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2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一战而亡。这不是我想要的,难道会是诸位想要的?”
    “这自然不是自己想要的。”几名心腹暗暗思量道。大丈夫一世为功名所累,不就是图一个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嘛!秦国若是统一天下,自己作为忠臣自然是会受到大加褒扬。但秦国若是为他国所灭,韩国也好,赵国也罢,能不能提及自己还是两说,就算提及了,也是反面教材。某某某反抗天兵自取灭亡,某某某众叛亲离,百姓夹道欢迎王师,他却兴兵作乱。
    “虽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如今我们已经没有了必救之兵,也坚守了半年多的时间,更击溃了来犯的楚国,可谓仁至义尽。秦王若是怜爱我们,自然派兵打通要道。哪会像现在,让我们成为飞地,凡事一切全赖自己!因此,我决定,向韩军体面地投降!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也是为了我麾下的一万五千士卒的性命负责!我们的血已经流的足够多了,不应该再作为秦王消耗敌国的弃子而白白牺牲了!诸位若是信得过我,就请帮助我掌控全军,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如果不愿意,我也不强求。诸位跟随我多年,我每人送上两百金,足够诸位下半生当一个富家翁了!”李毅真切地说道。
    心腹们对视了一眼,语气坚定地说道:“末将誓死追随将军!同甘共苦,生死不弃!”就算对秦国再忠心的人这个时候也不敢反对,真当外面的刀斧手是摆设吗?李毅只是说给两百金,却没有说是给死人还是活人啊!(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攻克蜀郡
    武阳城下,韩军中军帐。
    因为李毅遣心腹商议投降一事,蒙骜将军中凡校尉以上者召集了起来。一番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李毅诈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大家早就得知汉中郡郡尉魏辙已经领兵三万,南下葭萌关,配合己方夹击蜀郡。蜀郡又刚刚经历了一场波及全郡的叛乱,人心思定,加上李毅在镇压反叛里的铁血手段,蜀郡百姓敢怒不敢言。这也是为何在得知韩国大举入侵后,李冰不敢全面征兵的缘故。
    如果将蜀郡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悉数征召入伍,李冰李毅手下至少还能多出三万可战之兵。但真要这么做了,蜀郡可又要乱了。为刚刚屠杀完自己乡亲的刽子手效力,蜀郡百姓心里实在难安。只要有人稍微挑拨下,里应外合之下,秦军必败无疑。所以无奈之下,李毅只能领着不到两万大军阻击韩军。李冰心里面肯定也很后悔,当初听信了李毅的那句“乱世必用重典”,但木已成舟,现在也只好安慰自己说“所谓兵不在多,在乎精嘛”。
    “现在战事如此胶着,李毅早不求降晚不求降,偏偏在这个时候求降,怕是北面的韩军已经打进来了吧!“蒙骜暗暗想道。
    既然对方真诚地表示了和平的愿望,蒙骜自然也不会拒绝。看看李毅的条件吧………不得在秦军放下武器后报复秦军,秦军一应伤员要全力救治,对愿意解甲归田的秦军士卒韩军不得阻拦,保证秦军各级军官享受应有的待遇和尊重。不得强迫秦军参与后续攻占蜀郡的战事。作为回报,李毅愿意对自己的族兄李冰劝降,如果对方不听,李毅会献出成都舆图,指出漏洞。协助韩军攻克成都;除成都以外的五县,李冰也会写信遣心腹劝降,保住可以成功。秦军何时投降,如何投降,则悉听蒙骜安排。
    主意已定,蒙骜重赏了报信的使者。并当着对方和诸多校尉的面,亲自将军医官召来,安排救治伤员的事情;并敕令执法队,秦军一旦投降就是韩国的家人,凡是辱没秦军的就是辱没主将蒙骜。校尉以下,不用征求自己的命令,悉斩之!
    使者为之动容,也第一次知道了,韩军每逢出征居然携带了如此多的军医,虽然现在的比例只是200:1,但相比各国来说,已经走在了最前面。身为军人。使者自然清楚战场上许多伤兵的性命是可以挽救的,但往往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白白丢掉了性命。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一个伤兵经历了残酷的大战,只要活下来就是一个精兵。他的经验他的勇气完全不是初入沙场的人可以比拟的。有医官在侧,也是对士气的一种巨大提升。至少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受伤,担心因伤掉队失去性命。
    李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诺后就将全军五百主以上的军官召集起来,阐明天下大势。其大意无非是秦国日薄西山。大家祖辈上都是避难来到秦国,算不上真正的秦人。现在又是戍守在偏僻的不毛之地。升官发财没有希望,不被秦国看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汉中失守以后,咸阳里那些权贵们早就抛弃了大伙。韩国国力如今蒸蒸日上,屡屡挫败秦国。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家既然不是老秦人,没必要再为秦国卖命陪葬。如今巴郡已经丢了,蜀郡已经守不下去了。韩国的十万大军更是已经出现在成都北面数十里,成都告急。大伙除了投降别无出路。有想要活命的,想要荣华富贵的,想要娶妻荫子的,想要扬名立万的就跟着自己投效韩国,那些执迷不悟的,可以径直离开,自己绝不会亏待。自己已经和韩王的心腹……郎中令蒙骜谈过了,只要我们肯投奔他们,所有的人俸禄提高一倍,官职不变,还有爵位、美人、财帛相赠。秦国和韩国待大伙孰轻孰重,大伙仔细掂量掂量!
    一语中的。戍守蜀郡的秦军大半是土生土长的蜀郡人或者是跟随司马错伐蜀的士卒家属,是从其他地方迁居而来。所为的不过是一个利字。既然巴郡都失守了,韩国的十万大军马上就要抵达成都了,死守武阳根本就失去了意义。秦国是不会为死人颁发财帛军功奖励的,想到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儿和温婉善良的妻子,不少人的心里犹豫了。
    这个时候,提早安排的李毅一系军官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们叫嚷着大丈夫当立功扬名,不能窝窝囊囊地战死在不毛之地,为秦国那些尔虞我诈的宗贵们陪葬。他们已经坚守蜀郡超过半年,更是挫败了入侵的楚军,早就不辜负秦国了。眼下是到了为家人为自己考虑的时候了。
    茫然失措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从众效应,在接二连三有人不断认同李毅投奔韩国的情形下,李毅更是将人群化为了两拨,一拨支持自己,一拨反对自己。眼看着绝大多数人都站到了李毅这一边,少部分犹豫不决的人自然不敢冒险跳到大伙的对立面,也就从了。
    李毅这才笑着拍拍手,开口道:“诸位今天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我向诸位保证,一定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的。”
    派自己的一干心腹掌控了全军后,李毅下令打开武阳四门,迎接韩军入城。整个过程波澜不惊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这个时候,就算有人想要反悔也是晚了。李毅早就将所有的变数扼杀在萌芽状态,木已成舟,所有的人都死了反抗的心,开始权衡如何尽快获得韩国的信任。
    两日后,成都城。
    李冰望着族弟李毅的亲笔劝降信,露出一丝不自然的嘲讽之意。自己应该早就知道李毅不甘居于人下,却偏偏让他独自领军抵挡武阳。这不是摆明了给韩军利诱他的机会吗?!罢了,罢了。就算他忠心耿耿没有投降,到头来也挽救不了蜀郡必然败亡的命运。时也!命也!
    “大人!是战是降,您得尽快拿出一个章程。韩军只给我们半个时辰的考虑时间,成都生死全在大人一念之间啊!”郡丞见李冰久久不语,忍不住出言道。
    这倒是惹恼了李冰的长子。当即不耐烦地回道:“事关重大,父亲大人需要仔细斟酌!何况现在才过了几盏茶的功夫,郡丞何必急于一时呢!”
    郡丞为之语塞,自己好歹是长辈,虽然官职是你父亲任命的但也用不着你来教训,当即就要反驳对方。李冰这个时候终于开口了。对长子呵斥道:“还不快向张郡丞道歉,目无尊长,这就是为父教给你的孝道吗?”
    “卑职无礼,请大人原谅!”
    郡丞脸色稍缓,叹了口气说道:“大人!李毅反戈。成都动荡不安,韩军大兵压境,值此危难之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李冰默然点头,说道:“为成都数万百姓计,我意已决,开门投降!”
    “什么?!投降?!”这是李冰长子惊讶的喊声。
    郡丞则是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情。他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也是地方豪族的代表。战乱一起。损失最大的莫过于他们。虽然韩国的新法规定没有爵位的土地不能太多,但蜀郡属于新占领的土地,他们作为本地人享有优先购买三年土地租赁的权利。至于三年后。对他们这种大家族来说,足够赚取不少军功,换来对土地的永久占有权。所谓的土地国有,只要不谋反,还不是一直属于自己嘛。
    “你的族叔说得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真要计较起来,这天下还是周天子的天下。韩国和秦国同属于天子管辖,我们不过是换了一个公卿而已。抵抗下去是死路一条。与其玉石俱焚不如罢手言和,至少百姓们不会受那么大的苦。这天下,血流的已经足够多了,能少流一点就流一点吧!”
    “可是父亲,那都江堰……”
    李冰慈爱地一笑,说道:“韩王在派蒙骜出征前已经交代过他,这都江堰啊还是由我们继续修。韩王说,没有比我们更合适的人了……”
    公元前268年五月,李冰带领蜀郡全郡大小官吏,开南门投降。三日后,梓潼县令嬴方宁死不降,旋即梓潼为魏辙大军所破。再十日,韩军尚未攻克的临邛等蜀郡剩余五邑在接到李冰李毅联合所写的劝降信后,决定易帜,接受韩国的统治。一场战事消弭于无形之中。蜀郡紧随巴郡之后,纳入韩国的版图范围。
    韩王然任命李冰继续为蜀郡郡守,负责修筑都江堰;李毅调任巴郡,任巴郡郡尉,以平息蜀郡百姓对李毅的怨恨。蒙骜则是领兵先行坐镇成都,恢复民生,震慑宵小。魏辙则是领兵三万,折回葭萌关,沿着潜水(即现在的嘉陵江)一路南下,直往巫郡而去。那里,还有偌大的一片土地等着他开辟。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半个月前,魏辙兵围梓潼的时候。齐国,于陵。
    于陵位于昌国以西八十里,毗连历下。田单在得知赵国大军舍弃昌国,收缩兵力围困临淄的消息后,决定放弃之前沿着济水东进救援临淄的打算,改由昌国北上。
    在田单看来,这样做的好处无疑是很明显的。既然赵国大军将重兵集结在济水南北两岸,作势围攻临淄不成即北撤的架势,田单也乐于见到。这个时候,赵国锋芒正盛,齐军迂回昌国不仅可以避免遇到赵军的夹击,还能聚拢更多的兵力声援临淄。昌国已经光复,足足一万大军在前方接应自己,田单可以放心地行军。如果按照原先的计划,继续北上的话,和赵国大军难免会提前爆发不少的冲突,这不是田单想要见到的。田单只想逼退赵军,而不是和赵军拼一个你死我火。吞并鲁国和楚国大半个淮泗流域后,齐国的国力暴涨,低调地恢复国力才是王道。这个时候每多损失一些人马,齐国恢复的速度就更慢一点。
    行进了两日后,田单接到的消息都来源于斥候还有昌国方面,双方皆是表示方圆数十里都没有发现赵军的踪迹。赵军目前正在猛攻临淄。临淄危在旦夕,齐王严令田单三日内必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