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上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语别裁(上册)-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武王的马拉住,告诉武王:“你不能这样做”。原因如何如何。 武王以后,礼让为国的精神就更没有了。 不过说得没有这么明显而已,必须你自己去体会。 所以有人说《史记》是汉代的谤书。 实际不止是汉代的谤书,是对中国历史严厉批评的一部谤书。 但是司马迁有一个把握,他说要把这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个牛可吹大了,换句话说,他把当时的学者骂尽了。他等于说:“你们还能看懂我的书吗?

    只有把它藏起来,将来会有人看得懂我的书。“

    由此再回转去看孔子所说的“礼让为国”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经没有了,于是接着说下去为什么要礼让为国的政治哲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 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成就。 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则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讲功业了。再

 212

    里 仁 第 四991

    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隐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为“素王”的孔子。 这个“立”

    ,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 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学而》篇最后的结论,是一样的道理。

    孔子四字禅

    讲到这里,刚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又来了,上文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大问题。 现在呢?

    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大问题、一个大疑案。 孔子说“一以贯之”以后,现在便有什么“一贯道”等附会的宗教团体出现,成了问题中的问题,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曾是曾参。 孔子对曾参说,为什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人的问题了,怎么是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讨厌。我们现在姑且把他剧本化来说,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参经过他的前面,于是孔子便叫住他:“参!”曾参听到老师叫,回过头来,于是孔子便告诉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我传给你一个东西,一以贯之。 这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是钱,把它贯串起来还可以,这“道”又不是钱,怎么

 213

    02论 语 别 裁

    一以贯之呢?但曾子听了这句话以后,打了个拱说:“是,我知道了。”孔子讲了这句话,自己又默然不语了。 同学们奇怪了,等孔子一离开,就围着曾参,问他跟老师打什么哑谜呢?

    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 就此便可以入道了。 曾参讲的对不对呢?有问题!那不叫“一以贯之”

    ,该“二”以贯之了,因为一个忠,一个恕,岂不是二贯?明明孔子告诉他“一以贯之”

    ,为什么他变出两个——忠恕来?

    这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说我们研究孔子的心法,这是一个讨厌的问题,因此只有借用别家的东西,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作为本题的参考。我们知道,目前最流行述古的禅宗,现在社会上一般都称为“禅学”。禅宗有一个故事,在文学上也很有名的,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是说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梵文的译音,释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

    ,牟尼译成中文是“寂默”。晚年住在灵山——也叫灵鹫山。 释迦是十九岁丢开了王位出家,三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十九年从事于教育,现在我们暂且不用宗教的观点来研究它。)有一天上课,在禅学里叫“上堂”

    ,后来我们的理学也用这个名词。 下面有很多学生们等他,都不知道他这天要讲什么,结果他上去,半天没有说话,他在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学生,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叫做“拈花”

    ,就是释迦拈

 214

    里 仁 第 四102

    花。 释迦拈花后,他有一个大弟子迦叶尊者,(叶,根据旧的梵文译音,音协。 尊者,就是年高德劭的意思。)释迦牟尼的弟子,大部分与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轻一辈。 释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纪大。 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在释迦拈花后“破颜微笑”。什么叫做破颜呢?

    因为宗教的教育集团,上来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 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这就叫作破颜,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等于说管理制度,非常严肃。 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 那么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拈花微笑”。此时释迦牟尼讲话了,这几句话是禅学的专门用语,等于孔子对曾参讲的“一以贯之”是一个道理。解释起来是很麻烦的事情,这几句话译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音玛哈,意为大,大成的意思。)

    迦叶。“

    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现在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 这就是禅宗的开始。 所以又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法门。 说它不须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这个道的意思。 现在我们不是讲禅学,暂时不要去研究它。(我是不大主张人家去研究的,我常常告诉朋友们不要去研究,因为怕一般人爬进去了,钻不出来。)只是引证这样一件事,比拟于“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类似相同。 孔子讲的一贯是什么?

    而佛家又为什么一个拈花,一个微笑?

    等于我们有两个人,一个举起一支粉笔,另一个说:“懂了!”

    除非这两个人有“黑道”术语、暗号,才知道彼此讲的是什么。

 215

    202论 语 别 裁

    对吗?——一笑。现在我们再引第二个故事加以说明。 禅宗到了中国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这个教外别传的法门,就是脱离了佛教的经典之外,不限用文字,而以另外的方法来传心,后来宋儒理学讲“孔门心法”

    ,也就是套用这个名词的意义而来。)一个印度籍的达摩祖师(所谓祖师,就是有别于教主)

    ,他也是王子出家,禅宗的传心法门,到了他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八代了。 我们知道,到了我国宋朝的初年,印度的佛教,整个没有了。 阿拉伯文化的侵入,伊斯兰教权力统治了印度。 所以宋朝以后,印度连佛教的文献都没有。今天要研究佛教思想,老实说,只有中国保留的文献最完整。 十七世纪以后,英法等国才开始由印度找到残缺的、遗留的佛教文化资料,译成外文而产生了西方的佛学系统。 但到现在为止,他们不承认中国的佛学系统,这是西方人有意的,尤其是有些人有意制造的。实际上宋代以后,印度的佛学系统已经全部到了中国,非常完整,且具规模。印度本土的佛学则可说是销声匿迹了。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佛学系统,是另外一个系统,那应该说是西方人的后来的佛学系统。 这是世界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去管它了。达摩祖师是在隋唐以前,梁武帝这个阶段,从印度把禅宗带到了中国。 后来流传下来,到唐代传至禅宗的六祖——广东的惠能,就是中国的第六代禅宗祖师,他没读过书,却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在中国文化史里,这一段相当于是佛教的革命,推翻了依文解义的经典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中一股佛教的新精神。 六祖下来,后来有一个和尚“俱胝禅师”

    ,

 216

    里 仁 第 四302

    我国禅宗“一指禅”故事就是由他而来——不过要注意,有一本书名为《三指禅》,是研究按脉的医书,不要误认作禅宗的书。怎么叫“一指禅”?

    禅宗是不限于借用言语文字传道的。六祖以后的这位大禅师,有人问他什么是“道”?

    他回答得很简单,每次都是举起一根食指示人,说道,“就是这个!”这个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是问他的人却懂了,悟了道。有一天老和尚出门了,不在家,一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小沙弥在守庙。 这天有个人来找老和尚问道,小沙弥说师父不在,你要问道问我好了。 问道的人便请小沙弥告诉他什么是道,小沙弥学师父的模样,举起一根食指向那问道的人说:“这个!”那个问道的人很高兴,跪下来了,因为问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 这个小沙弥可真不懂。 等师父回来了,小沙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师父。师父听了报告进去了,一会儿背着手出来,要小沙弥再说他怎样向人传道,小沙弥再比划着伸出一根食指说,“这个!”

    师父放在背后的手一挥,手上拿了一把利刀,把小沙弥的那根食指砍断了。 小沙弥手指被砍,大叫一声:“唉哟!”小沙弥也因此悟了道。禅宗像这类的故事很多,我们不管禅宗的道。 这里所提到的几个故事,跟孔子说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不是一样吗?

    这是由禅学回头来看《论语》,发现孔子也和一指禅一样,他说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字是什么东西?曾子听了,也等于迦叶的微笑一样,说:“是!我懂了。”曾参懂了以后,孔子出去,门人们围着曾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可见孔子对曾参说这段话蛮不简单的,所以同学们才问他到底什么意思,曾子于是回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实际

 217

    402论 语 别 裁

    上,意思是说,你们不要问,你们的程度还没有到哩!

    吉光片羽 稍纵即逝

    讲到这里,《论语》上还有一个大问题,和这个问题是一样的,将来要讲到,现在先连起来研究,是在第十篇《乡党》的最后一段:“色斯举矣。 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朱熹——宋代的大理学家朱夫子,以及历代的学者,认为这段书的上下文中掉了文字。古代不像我们现代印刷发达,书籍是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所谓竹简,一片一片很容易弄掉。 但是这种观点也有不能完全采信之处。我们看原文:”色斯举“就是说鸟在开始飞翔之前,拍展着羽翼,飞向青天,而后又翩然而逝。 这是一幅自然美丽的生动画面,意境之美颇似最近流行的”天地一沙鸥“。现在看看原文:山梁——山岗上面,雌雉——雌的野鸡(山岗上的雌野鸡)

    ,时哉时哉——就在这个时候。那么子路在旁边听到了,“共之”——就是恭身一拱手说:“哦!”的情状,又为什么“三嗅而作”呢?

    “三嗅”——所谓嗅,就是用鼻子吸气的意思。 我们年轻时候说笑话:“子路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