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的情感,虽然他们的心底常常是善良的,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然而,那种借助谎言
得以苟延残喘的关系称得上为友情吗?一旦内心萌发出信赖与真诚的冲动,便会厌恶地唾弃
这种关系,除非有幸碰上一个为人公道,甚至富于同情心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被习惯
心理引入歧途,甚至把公开的罪恶视作情爱,虽然这种情爱与他格格不入,就象有的法官,
出于原罪和种族本性所造成的种种原因,比较容易怀疑、指控同性恋者杀人,犹太人叛逆。
但是——我刚才概述了第一种观点,诸位可以看到,这一观点后面将得到修正,而且如果不
为了那些耽于幻想,凭想象看待一切的人揭穿其中的矛盾,这一观点定会令他们勃然大怒,
至少根据这一观点看,情况如此——他们虽是情人,可情爱的可能性几乎拒他们在门外,爱
恋的希望给他们以力量,担当形形色色的风险,忍受各式各样的孤寂,因为他们的情之所钟
恰是个男人,而这个男人毫无女人的特征,不可能性欲倒错,因此也不可能对他们产生爱
情。倘若他们用金钱买不来真正的男子汉,倘若他们不被幻想所驱使,把出卖肉体的同性恋
者错当作真正的男子汉,那结果必然就是他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他们的名声岌岌可
危,他们的自由烟云过眼,一旦罪恶暴露,便会一无所有,那风雨飘摇的地位,就好比一位
诗人,前一天晚上还备受各家沙龙的青睐,博得伦敦各剧院的掌声,可第二天便被赶出寓
所,飘零无寄,打不到睡枕垫头,象参孙①推着石磨,发出同样的感叹:
两性必将各自消亡
①《圣经》中的人物,是位力大无比的勇士。
有遭受巨大不幸的日子里,受害者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同情,就好比犹太人全都倾向德雷
福斯,但一旦不再倒霉,他们甚至再也得不到一丝怜悯——有时被社会所不容——遂被同类
所唾弃,暴露无遗的真实面目引起他人的厌恶、在明镜中原形毕露,镜子反照出的不再是美
化他们真相的形象,而是把他们打心眼里不愿看到的各种丑态和盘托出,最终使他们醒悟,
他们所称其为“爱”的玩艺儿(他们玩弄字眼,在社会意义上把诗歌、绘画、音乐、马术、
禁欲等一切可以扯上的东西全称其为自己所爱)并非产生于他们认定的美的理想,而是祸出
于一种不治之症:他们酷似犹太人(唯有少数几位只愿与同种族的人结交,嘴边总是挂着通
用的礼貌用语和习惯的戏谑之言),相互躲避,追逐与他们最势不两立,拒绝与他们为伍的
人,宽恕这些人的无礼举动,被他们的殷勤讨好所陶醉;但是,一旦遭到排斥,蒙受耻辱,
他们便会与同类结成一伙,经历了类似以色列遭受到的迫害之后,他们最终会形成同类所特
有的体格与精神个性,这些个性偶尔也惹人高兴,但往往令人讨厌,他们在与同类的交往中
精神得以松弛(有的人在性情上与敌对种族更为贴近,更有相通之处,相比较而言,表面看
去最没有同性恋之嫌,尽管这种人尽情嘲讽在同性恋中越陷越深的人们),甚至从相互的存
在中得到依赖,因而,他们一方面矢口否认同属一伙(该词本身就是莫大的侮辱),而另一
方面,当有的人好不容易隐瞒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们却主动揭开假面具,与其说是为了加
害于人(这种行为为他们所憎恶),倒不如说是为了表示歉意,象大夫诊断阑尾炎那样刨根
问底,追寻同性恋的历史,津津乐道于告诉别人苏格拉底是他们中的一员,就好比犹太人标
榜耶稣为犹太人,却不想一想,如果连同性恋也是正常的事,那末世间也就不存在不正常的
东西了,无异于基督降生之前,绝不存在反基督徒;他们也未曾想过,唯有耻辱酿成的罪
恶,正因为它只容许那些无视一切说教,无视一切典范,无视一切惩罚的人存在,依仗的是
一种天生的德性,与他人格格不入(尽管也可能兼有某些高尚的道德品质),其令人作呕的
程度远甚于某些罪恶,如偷盗、暴行、不义等,这些罪恶反而更能得到理解,因此便更容易
得到普通人原谅;他们秘密结社,与共济会相比,其范围更广,效率更高,更不易受到怀
疑,因其赖以支撑的基础是趣味、需求与习惯的一致,他们所面临的风险,最初的尝试,掌
握的学识,进行的交易,乃至运用的语言都完全统一,在他们这个社会中,希望别相互结识
的成员凭着对方一个自然的或习惯的,有意的或无意的动作,就可以立即识别同类,告诉乞
丐,他正为其关车门的是位大贵人;告诉做父亲的,那人正是他爱女的未婚夫;告诉想求
医,忏悔或为自己辨护的人谁是医生,谁是牧师,谁又是他曾上门找过的律师;他们都不得
不保守秘密,然而却都了解他人的某些隐私,而世上圈外的人对他们从无纤毫的狐疑,在他
们看来,再难以置信的历险小说都真实可信;因为在这种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传奇般的生活
中,大使以苦役犯为友,而王子,虽然时而自然表现出贵族教育所养成的翩翩风度,非颤颤
巍巍的小市民所能相比,但一旦迈出公爵夫人的府邸,便与流氓大盗密谋;这伙人为人类群
体所不齿,但举足轻重,受怀疑时他们却不在场,不受猜疑时,他们则耀武扬威,肆无忌
惮,受不到惩罚;他们到处都有同伙,无论在平民阶层,在军队,还是在神殿、监狱,甚至
在御座,无一例外;他们,至少大多数都与非同类的人亲密相处,既甜蜜,又危险,挑逗对
方,与他们笑谈自己的恶习,仿佛与己无关,由于他人的盲目或虚伪,这种游戏玩得轻而易
举,且可持续多年,直至丑闻暴露,驯化者自食恶果,被人吞噬;在此之前,他们不得不矫
饰自己的生活,欲注目不得不转移视线,欲转移视线却又不得不注目,言谈中不得不为许多
形容对象易性,这种社会压力与他们承受的心灵压力相比,微不足道,确实,他们的恶习,
或恶习一词难以达义的行为,迫使他们对自己,而不再是对他人,造成重大的心理压力,以
便这种行为在自己的眼里不再构成什么恶习,然而,有的人更讲究实际,处事更性急,他们
无暇去搞交易,顾不上简化生活,争取通过合作赢得时间,于是便分道扬镳,形成了两伙,
第二伙完全由与他们清一色的人组成。
这对来自外省的穷人来说确实令人震惊,他们举目无亲,一无所有,唯奢望有朝一日当
上名医,名律师,他们头脑还缺乏见解,人体尚欠缺风度,但希望尽快养成,以装点门面,
就象他们为装饰自己在拉丁区的小房间购置家具摆设,效仿的是他们在一些“暴发户”府上
看到的式样,这些“暴发户”从事的是有利可图而又正经的职业,他们多么希望跻身其间,
一举成名;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无意中养成的特殊情趣,好比对绘画、音乐的盲目爱好,也
许是他们唯一的独特之处,且根深蒂固,不容取代,使得他们在某晚错过了事关他们前程的
有益聚会,而他们所要模仿的恰是聚会者的言谈举止,及其思维、穿戴、打扮方式。在他们
的居住区,他们几乎只与同窗、师长或某个已功成名就,成为靠山的同乡交往,可他们很快
发现另一些年轻人,共同的特殊情趣使他们彼此贴近了,犹如在一座小城镇,由于对室内乐
和中世纪象牙艺术品有着共同爱好,助理教师与公证人结成了友谊,由于他们以同一的功利
主义天性,以指导他们事业的共同职业思想看待消遣对象,于是在外行人禁止涉足的场合不
期而遇,这里,聚集了古鼻烟盒,日本铜版画和奇花异卉的爱好者,因为这里有着相互学习
的乐趣,互通有无的实惠,当然也有对竞争的恐惧,就象在邮票市场,行家之间的深深默契
与收藏家之间的疯狂争夺兼而有之,再说,即使那些在咖啡馆设有专座的人,也不知道店里
聚集的到底是谁,闹不清是钓鱼协会,还是编辑学会,抑或是安德尔子弟协会,他们一个个
衣冠楚楚,神态持重冷漠,对数米之外那些竞相炫耀自己情妇的时髦的绔绔子弟,“花花公
子”,只敢偷偷地瞅上一眼,有的人对这帮公子哥虽然仰慕不已,但却没有胆量抬头去看,
待二十年后,当有的即将厕身某个学会,有的业已成为某个圈子的老前辈时,他们方才得知
当初最富于魅力的那位就是如今大腹便便,满头白发的夏吕斯,他与他们如出一辙,只不过
身处另一个社会,具有别样的外部标记,异样的外表特征,其独特之处使他们无法摸清他的
底细。不过,如今的社团多少有所发展,比如“左派同盟”就不同于“社会主义联盟”,门
德尔松音乐协会也有别于圣乐学院,因此,在晚上聚会时,有时会在另一张餐桌上聚集着一
帮激进分子,他们衣袖下套着手镯,脖根处挂着项链,故意把眼睛瞪得鼓鼓的,嘻笑打闹,
相互抚摸,迫使在场的中学生们赶紧躲开溜走,为他们服务的咖啡店招待虽然义愤填膺,但
也只得以礼相待,其心情恰似在晚上招待德雷福斯分子,若无得到小费揣兜的好处,早就主
动去找警察了。
不受世俗之见约束的人正是把孤僻者的情趣与这些专业社团对立起来,从一方面看,其
中并无多少奥妙,因为这些人结社只不过模仿了孤僻者的行为,孤僻者们认为,他们心目中
不被理解的爱情与有组织的邪恶毫无共同之处;而从另一方面看,也确实有着某种奥妙,因
为这些不同的阶层恰正符合各种不同的生理类型,同时也适应病理或仅仅社会演变的各个不
同阶段。事实上,孤僻者们有朝一日总不免要融合到这些社团之中,有时纯粹是因为厌倦所
致,有时则是为了图个方便(比如那些敢持敌对态度的人最终也不得不在家中安上电话,接
待耶拿家族的人或去博丹商店购物)。一般来说,他们在这些社会中不太受欢迎,因为在他
们较为清白的生活中,他们一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又过分耽于幻想而难以自拔,因而在
他们身上烙上了更深刻的女性化的特殊性格印记,而那些行家里手却想尽办法消除这种种印
记。必须承认,在这些新来乍到的人身上,那种女子气并不仅仅集中在内心深处,而是显而
易见,令人厌恶,一有风吹草动,他们便胆颤心惊,象歇斯底里大发作,听到一声尖笑,也
会吓得手脚乱抽,不象人样,活象眼圈浓黑,目光忧郁,长着悬钩爪的猴子,然而他们却身
穿无尾常礼服,系着黑色大领带;凡此种种,致使这些新成员反被那些远不如他们清白的家
伙怀疑来路不明,难以接纳。不过,他们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于是享受到了种种便利,商
业、大企业正是藉此改变了个体人们的生活,使他们得以获取在此之前过分昂贵,甚至难以
寻觅的物品,过去,他们独自在稠人广众之中难以发现的东西,现在却泛滥成灾,把他们淹
没了。
然而,尽管摆脱困境的门道数不胜数,但是对有的人来说,社会压力还是太沉重了,这
些人往往来自那些尚未为自己造成精神压力的人中,他们仍误以为他们的爱情方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