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奸雄- 第4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呆呆的雕塑僵立,潘巧云内心翻涌……杨玄感对自己的好,主公那边的恩,她不住的衡量。
    “哒哒……哒哒……。”
    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杨玄感从外头闯入。
    “咕咚……咕咚……。”
    灌了好大一气儿水。
    杨玄感“嘿呀”一声,不高兴的道:“拖拖拉拉,不成样子!”
    很明显。
    杨玄感去询问攻城器械造的如何时,得到的结果并不美好。
    潘巧云回神儿了,将小瓶子塞到身后的腰带上,努力的让表情正常些。
    杨玄感,不曾察觉。
    ……
    ……
    吴凡回归洛阳,带来的是对城内的稳定影响,或者说他本身是个威慑,使得许多魑魅魍魉的宵小,不敢越雷池一步,小心谨慎的夹起了尾巴。
    即便如此,贾诩联手黄门卫以及单独行动的鹰扬卫,连日来也抓获不少探听兵马大营情况的细作。
    杨玄感认为靠山王有援兵来洛阳,实际上那是郭奉孝给吴凡出的无中生有的计策,洛阳的兵力一直恒定在比他少四五倍的差距下。
    为了让计划顺利、不出纰漏,吴凡不得不重新布置一番。
    甘宁率领的一千八百水师从荥阳顺洛水抵达洛阳,从南城关进入、连同几只艨艟舰也在专门的路线航行进城。
    甘宁的这一千八百人,就是吴凡冒充……嗯,一万三千……不对,是一万五千多人的底气。
    吴凡把之前投入到皇家园林的私兵部曲调了出来,要求甘宁填上去,并且每隔一个时辰操练一次,怎么声势浩大怎么来,务必闹得半边洛阳听得见。
    当然了,吴凡这种闹腾,很容易让刚成军的水师士卒怨言,他在粮草补给上,给了不少优待。
    吴凡捏算着时间,耐心的等待变动来临的那一刻。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一章 添变故
    (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谢谢。新的一周了,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那啥,全订的筒子,可以领磕蹦之光了,虽然没啥用,但也挺好看的不是。)
    ……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雨不约而至,倾盆般的连绵下了两天多不停歇。
    吴凡被迫,不得不更改原定早晨的计划,通知潘巧云,暂时不要做掉杨玄感。
    糟糕的天气、泥泞的土地,不允许吴凡配合刺杀行动出兵,击溃那些叛军。
    眼下杨玄感若是死了,天晓得雨什么时候停、天晓得有没有其他人完美的取代他……都是需要考虑的事儿,起码看天上的乌云、对方阵营中有个李密,吴凡不能够冒险。
    吴凡这一等,就是三天,平白多了许多变数。
    一。
    昏厥多日的右丞相崔石,已然转醒,老爷子岁数太大,经不起那么一摔,站是站不起来,思维仍清楚犀利的很。
    二。
    本回老家河南郡东桓,为父亲卫骑大将军韩擒虎治丧守孝的韩世谔,联合一批世家子弟,率领一万余兵马,投奔了杨玄感。
    韩世谔带的一万多兵马内,有五千是其父不曾解散的私兵,皆乃跟随其父南征北战十数载的老卒,精锐程度不次于吴凡的那些部曲,相当的悍勇。
    韩世谔本人亦武艺高强,有韩擒虎之风。
    韩世谔的行动,一举弥补了杨玄感兵马上的硬度缺陷,及缺少大将的缺陷。
    三。
    崔右丞相意外晕倒前。秘密通知前工部尚书卫玄、卫文升,左冯翊郡太守樊子盖、樊华宗。要他们自筹兵马来洛阳救援。
    卫文升名气大,他从京兆尹一带和征西将军裴行俨手中。召集步骑两万余众。
    樊华宗借了自己是一郡太守的光,加上雍凉二州先前叫吴凡扫了个遍,没有外患,促使他举全左冯翊之力,浩浩荡荡的有三万多人。
    卫、樊二人,合兵一处,一路东来。
    吴凡不是一直咋咋呼呼,说靠山王知道洛阳被围,从河内郡连续发兵?
    好比喊“狼来了”。狼,真的来了。
    靠山王五太保、六太保,一对儿双胞胎兄弟,高明、高亮,领骑兵一万到达。
    这意味着洛阳的声音,不再是只有吴凡一家。
    连续的变故,让吴凡心情不佳。
    可。
    不管吴凡心里高兴不高兴,他表面儿上一定得高兴。
    冒雨策马进入紫微宫,浑身几乎湿透的吴凡。步入栖凤殿。
    殿内早有人等待。
    皇后马苏、小太子杨逸在。
    太后林玲珑不晓得搞什么幺蛾子,也分外关注时事。
    接下来的四个人,都是生面孔。
    吴凡扫上一眼,基本能辨别谁是谁。
    拄着拐杖。坐着一抖一抖哆嗦,满面老人斑,身躯瘦弱。最老的那个,指定是卫玄、卫文升。这位。靠山王都得算他的后辈,崔石也要比他年轻。他历任雍州刺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还曾给先皇光帝当过太师,虽文未问鼎左右丞相、武未冠绝三神将、爵仅一兴侯耳,名头之大,绝不是等闲人可比。
    高明、高亮是孪生兄弟,长相不仔细看差不多。身长八尺、虎背熊腰,面若朱赤,唯一的不同大概是一个留着很长的虬髯,另外一个有意的剪短。老丈人儿的义子,吴凡哪能没听说过?
    断定了卫玄、高明、高亮,剩下的就是樊子盖。
    樊子盖字华宗,豫州庐江人,年约五十岁许。身材高大,气质清雅,一身官服能穿出大袖飘飘的感觉,别看他好像就是个饱读诗书的大儒,实际上来头、功绩也不小。历任武威太守、弘农太守、凉州刺史……没一个是好相与的地儿。他为官清廉谨慎,不纳贿赂,治军严格。所以从一州刺史,撸到现在的一郡郡太守,听说是受了当年四皇子造反的事儿影响。
    吴凡躬身拜礼,道:“臣,拜见太子殿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转过身,吴凡对卫玄、樊子盖再拜:“晚辈拜见卫公、拜见樊公!”
    卫玄的眼睛很明亮,他打量着吴凡,挥了挥手里的拐杖,坦然接受,笑道:“大将军多礼了。”
    樊子盖面无表情的回了三拜,道:“大将军定西边、袭漠北、征南地、讨北方,功勋无数,犹其封狼居胥、祭天立碑一事,着实涨我帝国威风,我不敢当受您的大礼。”
    吴凡笑道:“您是长辈。”
    樊子盖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道理放在这儿一样。大将军年纪虽小,功绩却令我难望项背、相形见绌,自不敢已长者居。”
    吴凡再道:“樊公急公好义,率兵增援,叫晚辈好生感谢。”
    樊子盖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一如大将军不远千里,星夜驰援,都是理所应当的。”
    情况一时显得尴尬。
    马皇后出言缓解道:“天气寒冷,上几杯热茶。”,拍拍杨逸的脑袋,她低声道:“去给太傅搬个桌位。”
    杨逸蹦蹦哒哒的取了个软垫。
    吴凡接过,正经的说道:“谢太子殿下赐座。”
    待宫女儿将热茶奉上。
    马皇后起身道:“卫公、樊公、两位高将军率军前来,都是为了解洛阳之危,军国大事,我一介女流,不好参与,你们不妨讨论讨论。”
    说完。
    马皇后带着小太子与林太后慢慢悠悠的离开。
    殿内五人。
    卫玄、樊子盖、吴凡,坐着。
    高明、高亮,站着。
    前三者要名头有名头、要身份有身份,皇后也不可怠慢,坐着是必须的。
    后两者头顶最耀眼的光环,莫过于靠山王义子,站着是必须的。
    毕竟靠山王来了,前三者同样有资格平起平坐。
    卫玄抱着拐杖,率先开腔儿,笑道:“吴骠骑可是没想到我等会来?”
    吴凡实话实说,言道:“卫公言中了,我的确没想过,嗯……行军打仗嘛,总要把情况往最差的那一步想。”
    卫玄点点头,然后?然后就不吭声儿,装死了!
    吴凡明白,卫玄的意思是让他来说,介绍下如今的形势。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二章 恶心啊
    (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谢谢。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坦白的说,卫玄、樊子盖的到来令吴凡……很不爽!
    高明、高亮?
    对于高明、高亮两个靠山王的五太保、六太保,吴凡一点儿不在乎,单单身份上的巨大差距,注定他们上不得台面,只有作为执行者俯首听命的份儿。
    卫玄、樊子盖的身份与吴凡也有差距,不过这个差距他们可以通过几十年的声望积累弥补,从而达到平等对话的程度。
    这就意味着,卫玄、樊子盖随时可能对吴凡指手画脚,侧面的干预、掣肘、质疑吴凡的任何行动。
    偏偏吴凡不能强行的压制卫、樊二人,首先他们手握共计五万余的大军,比他兵强马壮,硬实力杠杠的。其次对名头有损,这年头儿混的都是“名”,恰恰他们是此道魁首,没准儿给你下个“嚣张跋扈”、“不能容人”、“嫉贤妒能”之类的评语,今后怎么玩儿?谁还敢投奔你?最可怕的是,万一丫搁天子那儿告个黑状,说他心怀不轨啥的,想想都特么蛋疼。
    除此外。
    卫玄、樊子盖怎么来的?
    右丞相崔石召来的!
    吴凡跟他们不同路,尿不进一个壶儿。
    吴凡要黄门儿取了份洛阳城周边的舆图,短暂的琢磨下,对卫玄、樊子盖、高明、高亮说起目前的情况。
    “杨玄感军增至十六万人左右,骑兵两万多,剩下的皆步卒。民夫等约莫有二十万余。具体统计不出来,河北、山东。每天源源不断的有流民到他那讨食儿吃。”,吴凡说道:“我从扬州赶回来时。洛阳北部的门户平县,已然告破,杨玄感从大运河掠夺送往辽东的百万担粮食,全囤积在那里保护。”
    交代完大体的兵力,吴凡继续道:“杨玄感军的重要人物……他们弘农杨氏自然是支持他,早早的举家帮忙,散尽几百年积累的底蕴财富。长安李氏,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是杨玄感的谋主。这人我见过,也没少听说他,的确是个人物。李密的学生王伯当、卫骑大将军韩擒虎之子韩世谔、杨玄纵、杨万硕、虎贲郎将王仲伯等,构成杨玄感的将领阵营,尤其是韩世谔,他手握韩擒虎的私兵部曲五千,极其精锐危险。还有诸如原汲郡太守赵怀义、原东光县尉元务本等,是杨玄感的文官……总的来说,不安分的破落世家子居多。”
    吴凡呷口热茶。没有接着说。
    卫文升老神在在的模样,不晓得听没听进去,反正一动不动。
    樊子盖显得挺上心,问道:“不知我军境况如何?”
    吴凡深吸口气。道:“陛下远征高句丽,抽调走了全部的千牛卫,部分金吾卫、羽林卫、骁骑卫。留下……嗯,三万三千余人。前段日子高智慧、沈玄侩、汪文进那几个南梁旧臣搅风搅雨。我临时率领一万骁骑卫并数自己的四千私兵部曲迎战,转了一圈儿。回来少了两千多人。爽快的说,洛阳城眼下人数上堪堪三万出头,之所以杨玄感数日不敢攻打,一是他缺乏攻城器械,二是我每天夜间令部下偷偷出城,早晨打着靠山王的旗帜装作援军,把他吓住了。”
    樊子盖点点头,赞道:“大将军好计谋。”
    吴凡眼睛转了转,笑道:“不得已而为之!”,稍顿,他说道:“卫公、樊公来前,我兵力窘迫,已决定用那‘无中生有’出来的兵马守城,率领两万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