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全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治通鉴 全译- 第15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二月,癸未,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薨。有子十一人,以其侄中军兵马使悦为才,使知军事,而诸子佐之。甲申,以悦为魏博留后。

  '2'二月癸未(十二日),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去世。田承嗣有十一个儿子,因为他的侄子中军兵马使田悦有才干,所以让他执掌军务,而让儿子们辅佐他。甲申(十三日),代宗任命田悦为魏博留后。

  '3'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残好色,将吏妻女美者,多逼淫之,悉以军政委妹婿节度副使张惠光。惠光挟势暴横,军州苦之。忠臣复以惠光子为牙将,暴横甚于其父。左厢都虞候李希烈,忠臣之族子也,为众所服。希烈因众心怨怒,三月,丁未,与大将丁皓等杀惠光父子而逐忠臣。忠臣单骑奔京师,上以其有功,使以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留京师;以希烈为蔡州刺史、淮西留后。以永平节度使李勉兼汴州刺史,增领汴、颍二州,徙镇汴州。

  '3'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婪残暴,又好女色,将吏的妻子女儿中貌美的,多遭他逼迫奸淫,他将军政事务全部委托妹夫节度使副使张惠光掌管。张惠光依仗权势,残暴专横,军州颇受其苦。李忠臣又让张惠光的儿子担任牙将,他残暴专横,胜过他父亲。左厢都虞候李希烈是李忠臣族侄,为众人所信服。李希烈凭借众人的怨愤心情,于三月丁未(初六)与大将丁等人杀掉张惠光父子,赶走了李忠臣。李忠臣单骑逃奔京师。代宗因为他有功劳,让他留在京师担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又任命李希烈为蔡州刺史、淮西留后。代宗让永平节度使李勉兼任汴州刺史,增加汴州、颍州,让他治理,并将治所移到汴州。

  '4'辛酉,以容管经略使王为河中少尹、知府事。河东副元帅留后部将凌正暴横,抑之。正与其徒乘夜作乱,知之,故缩漏水数刻以差其期,贼惊,溃走,擒正,诛之,军府乃安。

  '4'辛酉(二十日),代宗让容管经略使王担任河中少尹,主持府中事务。河东副元帅留后的部将凌正残暴专横,王就抑制他。凌正与他的追随者想乘黑夜作乱,王知道后,故意缩短漏水记时器数刻钟,以此错开他们谋乱的时间,叛贼十分吃惊,纷纷溃逃,王抓住凌正,将他杀掉,节度使军府才得以安定。

  '5'成德节度使张宝臣既请复姓,又不自安,更请赐姓;夏,四月,癸未,复赐姓李。

  '5'成德节度使张宝臣已经请求恢复原姓,但心里又感到不安,便再次请求皇上赐姓;夏季,四月癸未(十三日),代宗再次赐给他李姓。

  '6'五月,癸卯,上始有疾,辛酉,制皇太子监国。是夕,上崩于紫宸之内殿,遗诏以郭子仪摄冢宰。癸亥,德宗即位,在谅阴中,动遵礼法;尝召韩王迥食,食马齿羹,不设盐、酪。

  '6'五月癸卯(初三),代宗开始患病,辛酉(二十一日),下诏让皇太子代行处理国政。当夜,代宗在紫宸殿的内殿中驾崩。遗诏让郭子仪总摄群臣,辅助朝政。癸亥(二十三日),唐德宗即位,在居丧之所服丧,一切行动都遵照丧礼规定。德宗曾经召韩王李迥进餐,吃马齿羹,不放盐和乳酪。

  '7'常性刚急,为政苛细,不合众心。时群臣朝夕临,哭委顿,从吏或扶之。中书舍人崔甫指以示众曰:“臣哭君前,有扶礼乎!”闻,益恨之。会议群臣丧服,以为:“礼,臣为君斩衰三年。汉文权制,犹三十六日,高宗以来,皆遵汉制。及玄宗、肃宗之丧,始服二十七日。今遗诏云,‘天下吏人,三日释服。’古者卿大夫从君而服,皇帝二十七日而除,在朝群臣亦当如之。”甫以为:“遗诏,无朝臣、庶人之别。朝野内外,莫非天下,凡百执事,孰非吏人!皆应释服。”相与力争,声色陵厉。不能堪,乃奏甫率情变礼,请贬潮州刺史;上以为太重,闰月,壬申,贬甫为河南少尹。

  '7'常性格刚强急躁,为政苛求细枝末节,不合大家的心愿。当时大臣们早晚都来哀哭,常已经哭得疲惫不堪,随从官吏有人去扶他。中书舍人崔甫指着他们让大家看,说道:“大臣在圣上灵前痛哭,有搀扶的礼节吗?”常听到后更加恨他。恰巧商议大臣们服丧的事,常认为:“按丧礼,大臣为圣上服丧三年。汉文帝临时制定的丧制,也还有三十六天。高宗以来都遵循汉代丧制。等到玄宗、肃宗治丧时,才开始服丧二十七天。如今圣上遗诏说:‘天下官吏百姓,三日之后除丧。’古代卿大夫服丧随从君王,皇上二十七天除丧,在朝群臣也应当如此。”崔甫认为:“在遗诏中没有朝臣和百姓的区别。朝野内外,难道不是一个天下!凡是担任各种事务的,谁不是官吏百姓!都应该除丧。”他们相互力争,声色俱厉。常忍受不住,就上奏崔甫任意改变丧礼,请求德宗将他贬为潮州刺史。德宗认为处分太重,闰五月壬申(初三),将崔甫贬为河南少尹。

  初,肃宗之世,天下务殷,宰相常有数人,更直决事,或休沐各归私第,诏直事者代署其名而奏之,自是踵为故事。时郭子仪、朱虽以军功为宰相,皆不预朝政,独居政事堂,代二人署名奏甫。甫既贬,二人表言其非罪,上问:“卿向言可贬,今云非罪,何也?”二人对,初不知。上初即位,以为欺罔,大骇。甲辰,百官衰,序立于月华门,有制,贬为潮州刺史,以甫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闻者震悚。甫至昭应而还。既而群臣丧服竟用议。

  从前肃宗时期,天下事务繁重,宰相常常有几个人,轮流值班处理日常事务,有时宰相休假各自回到家中,诏令值班宰相代他们签署名字上奏,从此成为惯例。当时,郭子仪、朱虽然以军功出任宰相,但都不参预朝政,常独居政事堂,代他们二人签名奏告崔甫。崔甫贬官后,郭、朱二人上书说他无罪,德宗问道:“你们原先说可以贬官,今天又说无罪,为什么?”二人回答

  说,当初不知道。德宗刚即位便以为常欺骗蒙蔽他,十分震惊。甲辰(疑误)

  ,大臣们身着丧服,排列有序站在月华门前,德宗颁发诏书,将常贬为潮州刺

  史,任命崔甫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感到震惊和恐惧。

  崔甫到达昭应县后就返回京师。不久,大臣们还是采纳常的建议服丧。

  上时居谅阴,庶政皆委于甫,所言无不允。初,至德以后,天下用兵,诸将竞论功赏,故官爵不能无滥。及永泰以来,天下稍平,而元载、王缙秉政,四方以贿求官者相属于门,大者出于载、缙,小者出于卓英倩等,皆如所欲而去。及常为相,思革其弊,杜绝侥幸,四方奏请,一切不与;而无所甄别,贤愚同滞。崔甫代之,欲收时望,推荐引拔,常无虚日;作相未二百日,除官八百人,前后相矫,终不得其适。上尝谓甫曰:“人或谤卿,所用多涉亲故,何也?”对曰:“臣为陛下选择百官,不敢不详慎。苟平生未之识,何以谙其才行而用之。”上以为然。

  德宗当时住在服丧的地方,各种政务都委托崔甫处理,对他所说的事没有不同意的。当初,在至德年间以后,天下用兵,诸位将领竟相论功邀赏,所以官爵不可能不滥。等到永泰年间以来,天下稍稍太平,然而元载、王缙执政,四面八方向他们行贿求官的人盈于门庭。官大的出自元载、王缙,官小的出自卓英倩等人,他们都如愿以偿地走了。等到常担任宰相,想革除这个弊端,杜绝人们侥幸得官的途径,对各地上奏请求,一概不予考虑,然而由于不加甄别,贤能和蠢才都被遗落。崔甫取代常出任宰相,想收罗当时有声望的人,于是引荐推举的人每天不断。担任宰相不到二百天,就任命了八百名官员。常、崔二人前后相互纠正,终究没有找到适当的尺度。德宗曾经对崔甫说:“有人指责你,说你所任用的官员多沾亲带故,为什么?”崔甫回答说:“我为陛下选择官员,不敢不审慎。假如平时不认识,我怎么能知道他的才干德行而任用他呢?”德宗认为这是正确的。

  臣光曰:臣闻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其人未必贤也,以亲故而取之,固非公也;苟贤矣,以亲故而舍之,亦非公也。夫天下之贤,固非一人所能尽也,若必待素识熟其才行而用之,所遗亦多矣。古之为相者则不然,举之以众,取之以公。众曰贤矣,己虽不知其详,姑用之,待其无功,然后退之,有功则进之;所举得其人则赏之,非其人则罚之。进退赏罚,皆众人所共然也,己不置豪发之私于其间。苟推是心以行之,又何遗贤旷官之足病哉!

  臣司马光曰:我听说用人者,没有亲疏、新故之别,只考察贤能和不肖。有的人未必是贤人,如果以亲朋故友的关系而被录用,这当然是不公道的;假如是贤人,因为亲朋故友关系被舍去,也是不公道的。天下的贤人,当然不是一个人所能收尽的,如果一定等待平素认识,熟知他的才干德行再录用,那么所遗漏的贤人也就很多了。古代担任宰相的就不是这样。他让公众来推举,以公正来录用。公众说这是贤人,自己虽然不了解详细情况,但暂时任用他,等到他没有功绩再将他辞退,有功绩就提拔。所推举的是贤人就奖赏他,不是贤人就惩罚他。晋升和辞退,奖赏和惩罚,都是大家所公认的,自己在中间没有丝毫的隐私。假如以这样的用心付诸行动,又有什么遗漏贤人和缺官的毛病呢!

  '8'诏罢省四方贡献之不急者,又罢梨园使及乐工三百余人,所留者悉隶太常。

  '8'德宗下诏取消各地贡献不急需的物资,又取消梨园使及乐师三百多人,所留下来的乐师都归属太常寺管理。

  '9'郭子仪以司徒、中书令领河中尹、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关内支度·盐池·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并营田及河阳道观察等使,权任既重,功名复大,性宽大,政令颇不肃,代宗欲分其权而难之,久不决。甲申,诏尊子仪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增实封满二千户,月给千五百人粮、二百马食,子弟、诸婿迁官者十余人,所领副元帅诸使悉罢之;以其裨将河东、朔方都虞候李怀光为河中尹、·宁·庆·晋·绛·慈·隰节度使,以朔方留后兼灵州长史常谦光为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远·天德·盐·夏·丰等军州节度使,振武军使浑为单于大都护、东·中二受降城、振武·镇北·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使,分领其任。

  '9'郭子仪以司徒、中书令的身份出任河中尹、灵州大都督、单于及镇北大都护、关内及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关内支度和盐池及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并营田及河阳道观察等使。权力职责既重,功名又大,而他生性宽宏,行政法令颇不严,代宗想分他的权力,但又感到为难,久拖不决。甲申(十五日),德宗下诏尊崇郭子仪为尚父,加封为太尉兼中书令,将实封增加到二千户,每月供给一千五百人的粮食,二百匹马的饲料,他的子弟女婿们升官的有十多人,郭子仪担任的副元帅和各种使职全部罢免;让他的副将河东、朔方都虞候李怀光担任河中尹及、宁、庆、晋、绛、慈、隰节度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