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春秋- 第2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启道:“公子,这种人无须理会,一剑杀了作罢,免得聒噪烦人。”

伍封笑道:“乐兄敢直斥在下,胆色过人,他的话也有其道理。何况他是文大夫的家臣,文大夫与我有一面之缘,看在二人份上,便送他一乘驷车,放了他给勾践报讯。”

他对乐灵道:“今日在下放了你出城,速到军前向越王报讯。既然你出言斥责在下,在下答应不伤害王后和越臣,不过他们要随我们走一走,以为人质。”

当下将乐灵放出了城,又命众军将越臣留下,仔细看押。又将越王后的绑绳解开,单独看守,小常便留在越王后身边服侍。

蒙猎道:“公子,城中仓廪存粮有十余万石,武库中有无数兵车武器,其中有‘步光’铁剑数十口、‘屈卢’铜矛数百、连弩逾千,其余的剑戟干矛不记其数,是否运走?”

伍封点头道:“一起放在战船上运回吴国。”

赵悦忙道:“公子,吴人缺粮,粮食可交吴人,但这些武器兵车便不必了,免得吴人势大之后,反过来又伐越人,岂非战事不绝,徒令两国之人受害?”

圉公阳也道:“小人们在灵台取物无数,也不必交给吴王,否则吴王多半会有些心思,弄不好又去建姑苏台了。别的不说,小人们识别宝货的眼力还过得去,虽然只从灵台中取了不到一半的东西,但无一不是贵重难得的。”

伍封皱眉道:“我们又不缺这些东西,也不好运回齐国去。”

平启道:“越人有船。”

蒙猎笑道:“正是,越人的水军有不少战船,现停在湖中,越人此番未带多少运兵船走,还有一些平底的战船,名叫福船,与吴军不大不相同。”

伍封点头道:“我们经营岛屿,船是最要紧之物,平兄去清点一下,看看有多少辎车船只。小阳和小刀去将城中各府的隶臣隶妾放出来,由他们充任浆手,许他们到齐国之后复为庶人,授以良田。”

这时,庖人已备好了酒饭,伍封写了一块帛书,放在信鸽身上放回,估计一个时辰便能飞回吴都,书上说明已夺下越都,火焚越宫和灵台,让妙公主和叶柔去禀报夫差,以定人心。

众人用过了饭,平启已带人点完了辎车船只,回来禀报,城中有辎车三百,越人水军有小半船只留在湖中,共有运兵大舟二十艘,福船八十余艘,还有二船相连的大舫五十余艘,从吴国夺来和仿制的三翼战船还有六七十艘。

楚月儿目瞪口呆,笑道:“这么多船,今番夫君可是大大地发财了。”

赵悦笑道:“一国之宝货大多在国都,公子夺下越都,越国的宝货至少有三成以上被公子所得,所损在五成以上。”

伍封笑道:“此番越都仓廪武库一空,大损元气,两年之内是不能攻吴了。这些东西别的我不大喜欢,却最喜船只,日后我那海上十八岛,全靠我们的船。”

这时圉公阳和庖丁刀回来,道:“公子,我们将城中所有的隶臣隶妾、鬼薪城旦尽数放了出来,足有三千多人。其实这些人多是吴人,历年为越人所掳,听说公子愿意带他们到齐国为庶人,无不感激涕零。”

伍封道:“赵兄和蒙兄将他们安置在所夺越舟之上,小阳和小刀将越王后和一干越臣押到吴国战船上去,便留在战船之上,将小乘和小虎换回来。”

庖丁刀道:“公子,我们这次在灵台武库中,可发现了不少好玩意儿。”

伍封笑道:“你又见到什么好东西了?”

圉公阳让人将十余箱东西抬进来,打开箱道:“公子,你看看这些铁刀,当真是锋利无比哩!”

伍封随手拿起一口刀,见刀身刀柄都是精铁打造,刃长二尺五寸,重不过三斤,虽然比不上夫概送给他的铁剑,但比起如今常用的宽短质脆的青铜之刀剑要坚韧锋利得多了,忍不住赞道:“好刀!越国是列国之中最早用铸铁的,其铁制兵器果然算得上列国之中第一。若是越兵都用这种兵器,那就相当可怕了。”

庖丁刀道:“小人曾打听过,越国倒没有这么多精铁,不过越王勾践在六千君子之卒中挑了千人,均是能背负五十斤重物急驰百里者,全部都用铁制长剑。这些铁刀是新打造出来的,共有二百余把,越王拟精选三百侍卫用此铁刀,不过还未及用上,便落到我们手上了。”

伍封看着手中的刀,微微好奇道:“这些刀大小形状与我们的倭人勇士的直脊青铜夷刀相似,越人难道也有用这种刀的高手?这些刀都运回莱夷去,正好拿来装备我们的勇士。”

庖丁刀又拿出一件革甲来,道:“这也是越王想用来装备侍卫的,听说是陈音想出来的,用双层之牛革,中间夹着薄薄的小铜片,每件不过十斤,虽不及铜甲坚固,却比常见的铜甲轻了许多,又比寻常革甲坚硬得多,名字十分好听,叫作‘金甲’,也有将近二百件哩。此外青铜长干有不少,都甚精致,是步卒之用。”

伍封大喜道:“这便最好了,我们的勇士若穿上这种金甲,又有长干,既能防御箭矢,又能行动自如。小刀、小阳,你们的眼力不错,这些真是好东西,都运回齐国罢。”

又命圉公阳和庖丁刀将其余的宝货武器衣甲装了二十车,与粮草一起运到吴国战船上去,道:“那宫女小常便放了,若不愿意走,由得她服侍越王后。你们再从宫中带些宫女寺人去,服侍王后和众越臣,他们虽然是人质,我们却不能缺了礼数。你们载满了船便先饶道回吴国去,顺便将人质押回去,等你们赶到时,越军定已撤退,我们也回府了。”

乐浪乘和天鄙虎率着吴国战船在越都北面的王盘海上等着,战船装了十万石粮食和二十车宝货兵甲后,再也放不下它物,晚间乐浪乘和天鄙虎将装不下的粮食用辎车带了回来,伍封命人将剩下的诸般物什搬上所夺得的越船,因船甚多,那些运兵船又极能载物,以致船上仍然有不少空处。

伍封对平启道:“平兄到吴国这几月中,连话也没说几句,想是因吴人不及齐人豪爽之故。今日大功告成,平兄便辛苦先回齐国去。”

平启叹道:“吴人的确是心中主意多,嘴上却另有说辞,但小人怎会因此不悦?不过小人可有些看不惯吴人因小利而忘大义的行径,近来心思寥落,常想归隐,这便一路回去,路上万一有海盗贼人,小人也可以保护。”

其实人人都知道平启一直郁郁不乐,都是因为迟迟之逝所至,只不过大家不愿意说出来而已。

次日伍封让平启带了十个勇士带了不少金帛往楚国去,吩咐他对楚月儿的族人厚赠,又派赵悦、蒙猎、乐浪乘、天鄙虎带着剩下的近千名勇士和所有战马上船,连黑龙和青龙也带上船,原班人马驶回齐国去。多出的数万石粮食,正好给他们的途中所用。

他们虽然大队人马调动,却是谨慎守秘,城中越人也不知他们捣什么鬼,还道是他们深入越境掠地去了。

诸人走后,伍封、楚月儿才乘上了留下的一乘革车,车上立着龙伯大旆,由伍封自己御车出城。在城外回头看时,只见城内的王宫和灵台处依然是火光冲天,黑烟飘入了云端。

二人一车过了浙江,怕遇上越国的大军,一路饶道而行,费了五六日时间才到了吴都东面的海上,等了一日,圉公阳和庖丁刀押着战船回来,二人上了战船,由笠泽而下,途中早得了妙公主和叶柔的飞鸽传书,说越人得知都城被攻占,心胆俱裂,士气不振,早已退兵,任公子引埋伏之兵尾追,但范蠡文种老于用兵,颜不疑虽夺了无数粮草辎重,吴军伤亡却十分惨重。

战船到城外时,果然见越军尽退。

伍封将战船停于太湖右边的小湖,留下人手守船,自己带着楚月儿、圉公阳、庖丁刀上了革车,从城东而入。

吴王夫差早已得了禀报,带着众臣迎出了城外,周围相涌迎接的吴民足有数万人之多,伍封等人下车向夫差施礼。

夫差抢上前握住伍封双手,叹道:“今次若非王弟突出奇兵,越人怎会退兵?王弟是吴国的大功臣哩!”

伍封笑道:“大王过奖了,微臣只是用了些诡计而已,越人败退,其实全靠吴军奋勇杀敌之故。”

夫差见伍封只有四人,奇道:“王弟奇兵立功,寡人正要大大嘉奖,为何不见你的士卒呢?”

伍封道:“那一千勇士是微臣在齐国的家将,微臣不敢带他们入城,免得有人说闲话,徒令大王为难,是以先让他们回国去了。”

夫差跺足叹道:“小施儿早说要见一见王弟手下的勇士,龙伯竟让他们回去,别人听说后,岂非以为寡人赏罚不明?”

伍封笑道:“怎会呢?他们都非吴国臣民,由微臣褒奖他们为最好了。大王,此番微臣火焚越王之宫和灵台,为大王的姑苏台报了大仇,这次将越国仓廪中的存粮十万和二十车宝货甲兵运了来,正好解吴民之饥。”

夫差大喜,道:“勾践此番是要大大肉痛了。”众吴人闻言,喜出望外。

伍封又道:“微臣这次还将越王后和留在城中的越臣尽数擒来,以为人质。”

王子姑曹在一旁哼了一声,道:“大王,这些人便一并杀了,为我们吴人报仇。”

夫差正因王子地身死而心痛,便要答允。

伍封忙道:“杀不得,大王,越人复仇之心十分可怕,此番他们虽然兵败回国,于兵却无大损,若杀了越王后和越臣,恐怕越人会不计后果,大举报复,否则勾践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吴军新败,名将亡于战阵之中,此时虽然获胜,全靠伍封横里插手,是以吴人此刻仍是闻越军而心寒。夫差闻伍封之言,暗暗心惊,点了点头。

伍封道:“依微臣之见,不如重加礼遇,一来示大国气度,二来缓越人复仇之心,三来迫勾践派使者来求和,大王正好乘机与其定盟,至少可有数年的准备,下次越人入寇便不至于乱了手脚。”

颜不疑、任公子和展如三人在一旁点头道:“龙伯言之有理。”

夫差点头道:“王弟之议甚妙。”当下派人打扫上舍,派人将越王后和众越臣安置城中馆舍,又命人从宫中调出若干寺人宫女服侍,舍外却派数百士卒把守。

伍封见宫中香车将越王后载着,那一众越臣也各自乘车随越王后入城,这才与夫差一齐向城中而去。

吴都东门有两座,分别是娄门和匠门,众人正要从匠门入城,楚月儿心细,忽见匠门之南有一座新的城门,奇道:“大王,上次我们从城东出门,只有两座城门,为何会多出一道城门?”

夫差叹道:“越军围城多日,前些时被他们在郭城下掘出一个大洞来,如同城门一般,吴人心神俱失,只道不日城破。幸好当日便传来了龙伯攻入越都的消息,上下精神为之一振,数日后越军退走,寡人便干脆将此洞改成一座新门。不过此门毕竟是越人掘出来的,吴民不敢过此门,以为大有晦气。”

伍封笑道:“这又何晦气之处?大王,不如微臣便从此门进入,也可一洗越军破城之耻。”

夫差笑道:“王弟以得胜之师入此门,足以驱走其中的晦气。今日之后,吴人恐怕便不惧此门了。”

这座新门与娄门一样原是水门,伍封和楚月儿上了战船,带着众船从门洞而入,这才弃舟上岸,上了平启的革车,周围数万吴人大声欢呼,声震云外。

夫差大笑道:“此门还未有名,自今日始便叫封门,以此记王弟破越救吴之功!”

如今苏州城东南仍有“葑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