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矣。”华阳君辛戎紧接着附言。
    华阳君话音刚落,又一个声音在大殿响起。众人看时,却是昭王的弟弟,隐太子--公子市。“臣弟也是如此认为,山东六国如今已是惊弓之鸟。否则以韩国之弱小,若不冒充我大秦之兵,即使是偷袭,胜率也不足两成。”
    秦武王死后,公子市原本马上就要以继承人身份登上王位的,奈何赵武灵王横插一脚,失了王位。为了安抚公子市,秦国实际掌权人宣太后(注:死后的谥号,现在还不能称呼)让公子市享受太子的待遇,一旦秦王驾崩,由公子市继位。
    “是极是极。臣弟请大王出兵,扬大秦军威于山东六国。”昭王的另一个弟弟公子悝也是不甘寂寞地建议。
    秦国上下谁人不知魏冉、华阳君、公子悝、公子市是秦国“四贵”,他们的背后是宣太后,身为宣太后的弟弟或者儿子,他们把持着秦国的朝政,与昭王分庭抗礼。
    话音一落,之前还安静的大堂顿时议论不断。有为昭王歌功颂德者、阿谀奉承者,有激情昂扬说秦趁势一举灭国统一天下者。几十年来,秦国对外战无不胜的战绩让每个秦国人信心满满,不将六国放在眼中。
    昭王一一将众臣反映铭记于心,却是不予回应。
    如今“四贵”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秦国上下但知宣太后、魏冉,不知有秦王,甚至把秦王当成一个过渡人物。毕竟宣太后曾说秦王死后由公子市继承王位。
    看到朝堂沆瀣一气,昭王心下愤恨,更坚定了去除“四贵”的决心。
    但深知帝王谋术的昭王也知道,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自己虽然羽翼渐丰,但还是无法夺回至关重要的兵权。如今秦国兵权被魏冉、白起掌控,尤其是他们和公子市还来往密切,不得不妨。这些年来随着公子市越来越年长,加之自己一直没什么错,太后越来越倾向将王位传给自己正直壮年的长子柱。但也只是倾向而已,太后至今主意未定,自己还需要耐心等等。
    “武安君,你来说一下你的看法。”等到大堂安静了下来,昭王没有理会众臣的态度,望向一言不发的“杀神”白起。
    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的战绩铸就了他杀神的美誉。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十三年后的长平之战,白起会坑杀四十五万赵国俘虏,这会使他成为整个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曰“人屠”。
    白起抬起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恼。
    身为秦国的大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效忠昭王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但秦国上下皆知下一任秦王是公子市的,自己又是被与公子市交好的穰侯魏冉提拔于行伍之间,无论如何,自己的身上跑不了公子市一系的烙印。
    哪怕太后害怕秦国内乱,警告自己和魏冉远离公子市,自己也随之尽量保持中立。但白起还是知道,自己职位再高也永远无法成为秦王的心腹。这也正是白起一直以来小心翼翼,不发表除军事以外任何意见的原因。
    功高可让穰侯更在意自己,获得提拔,但也会让秦王更加猜忌。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白起是深知的。好在秦国统一大业还未完成,自己小心一点,应该不至于落得凄惨的下场。
    抛开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杂念,白起中气十足的话音响彻朝堂:“正如众大臣所言,大秦声威如今已是遍传天下。弱韩侥幸胜的赵、魏联军,无非狐假虎威也。然暴鸷兵出奇招,倒出乎臣的意料。此次魏国元气大伤,大秦又失一强敌,实乃可喜可贺。臣料想,以赵王之性,难免不伐韩以雪耻。三晋已势同水火,大王或隔岸观火,或扶韩抗赵、魏,均在大王一念之间。即便赵、魏摄于我国之威,不敢伐韩,臣也有一计可为大王谋利。即联合韩、魏攻楚,一者继续削弱楚国,同时迫使魏国向我大秦臣服,造成赵、魏不和;二者疲弱韩、魏。”
    听到这,昭王略微皱了一下眉头,暗想白起真是不亡一国不甘心啊!脸色却是不变,出声言道:“将军三次伐楚,以弱胜强,水灌鄢都,火烧夷陵,寡人是不会忘记的。但楚国幅员辽阔,道路不便,一旦陷入苦战,寡人心中不安啊!”
    听到这里,作为昭王心腹的司马错出声了。
    伐蜀之战证明了他高超的战略眼光,也正是伐蜀让秦国获得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同时为后续的伐楚占得了先机。如今年逾古稀的司马错身体已大不如前,但还是被昭王提前请上了大殿。
    “大王,晋国一直以来是大秦的心腹之患。赵、韩、魏三家分晋是上天赐予我大秦的机遇。历代先王均以占领中原为目标。楚国虽然富庶,但沼泽甚多,不利于大秦铁骑发挥长处。臣以为攻楚尚未到最好时机。”
    “反观韩、魏地处平原,无险可守,臣以为可徐徐图之,但切不可操之过急。值此魏国大败之际,我大秦可待机而动。若赵、魏继续攻韩,如武安君所言,扶韩抗赵、魏乃上策,坐观三虎相争乃中策,联合赵、魏灭韩乃下策。若赵国就此偃旗息鼓,不如扶韩攻魏。如此一来,韩、魏更加交恶,韩国更加不得不仰附我国。至于赵国,当为秦国大敌。只是如今决战之机未到,当小心周旋。”
    昭王思索了片刻,心下有了定论。
    攻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劣势也一样明显。更关键的是若要灭楚非五十万以上精锐不可,且三年五载,未尝可知。自己试探了几次白起,白起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在这样的情形下,昭王是绝对不会把大军长时间交给白起的。楚地道路不便,万一白起与魏冉合谋,自己岂不危矣。
    司马错的意见是自己所倾向的。韩国疲弱已久,魏国新丧精锐,赵国乃是当今秦国大敌。只要三晋不和,秦国大可联合魏国或是韩国,孤立赵国。
    但韩国是秦国东进策略的绊脚石,地处秦国咽喉之所在。按照司马错的建议,即使联合韩国攻占的魏地,也会孤悬秦国本土,不利于防守。但如今,秦、韩交好,趁势打压魏国,逼迫魏国与赵国决裂,倒也不失一个好策略。
    看到台下议论纷纷,不时出声赞同武安君和司马错的众臣。事已至此,秦王也只得收下自己的心思,准备派白起领兵出征。
    刚要宣布命令时,秦王瞥见司马错与白起两人。联想到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为白起的部将,昭王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也许,是时候给别人一些立功的机会了。”昭王盘算着,随之神色一变,言道:“寡人心意已决,以右庶长胡阳为帅,王?为副将,发兵十万,五日内出发,赶赴伊阙,静待本王命令。”
    说完不等众臣的反应,秦王径自离开大殿。

第十二章 访贤
    秦国出兵的消息六国现在自然是不知道的。此刻,在夜色的掩盖下,太子然正在大梁城逛着。
    白日里魏国将使团看守的太紧,主要是因为魏国大败,难保激进的百姓图谋不轨,造成两国关系的更加紧张。好在太子然在使团中扮演的地位不高,这才趁着夜色混了出来。
    兵败的消息早在韩国使团抵魏三日前便传到魏国国内,魏国上下一片惊恐。
    虽然魏王竭力隐瞒消息,但损兵十三万的传闻已经彻底在坊间流传。尤其是韩国使团的到来更加印证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
    大梁城距新郑不过90里,韩国使团不过花费了两日,便到达了被誉为中原第一城的大魏国都。
    当韩国使团缓缓驶入大梁城的时候,所有的魏人心里是复杂的。
    这个几日前还需仰魏国鼻息的邻国,短短几日的时间却让己国的十三万的大军付之东流。而双方的实力也随之悄然间互换。即使魏国人口较之韩国多出三分之一,这一战也令魏国元气大伤。
    太子然就是混在使者团中,悄悄来到敌国的国都。
    韩、魏两国现在仍处于交战状态,一旦魏国得知韩国太子在使者团,必定被扣押为人质,作为交换八万战俘的筹码。韩王万般不肯太子然身涉险地,奈何太子然一意孤行,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坚持。在做出各种保证下,太子然才被获准加入使团。
    因为太子然的加入,使团的所有成员被层层审核。尤其是太子然的贴身护卫,韩王放心不下,于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死士全程随同,对此太子然也是颇为无奈。
    之所以一意孤行,太子然也是有着自己的苦衷。因为大梁有着一位大贤,这个人大大加快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对于这样的贤才,太子然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这个人就是范睢。
    后世之人对范睢的评价褒贬不一,贬损他是因为他睚眦必报,好大喜功,逼死白起;夸奖他是因为他提出了“远交近攻”,为秦国统一大业指出了方向。但毫无疑问,范睢是个真正的人才。
    如果历史没有偏差的话,范睢此刻应该还藏匿在郑安平的府上,化名为张禄。并在华阳之战的半年后随出访的秦使王稽前往秦国,一年半后面见到秦王,开始在战国这个政治大舞台上书写自己光辉的未来。
    说起来范睢也是一个苦命人,虽出身名门,却是旁支庶出子弟。地位低下,却善辩,范睢自然不愿默默无闻于乡野之间,自是奋发图强。
    范睢本欲求官于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可通门路,不得入中大夫须贾门下为宾客。
    一次,范睢随须贾出使齐国,须贾被齐王数落,范睢挺身而出,维护了须贾与魏国的尊严。齐王叹服,赠以金银、酒食,并愿拜范睢为客卿,均被一一拒绝。
    事情这样发展,接下来的若是须贾举荐范睢自是皆大欢喜。但上天偏偏给范睢开了一个玩笑,一回到大梁,范睢就被须贾诬赖出卖魏国情报。
    丞相魏齐生平最恨此类小人,令人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又用席裹弃于茅厕,让宾客往上撒尿。范睢装死,被抛于郊外。返家后即托好友郑安平将自己藏起来,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
    这样的遭遇比受韩信所受的胯下之辱更加厉害百倍。换做别人也许被仇恨迷失双眼,但偏偏,范睢坚强地活了下来。这才有了后来名传千古的复仇之事。
    对于向往名利的范睢,太子然是有一定的把握招募的,只要诱之以利,许之高位,还怕一心复仇的范睢不上钩?!但若范睢拒不上钩的话,自己为了韩国安危,只能痛下杀手了。
    在心里默默回忆了战国这位名人,太子然敲响了“郑府”的大门。
    此刻,郑府内范睢正在和好友郑安平在讨论着时局。
    距离范睢受辱已是两年了,这两年范睢深居于郑府,在好友的细心照料下,身上的伤早已好了,但是心灵的创伤却时刻在滴血。即使半年前魏齐被罢免,芒卯接替魏齐出任丞相。范睢心里的仇恨从没有少半分。
    原本是一个热血爱国青年的他,彻底看清了这个世道。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程度只有范睢的好友郑安平知道。
    虽然范睢这两年闭口不谈受辱一事,但当韩国一举灭掉魏国十三万大军,范睢那难以掩饰的喜色却表明,范睢已经连魏国都恨上了。
    郑安平是一个商人,作为和范睢一起长大的玩伴。他自是知道自己的这位朋友怀有多大的才能与志向。
    郑安平曾感慨,若是范睢为商,必富甲天下,不输于陶朱公。
    在和范睢不经意的交谈中,郑安平总时不时被提点,时局的变化蕴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