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双眼放光的杨猛,昭觉县觉得自己刚刚的话,完全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说了也是白说。杨猛的表现,也让昭觉县有些质疑他的用心了,但形势比人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昭觉县还是清楚的。
“朵康土司就是人域法王,朵康土司的政权是政。教。合一的,朵康土司若是子嗣众多,便一人为法王一人为土司,若是一脉单传,那就是土司兼任法王或是法王兼任土司了。
朵康土司,除了自己的几万户子民之外,还监管着川西、藏边、青海的藏人,这朵康土司可是藏边了不得存在,驻藏大臣监管的三十九族,九成都在朵康土司的管辖之中。
朵康土司在藏边的号召力也是最大的,康巴藏人、藏人大部分都是弓马娴熟的,尤其是康巴人尤为勇武善战,康巴多侠客、康巴多夹巴,这康巴精骑就是藏域最厉害的一支人马,他们也听从朵康土司的管辖。”
昭觉县所说的事情,有些连朝廷都不怎么清楚,这些东西,也是他从许多土人的嘴里听到的,藏域闭塞,也是掩盖这些东西的原因之一。
“好!昭觉县,你叫什么名字?可愿跟着三爷?”
听了昭觉县说的这些东西,这位六品的县令,在杨猛心里的地位,也提高了一些。这位对藏边的熟悉程度,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瞧他四五十岁的年纪,看来也是靠时间来积累的这些玩意儿。
藏边的事情,杨猛知道的不怎么多,不是他不想了解而是手下的人知道的不多,虽说杨家与藏边有生意来往,但对于藏边的实情,那些商人也是三缄其口,全民信教的地方,保密是很简单的事情。
昭觉县的身子骨还算不错,应该能为自己效力十几二十年,有了这么一位藏边通,那自己就能少走一些弯路,要不是今天听到了这些,杨猛还打算平定川西之后进藏呢!现在看来,完全没有那个必要了!
“下官裘时仑,不知三爷要做什么事情呢?”
昭觉县裘时仑,可不是什么科举与纳捐出身,他是从一个书吏开始干起,慢慢爬上来的干员,杨猛在昭觉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目的不清的,为了川铜,这话也就能糊弄一下朝廷,糊弄他裘时仑,还是做不到的。
二十年宦海沉浮,四十岁的裘时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跟着杨猛,他还没这么个想法。
“你是个精明的,三爷要干什么,你不清楚?不说没用的,三爷想让你统摄人域,你有这个本事吗?”
裘时仑这个昭觉县,算是县官之中的能人了,眼光有、阅历有,依着魏五的说法,以裘时仑的资质做个道府官还是能够胜任的。
这老小子别看他恭恭敬敬的,其实许多事情,他都看的明白,影子部队的人,也不是吃素的,有些事从裘时仑的举止之中,也看的出来。
“下官的本事有限,扛不住三爷压得担子!”
裘时仑这算是婉拒了,可杨猛听着这话可不怎么是味。
“要么扛起来,要么被压死,公审时候的果树,你还记得吧?”
林老虎都逃不出自己的掌心,一个裘时仑,杨猛要想摆弄他也是简简单单的事情,生杀予夺,有时候权力就能让大多数人屈服。
“那时仑就只能试试了!”
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胳膊拧大腿,那就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现在的昭觉,杨三爷说了算,至于朝廷,不能保他裘时仑的身家性命,也只能靠后了。
裘时仑不是正经科举出身,谁的腿粗就抱谁,也是他的为官之道。
“三爷的手段,你还不怎么清楚,正好你对藏边比较了解,把康巴人域的事情,给杨家的管事们说说,顺便也跟他们谈谈心,这对你有很大的好处!”
裘时仑听话,那是形势所迫,世易势移,要想他转换阵营也容易,有些事儿,要办在前头。
康巴人域,这个说法绝对是条捷径,看来这次川西铜乱,自己做的还是大体正确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荡川西
川西乱局,朝廷极为重视,年关之前,圣旨就传到了杨猛的手里,组建矿丁营平定川西铜乱,圣旨上的话,就有些语焉不详了。
这也是朝廷计策之一,杨猛是云南的总兵官,到川西带兵也不是不行,不许官职,只许了一个矿丁营,也不许具体的人数,这事儿杨猛若是办砸了,那就是私自聚兵扰乱地方。
当然若是做成了的话,那该有的封赏,也是一样不缺的,朵康土司可不是个小小不然的土司,更不是那些改土归流的货色可比,朵康土司可是每年都向朝廷进贡的,说他是个国中之国,一点儿也不为过!
若是杨猛成了势,借机把川西这个大难题改土归流,对朝廷来说也是件大好事,若是杨猛不能成事,惩治一下杨猛再许给朵康一些好处,乱子也不会太大。
“这算盘打得倒是顺溜,朝廷?这就不是朝廷该做的事情,不过质押两年的滇铜倒是可圈可点的,看来朝中有人就是好办事啊!
穆彰阿这人眼光不错,能看出杨家的难处,这事儿八成是穆彰阿促成的,既然朝廷愿意质押滇铜,那就不妨让川西的乱子再大一些,不逼反朵康看来是不成了!
计长,你说咱们该怎么利用这道圣旨呢?”
身边人除了杨家的管事,就剩一个徐子渭了,大哥、魏芷晴都回云南过年去了,杨猛也只能把心思用在正事儿上了。
“三爷,不必着急,想来川督琦善那边还有东西的。这圣旨说的不明不白。戡乱可不是小事。这次不止是咱们,可能琦善那老鬼,也做了朝廷的替罪羊!”
摆弄了一下手里的圣旨,徐子渭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人呐!就怕扎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魏五的教导,加上林老虎这个劲敌的磨砺。三十许的徐子渭倒是大有长进,对于朝廷的大势,他也多了一份把握的能力。
“呵呵……跟着魏先生,你也是长进了不少,这年关就要来了,不把家口接过来吗?”
这话杨猛就纯属是逗弄徐子渭,这个色。胚,借着抄五大户的机会,可是又弄了几个大户夫人的。
“呃……这事儿还得三爷帮着说项说项,抄五大户的时候。计长又伸手了!”
杨猛在点拨徐子渭,徐子渭也是在表忠心。有些事儿是杨猛喜闻乐见的,徐子渭这么做,也算是在迎合杨三爷,有些劣迹还是要有的,不然这样的人用做腹心,也不能让人安心啊!
“记着!获罪之人你可以为所欲为,但那些良。家,再好吃再好看也不是你的菜,随意吃到嘴里,那可是下了药的,会要命的!
就按你说的来,咱们瞧瞧琦善那老儿会说些什么,反正临近年关了,朵康那边,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与朝廷为难,万事都要等年后才会发动的。”
这些天杨猛也从裘时仑那边,了解了一下朵康与朝廷的关系,而朵康与朝廷的关系,也就是藏边与朝廷的关系,藏边与朝廷,与其说是中。央与地方,不如说是宗主国与属国。
所谓驻藏大臣,不过是朝廷平衡藏边的策略而已,明面上三**王、四大噶布伦与驻藏大臣分庭抗礼,实际上这潭水却比朝廷想象的要混的多!
朝廷平衡的只有卫藏的权力,而安多和康巴却是游离在权力斗争的外围,不得不说驻藏大臣是平衡藏边的一记妙棋,藏边只有三千藏军,这是朝廷点头应允的,不属于这个军营的都算是私军,私军这东西,保护自己也就够了,拿出来为朝廷办事,那就属于扯淡了。
藏边的人口不少、民风彪悍,可这两年却频频被属国骚扰,而卫藏那边只能跟朝廷哭穷,这对藏边的彪悍民风来说,无疑是个绝大的讽刺。而这些东西,也坚定了杨猛对康巴动手的决心。
自从得了朝廷的圣旨,十几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可川督琦善那边却迟迟没有音信,这事儿又要扯淡了。
“计长,你说那琦善安得什么心?这么长时间不联系咱们,他是想搅混水吗?”
没有朝廷具体的旨意,杨猛也不想轻动,万一朝廷没有对付朵康的心思,自己巴巴的跑了过去,那就是个麻烦事儿,琦善这边一拖延,真是让杨猛为难了。
“瞧这个局面,八成朝廷是想动朵康的,但琦善害怕了,他怕做了朝廷的替死鬼,于是就把朝廷的旨意给压住了。
他那边大概是在想着,咱们只在川西三角地动手吧?看来这朵康土司,还真不是块豆腐!”
“哼哼……这老鬼倒是会玩,但是三爷这里是不会放过朵康的,既然他安中不发,咱们也别闲着了,既然要过年了,怎么能少的了锣鼓鞭炮?
让韦驼子进来,老子要荡平川西三角地,逼反打箭炉那边的朵康土司!”
徐子渭的分析不差,既然有了朝廷的旨意,趁着空闲整顿一下川西三角地,也是正合时宜,压一压琦善与朵康,让他们各自带好了自己的笼头拉磨才是正理。
“嗯!三爷谋划的不错,这三角地上的大户和那些个土领主,还真是个麻烦,过了年咱们就要兵发打箭炉了,把他们留在身后,也不安稳!”
一听这话,徐子渭也来了兴趣,这可是个打食儿的好机会啊!
“瞧你那德行,把之前弄得名单拿出来,从官员到大户、寨主,这次一并让韦驼子办了他们!”
川西的大户和寨主,什么人该杀,什么人能杀,这都是有讲究的,不分善恶乱杀一通,那杨家以后的路子就窄了。
“三爷,找我啥事儿?”
手下握着将近四万大军的韦驼子,现在也拽的很。虽说是矿丁占了绝大多数。但这也是他韦驼子第一次带领几万人!
“让你实战练兵。把你手里的两千新军整顿好,那五百骑兵,也换成步卒,再带上一万最精壮的矿丁,实战的时候到了!”
一听实战,韦驼子的眼就亮了起来,这可是个看本事的好机会,虽说一万两千人。不是太多,但也是三爷给他的一个机会。
“先别乐,一万矿丁扮成铜匪,袭杀这个名单上的人,你带着新军在后面扫尾,私藏夹带、奸。淫。掳。掠该怎么处置,把这些规矩给我亮出来,出了乱子,结果你是清楚的。
管事们也会给你一些名单的,照着我说的。一并袭杀!记住!一定要斩草除根!别留下什么首尾!”
灭门,并不是杨猛的习惯。这也算是乱世之中的无奈吧!有些人不杀个干净,就会麻烦不断,正主死了还有兄弟姐妹,结了仇就要报仇,为了少些麻烦,杨猛也就只能做那杀人不转珠之人了。
这个话题,杨猛也跟魏五说过,而魏五只是为杨猛解释了四个字,兴灭继绝!属国即是藩篱,挡恶狗用的,现在大清的属国沦丧,这恶狗也就直接进了家门,这是魏五解释兴灭继绝的本意。
而杨猛在对内的时候,却是把这个话反了过来,灭绝一切敌对势力,也是藏在这四个字之中的制霸方略!
杨猛、徐子渭、韦驼子三人,说话之间就决定了川西三角地的走势,说话之间云淡风轻,做起事来却是腥风血雨。
一夜之间,昭觉、布拖、金阳一带就铜匪肆虐,袭县城杀大户灭山寨,以昭觉为中心,铜乱的大潮,开始迅速的蔓延。
三天之后铜乱扩展到德昌,没等到过年,川西三角地,就被铜乱闹了个沸沸扬扬!
这次铜乱对官府来说,波及面太大,但对川西三角地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