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视之不明,是谓不悊。厥咎舒,厥罚常燠,厥极疾,
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时则有羊祸,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蠃虫,刘歆传以为羽虫。
建武中,渔阳太守彭宠被征。书至,明日潞县火,灾起城中,飞出城外,燔
千余家,杀人。京房《易传》曰:“上不俭,下不节,盛火数起,燔宫室。”儒
说火以明为德而主礼。时宠与幽州牧朱浮有隙,疑浮见浸谮,故意狐疑,其妻劝
无应征,遂反叛攻浮,卒诛灭。
和帝永元八年十二月丁巳,南宫宣室殿火。是时和帝幸北宫,窦太后在南宫。
明年,窦太后崩。
十三年八月己亥,北宫盛馔门阁火。是时和帝幸邓贵人,阴后宠衰怨恨,上
有欲废之意。明年,会得阴后挟伪道事,遂废,迁于桐宫,以忧死,立邓贵人为
皇后。
十五年六月辛酉,汉中城固南城门灾。此孝和皇帝将绝世之象也。其后二年,
宫车晏驾,殇帝及平原王皆早夭折,和帝世绝。
安帝永初二年四月甲寅,汉阳阿阳城中失火,烧杀三千五百七十人。先是和
帝崩,有皇子二人,皇子胜长,邓皇后贪殇帝少,欲自养长立之。延平元年,殇
帝崩。胜有厥疾不笃,群臣咸欲立之,太后以前既不立胜,遂更立清河王子,是
为安帝。司空周章等心不厌服,谋欲诛邓氏,废太后、安帝,而更立胜。元年十
一月,事觉,章等被诛。其后凉州叛羌为害大甚,凉州诸郡寄治冯翊、扶风界。
及太后崩,邓氏被诛。
四年三月戊子,杜陵园火。
元初四年二月壬戌,武库火。是时,羌叛,大为寇害,发天下兵以攻御之,
积十余年未已,天下厌苦兵役。
延光元年八月戊子,阳陵园寝殿火。凡灾发于先陵,此太子将废之象也。若
曰:不当废太子以自剪,则火不当害先陵之寝也。明年,上以谗言废皇太子为济
阴王。后二年,宫车宴驾。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起兵殿省,诛贼臣,立济阴王。
四年秋七月乙丑,渔阳城门楼灾。
顺帝永建三年七月丁酉,茂陵园寝灾。
阳嘉元年,恭陵庑灾,及东西莫府火。太尉李固以为奢僣所致。陵之初造,
祸及枯骨,规广治之尤饰。又上欲更造宫室,益台观,故火起莫府。烧材木。
永和元年十月丁未,承福殿火。先是爵号阿母宋娥为山阳君;后父梁商本国
侯,又多益商封;商长子冀当继商爵,以商生在,复更封冀为襄邑侯;追号后母
为开封君;皆过差非礼。
汉安元年三月甲午,雒阳刘汉等百九十七家为火所烧,后四年,宫车比三晏
驾,建和元年君位乃定。
桓帝建和二年五月癸丑,北宫掖庭中德阳殿火,及左掖门。先是梁太后兄冀
挟奸枉,以故太尉李固、杜乔正直,恐害其事,令人诬奏固、乔而诛灭之。是后
梁太后崩,而梁氏诛灭。
延熹四年正月辛酉,南宫嘉德殿火。戊子,丙署火。二月壬辰,武库火。五
月丁卯,原陵长寿门火。先是,亳后因贱人得幸,号贵人。为后。上以后母宣为
长安君,封其兄弟,爱宠隆崇,又多封无功者。去年春,白马令李云坐直谏死。
至此彗除心、尾,火连作。
五年正月壬午,南宫丙署火。四月乙丑,恭北陵东阙火。戊辰,虎贲掖门火。
五月,康陵园寝火。甲申,中藏府承禄署火。七月己未,南宫承善闼内火。
六年四月辛亥,康陵东署火。七月甲申,平陵园寝火。
八年二月己酉,南宫嘉德署、黄龙、千秋万岁殿皆火。四月甲寅,安陵园寝
火。闰月,南宫长秋、和欢殿后钩盾、掖庭朔平署各火。十一月壬子,德阳前殿
西阁及黄门北寺火,杀人。
九年三月癸己,京都夜有火光转行,民相惊噪。
灵帝熹平四年五月,延陵园灾。
光和四年闰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灾。
五年五月庚申,德阳前殿西北入门内永乐太后宫署火。
中平二年二月己酉,南宫云台灾。庚戌,乐成门灾,延及北阙,度道西烧嘉
德、和欢殿。案云台之灾自上起,榱题数百,同时并然,若就县华镫,其日烧尽,
延及白虎、威兴门、尚书、符节、兰台。夫云台者,乃周家之所造也,图书、术
籍、珍玩、宝怪皆所藏在也。京房《易传》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烧宫。”是
时,黄巾作慝,变乱天常,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俱发,命将出众,虽颇有所禽,然
宛、广宗、曲阳尚未破坏,役起负海,杼柚空悬,百姓死伤已过半矣。而灵帝曾
不克己复礼,虐侈滋甚,尺一雨布,驺骑电激,官非其人,政以贿成,内嬖鸿都,
并受封爵。京都为之语曰:“今兹诸侯岁也。”天戒若曰:放贤赏淫,何以旧典
为?故焚其台门秘府也。其后三年,灵帝暴崩,续以董卓之乱,火三日不绝,京
都为丘墟矣。
献帝初平元年八月,霸桥灾。其后三年,董卓见杀。
庶征之恒燠,《汉书》以冬温应之。中兴以来,亦有冬温,而记不录云。
安帝元初三年,有瓜异本共生,八瓜同蒂,时以为嘉瓜。或以为瓜者外延,
离本而实,女子外属之象也。是时,阎皇后初立,后阎后与外亲耿宝等共谮太子,
废为济阴王,更外迎济北王子犊立之,草妖也。
桓帝延熹九年,雒阳城局竹柏叶有伤者。占曰:“天子凶。”
灵帝熹平三年,右校别作中有两樗树,皆高四尺所,其一株宿夕暴长,长丈
余,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鬓须发备具。京房《易传》曰:“王德衰,下人将
起,则有木生人状。”
五年十月壬午,御所居殿后槐树,皆六七围,自拔,倒竖,根在上。
中平元年夏,东郡,陈留济阳、长桓,济阴冤句、离狐县界,有草生,其茎
靡累肿大,如手指,状似鸠雀龙蛇鸟兽之形,五色各如其状,毛羽头目足翅皆具。
近草妖也。是岁,黄巾贼始起。皇后兄何进,异父兄朱苗,皆为将军,领兵。后
苗封济阴侯,进、苗遂秉威权,特国柄,汉遂微弱,自此始焉。
中平中,长安城西北六七里空树中,有人面生鬓。
献帝兴平元年九月,桑复生椹,可食。
安帝延光三年二月戊子,有五色大鸟集济南台,十月,又集新丰,时以为凤
皇。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凡五色大鸟似凤者,多羽虫之
孽。是时,安帝信中常侍樊丰、江京、阿母王圣及外属耿宝等谗言,免太尉杨震,
废太子为济阴王,不悊之异也。章帝末,号凤皇百四十九见。时,直臣何敞以为
羽孽,似凤,翱翔殿屋,不察也。记者以为其后章帝崩,以为验。案宣帝、明帝
时,五色鸟群翔殿屋,贾逵以为胡降征也。帝多善政,虽有过,不及至衰缺,末
年胡降二十万口,是其验也。帝之时,羌胡外叛,谗慝内兴,羽孽之时也。《乐
叶图征》说五凤皆五色,为瑞者一,为孽者四。
桓帝元嘉元年十一月,五色大鸟见济阴己氏。时以为凤皇。此时政治衰缺,
梁冀秉政阿枉,上幸毫后,皆羽孽时也。
灵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鸟见于新城,众鸟随之,时以为凤皇。时,灵帝不
恤政事,常侍、黄门专权,羽孽之时也。众鸟之性,见非常班驳,好聚观之,至
于小爵希见枭者,虣见犹聚。
中平三年八月中,怀陵上有万余爵,先极悲鸣,已因乱斗相杀,皆断头,悬
著树枝枳棘。到六年,灵帝崩,大将军何进以内宠外嬖,积恶日久,欲悉纠黜,
以隆更始冗政,而太后持疑,事久不决。进从中出,于省内见杀,因是有司荡涤
虔刘,后禄而尊厚者无余矣。夫陵者,高大之象也。天戒若曰:诸怀爵禄而尊厚
者,还自相害至灭亡也。
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近赤祥也。是时梁太
后摄政,兄梁冀专权,枉诛汉良臣故太尉李固、杜乔,天下冤之。其后梁氏诛灭。
志第十五 五行三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
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
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时则有黑眚、黑祥,惟火沴
水。”鱼孽,刘歆传以为介虫之孽,谓蝗属也。
和帝永元元年七月,郡国九大水,伤稼。京房《易传》曰:“颛事有知,诛
罚绝理,厥灾水。其水也,雨杀人,陨霜,大风,天黄。饥而不损,兹谓泰,厥
水水杀人。辟遏有德,兹谓狂,厥水水流杀人,已水则地生虫。归狱不解,兹谓
追非,厥水寒杀人。追诛不解,兹谓不理,厥水五谷不收。大败不解,兹谓皆阴,
厥水流入国邑,陨霜杀谷。”是时,和帝幼,窦太后摄政,其兄窦宪干事,及宪
诸弟皆贵显,并作威虣虐,尝所怨恨,辄任客杀之。其后窦氏诛灭。
十二年六月,颍川大水,伤稼。是时,和帝幸邓贵人,阴有欲废阴后之意,
阴后亦怀恚怨。一曰,先是恭怀皇后葬礼有阙,窦太后崩后,乃改殡梁后,葬西
陵,征舅三人皆为列侯,位特进,赏赐累千金。
殇帝延平元年五月,郡国三十七大水,伤稼。董仲舒曰:“水者,阴气盛也。”
是时,帝在襁抱,邓太后专政。
安帝永初元年冬十月辛酉,河南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
三丈。是时司空周章等以邓太后不立皇太子胜而立清河王子,故谋欲废置。十一
月,事觉,章等被诛。是年郡国四十一水出,漂没民人。《谶》曰:“水者,纯
阴之精也。阴气盛洋溢者,小人专制擅权,妒疾贤者,依公结私,侵乘君子,小
人席胜,失怀得志,故涌水为灾。”
二年,大水。三年,大水。四年,大水。五年,大水。六年,河东池水变色,
皆赤如血。是时,邓太后犹专政。
延光三年,大水,流杀民人,伤苗稼。是时安帝信江京、樊丰及阿母王圣等
谗言,免太尉杨震,废皇太子。
质帝本初元年五月,海水溢乐安、北海,溺杀人、物。是时帝幼,梁太后专
政。
桓帝建和二年七月,京师大水。去年冬,梁冀枉杀故太尉李固、杜乔。三年
八月,京都大水。是时,梁太后犹专政。
永兴元年秋,河水溢,漂害人、物。二年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
永寿元年六月,雒水溢至津阳城门,漂流人、物。是时梁皇后兄冀秉政,疾
害忠直,威权震主。后遂诛灭。
延熹八年四月,济北河水清。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
襄楷上言:“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征,岂独诸侯有规京都计邪?”其明年,
宫车晏驾,征解犊亭侯为汉嗣,即尊位,是为孝灵皇帝。
永康元年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溢,没杀人。是时,桓帝奢侈淫祀,其十
一月崩,无嗣。
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清。五月,山水大出,漂坏庐舍五百余家。
熹平二年六月,东莱、北海海水溢出,漂没人物。三年秋,雒水出。四年夏,
郡国三水,伤害秋稼。
光和六年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余里。
中平五年,郡国六水大出。
献帝建安二年九月,汉水流,害民人。是时,天下大乱。十八年六月,大水。
二十四年八月,汉水溢流,害民人。
庶征之恒寒。
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
献帝初平四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