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下明珠喷彩雾,这个手中铁棒舞狂风。那个是迷爷娘的业子,这个是
欺天将的妖精。他两个都因有难遭磨折,今要成功各显能。
来来往往,战罢多时,盘旋良久,那条龙力软筋麻,不能抵敌,打一个转
身,又撺于水内;深潜涧底,再不出头。被猴王骂詈不绝,他也只推耳聋。
行者没及奈何,只得回见三藏道:“师父,这个怪被老孙骂将出来,他
与我赌斗多时,怯战而走,只躲在水中间,再不出来了。”三藏道:“不知
②
端的 可是他吃了我马?”行者道:“你看你说的话!不是他吃了,他还肯
③
出来招声,与老孙犯对 ?”三藏道:“你前日打虎时,曾说有降龙伏虎的
④
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原来那猴子吃不得人急 他。见三藏抢白了
他这一句,他就发起神威道:“不要说!不要说!等我与他再见个上下!”
这猴王拽开步,跳到涧边,使出那翻江搅海的神通,把一条鹰愁陡涧彻
底澄清的水,搅得似那九曲黄河泛涨的波。那孽龙在于深涧中,坐卧不宁,
心中思想道:“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我才脱了天条死难,不上一
年,在此随缘度日,又撞着这般个泼魔,他来害我!”你看他越思越恼,受
不得屈气,咬着牙,跳将出去,骂道:“你是那里来的泼魔,这等欺我!”
行者道:“你莫管我那里不那里,你只还了马,我就饶你性命!”那龙道:
“你的马是我吞下肚去,如何吐得出来!不还你,便待怎的!”行者道:
“不还马时看棍!只打杀你,偿了我马的性命便罢!”他两个又在那山崖下
①
苦斗。斗不数合,小龙委实难搪 ,将身一幌,变作一条水蛇儿,钻入草科
②中去了。
③
猴王拿着棍,赶上前来,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急得他三尸神 咋
④ ⑤
,七窍烟生,念了一声“唵”字咒语,即唤出当坊土地、本处山神,一
⑥
齐来跪下道:“山神、土地来见。”行者道:“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
面,与老孙散散心!”二神叩头哀告道:“望大圣方便,容小神诉告。”行
者道:“你说甚么?”二神道:“大圣一向久困,小神不知几时出来,所以
不曾接得,万望恕罪。”行者道:“既如此,我且不打你。我问你:鹰愁涧
里,是那方来的怪龙?他怎么抢了我师父的白马吃了?”二神道:“大圣自
来不曾有师父,原来是个不伏天不伏地混元上真,如何得有甚么师父的马
① 海口——夸嘴。说话没有顾忌、随便乱说。
② 端的——真的、果然的意思。有时作究竟解释。
③ 犯对——犹作对。
④ 急——激的借音字。激将、刺激。
① 难搪——抵挡不住,犹难当。
② 草科——草窠。
③ 三尸神——道教认为人身上有三尸神,住在人的脑、明堂 (参看后文第二十二回注)、腹胃中间。
④ 咋(zha)——同炸。指爆发、激怒。
⑤ “唵”字咒语——佛教术语:“唵”字包括有所谓摄伏的功用,据说行此法时,可以使一切诸天龙神听
从指挥。本书中行者多次行此咒拘召山神、土地。
⑥ 孤拐——这里指脚孤拐,就是踝骨。
…………………………………………………………… Page 96……………………………………………………………
来?”行者道:“你等是也不知。我只为那诳上的勾当,整受了这五百年的
苦难。今蒙观音菩萨劝善,着唐朝驾下真僧救出我来,教我跟他做徒弟,往
西天去拜佛求经。因路过此处,失了我师父的白马。”二神道:“原来是如
此。这涧中自来无邪,只是深陡宽阔,水光彻底澄清,鸦鹊不敢飞过;因水
清照见自己的形影,便认做同群之鸟,往往身掷于水内:故名 ‘鹰愁陡
涧’。只是向年间,观音菩萨因为寻访取经人去,救了一条玉龙,送他在
此,教他等候那取经人,不许为非作歹,他只是饥了时,上岸来扑些鸟鹊
吃,或是捉些獐鹿食用。不知他怎么无知,今日冲撞了大圣。”行者道:
①
“先一次,他还与老孙侮手,盘旋了几合;后一次,是老孙叫骂,他再不
出。因此使了一个翻江搅海的法儿,搅混了他涧水,他就撺将上来,还要争
持。不知老孙的棍重,他遮架不住,就变做一条水蛇,钻在草里。我赶来寻
他,却无踪迹。”土地道:“大圣不知。这条涧千万个孔窍相通,故此这波
澜深远。想是此间也有一孔,他钻将下去。也不须大圣发怒,在此找寻;要
擒此物,只消请将观世音来,自然伏了。”
行者见说,唤山神、土地,同来见了三藏,具言前事。三藏道:“若要
去请菩萨,几时才得回来?我贫僧饥寒怎忍!”说不了,只听得暗空中有金
头揭谛叫道:“大圣,你不须动身,小神去请菩萨来也。”行者大喜,道声
“有累,有累!快行,快行!”那揭谛急纵云头,径上南海。行者吩咐山
神、土地守护师父,日值功曹去寻斋供,他又去涧边巡绕不题。
却说金头揭谛,一驾云,早到了南海。按祥光,直至落伽山紫竹林中,
托那金甲诸天与木叉惠岸转达,得见菩萨。菩萨道:“汝来何干?”揭谛
道:“唐僧在蛇盘山鹰愁陡涧失了马,急得孙大圣进退两难。及问本处土
神,说是菩萨送在那里的孽龙吞了,那大圣着小神来告请菩萨降这孽龙,还
他马匹。”菩萨闻言道:“这
厮本是西海敖闰之子。他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天庭上
犯了死罪,是我亲见玉帝,讨他下来,教他与唐僧做个脚力。他怎么反吃了
唐僧的马?这等说,等我去来。”那菩萨降莲台,径离仙洞,与揭谛驾着祥
光,过了南海而来。有诗为证。诗曰:
①
佛说蜜多 三藏经,菩萨扬善满长城。
② ③
摩诃 妙语通天地,般若 真言救鬼灵。
致使金蝉重脱壳,故令玄奘再修行。
只因路阻鹰愁涧,龙子归真化马形。
那菩萨与揭谛,不多时,到了蛇盘山。却在那半空里留住祥云,低头观
看。只见孙行者正在涧边叫骂。菩萨着揭谛唤他来。那揭谛按落云头,不经
由三藏,直至涧边,对行者道:“菩萨来也。”行者闻得,急纵云跳到空
中,对他大叫道:“你这个七佛之师,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儿害
我!”菩萨道:“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尽意,度
① 侮手——交手、过手、翻手的意思。
① 蜜多——梵语译音。蜜多应作波罗蜜多或波罗蜜。达到彼岸的意思。原意为菩萨有广大的功行,可以从
生、死之此岸达到所谓觉悟、不生不灭的彼岸。
② 摩诃——梵语译音。盛大、众多的意思。
③ 般若——梵语译音。就是智慧。
…………………………………………………………… Page 97……………………………………………………………
得个取经人来,叮咛教他救你性命,你怎么不来谢我活命之恩,反来与我嚷
闹?”行者道:“你弄得我好哩!你既放我出来,让我逍遥自在耍子便了;
你前日在海上迎着我,伤了我几句,教我来尽心竭力,伏侍唐僧便罢了;你
怎么送他一顶花帽,哄我戴在头上受苦?把这个箍子长在老孙头上,又教他
念一卷甚么 ‘紧箍儿咒’,着那老和尚念了又念,教我这头上疼了又疼,这
不是你害我也?”菩萨笑道:“你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
此拘系你,你又诳上欺天,知甚好歹!再似从前撞出祸来,有谁收管?——
①
须是得这个魔头,你才肯入我瑜伽之门路哩!”行者道:“这桩事,作做
是我的魔头罢;你怎么又把那有罪的孽龙,送在此处成精,教他吃了我师父
的马匹?此又是纵放歹人为恶,太不善也!”菩萨道:“那条龙,是我亲奏
玉帝,讨他在此,专为求经人做个脚力。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
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行者道:“像
他这般惧怕老孙,潜躲不出,如之奈何?”菩萨叫揭谛道:“你去涧边叫一
声 ‘敖闰龙王玉龙三太子,你出来,有南海菩萨在此。’他就出来了。”那
揭谛果去涧边叫了两遍。那小龙翻波跳浪,跳出水来,变作一个人像,踏了
云头,到空中对菩萨礼拜道:“向蒙菩萨解脱活命之恩,在此久等,更不闻
取经人的音信。”菩萨指着行者道:“这不是取经人的大徒弟?”小龙见了
道:“菩萨,这是我的对头。我昨日腹中饥馁,果然吃了他的马匹。他倚着
有些力量,将我斗得力怯而回;又骂得我闭门不敢出来。他更不曾提着一个
‘取经’的字样。”行者道:“你又不曾问我姓甚名谁,我怎么就说?”小
龙道:“我不曾问你是那里来的泼魔?你嚷道:‘管甚么那里不那里!只还
我马来!’何曾说出半个 ‘唐’字!”菩萨道:“那猴头,专倚自强,那肯
称赞别人?今番前去,还有归顺的哩。若问时,先提起 ‘取经’的字来,却
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
行者欢喜领教。菩萨上前,把那小龙的项下明珠摘了,将杨柳枝蘸出甘
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气,喝声叫“变!”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
匹毛片。又将言语吩咐道:“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
个金身正果。”那小龙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菩萨教悟空领他去见三藏,
“我回海上去也。”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
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
如何成得甚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菩萨道:“你当年未成人道,
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
要信心正果;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
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你过来,我再赠你一般本事。”菩萨将杨
柳叶儿,摘下三个,放在行者的脑后,喝声“变!”即变做三根救命的毫
毛,教他:“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