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起来。李秋水和林氏忙上前扶着林公去床上歇息,再不许他下地。林公无法,却也不再执意下床,只是一直拉着李秋水的手,并不放开。李秋水便守在床边陪外公说话,不多时药已煎好,待伺候外公喝了药,安顿他睡下,这才跟着母亲出门。
出得门来,已是午后,林氏忙招呼人安排膳食,自己却拉着李秋水说话。不多时饭食摆好,便招呼李秋水用饭,李秋水见只有她们两人便问道:“娘,不知爹爹可回来,为何一直不曾见到,我那小妹妹却也不来?”林氏听到李秋水问,眉头微皱,旋即笑道:“你爹爹去他同僚那里吃酒,带上沧海一起去了。晚些时候,自会回来,你忙了半日,快吃些,咱们娘俩好好说话。”说罢便一叠声催促李秋水吃饭,又不停的问李秋水的喜好,暗示丫鬟按照女儿喜好布菜。李秋水不再说话,低头细细的吃饭,只觉这饭菜无比香甜。饭后林氏拉着李秋水到处走动,将家中各处都介绍个遍,又将家中众人唤来,见过大小姐。那一干仆妇哪里见过这般美貌之人,本以为夫人已是极美,这次见到大小姐更是惊为天人。李秋水应对得体,举止大方,更是让林氏欣喜。只因没有想到李秋水真的能回来,所以一切都未准备妥当,况且这段时间林氏为照顾父亲,早就搬到他院落附近居住,主屋也只是李道岸一个人居住,当下吩咐下人为大小姐打扫住处,这几天就先住在外公那里,与林氏一起。李秋水也不多话,只听从母亲安排。
晚间时分,李道岸终于回来。李秋水忙上前见过父亲,李父唤起女儿,仔细打量,只见女儿与夫人很像,却又比夫人美上几分。多年未见,李秋水对他也只是恭敬有礼,他见李秋水如此拘谨,便也不再多说,只是温言道:“秋水,你刚刚回家,若是有住不惯的,只管告诉你母亲。平日多与你妹妹玩耍,自是不会寂寞。家中不比山门,规矩多些,切不可散漫。”李秋水点头称是。安静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李道岸这才叫过李沧海与她见礼,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蹦跳着走来。双髻发梢微颤,娇憨可爱,李秋水不由的点头微笑,前世对这个妹妹本就极是喜爱,虽然后来再无联系,可记忆中的妹妹依然完美。李沧海上前见过姐姐,又转身跑到爹爹身边,依偎在他怀中,撒娇道:“爹爹,这个姐姐就是娘常说的那个姐姐吗?”李道岸笑道:“傻丫头,什么这个那个的,你就这么一个姐姐,她自小离家,对家中不甚熟悉;以后多跟姐姐玩耍。”李沧海乖巧点头,转身看着李秋水,又看看母亲,两只眼睛黑亮,闪闪发光。
不一会儿跑到林氏身边,道:“娘,姐姐好漂亮,姐姐跟你真像,我长大了也要跟你们一样。”林氏笑的点她额头。李道岸听到这话,眉头一皱,随即又恢复常态,见她们母女三人闲聊,自己便坐在一旁喝茶,不多时,便让林氏带沧海下去梳洗,却留下李秋水,说是有话要跟大女儿说。林氏便嘱咐他少说几句,早点让女儿回去休息,李道岸点头答应,见林氏等人走出房门。
便对李秋水道:“秋水,此次你下山,可是师门有事嘱咐你?”李秋水诧异,略一思索便即明白,看来那份家书是母亲的手笔,父亲未必知道,虽然回家时间不长,母亲又欲言又止,但自己也能明白,父亲不愿家中与她联系,故此诸般阻挠,虽然不知原因,却也心下冷了,毕竟是骨肉血亲,为何竟是如此冷酷,实在不明白,心中有气,便作出天真模样答道:“爹爹,师父叫我下山历练,说是江湖中人不可一直呆在山上,父亲可是担心女儿受到责罚,所以下山?”李道岸一时语塞,轻咳一声,道:“并非如此,你年纪还小,为父也是怕耽误了你的学业,即使你师父吩咐,那就在家中住下吧。”便闲聊几句,随后吩咐她回去休息。
作者有话要说: 我的设想,李秋水和李沧海是一母所生,但是一母所生不代表就是同心同德,往往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你可以毫不留情的下手,但是至亲之人的背叛才是最打击人的。我说了要好好虐一虐各大主角配角,所以大家内心看着就是了。花好月圆的事情只有想象中才有,再厉害的人,都有辛酸史啊。
☆、好梦留人睡
李道岸一时语塞,轻咳一声,道:“并非如此,你年纪还小,为父也是怕耽误了你的学业,既是你师父吩咐,那就在家中住下吧。”便闲聊几句,随后吩咐她回去休息。李秋水也不愿多说,当即行礼退出。由丫鬟领路,李秋水很快回到母亲那里。
林氏忙亲亲热热帮李秋水梳头洗脸,竟是连丫鬟的事情也做了。李秋水拗不过母亲,只能随她去。却总是不见小妹,便问她去处,林氏说沧海还小,不能带到外公这里来,怕过了病气,而且沧海身体娇弱,每日都是跟着乳母歇息,此时怕是早就睡了。李秋水不再多问,林氏本想母女二人同寝,又怕李秋水一时不惯,便安排她住在里屋,自己歇在外间。见天色已晚,打发李秋水歇息,自己又去父亲那里看视,半响方才回来。李秋水却是辗转反侧,一时无法入睡,暗想今日所见,似乎家中颇不寻常,父亲对自己并不亲热,自幼时便是如此,自己虽然不在意,可多年未见为何还是这般冷淡。却极喜小妹,按说小妹与自己幼时相似,父亲不该厚此薄彼,父母之间看似恩爱,实则是相敬如宾,又想到母亲、外公对自己这般热情,又牵挂多年,心中一暖。便不再多想,不多时便睡过去。
次日醒来,林氏便忙着替大女儿梳洗打扮,不辞劳苦;李沧海更是时时刻刻跟在姐姐身边,满眼羡慕,甚至衣着穿戴都要与姐姐一般。林氏无奈,只能重新帮小女儿打扮。李秋水见妹妹如此,只当她小孩心性,便样样顺从。有时只有一样东西,妹妹却撒娇要走,她也不以为意,依旧很是疼爱妹妹。此是后话,暂且不提。待服侍外公用饭后,李秋水曾悄悄问过母亲,为何父亲并不知道她回家之事,难道不是父亲写信招她回来吗?
林氏沉吟半响,这才道:“好孩子,你父亲怕你师门规矩严,不便下山,若是我们书信常往,只怕影响你学业,故此也不让我写信给你,可你外公时日无多,又极是想念你,我怕他…这才偷拿你父亲的印鉴写信,又叫李管家偷偷送出去给你,好在你也来了,这些事,就别在你父亲和外公面前提起,省的他们两人…不说这些了,你能回来,就安心住着,除非我的好女儿出嫁,否则娘绝不让你再出这个大门。”李秋水脸色微红,不再说话,心中却更是迷惑,父亲不让自己回家已是可疑,为何也不让母亲与自己联系;外公对父亲犹如亲父,提携照顾,若无外公,何来父亲如今地位。父亲对外公也似极孝顺,为何却不愿了老人心愿。自己初次到家,很多地方还是要小心谨慎才是。
李秋水自回家后,除了在外公面前侍奉,闲暇时便跟着母亲四处拜访。李家对外只说大女儿与佛有缘,一直寄养在佛堂,近日还完佛愿,方才回家。那些官宦之家的命妇之间,多有来往,时常会有宴请;只是林氏近日为了照顾父亲,全都推辞,自从李秋水回家后,林公心情极好,身体也稍有好转,林氏心中宽慰,自然要带女儿四处走动一番。林氏一直都想将女儿留在身边,过上官宦小姐的日子,自是要教她如何待人接物。
李秋水感念母亲和外公对自己疼爱,自然愿意随他们行事,况且家中情形还不明朗,需要多番打探,故林氏带她作客时,也不拒绝。那些官宦小姐,一个个都是娇滴滴,楚楚动人,虽说有些相貌出众的,却也没一个及得上李秋水三分,加之她修习逍遥派各类技艺,气质超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显得鹤立鸡群。按理来说,能者常遭人妒忌,这些人初时见李秋水这样出众,处处高人一等,自然不愿与她相交,不过李秋水是何等人物!
八面玲珑,笼络人心的功夫乃是一流。在这班挑剔的大小姐中自是游刃有余。一时间,李秋水在京中贵族小姐圈里声名鹊起。只是那些女子太过稚气,所谈所论也是肤浅,除了少女无端伤春悲秋的诗句;便是吃穿服饰,张长李短。李秋水应付几回便觉疲乏,只能请母亲代她拒绝那些宴请。借口侍奉外公,跟母亲学习管家,便不再外出。
林公本就对李秋水极是喜欢,见她这般懂事,自然对她满心的疼爱,只要清醒就嚷着要见李秋水,那几日李秋水前去参加宴会,惹得他发了不小的火,可是吓坏了林氏,再不敢叫李秋水外出,只是让她天天陪在外公身边。李秋水暗自高兴。只是,一个月过去,林公身体时好时坏,总是不见起色,李秋水学医术多年,早就替外公诊视,知他已是油尽灯枯,就算是神仙也难救。又想是药三分毒,本欲以金针渡穴为他缓解痛楚,只是外公年老体弱,怕是难以承受。只好尽量用手边的药材施救。她将此事悄悄告知母亲,林氏却不愿相信,招来不少名医,前来应诊的大夫也都纷纷摇头,只说“颐养天年”便走。
林氏无法,心中悲痛却也不敢在父亲面前显出,只是每日强忍着伤心,尽力伺候。李秋水虽说见惯了生死,可眼前这老人是她的至亲,知道他将不久于人世,心中自然难过,不过她本就是坚毅之人,再难过也不会在外公面前显露,只想让他过好剩下的每一日。李道岸除了上朝,闲暇时也来林公床前伺候,只是林公见他事忙,便早早遣他出去。李沧海人小,却也极是聪明,虽无人告知她,外公发生何事,却似乎知道外公即将要离开,每日都来看看老人;每次都是安安静静站在床前,看外公喝药,听外公说话,不时的奶声奶气说几句,精灵古怪,逗得满屋子的人大笑不止。
渐进五月,李秋水自回家后便再无闲暇出门,虽是师父交代的事情并未完成,却也不急在这一时。再者李秋水对外公也渐渐生出孺慕之情,现下实在没有心力去处理旁的事情。家中众人也都渐渐接受李秋水,只是管家之事实在繁琐,实在不愿牵涉其中。李家虽然富贵,可也都是借着林家的势力,这里面牵涉极多,李秋水是见惯奢华之人,逍遥派也是富贵隐者,怎会在意这一点财产。况且林氏正在盛年,没有全都交给女儿的道理。
李秋水子回家之后,早已与母亲细谈,这次只是因为外公病重,师父才准她下山。现下师父尚在,自己也并未出师;不能耽搁太久,此间事了便是要回去的。林氏听罢极是无奈,却也无法可想,当初将女儿交给逍遥子时就曾被告知,女儿学艺未满不能回家,看来此次却是那逍遥子开恩,便也不敢强求。只是心中不满,便开始抱怨起李道岸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埋下很多伏笔,以后慢慢给大家解惑,我的文向来都是细水长流的,各位一定要耐心看,不过喜欢各位给我建议的,长篇书评啥的
☆、归计恐迟暮
林氏听罢很是无奈,却也无法可想,当初将女儿交给逍遥子时就曾被告知,女儿学艺未满不能回家,看来此次却是那逍遥子开恩,便也不敢强求。只是心中不满,便开始抱怨起李道岸来。
李秋水也不多言,只是默默听母亲诉苦,原来父亲家本是商贾,后来不知为何败落了,这才发奋读书