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产业和股权分散程度区别处理。
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
3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同时继续改革现有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
要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主要任务是: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顺少数由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尽快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加速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
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要改善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的秩序。
4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顺利运行的迫切要求。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谓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近期要在金融、财税、投资和计划体制的改革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
5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运转的原动力和稳定剂。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国家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要通过分配政策和税牧调节,避免由于少数人收入畸高而形成两极分化。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要重点完善企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责,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
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步骤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90年代初改革的总体态势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新的经济体制初见端倪,但还远没有全面建立起来。新旧两种体制在转轨时期的碰撞和磨擦错综复杂,成为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根源。因此,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并经历了由继续侧重于放到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
1992年由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精神的迅速传播,有力地推动了人们加快改革开放的热情,全国改革开放也迅速形成了热潮。但当时改革还是沿着过去的思路来展开的。其内容侧重于放。如:进一步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下放权力,如将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物资、商业、外贸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三分之一,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放开经营,企业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培育市场,调整和放开价格,形成了多数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金融、劳动力、技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迅速兴起的局面。这一波以继续放权让利、扩大市场调节范围的改革热潮,大大增加了经济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还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助长了乱集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和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经济过热和经济秩序混乱。面对改革有风险、不改革风险会更大的两难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抽调大批干部分赴各地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要解决当时经济生活中的矛盾,惟一的出路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不能回到老路上去。
如前所述,90年代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改革必须从过去放权让利来激发各方面积极性的思路,坚决转到以全面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上来,并逐步做到法制化规范化。因为以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虽强化了利益激励机制,怛弱化了利益约束机制,使各方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越来越不合理、不规范;微观进一步放开搞活了,宏观调控体系却不健全,尤其是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同时,进入新阶段,改革的深度和难度加大,将广泛触及许多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利益调整和具体操作上的难点问题,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自下而上主要从事单项突破,必须由政府加强全面规划,自上而下总体推进,充分注意各方面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在继续坚持循序渐进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
1993年11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获得通过,新阶段改革有了总体规划,在这个规划指导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除了继续抓住国有企业这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外,还考虑到我国当时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改革的焦点已逐步转向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如果这方面改革的步伐不加快,会拖住企业的后腿。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治理经济过热的同时,从1994年年初开始,重点进行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计划和投资的配套改革,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体制,在走出旧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方面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从1995年起,又不失时机地把改革的重点转向国有企业改革,针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新形势、斯问题,有效地探索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思路、方针、改革的着眼点和工作的着重点,极大地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至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改革已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有了很大突破。这几年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发展要素市场,大力推进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这项工作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就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展开。
1。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全面建设市场价格机制和管理机制。
市场对资源的调节,是通过价格传导的,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必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同时建立健全价格调控机制。1992年由于经过治理整顿,全国物价稳定,是价格改革的好时机,为此大幅度放开和调整了价格;1993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物价改革在继续调整价格的同时,着重进行了建立健全价格调控机制和价格法制建设。
(1)在管好重要商品价格的同时,大范围取消了价格管制,放开具有竞争性的商品价格,实现了价格双轨制向单一市场价格的并轨。
(2)大幅度调整基础产品价格。19921993年出台了粮、煤、油、运输四大类影响重大的调价措施,其调价的幅度是比较大的,如铁踣货运价提高了将近一倍,统配煤提高了15%,基础产品价格偏低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1994年对粮食、棉花价格一次就调高了51%和40%,调价总金额达600多亿元,无论规模和力度,都是历史上没有的。1995年以后,在继续调整基础产品价格的同时,疏导了城市公交、房租、自来水、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价格矛盾,1997年还调整了水资源价格,以促进水利产业化。
(3)建立健全价格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建立了如下几种制度和体系:一是重要商品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二是价格宏观调控体制和调控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中观(指省市区一级)调控体系;三是全面、准确、及时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价格指数体系和价格预警系统;四是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的监审制度。此外,国家计委增加了对无形资产、对房地产等要素价格等的管理内容;同时加强价格法制建设,建立了以《价格法》为核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套完整的价格法律体系,进一步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价格竞争秩序。
2。进一步改革流通体系,发展商品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市场的发育是比较早的,但地区和部门分割和封锁问题还较严重,国有商业企业的经营方式,还不适应商品流通需要,市场的调控体系有待加强。
为此,在前几年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少环节流通体制的基础上,1992年起进行了以下工作:
(1)首先着重如强了市场建设。根据初步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具有比较先进的管理水平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开放、高效、畅通统一、可流通新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新格局的目标要求,一是现货批发市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了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辐射全国、交易集中、信息畅通的具有现代化水平和调控能力的工农业批发市场网络。二是期货交易的探索取得一定进展。继郑州批发市场、深圳有色交易所后,又建立了上海金属交易所、苏州物资交易所等期货市场,商品内容涉及粮食、钢材、木材、食糖、肉类、石油、化工、煤炭等。三是城乡集贸市场随着农产品、小商品和日用工业品的放开,进入发展的高潮。经过规划和整顿,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各类市场比较健全的局面。这样,一个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批发与零售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网络初步形成,为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奠定了基础。
(2)睦续改革国有流通企业,更新流通方式、流通业态。国有流通企业全面推广了重庆四放开的经验,转换经营机制;大中型企业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逐步进行改剃,中小企业分别实行了改、转、租、包、卖、并。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形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