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川叹道:“既然如此,那属下便去安排了。”
太子闭眼点了个头,道:“为今之计,只有再放一把火,但求火中取栗罢了。挑个伶俐的人去办,要快,更要把尾巴收干净些。那些分不清轻重,手脚又不干净的,趁早帮他们洗干净,切莫要再像前次一般。”
钱川应了是,正要转身退下,只听太子又到:“钱先生辛苦多年,翌远都是瞧在眼里记在心中,只是如今风大,先生保重些,莫要划歪了浆。若是船沉了,上头的人可是谁也保不住性命的……”
……
“东风景,晓月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若云急匆匆抢进信和王府时,正听见若风哼着小曲,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问道:“王爷呢?”
“在园子里”,若风话刚出口,已见若云旋风似的刮进去,赶忙撵上去拖住他的手道:“王爷与小公爷正吃饭呢,再有什么急事,还待不得一顿饭的功夫么?”
若云刚要甩开他的手,若风又道:“他们二人聚少离多,便是天塌了,你我也先顶一会子。”听得这话,若云也不忍心进去,二人就着坐在园子外边的台阶上。若风见若云端着碗梅子,顺手拿了颗丢在嘴里,不想这梅子酸极,若风龇牙咧嘴,若云自在一旁笑得肚痛,瞧着一双蝴蝶扑着翅膀往园中飞去。
翌靖与叶平在园中设了桌小宴,菜色不多,却是样样精美,一锅青梅河豚熬得老道,汤色奶白,鲜香扑鼻,翌靖盛了一碗搁在叶平面前,自己却是饮了杯清酒。
清风徐来,满鼻尽是浓浓淡淡的花香,架上蔷薇随风漫落,正洒了一片在翌靖的杯中。翌靖执筷把花瓣挑出,却听得叶平一声轻笑。
翌靖挑了挑眉,叶平眉花眼笑,尝了一口河豚,道:“长康曾听闻云南有个碧塔海,名字称海,却是个湖,那湖水澄明似镜,清可见底。也正是这几日,湖边漫山杜鹃盛开,便如碧毯织霞。最奇的是湖畔的几树老花开至繁盛,花坠湖中,引来鲤鱼争食。要知杜鹃花蕊可是略微带毒的,鱼群食之便如醉酒一般浮于岸边,待到醉意散尽,却又去食那杜鹃,真是奇也怪哉。想来这‘吃一堑长一智’却是不顶用的,也幸得不顶用,否则这‘杜鹃醉鱼’的好景也不能瞧上几回。”
翌靖也不搭话,只将目光投在手里那个白瓷龙眼杯中,过了一息才仿如自语般喃喃道:“不是不顶用,只是情如饮鸩,明知要烂肚穿肠,却也甘之如饴……”
话入耳中,叶平心里却是又喜又悲,手中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上,愣了片刻才道:“好好的王爷说这些子丧气的做什么。本想讲个有趣的助兴,却招出王爷一番话来,倒是长康的不是了。”
翌靖目光温柔,抬眼一笑,“长康莫怪,我这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幸得你替我去瞧瞧这些天下至景,日后可要一一说与我听。若是说漏了,我便想法子罚你!”
这句出口,愈发让人觉得不详。叶平怔怔望着天光云影皆映入翌靖眼中,把他手中的那杯清酒接过一口饮下,嘴角噙笑道:“长康可不认这罚,早便说与王爷的,山远水长,左右王爷与长康一道去瞧瞧才是。”
日头渐高,若云与若风说了会子闲话,听着树上蝉鸣渐响,算了算时辰才进了园子。
翌靖接过若云手里的信,只瞧了一眼便脸色大变,叶平忙问道:“王爷,出了何事?”
翌靖目光似电般射向叶平,疾声道:“鞑靼偷袭凉州大营,杀我军士人民万余人!”
叶平一下子站起来,抓过信笺匆匆看罢便跑了出去,却是连声告别也未及道上。
午间还晴日和风,到了傍晚已是黑云压城。暴雨将至,进出城门的人群如蚁,人声嚷嚷,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静寂。叶平骑在马上回过头去望了一眼余光中的京城,只觉得那巍巍城墙和重重宫阙便如一双泫然欲泣的泪眼,尽遮在千层绢绣中。
作者有话要说:东风景,晓月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改自张可久《落梅风·春晓》,原曲为: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翻滚求评,各种求~
☆、第四章 凉樽寒酒入冷唇(上)
月似泼银,沉星如坠,四野苍茫,长风猎猎,远处群山横亘,长河蜿蜒。叶平登上凉州城楼,只见天边点点灯火连营,城下马嘶阵阵,金铁交击之声不绝于耳,却是州军与一股二百来人的鞑靼兵战在一处。
那鞑靼兵狡诈非常,仗着马快在近千州军中横冲直撞,来去如风。马上骑兵或使长枪,或使快刀,纵马顺势拉带,过处血流遍野。
叶平大喝一声:“斩马腿!”战中州军闻声抬头一看,喜道:“将军回营了!”
鞑靼兵中一人拍马冲出人外,朝城楼上望了一眼,喝道:“撤!”众兵闻声快速集成一股互相掩护,不多时便隐入夜色中。
凉州参将徐飞抱拳向叶平行了一礼,道:“将军,鞑靼举兵十万攻城。先前五月廿一夜里突然发兵攻我大营,我军措不及防,奋力迎战之下将鞑靼逼退,战死士兵二千余人,百户二人,伤士兵近六千人,千户一人。而后鞑靼军队退至二十里外扎寨,这十余日来主力未曾来攻,只是派出小股骑兵不断来城下骚扰。末将数次派兵出击,那些鞑靼人十分狡猾,避重就轻,不与我军主力缠斗,见势不好纵马便逃。末将担心追击中敌埋伏,不敢派兵深入,这一二日来,城中百姓不胜其扰,众将士也憋了一肚子火,偏生拿他们没办法……”
叶平拍了拍徐飞的肩膀,道:“徐参将辛苦了,且先休息片刻,亥时招众将共商取敌之策。”
徐飞领命自去了,叶平兀立城头,望着远处的的灯火默默不语。若云思量片刻,道:“小公爷,这鞑靼兵来的蹊跷,竟正好挑中您不在营中之时偷袭,只怕军中有内奸。”
叶平点了点头,若云又道:“依若云看来,内奸只怕出在安平王爷留下的人里。当日安平王爷坚持要小公爷亲自将汇通商行的账册送回京城,这件事情本便没有几人知晓,刚好小公爷未及回营,鞑靼便打来了,世上哪有这么凑巧的事。”
叶平低声道:“未必,现在安平王爷和我们暂时捆在一处,出手把鞑靼引来对他没有益处。若说得益之人,想来该是太子,大军压阵一来可缓朝中查办汇通商行的压力,二来若是能破了我们与安平王爷的联盟也是好的。只是如今事事都是你我揣测,握不住半分证据,却也拿他莫可奈何……”
待到亥时,众将集结完毕,叶平走进议事厅,便见灯火敞亮,军中守备以上将领齐坐厅内,人人目光灼灼朝他看来,其中数人略带轻视,对这个年轻的将军颇不以为然。
叶平环视座中众人一圈,步伐沉稳走到上座掀衣坐定,对众人抱拳道:“诸位久等!”
一人轻哼一声,撇嘴道:“等得是够久的!”
叶平循声望去,见说话之人乃是一员老将,此人领兵刚直勇猛,却是个心中藏不住委屈的人。叶平心知今日若不给众将个交代,只怕日后难以服众。他面色沉静,大步走至厅中,朗声道:“外敌来袭,主将未在营中坐镇,确是叶平的过错。古有廉颇负荆,今日叶平便效仿廉颇,向诸位请罪!”话音刚落,只见他从腰间拔出一把二尺来长的匕首,“噗”一声扎进自己左腰。
血花飞溅,举座皆惊。副将陈含奇疾步冲到叶平面前,低喝道:“将军不可!”叶平挥手将他让罢,再对众人抱拳,道:“眼下强敌压境,还望诸位不计前嫌,与叶平一道携手御敌!”
众人纷纷离席,单膝跪地,低头抱拳道:“吾等誓与将军一道共御强敌!”
叶平简单包扎过伤口,回到座中与众人商讨军情。徐飞又将半月来的情况说过一遍,叶平沉吟片刻,问道:“可曾查探过鞑靼军队的确切人数?”
陈含奇答道:“鞑靼自称大军十万,八万骑兵,二万步兵。末将也曾派人潜到鞑靼大营查探,对方防守严密,未能近查,从营帐的数目来看,兵力约在九万到十一万间。”
“粮草如何?”叶平思虑片刻,又问。
“鞑靼此次曾运了两批粮草,均派重军守护,我方多次袭击未果。据运粮的车队规模估计,约够十万人马维持二十余天。此次鞑靼有备而来,为防我军放火烧营,竟在大营外半里挖了二丈余宽的隔火沟,沟中引入山水,又在营外设了尖栅栏,端的是扎手得很。”
叶平心中一动,挑了挑眉。陈含奇又道:“将军,鞑靼的粮草最多能再支持半月。要不要包围他们,待敌军粮草用尽,人疲马乏之时合歼?”
“不可,鞑靼悍勇,若他们在粮草尚未耗尽时反扑,必会使我军损伤惨重”,叶平看了看地图,问道:“附近可有树林?”
徐飞指着地图上西南边的一座小山道:“此处有大片白杨树林。”
“好,派人速去伐些回来,越多越好。”
待得片刻,叶平又问:“此次鞑靼领兵的是谁?”
陈含奇答道:“是老可汗的三子哲思塔穆尔。”
叶平在厅中走了数圈,将陈含奇招到身边,低声道:“安排人手将敌方的信鹰和驿骑截住,散些闲言到鞑靼营中,鞑靼可汗喜爱五子哲澜,便说老可汗病重,有意将汗位传于勇武聪慧的哲澜。”
陈含奇想了半刻,眼睛一亮,问道:“将军疑心他们的军队不足十万?”
叶平点头道:“不错,若是他们果真集结十万军队来攻打凉州,必定会在主将未及回营,我方又手忙脚乱之时一举破城。现下他们闭营不出,粮草充足,只派小股骑兵虚耗我军,又号称出兵十万让我军不敢冒进,时日一久,城中百姓不堪其扰自会生变,我军锐气亦已磨尽,破城便容易许多了。”
陈含奇赞道:“将军好计!敌人不出来,我们便逼他出来。鞑靼崇尚武力,哲思必定沉不住气率军来攻,妄图速战速决得个大捷,好为自己夺汗位加个筹码!”
叶平笑道:“他们知道这树上开花,以虚打实之计,我们便不知道么。兵者诡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且看这次谁更狡猾。”
夜色深沉,众将都聚在叶平旁边听其布置,陈含奇望着灯火下那张略显苍白的俊脸,忽然想起评说孔明那句“多智近妖矣”。
……
西北战报辗转送至京中已是六月初,皇帝一向沉稳,数年来头一次见他在朝堂之上急得连龙椅也坐不住。
几位老臣颇有疑惑,我朝与鞑靼素来敌对,征战多年互有胜败,此次鞑靼突袭虽出人意表,战况却也并未紧急到这一步。这边厢兵部尚书刚刚出列,已被皇帝骂了回去,众臣纷纷缩了脖子,天子之怒,便是借个胆子也没人敢去直拮其锋。
眼看皇帝又要开口,前面的朝臣已哗啦啦跪倒一片,站于后面的臣子虽瞧不清皇帝脸色,跟着跪却是不错的。皇帝望着阶下一片低垂的脑袋,怒极反笑道:“给朕起来!”
众臣讪讪拂衣而起,只见列中走出一人,朗声道:“父皇,儿臣愿意带兵前往西北助叶将军破敌!”
众臣闻声望去,见说话之人是安平王爷翌宁,纷纷在心中叹了句“稚子无知”。
兵部尚书孔武硬着头皮再次出列道:“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