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阀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军阀生涯- 第37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伞天下午放学后,北大的校园里又开始热闹起来。

在一块大石上”站着一名带着眼镜的年轻学生,他正在尽情发表着演讲,“同学们,一年来总统以及复兴党内阁通过强力手腕对国家机器进行了调整和加强。

但是我国贫富地区极为不平等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变,富者越富,而贫者依旧困守着贫穷。以察哈尔为例,现在察哈尔省的人平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近一千金圆券,而在西南省诸份的年均收入却不足两百金圆券。察哈尔以及东北诸省对于低层收入者都实行了社会保障计划农村也开始推行了低保”但是对那些偏远省份及地区却不闻不问,试问这样的情况是应当的吗?同为一个国家的百姓却享受着不一样的福利制度,许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但是富裕的省份却宁愿拿着前来养活那些游手好闲的闲人,也不愿意支援贫困地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还有,现在政府官员素质下降、管理松散、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争权夺利之风日益严重,这导致了复兴党为了取得一个个肥缺而在各地建立起了政党机器,正是它操纵了选举,这使得政治离开了大街钻进了密室。政治对行政地过度控制必然带来权力的集权化,而这种集权必然会引起大量地腐败活动。一旦政府官员缺乏自立性与凝聚力他就会利用自己在制度中的角色去满足外部势力的要求。

国家如此贫困,而政府现在却还在维持着一支五百万常规部队,兵工厂不断的生产着杀人的武器,这是非常没有必要的。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五百万的常规部队啊,每年需要多少军费来维持,这些钱哪怕宇出一半来造福民生都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更何况我们不仅要维持自己国家的军队开支,而且还供养着数十万的俄罗斯护国军,什么时候俄罗斯的军队需要我们华夏来供养了?试问政府的这种行为于国何益?

听着台上款款而谈的这名年轻的老师,在台下的同学们议论纷纷,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一个脸色白净的学生就发话了,“赵志强,你的话我不敢芶同,你说察哈尔实行了社会保障,但是对那些偏远省份及地区却不闻不问。可是我要问你,要是把察哈尔的财富都分摊给全国的其余省份,难道就能让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吗?人家有钱人家也有能力去推行这样的福利那是人家的事情,现在我们的国家条件还不够,这也导致了只能在察哈尔和周边五六个省份推行这样的政策,但是政府正在一步步的改进啊,要是像你说的把财富平均分给大家,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大家都回到贫困中。

还有你说的国家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没有必要,我问你,去年〖日〗本人是怎么样灰溜溜的滚回〖日〗本的,难道是光靠我们喊几句口号或者游行他们就怕了吗?不是!他们是被我们的军队给打回去的,要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国家有谁来保护、我们的财产谁来守卫?难道还象以前那样当〖日〗本人的顺民吗?”

这名学生款款而谈,把石叉上同学的话驳得体无完肤。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奉养着西伯利亚的那些俄罗斯护国军呢?当然了,现在铁路通了,我们每年也可以从西伯利亚运来大批的矿石和资源,那里也有几个油田也投入了开采,可是你们就不知道养虎为患这个词语么……”

辩论进行得很激烈,很多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看着台上的学生,在一旁的北大校长蒋梦麟笑着对身边的周适说道:“老同学,怎么样?我们这里的学术风气要比你们〖自〗由吧?”

周适失笑着摇了摇头:“你们学校的风气是〖自〗由得过了头,姑且不论政府的政策是否对错,就说你们这样公然指责政府就不应该,要知道一个没有纪律的民族是不可能团结起来的。我们华夏近百年来为什么会衰弱,还不是因为……”,“好了好了。”,蒋梦麟打断了周适的讲话,他知道要让这位一贯奉行严谨、纪律的老同学接受北大这些开放的思想无异于天方夜谭。

蒋梦鼻笑着说道:“我最近想出了一个主意,让你们察哈尔大学的学生和我们北大做一次相互交流,也让我们的思想来个碰撞,你看怎么样?”

周适沉思了片刻点点,“我看可以,虽然我们两所学校的理念不一样,但是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交流一下也是可以的悔”,!~!

正文第四百八十九章电视开播

第四百八十九章电视开播

南京总统府的内室客厅里,护士和尤丽娅一起在客厅闲聊,她们才两岁刚学会走路的女儿苏雅和刚刚呀呀学语的男孩苏培明在保母的陪伴下正在客厅里玩耍。

苏童身为一国领袖,平日里自然十分忙碌,白日年夜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措置公务,夏雨欣这个查询拜访局局长也不轻松,平日里的工作也很忙碌。这样平常也就只有护士和尤丽娅在家,显得有些无聊。可是今天苏童派人给他们送来了一样神秘的礼物。

这时铁牛指挥着警卫抬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年夜盒子来到了客厅中,摆在了桌上,插好电源,然后从电视后面拉开了两条明晃晃的天线。护士好奇的问铁牛:“铁团长,这是什么工具?”

铁牛憨声憨气的道:“这叫彩色电视,是苏主座命我送来给们解闷的。”

“彩色电视?”护士和尤丽娅禁不住好奇起来,“这个电视是用来干什么的?”

铁牛其实不答话,只是按下了开关,“啪”的一声,电视机得屏幕亮了起来,随即呈现了一个清晰的面容和声音“观众朋友们,这里是华夏电视台、这里是华夏电视台,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第一次试播……。”

“噢上帝!”护士和尤丽娅同时惊叫起来,尤丽娅原本拿着咖啡的手一抖,杯子摔在了地上,咖啡也溅了一地。

尤丽娅脸色有些发白,芊芊玉指指着面前的电视屏幕上的人物惊呼道:“这、这不是片子吗?可是片子怎么会这么。”

“这不是片子,这叫做电视!”铁牛这个不会变通的生化人还是固执的纠正着尤丽娅的毛病。

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面世于一九二四年,由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发现,到一九二八年,美国的r电视台率先播出第一套电视片《felie》,从此,电视机开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信息传播和思维体例。从此,人类开始步入了电视时代。

一九二九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广播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现了彩色电视机。一九三三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

而原本应该在一九五四年才推出的彩色电视,在苏童这只金手指的带动下也提前十五年问世了。

作为一名后来人,苏童深知电视机的发现以及普及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何等年夜的影响。在后世正是随着电视以及络的呈现,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相续退出了传媒的主导地位,由此可见电视的呈现对人们的影响是何等的巨年夜。

苏童执政后;如何向广年夜民众宣传复兴党的理念和执政纲领已经成了越来越迫切的问题,现在各个政党都有为自己呐喊助威的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苏童就想到了利用电视和片子这两样宣传工具。苏童在一九三九年初开办了华夏第一家电视台,经过了近十个月的紧张建设,华夏电视台在北平、上海、南京、广州、香港、等全国绝年夜部分的年夜城市都建立了覆盖了年夜半个华夏的电视台,剩下的就是要慢慢的普及,如今华夏电视台终于要正式播出了。

固然了,想要让电视成为千家万户都普及的工具,电视的价格就必须要降下来,苏童建立的电视生产厂家也在努力的降低本钱,到目前为止一台十四寸的彩色电视的价格约为了四百金圆券左右,可是二十一寸的彩电价格还是达到了惊人的一千金圆券,可是苏童相信随着生产的扩年夜化,这个本钱还会进一步的降低,直到能让广年夜民众接受为止。

十月初,经过广播、报纸等媒体的宣传,人们都知道了现在呈现了一种叫做电视机的工具,华夏的各年夜城市呈现了一股抢购电视的热潮,它能够像片子一样播放图片和画面,里面的人物会动、会话,活脱脱的就是一个片子。虽然目前电视的价格还是偏高,可是不管在哪里都不会缺乏有钱人,因此,电视机首先就进入了富裕阶层的家庭里。

南京美国驻华年夜使馆

今晚美国驻华年夜使馆正在举办一场热闹的酒会,许多衣着华丽的绅士和贵妇正在彬彬有礼的相互寒暄,美国驻华年夜使詹森正笑容满面的同周围的客人打招呼,在年夜厅的中央正摆放着一台华夏新出的熊猫牌二十一寸彩色电视机,电视里一名相貌秀丽的女主持人正在播报着新闻。

在电视台的建立之初,很多人连电视台的功能是什么都不明白,有人干脆认为电视台的功能就是象片子一样播放一些影视作品。我们的苏年夜主座虽然没有在电视台上过班,可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苏童回忆起了后世的电视节目内容,也来玩了个晚上七点钟的新闻联播,只是这个新闻联播的时间却是整整一个时。

詹森正端着酒杯走到了英国年夜使卡尔爵士的跟前,“亲爱的卡尔爵士,现在德国人和苏俄人已经瓜分了波兰,而的波兰是满足不了希特勒那野心勃勃的的胃口的,现在他已经把目光瞄准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家,自由世界的秩序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挑战,不知道贵国政府有什么筹算呢?”

卡尔爵士优雅的对詹森年夜使举起了酒杯,“詹森年夜使,荷、比、卢、三国政府一致认为,他们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都是中立国家,战火不该该弥漫到他们的国土上来。我本人也是这么认为,战争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打起来的,即便要打,希特勒也会先打那些斯拉夫人的。”

詹森年夜使心里暗骂了一声,脸上却若无其事的道:“可是听现在德国和苏俄人走得很近。听他们还签署了一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可是十年呐?”

小说~就来卡尔笑着道:“噢亲爱的詹森年夜使,希特勒不是有句名言吗:条约就是拿来撕毁的。”

詹森年夜使扬了扬眉毛,正想些什么,突然年夜厅里全部恬静了下来,从电视里的电视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观众朋友们,现在播报一则国际新闻,就在日前,苏俄政府正式向芬兰政府递交了一份文件,苏俄政府要求芬兰将鸿沟从列宁格勒后退二十五千米,并租借汉科半岛三十年,以建设海军基地,作为交换,苏俄政府将割让两倍的卡累利阿领土给芬兰。可是却遭到了芬兰政府的拒绝,芬兰政府宣称,汉科半岛却是芬兰防御苏俄的天然屏障,苏俄政府此举的念头十分令人怀疑。而作为回应,苏俄已经开始向曼诺海姆防地附近增派军力,截止今天为止,苏俄政府已经向曼诺海姆防地附近增派了十八个师的军力,这是我们的记者在曼诺海姆防地附近拍摄到的照片。”

紧接着电视的画面上闪过了几张照片,照片上的布景显示是一条公路,公路上是络绎不断的穿戴苏军军装的士兵和车辆,公路上苏军的步队络绎不断的向前进发。

看到这里时,年夜厅里马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