纷塔弓上箭,瞄准这些支不速之客。
    “吾等受钟大人之令,从长安运粮至此,还请将军打开关口,让吾等入关!”
    这时城头已是点起了无数火把,杨定见队伍中粮车无数,来人皆穿曹军军服,而其中还有其熟识的曹军兵士,遂而放下心来。
    正当杨定想开口下令打开闸门,不过在他旁边的王蒙却是阻止了他,走前一步凝声问道:“竟是受钟大人之令入关,汝等可有入关文书?”
    “秉将军,眼下长安兵马时刻待撤,潼关这边吕军又攻打甚急,长安留守命我等星夜起兵,甚是仓促,所以未曾给予文书!”
    王蒙眯了眯眼,忽然喝道:“没有文书,那就休怪我等无情,这关口是绝不可能打开,还有这位将军,听你的口音并不像是关中人,甚至不是河北口音,李将军刚才问你名头,你为何不答?!汝所属哪支兵马,受哪位将军管辖!”
    在潼关底下,何靖心脏狂跳,暗道这守将甚是难缠,好在来时何靖已经问清楚了这支运粮军的一些细节,此时脑念电转,当即答道。
    “我乃长安守军偏将李智麾下校尉林德,我非是关中人不足为奇,因为我是昔日丞相征伐徐州时从的军!哼!!我等跋涉数日运粮至此,**难分,你等如此刁难我等,难道不怕事后李将军向钟大人反应,找将军的麻烦!”
    “哼!你敢威胁我?!放肆!!!”
    “小将不敢!我等运粮至此,还需尽快赶回长安,李将军治军严明,若是回去的晚了,必遭惩处,将军咄咄逼人,莫非有意要让小将与这数千儿郎不舒坦?!”
    王蒙眼光聚集,居高临下地瞰视着何靖这支兵马,见其穿着皆是曹军铠甲,且其中还有不少熟悉的身影。
    “王将军,你看这支兵马皆穿我军铠甲,如今长安未失,如何会有敌军至此,那李智乃是钟繇大人心腹爱将,且此人护短,睚眦必报,我等还是不要得罪其好!”
    王蒙正在思量,而旁边的杨定却是颇为担忧地在他耳边低声说道,王蒙听罢,牙齿一咬,甚是犹豫不决。
    而在潼关底下,何靖沉着脸色,后背不断冒汗,打湿了战袍,而其他五千将士个个皆是默不作声,有些人更是不禁地连连吞了几口唾液。
    不过还好有着夜色的遮掩,他们这一细微的动作,并未被王蒙、杨定发现。
    又是过了约莫半刻钟,杨定张了张口又是想催促王蒙,杨定的急躁不由令王蒙也显得急躁起来。
    “哎!行了!!杨将军你来做这抉择吧!!!”
    王蒙思绪实在难以平静,一咬牙便是将这大权交回给杨定,而杨定早就做好了抉择,当下便是连忙向旁边的士卒令道。
    “快,打开闸门,迎兄弟兵马入关!”
    潼关下,何靖深呼一口气,高悬的心终于放下,然后向旁边的胡车儿瞟了一个眼色,示意他做好准备,胡车儿默默地点了点头,捉住武器的手,不禁紧了几分。
    “吱呀~吱呀~吱呀~!!!”
    潼关的闸门缓缓地打开,何靖领着五千兵马不慌不急地踏入潼关,而杨定、王蒙领着数百守兵,在关口大门下迎接。
    王蒙看着何靖一步一步接近,眉头便是皱得越来越紧,心中老是觉得有些不妥之处,但又不知这不妥到底不妥在哪。
    待何靖的五千兵马皆进入了潼关,杨定还尚在与何靖甚是亲热地问候,忽然王蒙眼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顿时神色大变。
    王蒙先前乃是西凉军出身,在张济手下混过一段时间,当然是见过张绣的心腹将校胡车儿!
    而胡车儿似乎也察觉到王蒙的神色变化,虎目猛地暴起凌厉的华光,就如一头匍匐而动的猎豹,骤然一抬宽背大刀,风驰电掣地向王蒙劈去。
    王蒙躲避不及,被胡车儿一刀劈开两半,一滩热血洒在杨定的脸上,杨定一脸的呆滞,好似仍无法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原本与他笑脸迎对的何靖,脸目刹地变得极为恐怖,几乎在王蒙的血扑到杨定的那一瞬间,何靖右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把匕首,匕首倏然一甩,噗的一声,穿刺在杨定的咽喉之内。
    在杨定和王蒙的身体相继倒下之后,何靖暴喝一声,领着五千兵马在关口之内发起了冲杀的号令。
    而早有准备的五千将士,执拿着各自的武器,狠狠地插在无数尚未反应过来的曹军将士身躯之内。
    电光火石之间,红光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声不断绽放,而在关口上头的守军,听到关口内的惨叫声,便知遇到了袭击,连忙蜂拥而下。
    而此时何靖、胡车儿已领着五千兵马将关口内的曹军杀得七七八八,五千兵马望关头迅猛而冲,正好遇到冲下来的守军。
    顿时两方兵马立刻缠杀在一起,而这些曹军失去了统将,惊吓之余,士气极其低落,反之何靖这边却是士气如虹,在何靖、胡车儿统领下,五千吕军势如破竹地杀得曹军节节败退。

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擒钟繇
    胡车儿冲在最前,宽背大刀一旦骇然挥动,其锋芒所过之处,便是一片腥风血雨。
    在前头抵挡的曹军,每次都是五六个人为一队去围杀胡车儿,但这些小队就好似五六只羔羊去扑饿狼一般,在胡车儿宽背大刀猛烈而又倏然地劈砍下,不断地倒下。
    到了最后,几乎无人敢向前阻挡胡车儿这个莽汉,胡车儿踱着步伐,一步一步地骇然杀到关头。
    这五千兵马中,许多是胡车儿的直系部属,他们见胡车儿如此威猛,更是战意、杀气大盛,紧追着胡车儿身后,如一头头恶狼般扑杀曹军守兵。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后,张绣统领大军赶到,在吕军浩荡军威下,曹军守兵伤亡三千余人,其余近六千兵马皆是投降。
    由于何靖特意派了一队骑军在前往东城的路上拦截,因而尽管西城喊杀声震天动地,却未有兵士前往东城报信。
    其后,张绣让胡车儿统领五千兵马把守关头,他则与何靖统领大军攻往东城,接应吕布大军入城。
    近三万吕军气势汹涌望东城杀去,霎时一朵灿烂的菊花在空中绽放,无数曹军还未反应过来,不是被杀死便是被俘虏。
    钟繇此时刚巡城回府,身形极度疲惫的钟繇一躺就睡,结果刚睡下不足半个时辰,便听兵士仓促禀道:“报!大,大人,敌袭!!”
    “吕军不是‘敌袭’数百回了吗?有何值得大惊小怪?!”钟繇闻言,本能地以为吕布又在搞演习。
    “大人,敌人不是从东城来袭,而是来自西城!!”
    “什么?西城?!!”那兵士话音刚落,钟繇心中顿时翻起惊涛骇浪,不觉中惊呼出声。
    很快,钟繇穿上一身软甲,引着一支亲兵望城头赶去,越靠近城头,喊杀声越是密集,正当钟繇欲要登上城头时。
    猝然间,一声轰响暴起,随后,潼关城门迅疾而开,下一刻,关外无数火光疾奔入得关来。
    钟繇见状,心神又是一震,待回过神来后,急急呼喝亲卫随他撤离,少顷,在潼关东城前往西城的山间小道上,一支数十人的小队,正急速奔往西城,试图趁乱遁出潼关西城。
    “钟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亲卫首领好几次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心中的忐忑向钟繇问道,钟繇深沉着脸色,望了一眼亲卫统领,然后淡然回道。
    “我们回中原!”
    “什么?回中原,那大人为何不从东城而走?!”听到钟繇的回答,亲卫首领顿时惊呼起来,而他身后的数十兵卒皆是一震,不禁地止住了脚步。
    见此,钟繇亦是止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叹了一口气道:“唉!我等于潼关东城与吕军对阵数月,吕军皆识得我相貌,若从东城而逃,大有可能被认出而擒!”
    “况且,长安城还有数万兵马,若是我等回去及时,还可以引得数万兵马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