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客卿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客卿录-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以为接下来便是杀人灭口,再不济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却没想到,待几个女子处理了那两个人,那人却径直走过来。
  “阁下可是风流客段默。”
  被人直言身份,段默仍旧落落大方,面色平静,折扇轻摇,猛然将折扇翻转,只见面朝那人的那一面上上书“风流客”三字。
  “正是,却不知阁下?”
  那人却不说话,只是把玩着不知何时出现的碧箫。
  看到那碧箫,再观蓝衣,聪明如段默,又怎会猜不出眼前之人是谁。
  天下之中,为有一人,身着蓝衣却不庸俗,反而满是名士风流。
  蓝衣碧箫,蓝田如梦。
  “今日,我便许你大宋皇商之名,段默,你可担得起”
  不是疑问,不是反问,而是肯定。
  他信他,无条件信他,毫无理由信他,只是一面之缘,便许他一世荣华。
  不容置疑的口气,却让人生不起讨厌。
  “承蒙昭王厚爱,段默必不负所寄”
  段默因为昭王支持,在京城站稳脚,后,又掌管南北商道,大宋一般商业皆在段氏名下,皇商之名名副其实。
  一个华衣皇商,一个蓝衣剑客,一个市侩之人,一个尊贵之人,两人少年结交,五年情分胜过一切,仅是对方一句笑言,自己也会认真相待。
  京中无人不知段默与昭王交好。关于两人的风流韵事奇闻轶事大街小巷妇孺皆知,惹人倾慕。
  相传,仅因段默想喝新鲜的君山银针,昭王便披星戴月连夜赶至君山,待晨露一出,便取露而归。
  相传,因为昭王佳节无人相陪,段默放下手里事务,陪着昭王过了三天节日。
  相传,段默曾言‘有昭王相伴,怎会娶妻?’
  相传,每逢过节,段默便撇下家人,与昭王在一起过节。
  有人感慨两人感情真好,有人怀疑两人关系不纯。可这些与他两何干,人生不按自己所喜来过,却在意他人评论,岂不活得很累。

  风月七绝

  琴棋书画医毒剑
  琴阁…思琴馆…染七
  棋社…琉棋馆…陆六
  书坊…長书馆…桓五
  画廊…绮画馆…念四
  医苑…揽医馆…陵三
  毒门…亿毒馆…袁二
  剑町…嬛剑馆…阿大
  因为染七缘故,大家都称呼他的娘亲为染娘。
  染娘居住在风月楼后院,为了感谢蓝卿客的收留他们母子的恩情,不愿意白吃白住,便在后院打杂做饭,当个厨娘。
  染娘不是顽固不化之人,自然不会觉得自家儿子待在风月之地有何不妥,还隐隐为自家儿子能为主子分忧而感到自豪。
  染娘陪着染七一起帮主人打理风月楼,初来风月楼时,那里都是一些老楼主的下属,虽然主子能力超群获得他们的认同,可风月之地从来没有人能从一而终留下来还能不被厌弃。
  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花魁姑娘男倌,也因为时间的推移,容颜老去,风华不再,过了人生中最好的时刻,所以,他们一个一个接着离开,风月楼不能因为没有了他们就来不下去,所以,主子开始外出慕人,染七便是主子第一个找来的人,然后留在我们母子陪伴下,主子时不时会带回来一些孩子,那些孩子无一例外不是无家可归,家破人亡的孤儿,主子从不胁迫人,那些孩子都是因为实在没有出路才会自愿跟着主子,主子将他们从世间最黑暗的社会底层解救出来,给了他们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生活,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的职业,却让他们不再卑微,光明正大活着,没有人规定从事□□事业的人就应该不被人看得起,他们自食其力,发挥自己的本领让自己活的有价值……
  一年的时间,主子找来五十多个孩子,从里面挑选出六个孩子他同染七一起训练,主子对他们的训练,除了每个人必须要学的诱惑魅惑之术,其他都是因材施教,手把手教,另外那些孩子有的自愿留在楼里,有的分配到蓝田山庄,都有了谋生之地。
  一年后,风月楼大换血,从前的老人皆离开的差不多,除了个别有能力的留下,即便是无处可去的人,主子也安顿了他们,保他们后半生衣食无忧,无人欺凌,楼里进驻新人,就连平时端茶送水的小厮也长得眉清目秀,后院劈柴的樵夫也眉目端正,更不要说各位馆主。
  主子让他们七人各领一馆,分为七份,坐落在风月楼不同的小楼楼层。
  染七掌琴阁,主修琴,领下三人,小厮四人,保镖五人,轿夫八人,打手十二人,每人小厮一人,保镖一人(染七两人),轿夫两人,打手三人。
  陆六掌棋社,主修棋,领下二人,小厮三人,保镖四人,轿夫六人,打手九人,每人小厮一人,保镖一人(陆六两人),轿夫两人,打手三人。
  桓五掌书坊,主修书,领下二人,小厮三人,保镖四人,轿夫六人,打手九人,每人小厮一人,保镖一人(桓五两人),轿夫两人,打手三人。
  念四掌画廊,主修画,领下二人,小厮三人,保镖四人,轿夫六人,打手九人,每人小厮一人,保镖一人(念四两人),轿夫两人,打手三人。
  陵三掌医苑,主修医,领下三人,小厮四人,保镖五人,轿夫八人,打手十二人,每人小厮一人,保镖一人(陵三两人),轿夫两人,打手三人。
  袁二掌毒门,主修毒,领下三人,小厮四人,保镖五人,轿夫八人,打手十二人,每人小厮一人,保镖一人(袁二两人),轿夫两人,打手三人。
  阿大掌剑町,主修剑,领下二人,小厮三人,保镖四人,轿夫六人,打手九人,每人小厮一人,保镖一人(阿大两人),轿夫两人,打手三人。
  这些人加起来共两百人,再加上楼里端茶送水的小厮保镖打手轿夫五十多人和后院敢粗活的三十多人,风月楼共三百多人。
  染七,男,喜穿青衣,善司琴,丹心似骨,有‘青衣公子’之称。
  陆六,女,喜穿黄衣,善司棋,冰肌玉骨,有‘冷面美人’之称。
  桓五,男,艳衣罗裳,善司书,菊花花钿,有‘惜花公子’之称。
  念四,男,喜勾眼线,善司画,画笔传神,有‘无明公子’之称。
  陵三,男,喜穿白衣,善司医,温文尔雅,有‘如玉公子’之称。
  袁二,男,喜戴面具,善司毒,半边面具,有‘琵琶郎君’之称。
  阿大,男,喜带蓝绸,善司武,小巧可爱,有‘稚童郎君’之称。

  琴阁

  染七乃风月楼七位馆主之一馆主。
  染七还记得他遇到公子那一日。
  那个时候,他还不叫染七,连个名字也没有。
  就连‘染七’这个名字也是公子赐给他的,更何况如今的身份。
  染七本来是个小偷,偷东西技术不到家,偷十家九家抓现行。
  染七本来不必做小偷的,可是身世注定他是个小偷,躲也躲不掉。
  染七有一个娘,因为长得好看又家境贫寒,被父亲卖给大户人家,成了通房丫鬟,生下染七。
  可怜染七生下来连好日子也没过,便因为父亲身死,主母嫉恨,便将母子二人赶出去,染七他娘本是要会自己娘家,却被后妈赶出来,无奈之下,染七他娘只能带着染七过上乞讨的日子,辛辛苦苦将染七拉扯长大。
  染七未受过正经教育,从小便是一副吊儿郎当死皮样,不跟人学好,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不学无术,却难得是个孝子。
  你欺负他可以,若是侮辱他娘,他便跟你拼命。
  大雪翻飞,寒风刺骨,屋檐下的冰坠挂了多么长,路上随口吐一口痰也会马上结冰,冻得人浑身打颤。
  小乞儿身上穿着一件破了十几个大洞的败絮棉袄,腿上穿着夏凉薄裤,脚上一双透着脚趾的布鞋,搓着手打着颤哈着气正在街上漫无目的走着,却突然看到不远处前面一个蓝衣公子,那人一看便是世家公子,而且身边只有一个小厮,蓝衣公子腰上佩着一块玉坠,一看便是精品。
  这样的世家公子多半是个纨绔子弟,只会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还不如让他日行一善,于是,小乞儿便盯上那人,跟了一路,直到那主仆二人在一个摆画的地摊停留,他便等着,一会儿装作对面而过。
  擦肩而过的那一瞬,小乞儿勾走蓝衣公子的玉坠,几个飞闪,便躲到卖菜翁身后,看着蓝衣公子走远。
  小乞儿神情得意,把玩着手里的玉坠,仿佛身子也不冷了,嘻嘻笑道,“嘿嘿,今天总算有收获,当了玉坠,给娘买了药再好好饱餐一顿”
  小乞儿到药店抓了副止咳药,急急忙忙赶回破庙,他娘如今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每天咳个不停,大有要将肺咳出来的架势,小乞儿为此焦急不已,更多是无奈,却也无可奈何,自己没本事,怨不得旁人,自己不学无术,请不来大夫看病,只能眼睁睁看着娘亲自己败下去。
  他和他娘如今只能与其他乞丐一般跻身破庙,铺盖也是一席稻草,每天只能吃些残羹剩饭,还是别的乞丐不要的,冰凉冰凉,难以下咽,每次娘亲总是将饭暖热才让他吃,娘亲撑着柔弱身子与他人抢食,从未抢得过他们,每次,娘亲只能跌坐在一边,看着他们抢走好的剩下不好的。
  还记得又一次,有一个好心人赏给娘亲一个热馒头,还不待娘亲藏好,便被旁的乞丐抢走,娘亲却在旁边偷偷哭泣,那时,他就站在拐角处,他恨自己无能,恨自己不能给娘亲一个温暖的家,哪怕只是一个有顶的房子,四面有墙,挡得住寒风烈日就行,他从不敢奢望太多。
  小乞儿抹了把眼,窜进破庙,看到那躺在破草席上的娘亲,强逼着自己咽下委屈,顺了顺嗓子,趴在娘亲的跟前,唤道,“娘亲,娘亲,醒醒”
  娘亲勉强张开双眸,看到面前自己的二子,边咳边道,“好孩子”
  小乞儿将药材递到娘亲面前,“娘,你看,孩儿买了药”然后趴在娘亲耳边,小声道,“孩儿还买了馒头”说着,便偷眼看了看旁边几个乞丐,生怕被人发现抢了去,可是他终究是忘了乞丐鼻子比什么都灵,从他进来的那一刻,便被人盯上。
  小乞儿小心翼翼从怀里拿出馒头,还不待他交到娘亲手里,便被一侧早等着的人抢走,一群乞丐都扑过来抢这么一个馒头,小乞儿忙扑过去去抢,可他一个孩子怎么抢得过那些壮汉。
  白花花馒头的馒头在众人手里游走,早已变成黑不溜秋的,掉到地上,仍有人去抢,最终馒头被一个人抢了去狼吞虎咽吃了下去,众人一窝蜂散了,各自窝到原来的地方。
  小乞儿在争夺过程中被人推倒在地,药撒了一地,身上也满是伤处。
  小乞儿却顾得那么多,只是扑到地上,一个劲捡地上的药材,他娘还等着药材救命呢!
  一只晶莹剔透的手握住小乞儿的手,小乞儿愣愣的抬头,看到面前握着他手的蓝衣公子。
  小乞儿第一个想法是这个男人长得真好看,第二个想法便是糟糕,自己偷了他的东西,只怕是要来寻回的。
  心思斗转,小乞儿忙抽了手,也顾不得药材,只是一个劲磕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竟捡了公子的玉坠,还望公子体谅小人,小人有母要料,万不得已当了公子的玉坠,只是为了给娘亲买药,请公子看在小人一片孝心的份上,饶过小人,小人命不值钱,公子若是非要寻回那玉坠,小人可以去偷回来,只求公子不要为难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