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笑恒
正文
序言
原本单纯并不是什么错事,更不是坏事,每个孩子都在用可爱的单纯眼光来审视世界。可是,当我们步入成年人的社会,单纯就容易成为一种伤害,因为别人不会再像对孩子的单纯那样来对待我们。我们的过度单纯在别人看来就是一种傻,有时候还会变成利刺伤害到别人,我们也会为自己过于单纯的行为或者思想而付出代价。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不但有光明也有黑暗,当然也包含了鱼龙混杂的各方人群。面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你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它,当你无法改变他们的时候,就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努力去适应这个社会。如果不想处处碰壁,就必须懂得一些有关社会的“潜规则”,适当地掌握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
天真、幼稚、幻想,这些意义单纯的词语,都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逝,毕竟生存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有的时候,事态就是很炎凉。而我们又怎能依然不谙世事?又怎能带着童年时的眼光和心态去和成年人相处?就像一朵花要常开不败、一棵树要枝叶茂盛一样,都必须经历过风雨的洗刷后,才能够茁壮成长。而那些单纯、幼稚都将会被社会的现实历练成为灵活多变、圆融通达。
或许有些年轻人会问,难道我们也要学习某些人的那种耍心机,玩手段吗?当然也未必,太不单纯,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这个竞争激烈甚至残酷的社会上,每个人都会有一张自己的防备面具,这张面具就是我们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
年轻人在处世方面,一定要学会“活”,绝不可再拘泥于书中那些知识。世界是圆的,万物是活的,思想是缥缈的,人心是多变的。灵活地运用做人之道,就能在这个无形的世界中,给自己塑造一个有形的自我。
因此,在我们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之上,也应该明白“水流不腐,人活不输”的道理。做人不应始终一成不变,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以求自身相应的变化。就像太极中的“以实化虚,以虚化无”一样,万物能够在你的掌控之下变得游刃有余。
本书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在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上,还要做事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会有所帮助!
Chapter1 若不想处处碰壁,就必须懂点人情世故
刚刚从大学校园中走出的年轻人,在体会到社会的变幻莫测、冷漠无情后,大多会感觉壮志难酬。这时就会开始深刻领悟到,原来社会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1。世态有时候就是很炎凉
刚刚从大学校园中走出的年轻人,在体会到社会的变幻莫测、冷漠无情后,大多会感觉壮志难酬。这时就会开始深刻领悟到,原来社会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曾经书本中的那句“人在社会,身不由己”,其实就早已深刻反映出了这个世间的冷暖炎凉。
元曲《冻苏秦》中曾说过:“也素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看来,古往今来,都是一样,这也是无可更改的社会发展趋势。所以,即便你老大不愿意,也还必须承认这个事实。
元春刚刚大学毕业,在一家报社里面实习。这次上面为了做出新的采访题材,反映社会现实,决定派遣一部分人深入农村去调查那些生活困苦的人,就这样元春和另外三个同事一起出发了。
到达采访目的地后,元春简直被眼前的情况所惊呆,一个80多岁的阿婆,天天佝偻着以捡柴木为生,而且就在一个不足8平的小房子过日子。阿婆的子女因为嫌弃阿婆,早就不理会阿婆的死活。平常她吃的东西就是一些野菜,这些都还是自己拾回来的。元春想了想,于是决定塞给阿婆两百元钱。
可是就在他刚想伸手时,旁边两个同事却给了他个眼色叫他出去。同事在外面说道:“你本来就没什么钱,实习也不容易,你还这么慷慨,你做给谁看啊,还是自己省着买点东西吧。”
元春听后很气愤,“你看她这么可怜。”同事说道:“可怜?你刚刚采访的只是其中一个,我经历的比你多了,按你这么说,我一路给下去,估计我都会成她这个样子,总之你好自为之。”元春听后很是诧异和震惊,但是依旧给了阿婆钱。
回到公司后,同事们都聚会吃饭,可是当实行AA制的时候,元春可苦了脸,因为这顿饭每个人算下来就得100多块,可是自己却给了阿婆200元钱。同事见到后,只是轻蔑道:“早跟你说过,你就活该这样。”元春只是发呆,“我没做错啊?!”
或许,有人会感叹这个社会实虚与委蛇,会抱怨现实冷酷无情,甚至有的还会奋起为此打抱不平。可是,年轻的你们要明白,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死知识,一旦踏入社会之后,我们就必须努力去学习“社会”这本书,这本书才是现实,才真正告诉了我们何为光明与黑暗。
看来,即便你不满意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你也绝对不能总以一颗抱怨的心去看待它。社会本就是一个大染缸,有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我们也得学着弯腰低头,阿谀奉承。
虽然这可能是违心,但却不得不否认,带着这些圆滑的面具行事,往往让我们更加容易获得成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年轻人,如果真要想在社会闯,就必须要学会品尝这些苦果。因为只有敢于品尝这些苦果,你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走出成功的轨迹。如果你退缩,甚至抱有侥幸心理,就只能站在社会的低端,永远为你无知的抱怨而备受煎熬。
其实,社会就是“江湖”,江湖之路本就充满尔虞我诈、是是非非,如若想要立足于它,你就必须带上华丽的“面具”,只有学会去正视那些现实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你才能真正做到混迹于世,还能游刃有余。
2。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你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已经在开始学会慢慢适应一切了,成长中的每一次进步也几乎都是通过“适应”来获得的。从古至今,“适者生存”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不能够适应环境者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如今,有很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导致在为人处世中出现事事不顺、时时受阻、处处碰壁的情况发生。
曙光在一所名牌大学里面读的是美术设计,因为成绩突出而很受各个导师的青睐。但是大学毕业后,可能是因为心理上的满足感未曾消失,所以,他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到一个文化广告公司工作。
虽然之前有不少公司打来电话,但是都被曙光一一拒绝了。在漫长的等待了一个月后,他被一家广告公司所聘请。上班的第一天,当经理找他谈话时,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要求“专业对口”,而且特别提醒经理要“充分注意到我的特长”。他反复说明只有让他到广告设计部门去工作,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
可是,经理并没有因曙光的强调和解释而改变想法,仍然安排他到了文案策划部门去工作。为此,曙光觉得很不开心,因为自己曾经如此要求,居然还被拒绝,自己这样的人才也算是大材小用。因此带着这种不良情绪,他进了策划部。
由于逆反心理,他工作特别不积极,而且给部门经理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没过完试用期,曙光就离职了。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就学着改变自己。”看来,任何人要想顺利地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就只能从自身开始做起。只有随时调整改变自己,才能与社会保持脚步一致。
在一项毕业生调查报告中显示,每年走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有一半多会出现“社会不适症”。尽管他们大都对未来充满跃跃欲试、展翅高飞的决心和理想,但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角色转移不到位,使得这些社会新人备感紧张,很是十分失望,工作也常常不告而终。
社会就像一架机器,未来与现实就像一对咬合的齿轮,自始至终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适应,犹如不断地向齿轮加油,才能有利这两个齿轮的减少摩擦、协调运转。譬如,如今电脑已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工具,我们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达到更好、更快、更简洁地工作、学习与交流,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如今,“适应”更是“超越”一切的前提。因为没有模仿,就无法创新;没有适应,就更谈不上超越。所以只有当你足够了解了周围的环境,你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我们踏入社会后,对于之前自己的感知与现实无奈的差异,必然会产生理解分歧。如果你始终保持一种强硬的态度,那么你只会因此而付出很大的代价。社会有时候就像个不倒翁,你越是想让它朝着你的方向倒,它就越会朝着相反的方向摇动。
因此,年轻人一定要学着去适应这个变化极快的社会环境。只有当你学会承受一切不可逆转的事实,对那些必然的事情主动而轻松地承受,那么不管任何时候你都能做到,在面对变幻莫测的社会时依旧“处变不惊”。
3。学会接受你看不惯的一切
“他可真怪,居然会穿这种衣服,真难看!”“如今这世道怎么这样,怎么看都不爽……”生活中,这类议论在我们身边总是屡见不鲜。很多时候,一旦他人的思想、语言、行为与自己格格不入,我们常常就会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并加以非议。
其实,如果老是用这种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你就会发现,除开自己每天愤世嫉俗,不停地抱怨外,很多时候我们的好心情,也全都被这副“有色眼镜”所代替了。
王梅和路莹是同事,也是多年的好朋友,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兴趣,那就是喜欢读书,都是书迷。可是王梅喜爱三毛的作品,而路莹却迷恋琼瑶的小说。当然,两人对此表现出不同的见解,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王梅却对路莹冷嘲热讽,把琼瑶的小说抨击得体无完肤,并力劝路莹转变读书兴趣。路莹很不服气,于是两人不欢而散。
后来,王梅谈了一个对象。刚开始那会儿,两个人谈得很融洽,但后来在谈到对未来新房布置时,王梅却非要她的男友在所有的见解与审美观上与她保持完全的一致。如果男友表示异议,她就认为对方古怪,不可理解。最后,两个人越闹越僵,男友终于受不了她的这种刁钻,而提出了分手。
俗话说:“人各有异,人也各有志。”不少年轻的朋友常常因为自己的固执己见,以致把自己的处世关系搞得非常糟糕。只要一遇上某件事不合心意,或者与自己的心境想违背,就觉得看不惯,不顺眼,到头来反倒伤了彼此的和气。
毕竟,每个人的思想程度、文化水平不一致,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个人有个人的标准,有人以为习以为常的东西,有人就认为很怪;而有人认为值得惊奇的东西,有人却毫不奇怪。
一个聪明而又有理智的人,在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既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更会设身处地站在他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