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4分钟……
“报告,突击队全部登车完毕”
看了看表,特里克尔少校命令全体做好准备,“火力组做好准备,听我的命令,两齐射以后自由射击,把你们的炮弹全部给我打出去。预备……一……二……三,放!”
在距离戈尼镇南面不到16公里的河谷中,俄军5门152毫米师属支援炮突然发出一阵怒吼,60公斤重的炮弹猛然砸在小镇外围的反坦克炮阵上,准确击毁了四门150毫米的重型反坦克炮,炸死炸伤了附近的十多个士兵,剩下的墨西哥士兵被突然光顾的炮弹吓坏了,纷纷从阵位上跳了起来四处乱窜。
短暂的时间里俄军抓住机会再次对炮阵进行轰击,5门大炮开始启动向前移动阵位防止被敌人快速反击,特里克尔少校则乘机打开自己的单兵作战系统和师部联系,报告方位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余的4辆战车11辆输送车外加86名陆军士兵则乘敌人处于暂时的混乱之中迂回右翼向小镇东面发动进攻。
3分钟不到,墨西哥人也从最初的慌乱中醒悟过来,急忙召唤附近地区的搜索队来支援,镇里的士兵也在军官的督促下重新捡起反坦克炮对正在逼近的俄军装甲车进行反击,小镇西面的几门重炮掉转炮口和俄军对射。
“哎,要是手上再多10门炮的话,我就可以把这些墨西哥人的重炮全部都歼灭掉……”,特里克尔少校看着从西北方向射击过来的炮弹和再次复活的反坦克炮叹息着。
戈尼镇突然出现战斗很快就在整个战场上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益,这是俄罗斯陆军第23装甲师210强击炮兵营目前仅有的107名军人完全没有料到的事情。
第23装甲师师长谢罗夫少将怎么也不明白,自己手下的这个平时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少校营长不仅可以静悄悄地收拢溃兵,竟然还能够同样静悄悄地溜到阿伊科塔东面160公里的地方去对一个“正在顽强反抗的小镇发动攻击”,呵呵,到底也是年轻无畏啊——虽然自己还弄不清楚这个叫戈尼镇的小地方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存在,但谢罗夫少将还是在对美国人加强进攻的同时派遣出了一个装甲步兵连去支援,就凭小伙子这样主动地寻找战机,整个23师也不能坐视不管。
墨西哥人则楞住了。
戈尼镇里的最高指挥官列隆戈尔上校有点晕菜,这支突然出现的敌人火力异常凶猛,完全不象是报告中所说几十个散兵组成的俄罗斯小部队可以达到的,不仅炮击极准,东面也在大规模地进行迂回包围,这哪里是一个偷偷摸摸准备进行间谍渗透活动的样子。
“呼叫支援,立即呼叫师部支援”,这里是墨西哥第1师前进通讯指挥中心,副师长列隆戈尔上校现在就带领着50多名成员和不到两个连的守备部队在这里就近指挥墨西哥师4个步兵团15000多人对俄罗斯师进行追尾攻击和骚扰。
本来这个通讯中心的防御是固若金汤的,开战时就有大约一个多营的部队在这里,而且前面和两翼都还有足够的兵力来保护。可惜在凌晨两点的时候,当俄罗斯人发动对阿伊科塔的进攻后墨西哥师当面两个团没有能够守住防线,墨西哥人溃败后俄罗斯人也没有对其穷追猛打而是转向进攻北面的美第2师,这让墨西哥人得以收容组织部队重新对俄罗斯人进行尾追,当然,这样做的能够获得什么实际上的效果也不在墨西哥人的心思上。
但是作为盟友该做的事情是一点都不能少的,至少列隆戈尔上校现在就在这里组建了一个师临时前进指挥部,负责利用电子通讯能力协调四个团在俄罗斯人的后面“发动猛烈而又顽强的进攻”以博取主子的好感,所以对于列隆戈尔上校来说这就完全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事情,不过,又有谁能够想到在远离战场100多公里的地方突然就会钻出一支有能力来突击指挥部的强悍小部队?
因此,在列隆戈尔上校的要求下,附近地区的墨西哥军队至少就有一支营级部队和几个班排级搜索队迅速靠上来,试图解救前进指挥部歼灭这个讨厌的“俄罗斯间谍部队”
不过很显然,虽然守备部队有相对多一点的大炮和占据着有利地形,但俄罗斯人的战斗力肯定远不是墨西哥军队可以比拟的。即便俄军已经被炮击损伤了三辆输送车,可俄军士兵仍然顽强地从车上跳下来徒步向小镇东面发动地面攻击,而俄军士兵在战术上的优势更加明显,炮击的准确性和反击的覆盖效果简直比墨西哥人要高出一倍还不止。
短暂的7分钟下来,俄军以损伤3门强击炮的代价歼灭了墨西哥人几乎所有还可以称呼为“炮”的东西,一个火力支援营的4门师属105毫米炮和一门155毫米重炮被彻底击毁,9门反坦克炮也有6个被炸毁。
面对俄罗斯人步步紧逼的步兵战车,还有那三五分钟前还被本方炮弹欺凌过装甲输送车上面那令人恐惧的30毫米机关炮和大口径机枪,光是想一想都害怕,特别是阵地后面炮阵没有声音以后,前沿阵地上的几个士兵跳了起来,抛弃自己手里面最后可以威胁到对方的武器——40毫米反装甲火箭弹开始向后开始狂奔。押阵的一个中尉扑到地上勉强扛起火箭弹蹲在地上准备向已经距离不到600米的战车射击,还没有等他瞄准结束就被携带尖利声音而来的30毫米炮弹击中,可怜的中尉,被穿成网眼一般的身体在夜色中被炸成碎片,剩下的士兵更加不敢停留下来,慌忙裹携着还在叫骂着的几个军官拥入后面的马路准备四散而逃。
参谋处长拔出手枪,带着几个宪兵拦住了溃兵的去路,“混账!都给我回去!谁敢后退,我枪毙他!”
“中校,俄罗斯人的坦克来了,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他们的大炮~”,看着宪兵手里的乌黑发亮的冲锋枪,还有那在灯光下显得寒光闪闪的C32班用机枪,一个上士硬着头皮上前给长官解释。
“碰!”,中校毫不犹豫地将说话的家伙击毙,还用手枪点了点已经断气了的上士对面前的士兵们命令道,“士兵们,都听我的命令,拿起你们的武器去拦住俄罗斯人,我们的增援马上就要到了!谁要是敢后退,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没有选择的士兵只好又捡起沿路上掉了一地的步枪和火箭筒来,接着,宪兵后面的人群中又抬出了最后的两门反坦克炮这才让他们稍微恢复了一点点信心,纷纷嚎叫着回到自己的阵地上和正在逼近的俄罗斯散兵进行对射。
快速突破过来的俄罗斯士兵纷纷跳下车,以为敌人已经没有远程反击能力的俄罗斯人甚至还将战车推进到距离对方500米不到的地方进行火力支援,20余门机关炮和30余挺大口径机枪把墨西哥人表面阵地反复洗劫,散兵也乘敌人被有效压制的时机向前跃进。
暮然,墨西哥人潜藏的反坦克炮将最突出位置上的两辆“库尔干”步兵战车顺利击毁,在这样有效“倍杀伤”的距离上连坦克也都没有生路,何况还是装甲薄了一大半的战车呢?
看着正在爆炸起火的战车,熊的怒火被彻底地点燃,两门强击炮准确地将火炮覆盖,剩下的七八挺机枪则转过来将火力点附近的士兵和掩蔽工事来回梳理了三四遍,十多名墨西哥士兵当场给打成了筛子。获得优势的俄罗斯人继续向对方进行压制射击,战车持续逼近对方,慌乱中,墨西哥人的机枪打在装甲上叮当乱响却毫无用处。
400米……
300米……
根本就无法抬头的墨西哥人丧失了最后的勇气,五十多个士兵几乎就是不约而同地爬行后退以躲避头上不断尖叫的子弹。退到安全地带以后士兵们再次向后奔跑起来,不过这下他们都学尖了,手上的步枪和机枪没有再丢弃掉,而是端在手上防备督战的军官和宪兵。
“停下来,都停下来,全部都给我回去!不然我要开枪了”,中校发现不妙,立即扯开了嗓门命令正在向自己靠近的士兵们,手下的宪兵也立即打开冲锋枪保险,准备按照长官的命令对溃败的士兵进行镇压。
“杀了他!”,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可能是刚才被处决上士的死党吧,或者因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原因,在宁愿面对督战队的冲锋枪也不愿意回去和俄罗斯人的优势火力对抗的溃兵中间,也不知道是谁就用手里的自动步枪招呼了中校一枪。
感觉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中校埋下头来,只见胸口已经被子弹穿了一个洞,血正在不断地流淌下来,还是有点不相信这些小小的士兵竟然敢对自己开枪,他艰难地抬起头来准备用手枪给前面的叛徒一枪,却又无力地倒了下来。
宪兵们吓了一跳,虽然不知道情况,但还是下意识地就对前面的溃兵们射击。同样促不及防的士兵瞬间就被打倒了不少,后面的士兵发现不对,急忙是躲藏的躲藏,举枪的举枪,趴在地上或者是躲在屋角与为数不多的宪兵对射。
面对四五十支步枪的袭击,4个宪兵在杀伤了十多个溃兵以后也被对方击毙。而后面快速突破过来的俄罗斯士兵发现对方正在火并,急忙包抄过来,还用西班牙语大声地招呼,“你们都被包围了,立即放下武器投降!”
其实,前锋冲过来的俄军士兵不过也才六七个而已,但已经“歼灭”了督战队的墨西哥士兵怎么会不明白现在的局势呢,中校都已经杀了,宪兵也给自己干掉了,得了……这还抵抗个啥呢?不知是谁发了一声喊,剩下的三十多个士兵都纷纷抛弃枪支表示自己愿意投降。
战斗不到15分钟,小镇东口就被俄罗斯人占据了。
这个消息是震撼性的,列隆戈尔上校也被惊呆了,对方只用了这末短的时间就歼灭了半个连,俄罗斯人来了多少啊,拒守待援的想法也被动摇了。
“撤退!立即撤退!”
没有了大炮,也没有兵力上的优势(他不知道对方现在能够使用的步兵力量只有不到60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西或者向北撤退,东面现在已经不能去了,那就……“马上向我们的盟友第二机械化步兵师靠拢”,潜意识里面他非常信任自己主子,这至少比北面的加拿大人要安全些啊。
仓惶撤退的墨西哥第1师前进通讯指挥中心丢弃了几乎所有的器材,副师长列隆戈尔上校带领200多人乘汽车和部分输送车向西逃去,5分钟后他发现不对,就改向北逃到了加拿大人的防区里面。
没有人知道,这个由俄罗斯第210强击炮兵营发动的攻击行动有什么具体的含义,他们的战果其实也并不明显,仅仅不过才歼灭不到60人而已,他们自己的损伤也很大,而且在40分钟以后第210强击炮兵营就被迅速包围过来的一个墨西哥步兵营所歼灭,全部参加战斗的107名军人仅有34人因受伤被俘而幸存了下来。
但是很明显,美国人不是这么看的。
此战10天后,列隆戈尔上校就被美国人迅速地处决了,罪名是~列隆戈尔上校的擅自撤退和渎职行为导致墨西哥第一师当时基本完好无损的3个步兵团在30分钟内丧失了统一的指挥(27分钟以后才被第一师指挥部重新接管指挥权),无法对北进的俄军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牵制性进攻(看来,美国人明面上还是无法要求墨西哥人担当主力任务)”,最后牵动整个西线集团出现了“无可挽回的崩溃局面”。
当然,这是美国人的说法,列隆戈尔上校的女儿一直对判决不服,她坚持认为这是美国军方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强加给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