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18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人的报复要求不是哪一阶层,而是从上至下的一致要求。于是,一次短暂的空袭,使日本的战略在此处发生了转折,由“印度…》澳大利亚…》太平洋”,转变成为“印度洋、太平洋并举”。根据近卫内阁发出的命令“袭击并击沉敌人(指美国)所有在海上的航空母舰”,对中途岛的占领,就提到日程上来。

当时日军的主攻方向还是印度,无法轻易扭转过来。加之,南亚五月的雨季将临,日军在南亚的行动也快结束了。所以,日本人并没有改变对印度的作战方案,对中途岛的作战,还处在计划准备阶段。

六月,中途岛海战爆发。

中途岛海战是一场普普通通的战斗。美军破译了日海军的密码,并设计弄清了日军的目标“AE”就是中途岛,搞清了日军的作战计划,日军偷袭的计划就此破产。反而,美军还将计就计,有针对性地设下了圈套。日军在这里犯下了一个极为低劣的错误,竟将作战计划用密电发送。众所周知,再保险的密码也有被破译的可能性,这样的消息都是用人传递的。中国的警告,在日本更换了密码后,就被当作了耳旁风,日本人有时真是盲目自大。

情况就是如此,日本海军实力倍于美国,而美国海军掌握了日本作战计划的全部细节,具体到进攻时间、地点,乃至参战各舰舰长的名字。

当日本人以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都不在,意得志满地对中途岛发动突然袭击时,却被突然出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攻击了。而且,当美国已经把航空母舰作为作战主力的时候,日本却还以战列舰为主力。日本的作战方案,不是以战列舰前突,掩护航空母舰,反而以航空母舰在前,来掩护战列舰。

一切的一切,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6月11日,日海军抽调回联合舰队,并集中了在太平洋的海军舰队主力,组成一支有着7艘战列舰,8艘航空母舰,14艘巡洋舰以及大量的驱

逐舰及潜水艇的庞大舰队,分兵几路来到中途岛海域,却被早有准备的美国太平洋舰队逮个正着。

美方拥有4艘航空母舰,14艘巡洋舰和二百多架岸基飞机,日方则是拥有的六艘航空母舰,二艘战列舰的机动舰队。美太平洋舰队清楚,日海军实力倍于美舰队,如果日海军集中兵力,美国太平洋舰队再怎么样,也无法取胜。只有趁其不备,一举打败机动舰队,消灭日本航空母舰主力,日本丧失进攻能力,美国才有机会取得最终胜利。

美军早有准备,仍十分谨慎,派出了二十多架飞机进行侦察,而南云中将却只派出七架飞机进行侦察。时机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美军提前一步发现日舰队主力。

随之而来,是一场屠杀,美军战机在短短几十分钟里击沉三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自己却只损失了十几架战机。但日本还是依仗三艘航空母舰,发起了反攻。

……

海战以美国太平洋舰队撤退告一段落。日本五艘航空母舰沉没,一艘重伤;而美国太平洋舰队一艘航空母舰被当场击沉,一艘航空母舰重伤被迫在返航途中放弃,只有两艘航空母舰返回珍珠港,其中还有一艘被重创。但是,美国仍无可辩驳地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日本海军占领了阿留申群岛,并在美军的空中优势下攻克了中途岛,直接威胁到珍珠港,却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短时间内,日美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差距,似乎更大了,但美国的七艘新航空母舰已经建造快一年了,几个月内即将完成。而日本的新航空母舰不论是数量,还是建造时间都要晚于美国。双方的实力很快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山本明确认识到,航空母舰在战斗中的重要性,远远超出战列舰,却不能说服国内放弃建到一半的战列舰,勉强通过了在中国造航空母舰的决议。日本遂在中国大肆建造航空母舰,以补充其损失。不过,航空母舰可以在一年半载内补充好,训练有素的人员却不是那么好补充的。尤其是日本将最好的飞行员派上航空母舰,作为舰载机飞行员。此一战损失惨重,可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

PS:下午就写了这一点儿,今天应该还有半章,估计会很晚了.我现在在用记事本码字,排版有点问题.

正文 第146章[全]

第146章

1943年8月初的一天,我与希特勒在约定时间,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通话。今年是个收获的年头,我却要加倍小心,分赃是个大问题,事关今后几十年,不能不谨慎从事。

希特勒心情舒畅,兴奋地开了几个小玩笑,才步入正题。这很自然,多年的夙愿,终于完成,注定会以德意志的救世主载入史册,希特勒的表现已经是很克制了。

我心不在这里,却也希望希特勒能继续保持他的好心情,就嗯嗯啊啊的应付了一会。一个心情愉快的人,总是要好说话一点儿。这对接下来的话题,会有不小帮助的。

希特勒盛赞了中国国防军的战斗力,并感激中军帮助德军打败苏军。从他的声音里一点也听不出虚假,我却知道,德军私下里对中军战斗力评价不高。通常来说,评论一般以为,“中国军队战斗力是有,但更依赖武器优势”。

我谦虚了几句,表示中军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与德军学习。花花轿子人抬人,我不是很娴熟这个,但我是个中国人,令希特勒笑纳还不是什么为难事。希特勒要中军撤离欧洲的暗示,我心中有数,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说话十分痛快,只说的希特勒是心花怒放。

“……不知德国预备如何处理俄罗斯?”趁他高兴,我试探地问道。

“哦?董总理的意思是……”希特勒有点疑惑。

“元首先生,我想说的是,德国是想直接占领俄罗斯,使之成为德国领土的一部分,还是在德国的帮助下,重新建立俄罗斯政府……”话已经问出来了,我也不怕把话说的直白一点儿。

希特勒的语气平淡了许多,尽管他尽力使声音保持愉悦,一种戒备疏离感还是油然而生,我答应的再痛快,中国在中德合作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德国自是需要做一些补偿的,“德国的立场一如既往,总理先生有什么建议?”

“选择处理方式,是德国的权力,中国没有任何意见。如果德国直接占领俄罗斯,那中国很高兴拥有一个友好邻邦……”我有意停顿了一下。

希特勒没有立刻接上话头,‘开什么玩笑,这话反过来说还差不多。中国董是明知道,德国只有八千万人口,根本不可能直接占领俄罗斯,才这么说的——那里距离德国本土太遥远了,也太辽阔了’,等待了一小会儿,希特勒见我无意继续说下去,就开口说道:“德国无意占领俄罗斯,德国只是为了帮助俄罗斯人拜托斯大林的压迫,才毅然出兵的。俄罗斯是欧洲新秩序的一个重要部分,德国会帮助俄罗斯成立新政府,并协助其稳定局势……”

对希特勒大谈德军进攻苏联的正义性,我不感兴趣,肢解俄罗斯才是我的目的所在,“元首先生,你知道,我是赞同民族自决的。在漫长的历史中,民族冲突始终是引发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希望,在成立俄罗斯等新政府时,着重考虑这一点。邪恶的苏维埃联盟必须彻底解散。”

“哦……”希特勒心如电转,这个要价不高,中国没有如此要求,德国也会将其解散,一个庞大的俄罗斯,对德国也是威胁,中国提出这样的条件,也是情有可原的,“正和我意……”希特勒边答应,边盘算,让中国称心如意,也不是很符合德国的利益,先答应下来,具体安排还不是由德国说了算,把俄罗斯分成几大块好了……

希特勒撂下电话,发出一阵愉快地大笑。双方约定,中德外长在俄罗斯举行一次中德外交峰会,以解决关于中军撤军、瓜分苏联、中德贸易、犹太人等一系列问题。

我与希特勒的通话,充满了互相算计,基调却是明快的。中德联军胜利在望,虽然大家都希望能占更多的便宜,却没有过多的担心,大有收获是一定的。

与此同时,喀山的苏联最高统帅部,斯大林正主持着一场死气沉沉的会议。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眼看失败在即,中德却都拒绝了苏联的投降要求,真是走投无路了。斯大林的脾气愈发地暴躁,以各种名义接连处死了几名高级将领,镇压了五次叛乱,又在上下进行了清洗,以恐怖维持着统治。整个会议上,各位参与者都颤若寒蝉,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加以对抗——也真是没有办法了,美、英两国已经在六月中,就中断了对苏联的援助物资供给。没有人还以为,苏联能够坚持下去。俄罗斯人已经失去了胜利的信心,所有人都如此,除了斯大林。斯大林也是不得已,才困兽尤斗的。说白了,斯大林想投降,都找不着地方。

三月份,叶卡捷琳堡守军投降。中国人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该地。到了五月份,中德联军又展开了新的攻势,其进展势如破竹。五月份,列宁格勒部分守军率先投降,德军与芬兰军在此汇合,趁着局势混乱攻克了列宁格勒,并迅速向纵深发展。随之而来,投降主义占了上风,许多城市不战而降,极大的动摇了苏军抵抗的决心。到了七月,苏军据守的重要城市,西方只剩下,莫斯科摇摇欲坠,东方唯有朱可夫困守车城。北方的工业区也被分割成几块。乌拉尔山以东,没有一座城市,还在苏军的掌握之中。

这仗怎么打?谁来也打不赢的!大家都是活一天算一天,能逃跑运气好的已经逃跑了,运气不好的都已被处死。坐在这里的,都是无处可逃,也逃不掉的。

会议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就结束了,斯大林是快疯了,却也知道,不能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呆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那张铺在他那宽大的办公桌上的军用地图,斯大林脑袋涨的都木了,似乎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想,没有人敢来打绕他,也没有人还想围着他转,树倒猢狲散,说的就是这场景。

呆了不知多长时间,斯大林拿起电话,要通了瓦西里,命令他过来。瓦西里是寥寥无几的可以信赖的人,瓦西里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苏联人在42年冬季,发动大批民众,在卡马河等地,依托地形,构建了新防线。但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苏联人的民心士气几经打击,先后死伤被俘者数以百万计,大部分国土被占领,屡战屡败。空洞的口号再也无法激励苏联人继续奋战下去,苏联人已丧失了胜利的信心。从五月份,中德联军互相配合,开始新攻势后,苏军一溃千里,不战自散的状况屡见不鲜。特别是,中国肆无忌惮地在五月的攻势里,又使用了云爆弹,尽管只有区区三四颗,却严重打击了苏联人的士气。

六月初,中国军队未经强烈抵抗,轻易地越过了卡马河。如果不是希特勒出于私心,要求中国军队向北进攻。如今围困在喀山城下的,就不是德军,而是中军了。

希特勒给出了很优厚的条件,诸如中国文物什么的、我同意了德国方面的请求。中国胜利即可,占领喀山与否,实在无关紧要。希特勒需要战胜俄罗斯的桂冠,那就给他。这东西,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我无须更多荣誉。众所周知,中国决定了战争的胜负,这就够了。当然,这多少令军方有些不舍。我却命令,迅速占领各工业区,不要放过苏联重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