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江宁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抑制士绅富户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均衡财富;臣以为;农民能够有饭吃;没有谁会想着造反;有些时候;因为官府的压迫;导致农民不得不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二章 真实的朱由检'
苏天成说话的过程中;朱由检聚jīng会神;眼睛几乎是一眨不眨。
站在朱由检身边的王承恩;非常的吃惊;一方面;苏天成说出来的这邪;令他感觉到震惊;这哪里是一个弱冠之年、步入官场一年多的知县能够说出来的话语;另外一个方面;朱由检如此的专心致志;这是他很少见到的。
从这个时候开始;王承恩认识到了;苏天成早晚会成为内阁首辅;而且封王也说不定的;明朝初年就有这样的先例;朱由检求贤若渴;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食不甘味;总是在为大明朝的江山cāo心;却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道路;如今从苏天成嘴里说出来的话语;已经开始接触到关键的地方了。
苏天成对魏忠贤的评价;令王承恩非常的感慨;朝廷中间的大臣;只要说到魏忠贤;无不是咬牙切实;将其贬斥的一无是处;连带着宫里的太监;也是灰溜溜的;虽然说这些年以来;皇上开始信任太监了;但朝廷里面;对于太监的态度依旧;包括两任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和温体仁;王承恩想到了;若是苏天成能够入主内阁;一定会善待太监的。
说完了三大弊端;苏天成看着朱由检;暂时停止了说话。
“苏爱卿继续说吗;朕听你说的话语;很是有道理的。”
“皇上;臣接下来要说到皇上了;感觉到很是惶恐啊。”
朱由检楞了一下;随机笑了。
“苏爱卿有何担心的。满朝的文武大臣;说朕的还少了。这点承受能力;朕自信还是有的;苏爱卿想到什么了;尽管说就是了。”
“如此臣就直言了。”
“皇上十六岁登基;我大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这么多年以来;皇上律己甚严;到了臣等不能够理解的程度。皇上不迩声sè;忧劝惕励;殚jīng竭虑;皇上减膳撤悬;布衣蔬食;这些都足以成为臣等学习的榜样;可我大明朝的情况。未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变;皇上的苦心;未能换来应有的结果;臣以为;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皇上登基之时。正是魏忠贤篡政之时;皇上大刀阔斧;铲除了魏忠贤;得到极高的赞誉;这个时候。正是建设国家的最好时机;可惜朝廷中的文臣武将。不能够抓会;白白浪费了时机;那些鼓吹皇上万能的臣子;依照臣的看法;都是jiān吝小人。”
“为臣者;需要尽心竭力;辅佐皇上;治理天下;我大明朝的有屑子;是如何作为的呢;有了政绩是自身的;出现了错误就是皇上的;他们认为;皇上是真龙天子;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大臣尽可以出现错误;皇上是不能够出现错误的;有了这种论调;他们岂能提出来真知灼见。”
这段话;苏天成说的很是委婉;其实就否定了朱由检的才能;朱由检不是无所不能的;也是存在缺陷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有缺点。
苏天成也不是傻大个;说什么就全部说出来;他要看看朱由检是什么反应;若是朱由检不高兴了;那后面的话;就不要多说了;还是直接提出来要求;若是朱由检能够接受这些意见;那他就会说的更加直接一些。
“苏爱卿;你的这邪;说的很是客气了;朕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万能的;朕刚刚登基的时候;也不懂得如何的料理朝政;重点依靠朝中大臣;这些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多少的改进;朕非常着急啊;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啊;苏爱卿;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想到了什么;尽管说出来;朕想听真话。”
苏天成犹豫了一下;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家都说了;伴君如伴虎;朱由检到底是不是xìng格暴躁;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要是话语说的过于的直白了;真的激怒朱由检了;那就坏菜了;达不到目的不说;自己也要跟着吃亏的。
“皇上;臣若是说的有不当之处;皇上一定宽宥。”
“苏爱卿;朕已经说过了;言者无罪;王公公在此;为朕证明;今rì不管苏爱卿说什么话语;朕都不会计较的;朕真心体谅苏爱卿的忠心;良亦口、忠言逆耳。”
听见朱由检这样说;苏天成站起身来了。
“臣以为;皇上十六岁登基;夙兴夜寐;一心想着我大明朝的强盛;在这之前;皇上并未接触过朝政;可以说对如何的处理政务;并非是熟悉的;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cāo之过急、急于求成;常常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总以为事情能够在一夜之间做好;这种情况的出现;本身不是皇上的过失;可我大明处于如此的境况之下;皇上就应该更加严格的要求自身;克制自身的一些脾气;说得不客气一些;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皇上对臣等是如此的要求;对自身的要求;就要更加的严格一些。”
“臣说到的这些要求;并非是在物质上的节俭和自律;而是在处理朝政之中的表现;臣的要求可能过高了;可臣以为;皇上一定要做到。”
“皇上本来是非常信任臣下的;就说袁崇焕;皇上曾经非常倚重;以至于满足了所有的要求;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之后;依旧隐忍;未曾爆发;也没有惩处;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臣有了一种感觉;皇上不是很信任臣下了;臣以为;皇上是因为自身的一片苦心;得不到好的回报;所以说;不是很信任臣下了;皇上曾经说过;边臣不足信矣。”
“臣以为;这是很危险的信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上信任臣下;是理所当然的;既然用人;就要信任;若是臣下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可以撤换;皇上代表的是我大明朝;若是臣下做事情的时候;还要刻意讨好皇上;知道皇上有哪些需求;以至于掌握皇上的喜好;专门的投其所好;用这样的办法来保住自身的职位;试想这样的大臣;怎么能够秉公做事。”
“臣以为;皇上对臣下的信任;是最为关键的;不管皇上遭遇到了多少的欺骗;可这方面的要求;还是要坚持的;皇上代表的是天下;成大事者是不拘小节的。”
朱由检的脸sè有些变化了。
“苏爱卿;难道你认为朕不是成大事者吗?”
苏天成笑了笑;朱由检有这样的反应;才是正常的;要是什么话都不说;一直都听着;他的心里反而要嘀咕了;谁知道朱由检是怎么想的。
“皇上理解错了;臣正是认为皇上能够做大事;所以才提出来这等的建议。”
“嗯;那你继续说。”
“臣已经说过了;皇上不是万能的;有些时候;皇上也会出现错误;譬如说对待原则xìng的问题;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这是原则xìng的事情;皇上不管怎么信任袁崇焕;也不管袁崇焕的威信有多高;这样的事情;都要秉公处理;绝不能因为袁崇焕有功;在原则上予以迁就;那样贻害无穷。可皇上要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信任文武大臣;不管这些大臣;是不是为家国天下考虑;是不是很不堪;皇上如此做;就是一种态度;那些一心为国的大臣;自然能够体会皇上的苦心;能够一心为公;而不是曲意讨好和逢迎。”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
“苏爱卿如此说;朕明白了;这些年过去;朕也确实cāo之过急了。”
“皇上想着将大明朝治理好;而且想着在短时间之内;取得成绩;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何的事情;都难以一蹴而就;治大国如烹小鲜;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弊端;想着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那是不大可能的;还是需要慢慢来的。”
朱由检的神sè不是很好;大概是想到了这些年的遭遇;十六岁登基以来;七年时间过去了;流寇越来越猖獗;后金的力量逐渐壮大;北方遭遇了这么多的灾害;好多的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不得不起来造反;而且好多的朝廷军队;也出现了哗变;一切都是因为没有银子;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
王承恩垂目而立;看不出来丝毫的表情;大概认为;苏天成说的这邪语;与他是没有关系的。
“苏爱卿;你能够说出来治国之道啊。”
“皇上;臣说不出来。”
“苏爱卿;你既然想到了这么多;一定是有什么想法的;直接说出来就是了;朕一定会准许的。”
“臣的想法;在奏折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臣就是要动一动那些士绅富户;百姓穷苦;无法承担赋税;可这些士绅富户;尤为富庶;他们能够承担赋税;却因为朝廷的恩惠;因为某些官吏的自私;致使他们更加的富裕;不用承担赋税。”
“苏爱卿;难道你想着直接对士绅富户下手吗;这是万万不行的啊。”
“臣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臣只是想让这些士绅富户知道;有所得必有所失;他们一样要为大明朝的发展做出来贡献;这种贡献;不是口头上面的;需要实际的行动;他们需要掏银子;更需要做事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 保定之行'
他所提出来的大部分要求;朱由检都恩准了;而且非常的爽快;朱由检甚至迫不及待的提出;要求他到厩来;还好王承恩在一边建议了;说是苏大人暂时在府州县;能够做出来更多的事情;增加朝廷的收入;府库的情况;依旧不是很好;虽然存有一些银两;但开支太大了;不增加赋税的渠道;肯定是不行的。
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检有所醒悟;没有坚持自身的意见。
关于江宁县市舶司的举措;朱由检是很赞同的;市舶司已经上交府库五十万两白银了;这可不是小收入啊;一个小小的江宁县市舶司;能够收入这么多的白银;若是让苏天成继续在府州县做事情;岂不是能够挣到更多的银两;有了银子;很多的事情;也好办多了。
当然;苏天成提到的整修黄河和淮河的建议;令朱由检犹豫了;毕竟整修河道;需要花费大量的白银;朝廷暂时承担不起的。
创办学社的事情;朱由检觉得;和国子监是不是有绣突;听了苏天成的详细解释;他感觉到;确实有必要;能够进入国子监的监生;都是有着不错身份的;况且国子监也只能够容纳那么多的监生;若是学社办好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团结天下士子;反过来可以影响到国子监。那就是一举两得了。
高兴之余;朱由检亲自为学社取了一个名字;称之为“中兴学社”。
朱由检不会想到;这个学社;在大明朝的历史上;将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至于朝廷中间的大臣;大都是从这个学社里面出来的。朝廷的官员;都以自家的子弟;能够进入到中兴学社为荣了。
学社的主要作用;就是探讨学问和议论朝政;在中兴学社里面;大家可以畅所yù言;提出来自身的认识和观点。学社的负责人融合大家的意见;提出来观点和看法;最终统一所有人的认识;上奏朝廷。
如此一来;学社其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谋机构;可以掌握天下读书人的真实想法。令他们的意见;有地方倾诉;朝廷可以依旧实际情况;采纳意见。
苏天成提出来;学社的负责人。为孙承宗和黄道周;朱由检没有犹豫。准备下旨;让孙承宗和黄道周直接到厩来;苏天成连忙提出来;还是自己去拜访的好。
苏天成回到官驿;立刻着手准备了。
这次到厩来;他带来了一百名江宁营的将士;带队的是刘铁汉。
这一百名将士;悉数是斥候营的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